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有些咸鱼_分节阅读_第257节
D-很少自己出上联。当然,这是因为他没有必要出上联。不过,我还真想再看到他的上联。只有一句‘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远远不够啊!”
闫国礼点头道:“这倒也是。”
柳长青又笑道:“我现在倒是有些好奇,如果李寒出一句上联,我们能在多长的时间里对出下联?”
柳长青这话其余的坐阵嘉宾们出声附和,他们对此也十分有兴趣。
韩秋风笑道:“既然如此,那就试一试好了。”
于是,韩秋风走下主席台,然后又朝着一号擂台的方向走了过去。
周围众人看到韩秋风之后,纷纷出声问好,同时又有些疑惑,韩秋风来一号擂台做什么?
李寒、落雪、宋源等人看到韩秋风过来,也同样问好。
韩秋风笑道:“刚刚的对决非常精彩啊!不过,都是宋源在出上联。李寒,你一句上联都还没有出呢。”
周围众人不太明白韩秋风的意思。李寒的确一句上联都没有出,但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必要出上联吗?
宋源说道:“韩会长,我和李寒先生的实力差距太大。李寒先生已经没有必要出上联了。”
韩秋风摆手道:“与刚刚的对决无关。宋源,难道你不想试一试,李寒出一句上联,你能在多长的时间里对出下联吗?”
“这……”宋源沉吟,他其实是真想试一试的。
李寒对他的上联,在顷刻之间对出。他真的很想知道李寒的上联,他能在多长时间对出?
只是,他又不敢。他现在真的是没有信心面对李寒了。
这要是他对不出下联,那可就尴尬了。
宋源在沉吟,现场的观众们则眼前大亮。
老实说,李寒只对下联而没有出上联,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遗憾。
他们除了想看李寒轻松对出下联之外,其实也很想看看李寒的上联,能够难到对手多长时间?
这同样让人非常兴趣。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李寒的上联他们也可以努力对下联啊!
这要是他们运气足够好,能第一个对出下联的话,说不定还能就此拥有属于自己的名气呢。
所以,现场众人其实也希望李寒能够出几句上联。
至少也要出一句嘛。
韩秋风见宋源沉吟,明白宋源心里所想,他不动声色,然后哈哈一笑,对李寒说道:“李寒,你可有兴趣写一句上联出来,让我们大家都来对一对?主席台上的那些家伙们,对此也很有兴趣。”
宋源听韩秋风这样一说,眼前顿时一亮,他明白韩秋风好好说的,与之前的对决无关的意思了。
他这是让李寒出一句上联,然后现场所有人都来对下联呢。
那么,即便是自己对不出下联,那大家的目光也不会集中在自己身上。
这样一来,他既能够知道李寒的上联,他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对出,又不需要担心如果对不出下联的尴尬。
这简直太好了。
宋源也非常期待李寒能够出一句上联了。
…
第四百九十六章 千古绝对
出一句上联吗?
