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_分节阅读_第246节

  D-功,很多人都表示十分的羡慕他们,还请他们拍些照片给他们看,他们也想感受一番。

  来这里还真是来对了。

  ……

  横店。

  《三国演义》大电影剧组。

  导演景文博将已经拍摄好的影片,拿给李寒看。

  想让李寒看一看有没有什么意见?

  李寒上次离开横店去塘州,本来说的是两三天就回来,结果去了一个多星期。

  景文博也是很无奈。

  而这一个多星期的时间,网络上又多了几个关于李寒的故事流传,这又让景文博感慨不已。

  李寒无论走到哪里,总能留下各种各样的故事,实在是让人感慨万千。

  李寒颇为仔细的看了一些片段,结果很满意。

  景文博的实力,李寒还是相当信任的。

  李寒笑道:“效果非常不错,景导和大家都幸苦了。”

  景文博也笑道:“李寒先生满意就好。李寒先生这一次打算在横店呆几天呢?”

  李寒道:“应该不会呆在这里,明天就打算回家了。十来天之后,还要去京城一趟。”

  景文博点头,他就知道李寒不会一直呆在横店。

  老实说,他很羡慕李寒,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十分的惬意潇洒。

  随后说道:“过段时间剧组要离开横店,去别的地方取景拍摄。李寒先生有兴趣去的话,不妨去看看。老实说,李寒先生之前给的一些拍摄建议,非常有用。”

  在电影开拍之际,李寒综合前世《三国演义》电视剧,给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他不懂导演工作,但前世有模板可以借鉴,给出一些建议还是可以的。

  而且,他作为原著和编剧,给出自己的建议,也并不会显得唐突。

  李寒的建议让景文博很是受用。

  所以,景文博是真想李寒多在剧组呆一些时间。

  李寒笑道:“没问题。到时候没什么事的话,我会去转转的。”

  景文博道:“随时欢迎。”

  ……

  第二天,李寒选择了回家。

  出来这么久了,回去看看。

  下午4点的时候,到了双龙乡街上。

  本来是打算直接回村子的,但李寒想到村里的熊孩子们是4点半放学。

  所以,干脆就等一会儿,等熊孩子们放学之后,一起回去好了。

  顺便买些吃食给小家伙们。

  上次李寒离开村子的时候,答应了熊孩子们这次回来的时候,要给他们买些吃的东西。

  双龙乡中心学校大门口对面,李寒找了一个地方坐下。

  看到校门两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对联,依稀有些恍惚。

  前世今生的记忆,在这一刻交互重叠。

  没过太长的时间,有些吵闹的下课铃声响起。

  即便是在校门口外,也能够听得清楚。

  原本安静的校园,也在这一刻变得喧嚣。

  喧嚣的校园,曾经也许并不是太喜欢。但现在却是,再也回不去的美好时光。

  几分钟之后,陆续有学生来到校门口,背着个书包,相互打闹着。

  出了校门口又四散开去。

  非常熟悉的场景,心底永远的记忆。

  李寒走到校门前面一处显眼的地方。

  万一他没有看到熊孩子们,熊孩子们也会看到他。

  几分钟之后。

  一声声惊喜的声音响起。

  “寒哥,你回来了啊?”

  “寒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在这里做什么?等我们吗?”

  “……”

  熊孩子们看到李寒,很是惊喜和高兴。

  李寒笑道:“刚刚回来,在这里等你们一起回去。”

  熊孩子们更是高兴,然后十分得意的跟身边一起走出校门的同学介绍,说这就是寒哥,是大明星,非常厉害的。

  同学们似乎都知道李寒,一个个也“寒哥”、“寒哥”的喊个不停。

  李寒心情很好,手一挥,说道:“走,买东西吃去,大家都去。想吃什么拿什么,我请大家吃。”

  孩子们听后那是阵阵欢呼,簇拥着李寒往校门旁边的一家零食小卖部走去。

  浩浩荡荡的足有数十个学生。

  小卖部老板的眼睛都笑弯了,今天这是做一笔大生意啊!

