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_分节阅读_第219节

  D- 有顺序、有关联的推出,其效果总比杂乱无章的推出更好不是。

  依然和上一次一样,岑学庚将相关的资料发到了李寒的邮箱。

  李寒在看了之后,点了点头,还是一样的语焉不详,且多有自相矛盾之处。

  不过,对于李寒来说,他并不需要看那些资料,直接将前世的相关传说带过来就是了。

  那么,前世的相关传说到底是怎样的?

  主要有两种。

  一是,女娲和伏羲是兄妹,他们二人繁衍出了人类。

  二则,女娲造人。

  关于女娲造人,又有女娲造人时,诸神前来相助,大家帮忙一起造人,比如上骈造出耳朵眼睛,桑林造出胳膊手掌等等,以及女娲用黄土捏出小人等多种说法。

  相对而言,女娲用黄土捏出小人的说法,最为著名,流传也最广。

  李寒想了想,还是选择了用黄土捏出小人这种流传最广的说法。至于其它的几种说法,可以给研究组提一下,让研究组在论证的时候,也向外界公布一下。

  神话传说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那并不会影响女娲造人传说的精彩。

  将女娲造人的故事写出来,然后发到了岑学庚的邮箱。剩下的事情,就交给研究组去操作了。

  ……

  《盘古开天》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很快就上了热搜榜。没用多长的时间,又冲到了第一的位置。

  无数人都为此感慨,李寒的作品,不管是哪个方面的作品,似乎总是能够轻易的冲到热搜榜第一的位置。

  李寒的影响力,正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越来越强。

  然后,越来越多原本对神话传说不感兴趣的人,在看了《盘古开天》之后,都改变了之前的看法,开始对神话传说变得感兴趣起来。

  再然后,一股神话传说的热潮慢慢掀起。

  那么,自然而然的,大家在感慨《盘古开天》的同时,又对更多的神话传说变得十分期待。

  研究组和李寒,应该还会趁热继续发表新的神话传说吧?

  ……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

  第四百二十五章 说书先生说三国的故事

  大家的猜测并没有错,研究组的确很快就发表了第二篇神话传说作品,依然是由李寒执笔。

  《女娲造人》?看到这个标题名,所有人都是眼前一亮。

  这似乎是紧接着盘古开天而来的啊。盘古开了天地,创作了世界,但世界上还没有人类。

  怎么办?

  很简单,再来一个大神造出人类就可以了。

  这怎么还感觉是在看一部系列作品了呢?

  有意思。

  这样一来,就让人更加的感兴趣了啊。

  迫不及待的点开。

  原来是在盘古之后,天地间又孕育出了一位女神,叫做女娲。

  女娲在天地间行走,觉得很孤独,就是一个小池边,用黄泥捏出了人类。

  有了这篇作品,人类到底是如何出现的?终于在神话传说里,有了合理的解释。

  因为有之前的《盘古开天》的经验,所以现在大家在看了《女娲造人》之后,已经没有人怀疑这是李寒完全凭空臆想出来的了。

  大家都十分确信,这就是神话传说文化中,人类出现的原因。

  况且,稍作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女娲造人的说法,本来就十分具有合理性。

  因为,在人类社会的最早期,是母系社会,女性占据着人类生产的主导地位。而女娲正是女神形象,让女娲来创作人类,完全就是那个时候女性作为主导地位的体现。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它也合情合理啊。

  相当的牛批!

  网络上,无数的人议论纷纷。

  有人说道:“说到人类的出现,在西方也有他们的传说。他们认为上帝在创造了世界之后,又创造了男人亚当,然后又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亚当和夏娃繁衍出了人类。

  老实说,我以前很羡慕西方有这样的传说。人类是如何出现的?其实到了现在,我们都无法给出没有争议的科学说法。那么,人类出现的神话传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以前西方有这方面的传说,而我们没有。当然,确切的说,应该是我们的失传了。但既然已经失传了,那也就相当于没有了。

  所以,我有些羡慕西方有这样的传说。但是现在,我不用羡慕了。因为我们把我们自己的传说找回来了。

  而且,比西方的传说更加精彩、更加形象、更加合情合理。还有,他们只有上帝,又是创造世界,又是创造人类的,未免太单一了。

  而我们先有盘古,现在又有女娲,各司其职。再加上以后定然还会出现的众多人物。我们自己的传说,无疑比要西方的传说,精彩、丰富得太多了。

  想想,这绝对是一件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感谢岑老,感谢李寒先生,感谢研究组!”

