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辛云:“那你在考虑什么?”
张凯:“动作快点,不要出问题。”
辛云禁不住的翻了个白眼:“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张凯说道:“或许跟我的经历有关。”
张凯:“什么经历?”
张凯:“我是野路子出身啊。最早接触炼器,其实是在军队里,帮着后勤部门打杂。我战斗天赋实在不怎么样,上战场也没啥用,就被长官给踢到后勤组。
最开始给后勤组炼器师傅打杂。
在军队里,闲的时候很闲,但忙起来的时候就真要命。
武器、器械、大型法器等等,要组装、维修,要争分夺秒,所以,整个后勤组的师傅永远都在喊:快!快!快!动作快点!
导致我现在一炼器,脑子里就是后勤师傅的催促声。”
辛云听了这话,颇有些苦笑不得。
792 早期的烙印
辛云:“你跟着随军后勤学习的炼器?”
张凯耸耸肩道:“打仗不行,总得会点别的。”
这淡淡的一句话,再次说到了价值。
这一次,辛云百分百的确信,张凯跟她有着类似的经历。
事实上,两人经历有些类似,但具体的过程却有区别。
辛云是持续时间短,但烈度高。
她是因为晕血症,从云端跌落至低谷,短时间内遭遇了重大的变化,属于大起大落,情况激烈,因而也导致她对待很多事情会有偏激烈的态度,性格里带着强韧、刚烈。
而张凯则不同。
他是缓慢坠落,长时间找不到自身的价值,然后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内心也越来越空虚。
辛云是在几个月就经历高峰、跌落、低谷、反弹,这个过程。
而张凯的持续时间是几十年。
这就导致张凯有点淡,像是白开水,心态也是淡淡的,情绪也是淡淡的,总是显得不急不躁。
在他的脑海里,很多麻烦事不是立马就能解决的,所以,整个人就显得平淡。
而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总体过程又极其类似,心路历程又极其类似,既有深度的共鸣,又有表象化差异的吸引,所以,两人待在一起的时候,彼此都觉得很舒服。
辛云:“你的意思是,你是想更快一些?”
张凯:“是呀。真的没想质量要好。其实,我觉得我炼制出来的东西,质量不算特别出色。”
辛云:“要不,明儿来我那边。我去弄点材料,咱们一块研究研究。”
辛云对张凯好奇极了,非常想要了解他。
名义上是研究炼器,实际上,是辛云想要研究张凯。
张凯当然不会拒绝。
他的经历就是四处学习,而辛云能够担任考核官,那绝对是有几把刷子的人,他正想跟着对方好好学一学。
只是怕对方有忌讳,所以,不敢贸然提及。
炼器师再怎么开明,也不会喜欢别人白学自己的技术,所以,技术交流不会一开始就进行,而是相互熟悉,相互了解,觉得彼此受益,或者觉得彼此人不错的情况下,才愿意敞开心扉的交流。
因而,辛云主动提及炼器,正是张凯求之不得的事情,反正他最近也没什么事,能够跟辛云交流,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两人约定了时间。
次日,张凯就赶去了白鹿别院。
作为考核官,辛云当然是有资格住白鹿别院的,而白鹿别院里有专门的炼器房。
辛云提前准备了很多材料。
她很像研究研究张凯的技术特点,想知道他究竟是怎么回事。
炼器,就是炼器师交流的语言。
两人炼制了同样的东西,自然会用到不同的手法。
而在这个过程里,相互就会研究彼此不同的地方,然后洗洗拆解,然后寻找优劣或者说特点。
两人几乎都忘了时间,完全沉浸在这个交流的过程里。
在这种深入的交流过程中,辛云也渐渐的发现:张凯的特点,比她预想的还要复杂。
零零碎碎的特点很多,而最突出的特点,大致总结起来有两条。
其一,炼制偏基础性的东西时,品质极佳。
比如考题,就是用原材料炼制出基础材料。
在这方面,张凯炼制的速度其实不是顶级,但质量却奇佳。
其二,炼制成品时,品质反而一般,但速度却很快。
也就是说,在制作材料这方面,张凯能够弄出非常棒的材料,但是材料再加工为成品时,他就做的相对粗糙。
这两个特点,看似矛盾,其实却是有根源。
军队里面,对基础材料的质量要求极高。
军用产品,关乎人命;军用零件,绝对不能不合格;材料质量,绝对不能不过关。
所以,被军需后勤组熏陶出来的张凯,在不知不觉间,学习了各种提升材料品质的技术。
既然如此,为何在成品方面,张凯又相对粗糙呢?
