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明好伴读》

大明好伴读_分节阅读_第73节

《大明好伴读》 张六阳 4498 2021-05-02 12:55

  D-德辉过来,贺良随之行礼。

  行礼之后,便率先拿出谢至的书信,道“王少詹事,少爷想请王少詹事能递交些东西到陛下那里。”

  在贺良说话的功夫,王德辉便已经读了谢至的书信。

  王德辉一脸嗔怪,道“那小子到云中才几日,怎弄出如此之大的动静,东西在何处?”

  贺良解下身上的包袱,道“云中百姓状告马家和前任知县杨泰和的诉状皆在此处,里面还有少爷直接写于陛下的奏折。”

  王德辉接下包袱也未打开,挥手道“老夫知晓了,你回去吧。”

  贺良又从怀中拿出三份书信,先递给王德辉一封,道“这个是殿下写于陛下的。”

  随之,又拿了一封,道“这个是王少爷的。”

  接了贺良书信,王德辉把王守仁那封收了起来,把朱厚照的那一封塞在包袱中,穿过拱门,直接进了宫。

  此时的弘治皇帝刚结束早朝吃了些早饭,换了身便服才在暖阁中坐下不久。

  听小太监通传王德辉求见,二话不说请了进来。

  王德辉进门行礼之后,弘治皇帝便率先问道“詹事府可还好?”

  王德辉回道“一切正常,陛下严旨不准散步殿下不在宫中的消息,詹事府倒也没人多言。”

  弘治皇帝松了口气,道“这便好,谢至那小子才至云中,太子身份暴露没有合适的借口,只能出此下策了,望太子与谢至在云中历练一段时间,能有所成长。”

  王德辉作为谢至恩府,谢至的进步就是他最大的荣耀。

  提及谢至,王德辉一脸的得意,道“谢至勤奋好学,自谢至做殿下伴读以来,殿下进步神速,对课业未曾再有消极应对之时,想必跟着谢至出去一段时间,也能有所收获。”

  说着,王德辉便把从贺良那里拿来的包袱递到了弘治皇帝的御前,道“这乃谢至身边长随托臣转交陛下的,谢至那小子就是个不安分的主儿,才至云中便把那里搅得天翻地覆。”

  弘治皇帝打开包袱,率先看到的就是朱厚照的书信。

  拆开书信,瞧着上面朱厚照嘘寒问暖的内容,弘治皇帝脸上带起了欣慰的笑容,道“太子出去几日,倒是懂事了。”

  瞧过太子书信,弘治皇帝瞧到的便是一大摞诉状。

  瞧见诉状上的字体,还兴奋的道“这是太子的字?”

  王德辉靠近瞅了一眼,回道“没错,确实是殿下的字。”

  得到王德辉肯定回答后,弘治皇帝喜悦之情更甚。

  喜悦之余,终于开始就诉状之上的内容认真看了起来。

  刚开始,脸上还有淡淡的笑意,越往最后读,笑意越淡,最后不仅消失不见,竟又升起了几分寒意。

  在一份诉状读过之后放于一边后,随之便拿起了一旁谢至的奏折。

  在读过谢至的折子后,又一张张翻阅起那些诉状来。

  一张张读过之后,已是两炷香的时间过去。

  啪的一声,弘治皇帝一拳捣在了桌子上,道“小小的云中,竟是到了如此为虎作伥之时,九年一来,已不是一次往云中派遣过巡按吧?竟是没有一人查出云中情况来,若非谢至到此,此种情况朕恐永远不得而知了吧。”

  王德辉在谢至的书信之中也知晓了一些大概,并未多言。

  弘治皇帝生气归生气,但事情总还是要解决的,片刻之后朝外喊道“传内阁大学士来。”

  内阁大学士是皇帝的秘书,也算是皇帝的幕僚。

  任何朝政大事,皇帝最先选择求问意见之人便是他们。

  外面守着的小太监听闻弘治皇帝的旨意后,立即回了一声道“遵旨。”

  王德辉只是詹事府少詹事,这些事情自是轮不到他参与的。

  随之,便拱手道“陛下,臣请告退。”

  弘治皇帝并未立即应允,问道“卿家认为,此事当下该如何处置?”