  这种说法,很快就得到了非常多人的认可。

  大家纷纷表示,我们国家的神话传说,肯定要比西方的精彩、丰富得多。现在还仅仅只是开始,相信李寒和研究组,还会还原出更多的神话传说。

  接下来,研究组也同之前一样,连续发表了多篇作品,对《女娲补天》进行了佐证。

  这更让网友们觉得兴奋,网络上到处都是讨论女娲补天的声音。

  ……

  而在魔都状元古街的一家茶肆里,李寒、苏雨情、秦小月三人正在这里休息。

  他们本来是来状元古街的游玩的。

  刚刚二女觉得有些累了,又恰好看到路边有一家茶肆,三人便走进茶肆,准备休息一会儿。

  茶肆面积不小,复古风格,看上去非常的古朴。生意也挺好的,十几张茶桌上,都坐着有客人。

  在茶肆靠里的地方,有一尺方台。

  方台上有一说书先生,五十岁左右的样子,正在奋力的说着书。

  说书,在这个现代的大都市里,已经非常少见了。唯有在状元古街这样少数的地方,还能见到说书先生的身影。

  所以,刚刚走进的茶肆的客人,往往都会觉得非常的稀奇,都会非常有兴趣的听上一会儿。

  但听了一会儿之后,就渐渐没有了兴趣。然后摸出手机,捣鼓着手机。

  比起听书,显然还是手机更有吸引力。

  唯有少数一些常来这里的,上了一定的年纪的人,还能够听得津津有味。

  李寒倒是挺感兴趣的。前世今生,说书先生这种角色,他好像一般只在电视里见过。

  现实中的话,好像没什么记忆。

  说书先生说的是三国的故事,李寒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还是比较了解的。

  所以,听了一小会儿之后,就知道说书先生说的是哪一段的了。

  说的是东汉桓帝、灵帝在位时期,因为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卖官鬻爵,使得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荷,最终导致了黄巾起义的爆发。

  这个时期天下大乱,人们背井离乡,生活苦不堪言。

  然后,刘备、关羽、张飞三个人,因为各种原因走到了一起,都想要为国家出力。

  这是三国的开篇故事。

  说书先生说得是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十分投入感情,但可惜故事本身实在是没什么吸引力。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听着还要好一些。如果是不熟悉三国历史的人,听着完全就没有吸引力,几乎听不进去。

  因为,说书先生说的是完完全全的历史,枯燥无味。

  李寒听了一会儿之后都摇了摇头,这样说书除了少数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之外,有人听得进去才怪了。

  也难怪走进茶肆里的客人,都是听了一会儿新鲜之后,就失去了兴趣。

  苏雨情、秦小月二女也一样。

  不过,这也不能怪说书先生。

  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三国演义》这部作品出现。说书先生说的是三国史书上记载的完完全全的历史,而不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这就可惜了。

  如果说书先生按照《三国演义》来说,那他现在说的内容,就应该是刘、关、张三人桃园三结义。

  故事立刻就会变得十分精彩,相当的吸引人。

  不说能够吸引茶肆里所有的人,大部分的人应该是能够吸引的。

  因为,“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虚构的故事,比真正的历史故事要精彩许多。

  可惜说书先生说不了这样的故事,李寒觉得有些遗憾。

  ……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

  第四百二十六章 将故事适当的虚构和加工

  李寒觉得有些遗憾。 然后听苏雨情说道:“为什么不说点有趣的故事呢?说三国的故事,应该没什么人喜欢听吧?”

