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而宗湘的警惕心显然不够,皱眉说道:“第二关的考题,很多年轻人都答不出来吧,不也是从各种渠道获得答案的么,他们不也顺利走到第三关了?”
唐部长:“那可不一样啊。之前是之前,现在是现在。之前建宇屋还不稳定,也没限制试炼者的活动范围,你看现在,试炼者都不能离开太远。
你想想看,为啥不能离开太远?
是不是有防止作弊的嫌弃?
这不朽大能鬼斧神工,超乎想象,咱们是不是得多留个心眼。”
宗湘也不傻,琢磨琢磨,但觉得唐部长说的有道理,问道:“唐部长是什么想法?有何方略?”
唐部长:“我也没啥方略。我只觉得,这事不能贸然行事。不如这样,你、我、归乔、北伟,咱们是个做一块商量商量,先找个人做实验。如果没有啥问题,那就好。有咱们的帮助,年轻人有更大机会拿到不朽的传承;如果有问题,那就及时收手,免得造成更大的损失。”
宗湘一听,倒也是个办法。
作弊的诱惑,太过诱人。
要完全放弃,肯定有些不甘心,万一是自己想多了呢?
倒是唐部长的方法好。
先谨慎一点,找人试试。
如果有问题,损失也不会太大。
如果没问题,大家也心安。
宗湘:“行。我去找北伟,麻烦唐部长去通知归老。咱们坐一块,商量商量这个事。”
843 我们不尝试
半个时辰之后,唐部长、宗湘、北伟、归乔,四人便坐到了一起。
大家都知道这次商讨的目的,所以,没有说废话,直接就切入主题。
归乔首先说道:“唐部长说的极是,老夫我也有同样的感觉。觉得试炼之事,我们这些没资格的人不应该插手。如果贸然插手,反而会坏事。
之前我也想指点后辈,但话到嘴边,我就忍了。
既然唐部长召集大家坐一块,我也就说说心理话,我是不准备干预,也不会指点散圈的后辈。散圈的后辈,只会靠自己的本事去解题。
哪怕丢脸,也在所不惜。”
归乔这说的是实话,但宗湘和北伟却嗤之以鼻,心想:老家伙从来就是一流的水平,恐怕还没解出题目呢,这会儿倒是挺会装蒜的。
心里这么想,但嘴上却不能这么说。
宗湘笑道:“唐部长考虑周详,但也没有完全没想法。是不是不能参与,现在还说不好。唐部长的意思是,咱们可以找人试试。”
归乔:“怎么试?”
宗湘:“当然是找个合适的人,告诉他答案,然后让他去解题。如果成功通关,那就说明没事;如果出现了异状,我们也可以知情。”
归乔直接说道:“这法子挺不错的。你们炼器协会可以挑人。”
北伟说道:“这个测试的结果,大家都收益。真有什么结论,也不是我炼器协会一家独享,既然要测试,那就应该群策群力,大家都得贡献一份力量。”
归乔:“什么方案?”
北伟:“散圈、炼器协会、君山,咱们各出一人,各解一题。”
归乔听了,连忙摇头:“我们散圈可没那么多青年才俊可以拿去做炮灰。要试的话,你们去试。我觉得没必要尝试,也不想去尝试。”
炮灰这个词,用得很是精髓。
过去做实验的人,可不就是炮灰嘛。
没有后果倒好,倘若有后果呢?
建宇屋会不会有什么惩罚?
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归乔觉得,这些都是未知的因素,他可不愿意拿后辈的性命去做实验。
宗湘听到归乔这话,颇为不满:“什么炮灰?说那么难听干什么?做这个实验,也是出于大局考虑,又不是为了谁的私利。再说了,测试有了结果,你们散圈不也收益么?不管什么结果,你们都能获益,凭什么做测试的时候,你们又不参与了?”
