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明好伴读》

大明好伴读_分节阅读_第192节

《大明好伴读》 张六阳 4562 2021-05-02 12:55

  D-面对这些豺狼虎豹,能做的只剩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住自己身下年幼的孩子。

  而先前还围观着的邻居,碰到这般情况,没有一人敢出面为之说句话,都做鸟兽状,藏在了自己家中。

  英雄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的,少不得是要家破人亡,血溅当场的。

  打了那么片刻的功夫,张鹤龄火气依旧没消,张延龄倒是着急了,询问道:“大兄,王鸣既然不在家中,我们还能往哪里去寻找啊?”

  这个问题比在这里泻火还重要许多,张鹤龄也没呵止那些家丁停下,丢下一句没办法,抬脚便走。

  那些家丁也不都是心狠手辣之人,瞧着张鹤龄走远后,也终是停下动作,拼命的追上了张鹤龄。

  有人在离开的时候,还小心翼翼的查看了一下年轻夫妇的伤势。

  穷则独善其身,只有保护自己无忧之后,才能兼顾到别人的安危。

  这些家丁虽同情这年轻夫妇,却是不会有一人停下脚步来瞧瞧年轻夫妇是死是活的。

  直到张鹤龄带人离开之后,开始藏身在家的人才先后跑了出来查看那年轻夫妇。

  有人试看了一下年轻夫妇的鼻息,满是担忧道:“情况不太好,先找个郎中来瞧瞧吧,诊费咱几家垫一下。”

  他们没勇气在那个时候冲出来,在此时抽些铜板出来找个郎中也都是可以的。

  几人纷纷点头,一人道:“先把他们两口子抬回家去。”

  此人出言之后,另一人紧接着道:“孩子,快看看孩子”

  有了这人的开口,他们才终于想起,年轻夫妇身边还有孩子的。

  几人一块动手,才把年轻夫妇移开,一道洪亮的哭声便传了出来。

  几人带起了欣慰的笑容,一人道:“孩子没事,没事便好,这么小的孩子若是有个三长两短的话,那可怎么办啊?来,谁家婆娘有闲,先把孩子照看着。”

  照看孩子的事情倒也容易,不止一个妇人承担了此事。

  把孩子找人看顾之后,还未等来郎中,年轻夫妇便没了呼吸。

  孩子在喂了饭之后便睡熟了,根本就不知晓自己一日之间丧失双亲之事。

  这年轻夫妇遭遇此无妄之灾,几个邻里除了大骂行凶之人,却是未有其他任何办法的。

  这些邻里即便有心要为年轻夫妇报仇,也求助无门。

  第332章 弘治皇帝病了

  这些普通庶民是求助无门,但那些望风言事的御史却是最有门路打探这种欺男霸女之的。

  张鹤龄才刚行凶之后便有御史知晓了消息。

  御史只有弹劾奏对之权,可没有缉拿拘捕之权。

  御史即便知晓了此事却也不能直接去缉拿张鹤龄。

  唯一能做得也不过是把此事奏陈到弘治皇帝面前。

  都察院右都御史顾朴进宫去找弘治皇帝,先是去了暖阁。

  可惜弘治皇帝并不在此处,从值守太监那里知晓了弘治皇帝在乾清宫。

  顾朴又紧赶慢赶转脸去了乾清宫。

  此时的乾清宫气氛有些肃穆,宦官,宫女都小心翼翼的小跑的忙碌着。

  顾朴只感觉有些紧张,身为外臣也不方便进去。

  寻找了半天才终于见到了箫敬的人影。

  箫敬身兼多职还是内宫监的大太监,宫中的很多事情还是需要他来操办的,因而宫中有了任何事情也是要来询问他的。

  “萧公公,乾清宫这事怎么了?陛下呢?”

  对于这个问题,箫敬满脸忧愁,叹了口气回道:“陛下身体不适,恐是因操劳过度了,顾右都御史若是没大事的话便先回去吧,等到陛下身体好些了再过来。”

  顾朴绝对是耿直之人,他的那个事情还真就等不了,今日他说是不把此事汇报到弘治皇帝跟前,他就是睡觉都踏实不了。

  其实朝廷厂卫林立,耳目众多,岂能不知晓张鹤龄所行之事,顾朴等着非要见弘治皇帝,其实最大的目的是逼迫着弘治皇帝惩治张鹤龄罢了。

  对于箫敬意见,顾朴并未接受,拒绝道:“本官在此候着吧,若是能够亲耳知晓陛下转危为安的消息也才可放心。”

  顾朴执意要留下,箫敬也无可奈何,愿意留着便留着吧。

  再说张鹤龄那里,他们在王鸣家中未找到人影便也没法子了。

  张延龄更是六神无主,急吼吼的询问道:“大兄,现在怎么办?我们的铜钱是不就找不回来了?”

