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一部]
第88节感谢南极星
两拨人几乎是同时到家。进门后,大家饶有兴趣地看着苗苗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把买回来的电费输进电表里。
这里的电表很有意思,德国西门子的产品,个头大,有一个可插入电费卡的口,只要把带磁条的纸质电费卡一插,电表立即自动将卡吞入,“咔咔”响了几下,像是咀嚼了一番后又吐了出来,此时卡上已被切割出两道口子,估计就算检票作废了,以后不能再用,卡上的电费则已经输入电表里,液晶显示板上则显示出刚输入的电费金额。
看完操作,刺猬将信将疑,“这样就算把电费存进去了?像开玩笑。”
苗苗不敢确定,似是而非,“应该是,说明书上讲,当咱们使用电器时,电表上显示的金额就会逐渐递减,如果只剩下三英镑,电表的蜂鸣器就会嘀嘀作响,提醒去买电费尽快输入。”
让他们感到有趣的是,电表上那吞吐电费卡的小口旁边居然有NoCash(不得放入现金)字样,少爷感到好笑,“英国人真逗,难道还有人往里面塞现金不成?”
苗苗猜测一定有人往电表里放过现金,否则不会标出这句话,就像这里的灯泡包装上都有“不得吞入口中”的警告一样,估计肯定有人尝试过。
壁虎给大家提示了一条重要信息:“各位,本地的电费时段收费标准不同,早晨八点到晚上十点期间,全额收费,此时段使用大功率电器很不合算,晚上十点之后到第二天八点之前使用相同功率的电器,电费只有半价,所以很多英国的家庭都是在晚上十点之后用洗衣机、微波炉、电烤箱和电热水器。”
苗苗接着壁虎的话说,“为了大家的利益,咱定个用电制度吧,所有电器除白天必须打开的灶具之外,其它等到晚上十点之后才可使用,早晨八点以后到晚上十点之前,不得洗澡,洗衣服,烘烤食品,怎么样?”
刺猬觉得这样会很不便,“啊?晚上十点以后才能洗澡?要是白天运动出汗了,想马上洗不行么?”
壁虎立即说:“那当然可以洗,我认为特殊情况应该例外。”
见没人反对壁虎的说法,少爷“批准”了苗苗的建议:“那好,特殊情况例外,大家自觉一下就行了。”
然后就是排值日表,每天一人负责打扫卫生,一人负责买菜,一人负责做饭,一人负责刷碗,一人负责算账并通报全日的支出。
今天的晚饭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结果,对于离开中国的孩子来说,这内容算是棒极了,米饭、醋溜土豆丝和西红柿炒鸡蛋。
到底是中餐,美味世界公认,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人民最幸福,老祖宗留给子孙的饮食文化太地道了。
做饭时刺猬看着壁虎炒菜倒酱油,忙提醒:“可千万要节约啊,你不知道这瓶酱油有多么贵,五镑呢,合六十五块钱人民币,买的时候心疼死了。”
少爷接口道:“可不是,唉,只要是用来做中餐的东西都贵,要是中国产的调料,那就贵的没谱了,据说这里只有有钱人才吃得起中餐,按这个说法,中国人民岂不都成了有钱人?”
中餐虽好吃,可炒菜而起的油烟却惹得烟雾报警器频频抗议。这里每户居民临街的外墙上都安装有防火烟雾报警器,报警器连接着每个房间的传感探头,不管你家中是否有人,只要房间内出现火患,户外的报警器就会提醒邻居或者过往行人迅速报警,防患于未然。
报警器绝对灵敏,尤其专跟中餐煎炒烹炸过不去。英国人吃的西餐烹饪时只会出现水蒸气,烟雾报警器的传感探头对这些水蒸气没反应,可对中餐炒菜时的油烟却反应灵敏,这边仅仅刚开始炝锅,那边临街的烟雾报警器就“嘀嘀”响声大作,吵个不停。
没办法,自己做饭的中国学生们炒菜时都是把窗户和大门打开,让油烟尽可能散出去,降低厨房的油烟浓度,防止触发报警器。
苗苗觉得这报警器像个孩子,要骗着哄着才不闹。可开着大门不安全,要有人在门口守候,以防不速之客闯入。
在苗苗守护大门时,看到街对面也有两座房子门户大开,门口也站着中国学生,她笑了,那边也为了吃顿中餐,在糊弄烟雾报警器呢。
晚饭后大家去上网,住处距离学校近了就是方便,说去就去。
学校的机房昼夜开放,只不过下班时间,机房的门自动上锁,想进去就需要用学生卡刷一下,门即会自动打开。这里大学的学生卡是多功能的,不仅仅可以用来开门,还是学生的身份证、学生证,也是合法打工和享受公费医疗的资格证明。
灯光明亮的机房里人不多,每个机房里都空荡荡的。
在这个时刻坐在电脑前,苗苗竟有一种久违的感觉,自从来到英国,从没有在晚饭后上过网。
唉,她叹息着,想当初在国内,晚饭后上网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来到英国后居然还没享受过,真是哪里都不如家好。
她打算今天无论如何也要上QQ看看,估计东方一定给她留了很多言。
可是,机房的电脑里没有QQ,下载安装后仍然不能使用,这是怎么回事呢?她束手无策了。
这时旁边一个中国同学走过来伸出了援手。
他是个在机房泡网的老手,见苗苗对着不能使用的QQ一筹莫展,笑了,“嗨,苗小姐,英文操作系统不支持QQ,你安装了也白搭,想聊天只能用MSN。”
苗苗诧异地看着他,“你认识我?你是‘胡’(who的谐音,谁)?”