这其实也跟军队风气有关。
对于材料,自然是严苛严苛再严苛;但是具体的使用、打造和组装,反而追求速度。
比如,战场上的大型法器坏了,现在要急着修。
军队给出的基础材料自然是极好的,但是具体的修复工艺,当然不能精益求精。
战场上时间有限,早一点修好,就早一点使用,就早一点发挥作用。
因而,时间是争分夺秒的。
这个时候的炼器师,根本没有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们的一切就是快。
越快越好。
而且在战场上修理、炼器,本身就是危险的事情。
大型法器损坏,需要维修时,往往也是敌人进攻的重点,往往是军队用生命为炼器师创造时间。
这样的时间岂能浪费?
所以,成品阶段,后勤组往往是越快越好,能用就行。
张凯从炼制基础材料开始学起,因而在炼器基础材料时,拥有各种提升品质的技巧,而在制造成品时,他专研的就是提升速度的技巧。
因为考题是炼制基础材料,所以,显得张凯很重视品质。
事实上,考场上的展示,并没有表现出张凯真正的水平。
而军队的军需物资,都是官方供给,说是要省着用,但实际并非如此。因为不是自己的东西,糟践了往往也没人心疼,所以,材料浪费这方面可谓是相当严重。
像张凯,成品量就不突出。
以他的水平来说,反而显得有点浪费严重。
因为张凯从来不在意成品量这事情。
而炼器协会的炼器师,很多都是生意人,省下来的材料都是自己的,而炼器时间也没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时间用的比较长,做得比较精细,而材料的使用也相当的节省。
这也是张凯的风格显得那么另类的原因。
因为,他大概是唯一的从军队里学出来的炼器师,从最初的时候,他就带着军队特点的印记。
而这样的印记,在不知不觉间伴随着张凯一百多年,让他始终受到早期习惯的影响。
这个影响不仅仅是技术动作,更有思维,同时也启迪着他走向了一条别人没有探索的路。
793 前辈的风格
在交流的时候,张凯对炼器风格这种东西也有了认知。
在这之前,他对炼器风格是一无所知的,关于“炼器风格”这个词语,他都是听辛云说的,而在两人的交流过程中,他对前辈的风格有了大概的理解。
四个前辈,分别拥有四种不同的风格体系。
先说唐部长。
唐部长因为精神力的关系,对炼器、炼药、阵法等等都有深入的研究。
他是个全才。
说来都是不可思议,炼器圈的人将唐部长视为炼器圈的人;而炼药圈的人又将唐部长视为炼药圈的人;阵法的圈的人,又将唐部长视为阵法圈的人。
更神奇的是,在每个圈里,他都是大佬。
而且在每个圈子里,他都是前三的水平。
而最奇葩的是,每个圈子里,他都是前三的水平,但往往又不是公认的第一。
在炼器圈,归乔呼声最高。
在阵法圈,种问成被认为是第一。
在炼药圈,师志德被认为是第一。
但每个圈里说到顶级高手,又无法回避唐部长。
毫无疑问,唐部长拥有最绝佳的天赋,之所以不能成为第一,大概是因为他分心太多。而唐部长的炼器风格,也跟他剥削多才有关。
唐部长的炼器风格,被称为“杂融”。
因为他技艺多,懂得多,涉多,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他的解决思路往往不同寻常。他时常会用阵法或者炼药的技术特点来解决炼器的问题。
这是唐部长独有的风格。
而且这个风格已经形成了体系。