  张鹤龄更是有些烦躁,半晌之后道:“走,去找谢至,这铜钱是他富民银行的,必须得让他找回来。”

  这言语可就有些不要脸了,铜钱是富民银行的,但却是他们手里丢了的,不管怎么说,那都没理由让谢至帮忙找回来。

  很可惜,张延龄也是这样的人,他现在要的也只是铜钱能够回来,至于是谁拿的这个铜钱他可丝毫不关心。

  哪怕这个铜钱是从谢至手里拿,那都无所谓,他们要的只是铜钱。

  张鹤龄打定主意之后,即刻便去找了谢至。

  当然再去找谢至的时候并带着那一大群的家丁。

  他们此去是说理的,又不是去打架,带着那么多人过去完全没有必要。

  再说了,他们也还算比较了解谢至的,深刻清楚,谢至就是个顺毛驴。

  就谢至那样的人,你若是与之好说得话,那一切都简单,有时候即便是一些吃亏得事情,谢至说不准也就答应了。

  可你若是非得呛呛着来的话,那谢至绝对就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不吝。

  现在张家兄弟是有求于谢至的,因而可就更不敢与之硬碰硬了。

  这几日谢至几乎都在司农部,可这次张家兄弟到了司农部的时候却是并未见到谢至。

  张家兄弟平日里便有些跋扈,到了司农部没找到谢至,段奇文与之说谢至不在,他们还不信,竟是硬生生的闯入司农部瞧过之后才算放心。

  段奇文对他们二人此举也无可奈何的很,他们既然愿看,那便让他们看好了。

  段奇文需要忙的事情实在是太多,自然是不会亲自陪着他们去看的,张鹤龄兄弟想看,谢至便找来了一个差官,他们想去哪里便去哪里,也好带着他们直接看个够了。

  把整个司农部逗瞧过之后,张鹤龄兄弟才算罢休。

  但没找到谢至,张鹤龄脾气好像更差了,抓着那差官逼问道:“说,谢至在何处?他是否是躲着本侯,还有,本侯那银子是否是谢至搞每的。”

  这可是典型的被害妄想症。

  那差官就像瞧傻子一般,眼神之中满是鄙夷,回道:“陛下有诏,云中侯进宫了。”

  差官回答之后,张延龄才在后面小心翼翼的道:“大兄,咱们进来的时候,段奇文好像就是这样说的。”

  张鹤龄瞅了一眼张延龄八成是想了起来也不在多言语了,转身便走。

  离开司农部后,张延龄便又追了上去,问道:“大兄,我们现在去何处?”

  张鹤龄虽着急,但对张延龄的问题还是做了解答,回道:“我们去宫外等着谢至去。”

  张鹤龄虽有暴怒,也做了不少切缺考虑之事,却也依旧存有理智的,知晓他做了不少天怒人怨的事情。

  这个时候他躲着还来不及呢,又怎能上赶着进宫。

  就在张鹤龄兄弟在午门之外等着谢至之际,谢至也在乾清宫见到了弘治皇帝。

  谢至多少也是了解一些明史的,熟知弘治皇帝在位十八年,现在已是弘治十五年了。

  而且根据明史记载,弘治皇帝后期的时候已不像是先前那般勤政了,很多时候会旷了早朝和午朝。

  有人说,后来的弘治皇帝沉迷与酒色。

  但后来却有人推翻了这一论断,说是弘治皇帝后期其实是已经病了。

  谢至这个点被宣入且是在乾清宫见的弘治皇帝,才踏入乾清宫,在其心中便升起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进入寝殿,除了乾清宫本来当值的宫女和太监之外,也就只有一个谢至经常见的御医。

  走了几步,走至弘治皇帝的床榻之前正要行礼,却被弘治皇帝招至了床边。

  谢至依言走了过去,轻声喊道:“陛下…”

  躺在床榻之上的弘治皇帝合着目,听到谢至的声音后缓缓睁开了眼睛,道:“来了?刘太医你出去吧,朕和谢至有话要说。”

  刘太医眼神当中虽有担忧,但听到弘治皇帝的吩咐之后,还是退了出去,只是在退出之时,朝着谢至叮嘱道:“云中侯,陛下身体不佳,你要照料好陛下。”

  弘治皇帝躺在床榻之上如此的虚弱,谢至当然知晓他身体不佳,但他现在特别想知晓的是,弘治皇帝病情如何了,是否真如他所知晓的历史那般是患上了不治之症的。

  那太医安顿之后,谢至直接便反过来询问,道:“不知陛下病情如何?”