归乔:“我们散圈也不想获益。总之,我这边是不会有帮衬的想法,全靠后辈去闯。你们测试的结果,也不用告诉我。”
他这个表态,就是连试都不想试。
意思就是,有什么结果,你们自己藏着捂着都行,反正散圈这边不稀罕。
说实话,这番态度,倒是让唐部长挺意外的。
没想到,归乔想的这么通透。
而宗湘和北伟就有点不爽了,他俩就觉得归乔是想占便宜,因为测试结果未必就捂得住,主观不想听,但客观上也可能知道。
从概率方面来讲,散圈是会客观上获益的。
然而,归乔拿出这幅态度,两人也没办法,只好看向唐部长。
唐部长完全是无所谓的态度,该传达的他已经传达了,所以,完全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故意给两人添堵,说道:“我跟归老一样。君山方面,我们也不准备尝试。我也不打算指点后辈。你们可以搞搞测试,如果有结果,也可以不告诉我们。”
宗湘和北伟那个气啊。
找大家讨论的是你唐部长,说搞个测试的也是你唐部长,现在,不想搞测试,打退堂鼓的,还是你唐部长。
宗湘气鼓鼓的道:“既然大家都不想试,都不想付出,那就别试了。都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让后辈去试炼吧。”
宗湘说的就是气话,同时,也给归乔和唐部长营造一种暗示我们炼器协会也不会去尝试,别想着“坐享其成”。
宗湘和北伟,都觉得归乔和唐部长,是打算“坐享其成”,苦力和风险让炼器协会去担,他们直接享受成果。
事实上,这两人还真的想错了。
归乔说不想尝试,那是因为他真的不愿意拿后辈的性命去冒险。
而唐部长作为布局的人,完全知道怎么回事,这样表态,主要是给炼器协会添堵罢了。
几人散去。
之后的数日,一切风平浪静。
归乔那边真的没有动作,丝毫没有尝试的想法;唐部长这边也没啥动作,就让后辈去专研,同样没有尝试的想法。
然后,宗湘和北伟就坐不住了。
两人聚在一起。
宗湘:“那两个家伙,还真沉得住气。”
北伟:“他们就等着我们炼器协会做尝试,在旁边等结果了。”
宗湘:“那咱们总不能干瞪眼的等着吧。”
北伟想了想说:“富贵险中求。”
宗湘:“你的意思是,咱们得尝试一下?”
北伟:“当然是要尝试了。不过,这个尝试的结果,可不能让他们知道。不如这样,我这边安排一个协会弟子,然后你来教导。让他多练,保证没有问题以后,挑个时间点过关。”
宗湘:“挑个时间点?”
北伟:“就是不着急,等后辈自己解开这些题目。等到有人能够过关时,我们让其混在过关的人群中。如果混不过去,那就作罢;如果混过去了,那就是说明,作弊其实没问题。
最妙的是,君山和散圈,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做了尝试。
他们不会知道结果,咱们也不让他们坐享其成。”
宗湘颔首道:“这主意不错。第三关的题目虽然难,但后辈也不可能解不开,无非就是时间问题罢了。咱们多等等,久等一下,耐心一点。”
这话倒是没错。
第三关的考题,并不是无解的题。
水平越高,解析起来就越快。
这题的难度,终究是难不住炼器界的青年才俊,无非就是费些功夫,耽误些时间罢了。
两人计议已定,然后便坐了安排。
北伟这边,选择孙浩明来做这个小白鼠。
而教导者,则是宗湘。
等宗湘教会了孙浩明以后,为了以防万一,宗湘就暂时离开雪鹿谷,离得远远的。万一,建宇屋不仅惩罚试炼者,还惩罚始作俑者的话,那么,离得远一点,也就更安全一些。
844 建城
宗湘和北伟都不是蠢货。
能够成为炼器协会的创始元老的人,无论是智力还是情商,必然都是顶级。
他们很清楚,搞“作弊”尝试是有极高风险的。
这个风险,不仅仅只是对试炼者,或许也包括相关的人。
当然,包含相关人等,这个概率不大,但不得不防。
而防备的办法,自然就是远离建宇屋。