李寒点点头,他本来也有这样的想法。
这一次既然来到了这里,那自然也要留下一句经典上联不是。
在前世,经典的对联不少,都让人印象深刻,名气很大。
其中有一联,堪称真正的千古绝对。
那句上自联诞生之后,在接下来的千百年时间里,无数的才子佳人,文人骚客,又或是达官显贵,都想要对出下联。
也的确有人对了下联,但可惜没有一句下联能够让人满意。
直到今天都是如此。
那句上联,在李寒看来是前世名气最大的上联之一,甚至是没有之一。
堪称绝对的大杀器。
今天,李寒决定就使用那个大杀器了。
要来就来个最狠的。
今天的现场有韩秋风、闫国礼、柳长青、古意这样的成名前辈,又有宋源、杨心、崔斌这样的年轻一辈佼佼者。
还有落雪这样一个大美女,以及现场上万人的年轻一辈。
的确很适合那个大杀器登场。
所以,李寒笑了笑,说道:“韩会长严重了,能出一句上联是我的荣幸。既然如此,那我就写一句上联,和大家共同探讨、研究一番。”
话落,韩秋风首先哈哈一笑,说道:“好!要的就是这一句话。”
现场众人也是一脸的振奋,也全都做好了对下联的准备。
如果能够对出下联,很有可能会直接因此而成名,这绝对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绝佳机会。
所有人全都跃跃欲试。
宋源、杨心、崔斌等人也是一阵欣喜和期待。
就连陆恒、谢天鸣两个人都有了些好奇。
主席台上的闫国礼、柳长青、古意等人,也全都看向李寒,等待着李寒写出上联。
一号擂台前。
李寒微微一笑,说道:“这里的银月湖很美,在银月湖的东侧有一口池塘,也同样很美。尤其是在昨天晚上的时候,月色笼罩,颇有一种烟雾缭绕的朦胧感觉,再加上躲藏在烟雾的绿柳,的确是难得一见的美景。”
所有人都有些错愕。
大家都在等着李寒写上联,李寒却不写上联,反而在这里说起了昨夜的美景。
实在是让人搞不懂状况。
不过,李寒的话倒是没错。昨天晚上的银月湖的确很美。
月色朦胧,笼罩着整个银月湖,以及东侧的那口池塘。
再加上一些已经生起的淡淡雾气,确实给人烟雾缭绕的朦胧意境。
很美!
池塘边上的几棵大柳树,给人的感觉也的确像是躲藏在烟雾中一样,若隐若现。
同样很美!
这样的景色昨天就到了现场的人,大多数都看到了。
因为,昨天吃过晚饭之后,大多数的人都没有立即回房休息,而是在银月湖畔欣赏夜色。
所以,这个时候有很多人都在微微点头,包括韩秋风、闫国礼、柳长青、古意等人。
他们昨晚也在银月湖欣赏了一会儿夜景。
大家都同意李寒的说法。
可是,现在不是应该出上联吗?说昨晚的银月湖夜景干嘛?
所有人都看着李寒,等待着李寒的下文。
李寒继续说道:“然后,昨天晚上我在银月湖那里的时候,偶得了一句上联。现在就写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一番。”
原来如此,众人瞬间明白过来。
这么说来,李寒的这句上联,与昨晚银月湖以及那口池塘的景色有关了?
这让现场众人更期待李寒的上联了。尤其是昨天晚上,也同样在银月湖欣赏了夜景的人。
大家都看到了相同的景色,这让他们有一种莫名的悸动感。
李寒不再犹豫,提笔写出了上联。
烟锁池塘柳!
这句前世最为著名的上联之一,甚至是没有之一,与昨天晚上的银月湖景色颇为契合,也算是注定该它在这个世界出现了。
上联一出,所有人眼前都是一亮。
他们的第一感觉是,这句上联特娘的非常有意境!
池塘绿柳,烟雾朦胧,柳枝若隐若现。
这种意境之内简直妙到毫颠,让人为之深深着迷啊!
真特娘的厉害!
昨天晚上在银月湖的人,这个时候尤其惊喜。
这一句上联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却将那种意境之美完全的表现了出来,简直胜过千言万语。
不愧是李寒,不愧是诗词界的第一天才。
没有足够诗词才情,怕是永远也写不出这样的上联的。
即便是昨晚不在银月的人,仅仅只凭借这五个字,也能够想象出那种池塘、绿柳、烟雾三者相融合的意境之美。
仅仅五个字,就能让人看到如此美丽的画面。
简直让人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落雪更是满眼都是惊喜。李寒昨天晚上竟然感悟出了如此之美的一句上联。
想到昨天晚上在银月湖的时候,她一直都和李寒在一起,心里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觉,脸色都不禁一红。
好在李寒并没有发现。
然后,给现场众人的第二感觉。就是这一句上联并不难对。
这句上联的特征非常明显,那就是五个字分别选用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作为偏旁。
其它似乎就没有什么特征了。
仅仅只是这一个特征,要对出下联应该不难吧。
这样一来,现场众人又不免觉得有些遗憾。
如此唯美,又如此有来历的一句上联,它怎么就并不难对出下联呢?
