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高武大师》

高武大师_分节阅读_第266节

《高武大师》 遇麒麟 4354 2021-05-03 06:50

  D-多,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战斗,社会更需要修炼者。让修炼者融入社会,造福社会,是个好思路。

  不过,后一种并不需要陆辰来操心,他重点观察前面一种类型。

  武道大学总共四年。

  前两年,是以学习为主;后两年,就要参与各种比赛。

  比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遴选。

  通过各种各样的大型比赛,学生也得到了成长,发展方向也更加明确。

  不适合战斗的人,毕业后就进入社会。凭借自身的努力,去造福社会。

  而适合战斗的人,则要进行进一步的培养。

  培养的方式就是任务。

  三大域这么大,地球或直接或间接管控的地方很多,总会有些作奸犯科之辈,也有人对地球充满敌意,甚至有隐秘组织在串联,宣扬反对地球的理念,并时不时的搞破坏。

  跟陆辰那个时候不同。

  陆辰那个时代,武道大学毕业时,很少很少出现中阶武者。

  而现在,培养体系的优化,导致学生毕业以后,起码也是中阶,有人甚至是高阶。

  中阶和高阶,已经拥有足够的实力。

  通过任务的方式,这些人得到培养,也赚取修炼资源。

  每隔数年,地球方面会举行一场大型试炼。

  其中,试炼的优异者,就有资格去悟道石悟道。

  通过这种方式,地球在源源不断的培养后来者。

  了解到培养方式以后,陆辰就发现,地球的培养体系很少,没有原则性的问题,效率也挺高,可问题就在于,一步一个台阶,太稳了。

  什么境界,做什么事。

  这样安排得井井有条,结果就是失于变通。

  回想到处,陆辰要面临的敌人,什么样的都有。

  低境界就得对付高境界,高境界就得对付圣阶。到了圣阶,就开始对付伪神、真神。

  这不是他偏爱冒险,也不是他多么有实力,实在是迫不得已。

  这样的做法有个好处,那就是他对高境界有认知。

  或许,这种认知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确确实实有认知。

  而现在的青少年,认知往往局限于自己的阶层。如此一来,就缺乏高屋建瓴的思维。

  比如陆辰,他还是高阶武者时就对付过半圣,对半圣是什么情况有了解。随后的修炼,就往那个方向走,去努力。

  而现在的后辈不一样。中阶不了解高阶,高阶不了解半圣。

  到了半圣,不知道真圣。

  难怪会出现群体性的迷茫。

  对于培养体系,陆辰不准备轻易改变,这是一套成熟运转的体系,擅自的改动,往往会适得其反。

  他想的是,在自己的论述中,一定要把眼界问题解决了。

  修炼体系,或者说脉络,要阐述清楚。

  这些方面,他倒是比较擅长,也有底气讲课。

  除此以外,陆辰又考察了后辈的实战能力。

  陆辰成长的那个时代,武技这东西很少,术法修炼也少。地球缺乏传承,最好的传承就是七大派。

  而现在真的不同了。

  七大派的传承,早就公开了不说,三大域的各种法门、各种技巧,都进入了地球。

  陆辰看了许多后辈的切磋和战斗视频,又发现了问题,那就是花里胡哨。

  怎么说呢?

  因为可以学的多,可以挑选得多,所以,后辈们就有点挑花了眼。

  什么招式厉害,就学。

  什么招式炫酷,就学。

  什么招式有名,也学。

  什么招式有用,同样要学。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有些东西并不是越多越好。

  关键是要适度。

  什么才是适度?