不朽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仅凭一个念头就隔着无尽的星海杀人,能力的施展总得有个载体,而显然,建宇屋就是那个载体。
远离建宇屋,应该就没问题。
如此谨慎的安排,为的就是万无一失。
三方坐在一起的商讨会,似乎变得毫无作用。
君山没有去试探能不能作弊,散圈也没有去试探能不能作弊,炼器协会这边也毫无动作,好像大家坐一起,白聊了。
但其实没有白聊。
特别是对于唐部长来说,完全达到了目的。
唐部长之所以点明这个事情,就是希望让几方冷静冷静,不要贸然的“作弊”。
而经过他的提醒,反正,炼器协会那边是没啥动作了。
对于唐部长而言,这是好事。
否则,真的大面积作弊了,那就必然得大面积的惩罚。
而大面积的惩罚,会导致牵连人数太多,不利于后续计划的推进。
现在,老家伙们都谨慎得很,全都没有贸然行动,然后静观其变,让后辈去解题,这就达到了唐部长的目的。
比较容易出岔子的部分,就这样被唐部长不动声色的控制下来。
因为神域的关系,宗湘和北伟的谈话,完全瞒不过陆晚。
唐部长知道了二人的打算,也就没再多操心。
事情按照既定的轨迹,继续发展。
试炼者都在研究第三关的考题。
而君山这边,则开始在雪鹿谷附近,进行大规模的建设。
君山的意思是,要在雪鹿谷附近建造一个非常适合炼器的小镇,方便试炼者进行研究。里面的设备和设施要全面,整个小镇的市场也要繁荣,配套设施也要精益求精,另外,还有给一些化、教育方面的配套,要做成有特色的炼器小镇。
这个小镇不仅为试炼者服务,同时也为炼器师服务,也为普通人服务。
之所以定格为小镇,只是不希望动静太大。
如果从一开始就说要建造炼器之城,那动静太大不说,炼器协会肯定不同意。
因为现目前,说起炼器之城,众人都想到的邙山。
邙山是炼器协会的总部所在,也是炼器师的聚集地,炼器材料的集散市场
如果君山也说要搞个炼器之城,炼器协会必然警惕。
这是他们的利益,炼器协会必然反对,必然会采取措施,他们甚至可以凭借着炼器协会的影响力,干扰脸器材料市场。
而以“炼器小镇”为名,就显得好听了许多。
一听是小镇,自然就觉得规模不大,心里也不会太在意嘛。
而君山方面的理由让人很认可主要是为试炼者提供服务。
试炼者就聚集在雪鹿谷附近,研究条件肯定是不太如意,市场供给也不太理想,他们也确实需要更好的服务。
所以,各方面都对君山的这个举措点赞。
然而,没有人知道,君山规划的可不仅仅是炼器小镇,从一开始,唐部长要规划的就是一座超乎寻常的炼器之城。
这个炼器之城的规模,将是前所未有的;提供的服务和设施,也是前所未有的。
在唐部长的建造计划里,甚至要引动地脉之火,来作为这个炼器之城的常用能源。
这个手笔是邙山远不能及的。
虽然,城市的规划宏大,但唐部长也计算过,其实投资不大。
这座城,可以用古池城建造的剩余材料来弄。
古池城那边,才是真正的吞金巨兽。
同时,虚空之舟的建造,也是头吞金巨兽。
在这两头吞金巨兽存在的情况下,地球社会也没有余力再去搞超级宏伟的计划,但是,这两个项目,其实都有富余材料。
搞建筑嘛,不可能材料刚刚好,总会有剩余。
而有多的剩余材料,都是建筑专用,或者大型建造专用。
如此一来,炼器之城就来了高级的材料来源。
唐部长也不追求完美,反正,剩下的材料都送过来,有多少他用多少。
材料多,他就多用;材料少,他就少用。
不够了,也不需要再额外补充,完全就是看菜下饭,随机应变。
如此一来,不仅成本可以节约到极致,对材料的使用也可以发挥到极致。
因而,这看似一个大手笔,其实花费不多。
甚至就连建筑人员,都是古池城那边暂时用不上的人过来搭把手。
把这样一个项目,混进一个真正的宏伟项目里,边际成本就变得极低。
而这个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