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那人一脸惭愧的样子,墨沫也不多做解释,继续回忆着。
自那之后,因为那张脸,墨沫又做了几个晚上的噩梦。终于受不了的她,准备回家待几天,调节一下心情。
墨沫是本地人,所以离家并不算远,随便找了个借口,请了一周的假,在家里享受着父母的呵护,有温暖的被窝,还有好吃的东西,很快就让她那颗饱受煎熬的心治愈了。
回学校之前,墨沫接到一个电话,是班长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回学校。已经考虑清楚的墨沫对于这突来的电话,反应倒是很敏捷。
带着欢快的语气告诉他,再过两天就回去了,听着那边絮絮叨叨的交代了些事情,墨沫微笑着点头。
等到结束了电话,墨沫才收回嘴角的笑容,盯着挂上的电话,发了会呆。
回学校那天,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毛毛细雨。因为出来的时候晴空往里,所以墨沫并没有带伞,淋着雨拖着箱子向学校跑。
还没跑到校门口,墨沫就看见一抹熟悉的影子站在那里。那人穿着衬衫牛仔裤,很平常的穿着,却被他穿出来一股清爽的味道,撑着一把淡蓝色的伞,在这形色匆匆,忙于躲雨的人群中,遗世而独立。
墨沫有些发愣,不过很快被身上湿润的感受拉回了现实。为了不让班长觉得她还在躲他,所以这次她提着箱子,准备正大光明的从他面前路过,只是为了躲雨,步伐快了点。
在相距不到三米远的时候,他明显的是看见了墨沫,然后笑了,被他笑得莫名其妙,再低头看看自己已经湿了的头发,还有半湿的衣服,看起来确实是狼狈。
不过这种时候在想说什么也没什么必要了,所以墨沫准备打个招呼就撤,只是还没等到我打招呼,他便主动走了过来。
将伞遮在我的头上,晓南低声说道:“我以为你还要过一会才能到呢。”
说完弯腰要从她手上拿过箱子,被他这举动吓到了,墨沫反射性的拉住箱子,不让他拿走。晓南见他一脸护食的表情,笑道:“又不是要抢你的,你那么着急做什么,不重吗?我帮你提吧。”
被他这么一说,墨沫倒是不好意思起来,人家是好心帮忙,她的反应才是真的不礼貌。晓南从她手上拿过箱子,又把手里的伞撑得低了一点,问道:“你打伞还是我打?”
曾经他们也这样打过伞,不过那时候晓南都是很霸道的直接把伞交给她,理由是懒得举着,所以同用一把伞的时候,总是墨沫在举伞。
这次也不例外,墨沫拿过伞,高高的举着,晓南提着箱子,两人一起朝校内走去。
“你怎么会在这里?”墨沫问他。
“来接你啊。”晓南面朝前,头也不转一下,回道。
墨沫被这回答吓得赶紧转回了元贝看着他的脸,这个人啊,总是在想对他放下的时候,无意之间又被勾起那股情绪。
“幸得班长大人劳驾,我是不是该磕头谢恩呢?”墨沫为了掩饰内心的波浪汹涌,开玩笑道。
“磕头谢恩就不用了,以身相许吧。”
墨沫一愣,脚步停了下来,晓南察觉到她没有移动,侧过头来问道:“怎么了?”
尴尬的笑笑,墨沫道:“我是在想,该怎样的方式以身相许,班长大人才算满意。”
听完晓南哈哈大笑,道:“果然还是团支书懂我。”
两人在路上说说笑笑,没过多久,就到了墨沫的宿舍楼下。
把箱子重新放在宿舍门口的楼梯上,晓南从墨沫手中接回雨伞,道:“好了,到了。”
墨沫点点头,提起箱子,准备上楼,却被晓南叫住。
“沫沫。”
墨沫回头,疑惑的看着他。
“我不是开玩笑的。”
“什么?”
“以身相许。”
“……”
墨沫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到宿舍的,她只知道在听了那句话之后,几乎的同时,便头也不回的逃了,逃开了那温柔的视线。
她不知道他怎么还说得出这种话,姚老师呢?他将姚老师放在了哪里?
可是摸着胸口,那不停跳动的心脏,听见那话时的悸动,这些都隐瞒不了自己,她心动了。明明知道他并不是单身的一个人,她在听见那话之后,还是心动了。
用手一下接着一下的拍打着头,想让自己冷静下来,确实越拍越乱。留意到她动静的室友,惊吓的看着她,问道:“墨沫你怎么了?”
装作没事的摇摇头,身上的衣服还透着股湿气。胡乱的打开箱子,从里面掏了几件衣服出来,墨沫准备去洗个热水澡,然后睡一觉,就当没有听见这一切,什么都没发生,她也什么都不知道。
事实也确实如此,那之后,晓南也不再来找她,两人除了必要的公式,其它时间在没有接触,这便是墨沫想要的,不是吗?
就在墨沫以为日子就会这么过下去的时候,学校出了一件大事。
温柔贤淑的姚老师与好学生晓南,被人发现有不正当关系。初听这个消息的时候,墨沫以为自己听错了,在次听见他们说的时候,才发现现在整个学校的人都知道他两的关系了。
而晓南,自这件事发生后,便不见了踪影,没人知道他去哪了。姚老师亦是如此。
我们系来了来了新的辅导员,对于突然消失不见的姚老师学校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解释,只是官方告诉我们此事还在调查中。
他两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就这么消失在我们世界。
学生们还是照常上课,而墨沫有时会跑到图书馆看看,是否能再次碰见那个干净清爽的身影。
再次接到晓南电话的时候,是他们关系曝光后的第一个假日,墨沫当时正坐在椅子上吃东西,所以接电话的时候声音听起来有些模糊。
“喂,你好。”
“沫沫。”
是晓南的声音,这是墨沫脑海里闪过的第一句话。
“你在哪里?”
“学校图书馆,来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