  这是个比较模糊的标准。

  但一个走灵巧路子的修炼者,学习大威力的杀手锏,这显然就是走错了路。

  在陆辰那个时代,不存在这个问题。

  因为可以学的少,每个修炼者都会把手里的东西专研透。

  一套八步桩,陆辰就一直用到半圣。现在的后背,已经没有体系这个概念,也缺乏深入专研的精神。

  如此一来,路就越走越窄。

  创造力不足,深度不够。

  陆辰觉得,如此多的半圣陷入迷茫,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而这一点,就在于搭建体系。

  作为修行者,不能只学一套东西,但也不能乱七八糟去学。

  合用不合用,关键还在于搭建体系。

  比如,灵巧体系,那就要选择互相促进的武学,让自己在灵巧这条道路越走越远,越来越深入。

  再比如,强攻体系,同样要选择相互促进的武学,你都追求大威力对敌,那就好好练,不要乱七八糟的学什么灵巧的炫酷技巧。

  这方面,陆辰也有经验。

  479 准备

  一个是修炼脉络,另一个是修炼体系。

  这是陆辰实地调研了解到的问题,也是他可以帮忙的问题。

  不过,这两个问题都主要是针对圣阶以下的修行者。

  这次讲道,主要是解决半圣们的迷茫。

  从这两个问题着手,恐怕不能令人满意。

  而半圣具体是什么情况,陆辰没办法通过教育口去调研。

  想了想,他联系了李青峰和廖千娇。

  这两个算是熟人。

  当初,李部长跟七大派打赌,两人就是陆辰的战友。

  随着地位差距越来越大,再加上事情越来越多,彼此的联系就少了。不过,陆辰倒是知道,这两人是新锐,也是半圣境界。

  田部长那一辈,属于老一辈,差不多都牺牲了,活着的就是这几个部长。

  接着是中生代。

  中生代因为局势的需要,大多都炼化了圣核。

  这一代是地球的骨干,是框架,但却缺乏潜力,最有潜力的就属赵振川。而赵振川也因为青洲那边的失误,一直没能得到重要。

  怎么说了,这是令人唏嘘感慨的一代。

  他们付出的最多,但真正有潜力的却极少。

  部长们很清楚,这中生代只是过渡。

  地球的未来已经不在他的肩上,而在于新生代。

  新生代里,最出色的当然就属于陆辰。

  不过,没有人把陆辰看做新生代,大家都把他看成部长。因为他的名字经常被提及,很多大事都少不了他,所以久而久之,大家都把陆辰视为田部长那一批,总觉得陆辰的名字跟田部长、李部长放在一起才算是正常。

  除了陆辰,最优秀的就属李青峰和廖千娇。

  陆辰联系他俩,也是想了解新生代半圣的想法。

  李青峰和廖千娇听闻陆辰要找他俩,均有些意外。他们很清楚,陆部长有多忙,应该没空闲谈才对。

  带着好奇的心情,两人从天元域返回地球。

  在一座度假山庄里,陆辰接见了两位老朋友。

  “是不是觉得意外?”陆辰笑着问。

  廖千娇;“陆部长有何吩咐呢?”

  陆辰:“听闻新生代的半圣里,大家都非常的迷茫,不知道修行路该怎么走。我偶尔听闻这个事情,正巧有空,所以想了解一下。”

  说到这个话题,李青峰就有些感慨,诉苦道:“说实话,我都不知道该怎么修炼了。成为半圣以后,就遇到了瓶颈,似乎怎么练都不对。不仅仅是我,千娇也有这样的感觉。别的半圣也有这种感觉。”

  陆辰:“什么样的瓶颈呢?”

  李青峰:“就是难以进步。用了很多资源,也想了很多办法,你说没效吧,似乎又有点效果。你说有效果吧,总觉得效果不大。”

  廖千娇也点点头:“到了半圣境,就不知道该怎么成长了。境界境界上不去,实力实力也上不去。”

  陆辰:“到了圣阶,进步速度本来就慢呀。我自己也有感觉的,确实很慢。”

  李青峰和廖千娇无语了,心想陆部长这也太打击人了。

  你不到百年就晋级大圣,居然还说自己慢。

  你要是都慢了,那什么才是快?

  李青峰:“我知道慢,关键是总觉得不对。”

  “哪里不对?”

  李青峰:“迷茫。”

  陆辰又跟廖千娇聊了很多,了解大家的疑惑和迷茫,渐渐的知道,新锐半圣的迷茫,既正常也不正常。

  说正常,那是因为半圣确实是迷茫的阶段。

  这个阶段,修行者需要确立自己的道。

  这就好比高考填志愿,关乎未来,怎能不迷茫呢?