如果它的下联非常难以对出,那该有多好?
对联嘛,肯定是字面越美、下联越难对,越容易成为经典。
现在这一联字面已经太美,下联却并不难对。大家自然会觉得有些遗憾了。
不过,也仅仅只是有些遗憾罢了。
这一联如此美,再加上它的来历,已经足够了。
成为经典应该也没有问题。
既然如此,那就先把下联对出来再说吧。
现在绝大多数的人,这个时候都是这样想的。
包过韩秋风、闫国礼、柳长青、古意等人。
所以,现场绝大多数的人,都在积极思考下联。
很多人都很亢奋,他们都想要第一个对出下联。
这搞不好就是一举成名的机会,那自然要抓住。
只是,思考着思考着,大家慢慢发现,情况似乎有点没对了。
……
第四百九十七章 这是绝联
一号擂台前。
落雪也在思考下联,她自然也想对出下联。
昨天晚上她和李寒一起在银月湖,然后李寒感悟出上联,她对出下联,多么完美?
所以,她非常想要对出下联,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李寒看了看落雪,能够明白落雪的心思。
只是可惜,这句上联怕是不容易对出下联啊!
应该说几乎不可能对出下联。
不然,前世千百年的时间里,也不可能会没有让人满意的下联出现了。
这句上联乍看之下,似乎的确并不难对。
不就是五个字的偏旁,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嘛,有啥难对的?
可是,真正去想的时候才会发现,要想再找出五个偏旁分别是金、木、水、火、土,且能够连成一句话,语意还要通的字,是多么艰难。
而这还并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是意境。
前者虽然难找,但还是能够找得出,甚至还可以找出很多组。
但是,其意境与上联相比,就差得太远了。
在前世,千百年的时间里,有无数人都对这句上联着迷,都在努力的思索下联。
也因此,也诞生了不少的下联。
比如,“灯垂锦槛波”、“烛钞海地椰”、“杈烦汉域钩”、“烛镌河坝松”、“焱淘梗地钩”、“秋镶涧壁枫”之类的。
但这些下联都可以说是强行将其组合而成的,意思能不能通都是个问题,更别说意境了。
可以说毫无意境可言。
不过,有学之人毕竟很多,在数百年的时间里,也诞生了勉强还能看得过去的几句下联。
比如,“炮镇海城楼”、“灯深村寺钟”、“烽销极塞鸿”、“桃燃锦江堤”这四句,就勉强还行。
不过,也只是勉强还行而已,不足之处依然颇多。
比如,“炮镇海城楼”,虽与上联的五行顺序完全相同,但格律不整,意境更是相差太远太远,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灯深村寺钟”与“烽销极塞鸿”,虽然意境尚可,但语意并不怎么通顺,意思也不太明确,且五行不齐,“土”偏旁过于勉强。
“桃燃锦江堤”,相对而言,算是最好的一句下联了。
锦江之堤上,桃花繁簇,春意盎然。
意境还算可以。
尤其是其“燃”字,颇有一些上联中“锁”字的韵味。
另外,如果说“烟锁池塘柳”与“桃燃锦江堤”是两幅画。
那么,前者轻柔婉约,后者热情奔放,倒是显得交相辉映。
从这方面来看,“桃燃锦江堤”还算是不错。
只可惜在整体意境上,还是要差了不少。
另外,“锦江堤”非通用名词。“锦江”指的就是“锦江”。
而上联中的“池塘”却是一种泛指,可以是任何地方的池塘。
这一点非常遗憾。
还有,从平仄上看,也有不足。其中最为可惜的是,“锦江”的“江”是平声,未能以仄声对上联“塘”的平声。
所以,“桃燃锦江堤”也只能说相对而言是最好的。
其实依然并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