  在谢至询问之后,那太医并未马上应答抬头瞧了一眼弘治皇帝,在弘治皇帝点头示意之后,那太医才道:“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正气内虚、邪毒外侵引起的,以痰浊内聚,气滞血瘀”

  那太医说了一大堆,谢至半天没听明白,只好道:“这些某也听不懂,你便直接说吧。”

  谁都不可能是全能的,在自己所不熟悉的领域的一些专业知识哪能听明白。

  谢至要求之后,那太医来才道:“肺积。”

  谢至这下听明白了,肺积在后世医学上便是肺癌。

  这病无论从哪方面来瞧,那都属不治之症的。

  谢至有些诧异,心中隐隐有些担心和疼痛。

  弘治皇帝于民来讲是个不错的君主,于谢至来讲也算是个和蔼的长辈,听闻得了此病顿生起了那种说不准的痛。

  定了一下之后,谢至问道:“可有医治之法。”

  太医摇头叹息,回道:“下官医术有限只能缓减痛苦,延长寿命,若想根治恐没有合适的方子。”

  谢至红着眼睛,怒吼道:“什么狗屁太医吃干饭的,怎没早些发现陛下病情。”

  第333章 弘治皇帝的担当

  太医院的那些太医担负着的本就是这些,吃着朝廷俸禄,不用为国家大事操心,唯一需要做的便是皇帝以及三宫六院太子公主的健康状态。

  没能早些发现弘治皇帝的病情,这着实也是太医院这些御医的失职,真若是追究的话,即便砍了他们那都不为过。

  被谢至这般指责,那太医瑟缩着也不敢多言,这个时候怎还敢多说,小心翼翼躲着还来不及,怎敢说话,万一被追究,那可真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那太医不敢说话了,弘治皇帝倒是开口制止了谢至,道:“天意之事,岂是人力可阻挡的,此事实不关刘太医之事。”

  弘治皇帝虽病了,但说话还是有风的。

  弘治皇帝这般为之说了一句之后,那太医满是委屈的看了一眼谢至,又一脸感激的盯着弘治皇帝,回道:“臣定竭尽全力诊治陛下。”

  弘治皇帝倒是颇为淡然,无所谓回道:“你尽力便好。”

  弘治皇帝也不愧是做皇帝的,心态还真是超越一般人的,在自己被诊断患了癌症的第一瞬间竟还能如此淡定。

  弘治皇帝这般奠定,谢至却是淡定不下来了,他满是哀伤,心中带着些悲痛,气势汹汹的回道:“怎能尽力便好,定要竭尽全力治好陛下,某就不相信这世上就没有治疗此病的金石之药,某即刻便吩咐徐经的商队遍寻天下神医。”

  谢至着急,弘治皇帝脸上的笑容依旧淡然,朝着那太医叮嘱郑重其事的叮嘱道:“朕的病情不准外泄,太子皇后满朝公卿文武皆不可知朕的病情,若是泄出一字,朕便拿你是问。”

  弘治皇帝话音落下,那太医并未马上回答,只是一个劲儿的偷瞄谢至。

  这是什么意思?谢至正要反驳,一旁的弘治皇帝便又朝着谢至道:“你也如此,朕的病情不可外泄一字,至于你所说寻金石之药的事情便也免了吧,朕继大统已十五载有余,这些年来,朕兢兢业业,一刻也不敢荒废朝政,虽有憾事却也知足了,太子这些年来也一直颇为上进好学,祖宗江山交于他手中,朕也可放心了,朕即便明日去见列祖列宗也无憾了。”

  历代帝王将相都盼着能够长生不老,即便是一代雄主秦始皇,唐太宗也不能免熟。

  弘治皇帝能这般面对死亡那在帝王当中也绝对是屈指可数的。

  不过弘治皇帝这般说,谢至却是不答应了,道:“陛下不必这般消极,臣定竭尽全力为陛下寻找医治之法。”

  谢至虽为穿越者,却是并不懂医术,他完全没办法诊治弘治皇帝的病。

  既是如此,他便也只能借助外力了。

  不过说来,癌症在后世都是不治之症,即便谢至懂些医术,恐也治疗不好这个病的。

  谢至担心弘治皇帝,弘治皇帝倒是着急了,厉声道:“朕的话你没听到?朕不要你寻医问药,朕只要你保朕的病情不外泄便是。”

  弘治皇帝重新叮嘱此言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