  这其实是正常现象。

  说不正常,其实也不正常。

  因为确立道,跟功法有关。

  道,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走,需要相关的功法,需要前人的总结。如果没有前人的总结,那就只能自己开路。

  地球因为环境特殊,成长的氛围特殊,所以,新生代的半圣无法照抄三大域的道路。

  地球修行者,需要走出自己的道路。

  而这恰恰是半圣遇到的问题。

  他们需要自己去开拓,偏偏又没有前人的指引,所以迷茫,所以遭遇了瓶颈。

  这个事情,就令石野比较头疼了,这是需要创法呀。

  他有创法的能力吗?

  按理说,只有伪神才有创造的资格。

  问题是,地球没有自修成神的人呀。

  要论自修,陆辰就是最高境界了,除了他,别人更干不了这种事。

  了解到这些以后,陆辰就结束了调研,开始专心为讲道课题做准备。

  关于修炼脉络,这一块比较轻松,陆辰驾轻就熟。

  关于修炼体系,这一块也还好,陆辰以启发性的方式,做了个框架。

  关于半圣的迷茫,这就比较难了。

  现目前,地球只有两部功法。

  一部是修罗武道,一部是盘古混沌经。

  修罗武道,倒是公开了,但每个人的道不同,新生代的杀戮少,没有一个人适合。

  盘古混沌经,这涉及盘古大神,涉及盘古至宝,陆辰不可能公开。

  而且每个半圣的情况也不同,陆辰也不可能给每个人创法,他根本没这个本事,所以,他只能做启发性的工作。

  首先,就是要研究功法的特点。

  功法之所以功法,那是因为它直指大道。

  怎么直指大道呢?

  这个要研究明白。

  其次,半圣阶段要怎么修炼,怎么寻找自己的道。

  陆辰一边跟三大域的修士讨论,一边找唐秋怡、李部长等人,回顾神核内蕴藏的修行路。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既然已经接受了讲道的事情,那就要把事情做明白。

  讲道不能乱讲,也不能讲了没用。

  既然发现了问题,而新锐半圣又解决不了,那么,他陆辰就有责任去好好解决。

  有时候,陆辰就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为解决问题而生。

  本来预计要用两年时间,但陆辰发现,两年还是太短了。

  他的课纲里有太多问题需要弄明白,所以,不得已,只能给林筱月打电话,让她再推辞一年。

  林筱月还没正式宣传,所以,推辞就推辞吧。

  但是两年多过去了,陆辰又打电话,让她再推辞一年。

  这回,林筱月都无语了。

  讲讲道而已,需要这么拖吗?

  480 君山讲道

  陆辰当然没有拖延症。

  他也不是故意拖延,而是因为真的要把事情搞清楚,特别是涉及到道的层面,必须慎之又慎。

  他可以讲得不够多,讲得不够精彩,但一定不能讲错了。

  还是那句话,如果他犯错的话,会把很多人带歪,而总结和吸收,又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别说四年,真的四十年都值得。

  只是陆辰不能拖四十年,一来是燃眉之急,到了这个地步,总得有人领路;二来,他也抽不出四十年的时间,能够抽出这几年时间,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所以,陆辰尽量得往启发的方向上靠。

  虽然他再三推辞,但也有推辞不过的时候。

  渐渐的,四年的时间快要到了。

  林筱月那边的媒体也开始放风,先是内部流传,然后等消息发酵,觉得差不多了,就官方宣布。

  这讲道自然不是不可能直播的,也没这个必要。

  但听讲的人需要提前报名。

  如果有任务在身,走不脱的话,也没关系,林筱月会负责录制视频,一定会把全版本的内容送到手中。

  消息得到确认以后,很多半圣都激动不已。

  他们跟李青峰和廖千娇一样,经历过迷茫,经历过彷徨,至今也不知道方向。

  现在,终于有人肯解惑,终于有人肯指点迷津,这是了不得的事情。

  报名自然很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