  秦小月则说道:“可能是三国的故事比较适合说书吧。我听很多电台里也经常说三国的故事。有这么多人说,应该还是有人喜欢听的。”

  李寒道:“喜欢听的人肯定有,但一般都是对三国历史感兴趣的三国迷。其他人最多也就是听个热闹而已。”

  苏雨情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三国的历史就是那样,也不可能说出个花来,去吸引那些不喜欢三国历史的人听。”

  李寒摇头道:“这也不一定。如果能够将故事进行一些适当的虚构和加工的话,应该还是能够吸引不少原本对三国历史不感兴趣的人的。比如那位先生现在正在说的这一段,就能够进行一些适当的虚构和加工。”

  “哦?”苏雨情笑道,“怎样虚构和加工?”

  苏雨情、秦小月二女都有了些兴趣,他们也相信李寒绝对有这个本事。

  “这个嘛……”李寒沉吟道,“这样吧,如果那位先生愿意的话,我待会儿就请他按照我加工后故事说一说。”

  “好呀!”二女同时说道。

  李寒点点头,招呼过来一位服务员,对服务员说,一会儿说书先生休息的时候,请说书先生过来一下。

  服务员点头答应。

  一会儿之后,说书先生停下了喝了口茶,准备稍微休息一会儿。服务员走上前去,对说书先生说了几句。

  之后,就见到说书先生稍微有些疑惑的,走向李寒三人所在的茶桌。

  “这位先生,是你找我吗?”走近之后,说书先生说道。

  李寒起身,笑道:“是的,非常抱歉打扰先生了。可以耽误先生一点时间吗?”

  说书先生点头道:“没问题。”

  李寒道:“那么先生请坐。”

  说书先生点点头,说了声“谢谢”,然后坐下。

  李寒也重新坐下。

  之后,李寒说道:“敢问先生如何称呼?”

  说书先生说了自己的名字,叫做伍良。

  李寒笑道:“原来是伍先生。伍先生说书说得非常好啊!”

  李寒这话倒不是恭维,而是伍良说得的确很好,感情非常到位。只是故事本身没什么吸引力罢了。

  伍良谦虚几句。而他心里依然疑惑,不知道眼前的年轻人找他到底何事?他在等着李寒的下文。

  李寒道:“不过,让人觉得有些可惜的是,先生说的虽好,但喜欢听的人却似乎并不多。”

  伍良苦笑一声,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喜欢三国历史的人很少,我每次说三国的时候,都是这样。不止是我,其他说书人说三国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情况。但三国偏偏又是非常适合作为说书的题材,且也有一批忠实的听众。所以,三国是我们说的最多的故事之一。”

  李寒点头,这的确是事实。虽然感兴趣的人不多,但感兴趣的人往往都是忠实的听众。

  之后,李寒又道:“那先生有没有想过,将三国的故事进行一些适当的虚构和加工,这样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感兴趣了呢?”

  伍良一愣,然后说道:“这个倒是没有想过。况且,就算是想,也没那个本事啊!”

  李寒笑了笑,说道:“我这里倒是有一个经过了一些适当虚构和加工后的故事。就是伍先生刚刚说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走到一起的那一段故事。伍先生有没有兴趣看一看?”

  “哦?”伍良十分诧异,也终于有些明白,眼前的年轻人叫他过来的原因了。心道:“难道这年轻人是想让我说,他自己加工后的故事?”

  到底是年轻人啊,总是把什么事情都想得那么简单。

  三国的故事,岂是可以随便虚构和加工的?

  这样一个不好,能被那些三国迷给喷死。想让他说虚构和加工后的故事?他才没那么傻。

  年轻人或许是想展现一下自己的才华,但他却不可能被拉下水。

  伍良已经在心里打定了主意,是不会说李寒加工后的故事的。年轻人胡闹,他可不会跟着去趟浑水。

  况且,他说书,还冲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