  ……

  第四百七十五章 扩大养殖规模

  小小的小卖部,很快就挤满了孩子。

  还有些孩子在外面没挤进去,只能等二轮。

  老板拿了纸笔,不停的记下孩子们拿的东西。

  孩子们也并不多拿,一人只选了两样、或是三样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然后就在小卖部外直接开吃,一个个吃的兴奋的不行。

  李寒也选了一点吃食,和孩子们一起吃。

  吃完之后,李寒结了账,孩子们道谢之后散开。

  李寒也和村里的十几个熊孩子一起,往村里走去。

  路上,熊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很是有些兴奋的一直说个不停。

  “寒哥,现在每天到你的堰塘里去钓鱼、钓龙虾、钓螃蟹的人越多越多了。我听小茹姐姐说,你现在的那几口堰塘,已经不能满足客人们的需求了还是啥的?说是要找你商量,看你要不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呢。”

  “我也听小茹姐姐说了。寒哥,你这次回来,能够呆多久?”

  “寒哥,你回来了。我们是不是又可以去摸螃蟹来吃了?”

  “……”

  熊孩子们的很多话,都和李寒有关。还问来问去问各种问题。

  李寒回答着孩子们的问题,心情愉悦。

  外面纵有千般好,但终究还是家乡更好!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村口。

  自然又和小卖部的李忠池聊了几句,之后走进村子。

  熊孩子们各自散去,李寒则到了办公区修建工地。

  办公区主体已经修建完成,看上去已经像模像样了。

  “小寒,你回来了啊。回来得正好,我好有事要给你商量。”这是李小茹的声音,声音有些惊喜。

  “是关于堰塘养殖方面的事情吗?”李寒笑道。

  “咦?你怎么知道?”李小茹有些疑惑。

  李寒道:“我和那些小家伙一起回来的,听他们说的。”

  李小茹恍然,那些小家伙的嘴倒是快得很。

  随后说道:“小寒,你觉得怎么样?”

  李寒道:“可以啊。不过,村里的几口公有堰塘,都被我承包完了。剩下的都是些私有堰塘了。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出租?”

  李小茹道:“这一点我早就问过来了。大家何止是愿意,纯粹就是盼着你去租呢。他们自己养鱼的话,一年赚不了几个钱。”

  “这样啊。”李寒道,“那行,我去找下村长。小茹姐,我们一起去吧。”

  既然村民们愿意出租堰塘,那李寒也不介意多养一些鱼啊、龙虾、螃蟹之类的。

  反正也不用花费多大的精力,他现在又已经有了足够的本钱。

  李小茹点头,“好呀!我们一起。”

  两个人并肩向村长家里走去。

  路上,李小茹就几口堰塘,以及农场这段时间的运营情况,给李寒做了比较详细的汇报。

  她虽然知道李寒并不怎么关心这些,但李寒毕竟是老板,该汇报的,她还是必须要汇报。

  李寒听了之后,对李小茹的工作那是相当满意。

  途中要经过一口养龙虾的堰塘,当两个人到龙虾堰塘的时候,李寒微微有些诧异。

  现在已经下午五点过了,时间已经算晚了。但堰塘四周竟然还有三、四十个客人在钓龙虾。

  这个时候都还有这么多人,那更早的时候,岂不是人满为患?

  怪不得李小茹会说,已经有些无法满足客人们的需求了呢。

  李小茹看出了李寒的诧异,说道:“我们的龙虾名气已经越来越大,已经有越多越多的吟江市之外的人,特意慕名赶过来钓龙虾。甚至就连外省的人,都开始慕名而来了。”

  李寒点头,这倒也是正常的事情。

  这里的龙虾如此美味,天下只此一家,名气自然会越来越大。

  看样子,是应该扩大养殖规模了。

  到了村长家里。

  村长看到李寒,很是高兴。现在村子的变化如此之大,全都是因为李寒。

  一番寒暄之后,李寒说明了来意。

  村子点头,说道:“是应该扩大养殖规模了。这一点我都和小茹丫头之前就已经商量过了。也已经问过了村里有堰塘的人的意见。大家都表示愿意出租。现在整个村子大大小小还有20口堰塘。小寒,你看怎么祖?”