但因为唐部长的个人风格太浓,对资质要求太高,所以,连徒弟都没有,因为别人完全学不了他。
要学他的风格体系,需要精通炼器、炼药、阵法、铭等等各种杂学。
没有这些广博的技能打底,根本无法学习唐部长的风格,甚至连模仿都难以做到。
所以,唐部长的风格是独树一帜的,也是最难以传承的。
不仅炼器方面是这样,在炼药、阵法等等领域,同样也是如此,都没办法教徒弟。
除非世间出现第二个像他这样天赋异禀的天才,否则,他的技艺注定无法传承。
而唐部长也没想着传承技艺,他希望的是突破,是真正的开宗立派,成为宗师级的高手。
炼器协会的创始人宗湘,同样是拥有属于自己风格体系的炼器大师。
他的风格是均衡。
可别小看均衡二字。
均衡这种事情,很容易被人跟平庸混淆。
宗湘的均衡,是全方位的超越平庸,在每一个纬度都能胜出。
而这来源于他对各种因素的把控和调试。
炼器协会创始五老,有三人已经驾鹤西去,只有宗湘和北伟活着,那是因为当时的圣核有限,优先给了宗湘和北伟,提升了他们的境界,延长了他们的寿命。
而优先给宗湘,就是因为他的均衡风格,很适合作为正统,也很适合传承。
他的技术特点和技术风格,是可以被学习的,也是可以传承的。
这点跟唐部长完全不一样。
如果说宗湘的特点是均衡的话,那么,北伟的特点则是精细。
宗湘能够从整体出发,完成最佳的组合,达成均衡,并且超越平庸;而北伟则是精益求精,从细节着手,以细节的量变推动质变,从而成为卓越。
北伟是个特别苛求细节的人,所以,他的炼器作品,总是会在某个地方特别的突出,以至于令人叹为观止。
北伟的技艺风格,也是可以传承的,同样也是偏正统的路子,所以,当初的他也获得了圣核,希望他的技艺能够流传。
而宗湘和北伟,也确实成为了炼器协会的两大支柱。
整个炼器协会,都可以算作是他俩的徒子徒孙;同时,均衡和细节,也是炼器协会的两大流派。
唯一遗憾的是,当一个组织做大的时候,就开始维护自身利益,渐渐的变了质,忘了初心。
刨除掉这点来说,两人的风格技艺在传承方面,倒是做的不错。
最后说说归乔。
他的名字在社会上不显,但是在圈内的名望最高,同时也是很多炼器高手心目中的天下第一,而归乔的风格来源于工业设计。
没错,他的风格就是设计。
归乔的作品,充满着设计感。
一个炼器作品,同时拥有“使用方面的设计感”、“威力方面的设计感”、“结构方面的设计感”、“美学方面的设计感”等等。
归乔的作品,仿佛是艺术。
不是那种精美陈列的艺术,而是处处都散发着魅力的艺术。
要炼制一个作品,归乔首先会想使用场间,会想使用特点,会从各种维度去进行思索,然后再融合设计。
他的所有技法,都是为了最终的设计。
给同样的材料,炼制同样的东西,但针对不同的人,归乔往往会做出大相径庭的东西来。
这种设计感和艺术感是如此的浓郁,以至于有些玄学握着归乔炼制的武器,仿佛都能拥有某种力量。
归乔的风格特点,虽然不像唐部长那样几乎不可能传承下去,但传承同样艰难。
要学习他的风格,需要极高的天赋,极高的智商,极高的灵性,以及极高的美学感和艺术感。
迄今为止,归乔只有三个徒弟。
辛云就是他的关门弟子。
通过对四位前辈的了解,张凯对技术风格这东西有了相对比较明晰的认知。
在他看来,技术风格是个人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然后形成了技术理念。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