  王德辉回道“谢至所查不过是云中一地而已,还需彻查,查找与杨泰和的其他牵扯,此事当尽早行动,就谢至在云中的动作,身在汝宁为官的杨泰和恐已是知晓消息了,若是耽搁下去,杨泰和恐是会销毁一些关键罪证的。”

  弘治皇帝不置可否,摆手道“嗯,朕知晓了,卿回去吧。”

  王德辉离开不久,谢迁等三个内阁大学士便出现在了暖阁中。

  三人才一出现,弘治皇帝不仅把诉状,就连谢至的折子也一并授予你三人阅览。

  谢迁率先拿到的便是谢至的折子。

  在瞧了上面内容后,谢迁心中泛起了波澜,要做一番大事可以,这事情搞得也太大了吧?

  内阁的三人交换着瞧了诉状和折子,表情各异。

  而这个时候的弘治皇帝也冷静下来了,他此刻更加体味到谢至所言的那个以一县富一国,以一县变一国的想法了。

  就云中这个问题,其他地方必然是存在的。

  若朝中下旨,自上而下解决这个问题,朝臣相关利益者的阻力都会使得此事从中夭折。

  以一个小小云中先行下手,相关利益者会少很多,反弹也会很小了。

  。

  第135章 解决了

  暖阁之中,谢迁等三个大学士轮番传阅了诉状后,三人一言一语之中给出了弘治皇帝对此事的建议。

  三人的意见与王德辉相差无几,皆建议派人对云中的问题进一步详查。

  一方面是核查谢至的这些诉状的属实性。

  另一方面也是要查明,此事深层次的背后参与之人。

  弘治皇帝对三人意见定下之后,第一时间便下了旨。

  对云中的这个事情,弘治皇帝可算是高度重视了,不仅把牟斌和萧敬派了出去,而且还派出了刑部和都察院的人。

  四方人马互不统属。

  牟斌和萧敬的调查乃算是为弘治皇帝私人调查的,而刑部是为调查马家所设,自然,都察院便是为了调查杨泰和了。

  在与谢迁等内阁大学士商量出结果后,四人路人马第一时间便被派了出去。

  弘治皇帝把谢至派到云中便就是对其想法的支持。

  在谢至已把明晃晃的证据亮出来,弘治皇帝自然得是支持一把的。

  在谢迁下值回到家的时候,弘治皇帝派出去的那些人马早就已走了几个时辰了。

  贺良在与王德辉送了消息后,便回了谢家。

  谢至的书信是写给谢迁的,但归根到底也就是家信,谢夫人着急知晓谢至的情况,实在等不到谢迁回来,便提前拆了开来。

  在书信之上,谢至并未提及一句云中的事情,全文都是对谢家人的嘘寒问暖。

  自然,谢夫人在明知晓贺良回京是有目的的,却也并未直言相问。

  读信之后,问及的只是谢至可好?

  谢至在书信之上都提及云中的事情,贺良对谢夫人自是也不会多说的,只是回道“少爷在云中好的很,有王少爷,还有唐先生,徐先生帮衬着,夫人尽管放心。”

  谢夫人对贺良也并未一直追问,在问了几句,便打发他下去休息了。

  贺良赶了一夜路回来,却是很累的。

  不止如此,为了不耽误时间,贺良还得连爷赶回去的。

  所以在拜别了谢夫人之后便回去歇息了。

  在自己房间睡了一觉后,才醒来,便被谢迁叫了过去。

  一进堂中,谢迁便直接开口问道“少爷在云中可好?”

  云中的情况谢迁在宫中便已经知晓了,自己家儿子的情况确实不得而知的。

  这个情况也就只有去询问贺良了。

  一听谢迁问及,贺良随即便眉飞色舞的把谢至在云中的英雄事迹都讲述了一遍。

  谢至在进入云中的每一件事着实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结果什么的,谢迁已知晓。

  在听贺良讲述了一遍这些事情的过程后,谢迁黑着的脸渐渐有了几分血色,竟扯起了一道笑容,道“那小子倒是还有几分头脑。”

  贺良听谢迁对谢至的表扬,极为兴奋,比表扬了他都高兴,欣喜的道“马天南为收买少爷,分两次给了少爷一千两银子,这几日在云中需银子之处,皆是这笔,马天南知晓此事之后差点被气吐血。”

  谢迁嘴角抽搐了一下,收敛了笑容,起身道“陛下已下旨锦衣卫,东厂以及刑部和都察院的人进入云中调查了,锦衣卫和东厂还是牟斌和萧敬亲自前往的,你连夜赶回去,把此事告知那小子,让那小子莫要轻举妄动,等着朝廷最后的旨意下达。”

  谢至成长的再强大,在谢迁心中不过还是一个为长大的孩子。

  对谢迁的叮嘱,贺良随之回道“是,少爷,小人即刻便出发。”