  李寒问李小茹,“小茹姐觉得如何?”

  李小茹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将最大的四口堰塘租下来,就应该能够满足需求了。不过,在以后,需求量肯定还会继续变大。所以,这一次多租几口也是可以的。”

  李寒想了想,说道:“那就干脆将20口堰塘全部祖下来吧。然后统一打理出来。免得过不了多久,又要再租、再打理。”

  按照目前的趋势看,只租四口堰塘的话,那肯定过不了多久,就要再继续租。

  那还不如一次性全部租下来,统一打理呢。

  反正也多出不到多少租金。

  当然,即便是全部租下来,估计也用不了太长的时间,就还是无法满足需求了。

  那就暂时没有办法了。

  到时候,来晚了的,那就只能等空位置出来,或者明天请早了。

  听李寒这样一说,李小茹点了点头,说道:“也好。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全部租下来,本来也用不了多长的时间。”

  村长道:“那我这就通知下去。他们知道消息之后,一定会非常高兴。”

  李寒连忙表示感谢。

  村长摆摆手,示意李寒不必客气。

  ……

  一个消息很快在村子里传开。

  既在村民间传开,也是游客们之间传开了。

  李寒已经回了村子,准备正式扩大养殖规模。村子里现有的20口堰塘,要全部租下来。

  现在就请20口堰塘的主人,去到村长家里,具体商量相关的租赁一事。

  这个消息让20口堰塘的主人兴奋不已,他们自从知道李小茹要和李寒商量,关于扩大养殖规模的消息之后,就一直在盼着李寒回来。

  要扩大养殖规模,那肯定就要租赁堰塘。

  而他们家里就有堰塘。

  堰塘里养着有鱼,但规模不大,赚不了几个钱。

  租给李寒,每年能够拿到的租金,肯定比自己养鱼的收入高得多。

  所以,都在盼着李寒回来。并且先租他们的堰塘。

  现在,李寒回来了。而且20口堰塘全租,那其中自然就包括他们的堰塘了。

  所以,一个个全都兴奋的在第一时间,就往村长家里赶。

  一路小跑着,见人就主动打招呼。

  ……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

  第四百七十六章 堰塘里面有乌鱼

  另外那些家里没有堰塘的村民,这个时候则十分羡慕。

  他们也想有一口堰塘可以租给李寒,然后每年都能够有一笔可观的租金收入。

  可惜啊,他们家里没有堰塘。

  然后,很多家里没有堰塘的村民,也在往村长家里赶。

  他们是去看热闹的。

  没有堰塘可以出租,那看看热闹总可以嘛。

  消息也同样在游客们之间传开了。

  这个时候还在村子里的游客已经不多了,但也还是有一些。

  几口堰塘处,钓鱼、钓龙虾、钓螃蟹的客人都还有一部分。

  他们听到消息后,全都眼前一亮。

  终于要扩大养殖规模了,这是好消息啊!

  现在的几口堰塘,无论是养鱼的、养龙虾的、还是养螃蟹的,真的是已经人满为患了。

  尤其是周末的时候,来晚了还真不一定找得到位置。

  现在终于要扩大养殖规模了。

  客人都很高兴,然后迫不及待的给同样常来村子垂钓的自己的朋友,分享了消息。

  缘溪村李寒要扩大养殖规模的消息,就这样慢慢在更多的客人间传开了。

  ……

  村长家里。

  半个小时之后,20口堰塘的主人全都到了。

  另外还来了不少看热闹的村民。

  大家全都围着李寒,聊天说笑,问着各种问题。

  好一阵之后,才在村长的组织之下,开始了正式商谈。

  村民们最关心的问题,自然是李寒一年能给多少租金?

  这一点李寒早有决定,大家乡里乡亲的,他自然不会让大家吃亏。

  他给出的价格让村民们无法拒绝,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