  弘治皇帝的旨意急切,四部门的人也是赶的夜路。

  在贺良连夜赶回云中之后,四部门的人已是进入了云中地界。

  当然四部门人无论是哪部分人调查,那都不会提前知会谢至的。

  谢至并不知晓,这些人的到达。

  只是在贺良口中知晓了弘治皇帝的旨意,猜想这些人已到了。

  听了贺良报来的消息,谢至笑嘻嘻的道“都察院和刑部派来的是何人不得而知,就萧敬和牟斌对陛下绝对忠心耿耿,此番调查必会公平,公正的,只要他们能如此禀报陛下,我们便没什么好担心的,至多两三日,朝廷最后论罪旨意应当就能够下来了。”

  当日晚上,王守仁做了一桌饭菜,几人正准备动筷之时,一个熟悉的人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萧公公,少见啊!”谢至笑嘻嘻的拱手打招呼道。

  萧敬走至桌前,瞧着王守仁挽起的袖子,问道“王县丞亲自下厨?”

  王守仁点头应答,“现如今,整个县衙都处于瘫痪之中,在下有些庖厨之术,只能是由在下亲自动手了。”

  随之,谢至笑嘻嘻的问道“萧公公吃了吗?再吃些来。”

  萧敬摆手道“不了,咱家得连夜赶回去,在出来之前得陛下吩咐,顺带给谢知县稍句话。”

  即便是口谕,那也得是有如亲临的。

  谢至正要以礼相接之时,萧敬便道“不必了,陛下说这也是长辈对小辈的一个督促,陛下说,甚好,任重而道远,当继续努力才是。”

  看来,弘治皇帝对谢至所做之事还是颇为满意的。

  谢至拱手回道“臣遵旨。”

  萧敬传了弘治皇帝口谕后,朱厚照马上急切问道“本宫呢?父皇可与本宫传什么话了?”

  萧敬摇头道“没有。”

  朱厚照一脸惆怅,委屈巴巴的道“父皇怎能如此呢?亏得本宫还写了书信,怎连句话都不给本宫留。”

  弘治皇帝若是留下句表扬之言,这厮得飞上天了。

  弘治皇帝什么话都不说,反而是说明对其还是满意的。

  萧敬也未多言,也未回答,拱手道“咱家告辞了。”

  萧敬离开后,朱厚照还有些不高兴。

  谢至坐了下来,抓起筷子,道“陛下没有特别口谕给殿下,便说明对殿下还算满意。”

  朱厚照有些吃味,道“既是满意那便应给有了口谕啊,为何你有,本宫却是没有?”

  这厮怎就非得与他比?

  谢至一笑,道“这大概是为父之人共有的毛病吧?无论臣如何做,家父对臣也从未有过表扬的。”

  朱厚照这下松气了,兴奋道“哈,谢师傅也如此了?”

  什么毛病?别人不如他,他就高兴了?

  弘治皇帝派出的四路人马,在第二日掌灯时分便先后回了京师。

  在回京师之后,弘治皇帝并未同时会见。

  不仅是谢至不知晓去云中核查之人皆有谁,就连派出四路人马之间都没有任何联系。

  在四路人马全部汇报了核查来的消息之后,弘治皇帝便留下了最后报告情况的萧敬。

  “见到太子了?”

  萧敬回道“见到了,殿下比在京中之时变了不少,少了几分贵气,却多了几分的成熟。”

  “这便好,看来出去见见世面总归是有好处的。”

  紧接着,萧敬便道“县衙中的运行瘫痪下来,杂役也没有,烧饭的还是王守仁。”

  弘治皇帝有些诧异,回道“大部分衙役皆被收押,无法运行倒也在情理之中,王守仁还能烧饭倒是出人意料。”

  随即,弘治皇帝又问道“杨泰和京中的关系可有探查到?”

  萧敬摇头道“这个不得而知,只知晓杨泰和曾搜刮年轻貌美女子往京师送过,顺着这个线索查不到任何有用线索。”

  弘治皇帝并未多言,开口道“立即拟旨,杨泰和押送云中斩,其家眷充军为奴,佐贰官二人责仗三十,发配充军,皆抄家,马天南,马进学斩,其余家眷充军为奴,抄家。”

  顿了一下,弘治皇帝又道“所抄没之才皆归云中县自有调配,着云中知县即刻安民,恢复县衙正常运转。”

  。

  第136章 抄家

  萧敬带着弘治皇帝的旨意很快便重新出现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