对方笑容可掬眨巴着眼睛,“来英国时咱俩一路同行,只不过你没注意我罢了,我一直坐在‘老江’的后面,呵呵。”
哦,原来曾是同路人,苗苗笑了,“失敬失敬,都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啊,怪不得你知道我的姓,你贵姓?”
“免贵我姓侯,侯爵的侯,咱不光是同路人,还是校友呢。”
“校友?你从齐北来?”
对方笑了。
苗苗恍然大悟,“哦,这里的校友,侯爵的侯,我看就叫你侯爵吧,可你无功享受这么好的绰号有点太便宜了,我一般不给别人起这么好听的雅号。”
“那很荣幸啊,我当爵爷给你立点功劳不就齐了?”
“谈不上功劳,帮个小忙就行,我现在想跟国内的朋友聊天,你刚才说只能用MSN,可这英文操作系统也不支持中文输入,难道还要用拼音?”
侯爵听她这么说,笑出了声,“呵呵,还用那么辛苦?下载一个南极星中文输入系统就OK了,那是可以在英文操作系统上输入中文的工具,很好用。”
苗苗心里这个恨呀,妈呀,可怜自己来英国这么些日子,给国内亲朋好友写信只能狂用拼音,竟不知道还有南极星这么好的东东,真是笨死了,唉,这人做的真失败。
她赶忙下载了MSN,然后问候爵,去哪里下载南极星?
侯爵掏出自己的U盘,“下载挺费时间,我这个U盘上有,你拷一下吧。”
嗯,不错,苗苗觉得这侯爵有点校友的样子,接过U盘插到电脑上。
旁边一个英国同学投来好奇的目光,问:“Maid,canyoutellmewhatdoyouinsertonyourcomputer?IfindthattheChinesestudentsalwaysuseit,soIreallywannaknowwhatitisusedfor.(小姐,能告诉我你刚才插到电脑上的东西是什么吗?我经常见到你们中国学生用这个,很想知道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苗苗愣了:嗯?不会吧?耍我?2002年的英国学生连U盘都不知道?
侯爵看到她奇怪的表情后,解释:“你可别奇怪,英国人都很保守的,不是很容易接受新事物,不信你仔细观察一下在这机房的英国学生,全都使用软盘存储,多保守,在中国早就成古董了。”
苗苗这才知道这个英国同学不是开玩笑,真不知道U盘,就告诉他:“ThisisaFlashmemory.BecauseithastobeinsertedintheUSBinterfaceofthecomputer,wecallitU-disk(USB-disk).Memorycapacityistensoftimestoahundredoftimestofloppydisk.Besides,itcanneverbefrayed,thedatasecuritycanbeassured.(这个是Flash存储器(闪存),因为要插在电脑的USB接口上,我们称它为U-disk(U盘),存储量是软盘的几十倍至上百倍,而且永不磨损,数据安全有保证。”
英国同学听懂了,“Chinaisdevelopingfast.ItkeepsaheadinthisaspectthanEngland.(中国发展很快啊,这方面比英国都领先了)。”
这个英国人真会说话,苗苗信将疑,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国比英国都领先?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问侯爵:“难道这里真没有U盘卖?”
“有的卖,而且都是中国货,不仅U盘,打印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很多产品都写着MadeinChina(中国制造),怎么样?自豪吧?”
MSN和南极星都安装好后,苗苗试了一下,感觉很爽!终于可以输入中文了,脱离了拼音的苦海,登上了汉字的彼岸,她突然有种哑巴吐出黄连可以开口叫苦的感觉。
此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北京时间应该是凌晨四点多,苗苗没指望能与国内的亲友在网上照面儿,不过屏幕上显示的在线好友让她一下子愣住了,此时,此刻,东方居然在线!
怎么回事?是下班时忘记关电脑了?
她以为这不过是东方下班时的一个疏忽,东方的对话框闪动了,一张灿烂的笑脸符号映入眼帘,老天爷啊,东方在网上!他怎么这时候还没睡?通宵加班?
她马上输入了来英国后的第一条中文信息:“MyGod!(天啊!)瓜瓜,你这家伙通宵没睡?不要命了?”
屏幕上的字符似乎是跳动着从中国踊到英国:“是啊,通宵加班,不是不要命,是真要命,没想到这时辰咱俩还能在网上相遇,熬一通宵也值了,总算看到你发过的汉字了,看拼音能把人折磨死,以后可以给官僚用拼音写讲稿,一定是个好办法,本来就是个不动脑子的讲话机器,照着秘书写的讲稿念,发音正确就行,而且还决不会念白字。”
这个想法有创意,苗苗说:“好,告诉中组部,让全国的官僚同志们共享这个方法。”
“苗,想我么?”东方如然问。
苗苗手指在键盘上一顿狂敲:“想啊,Darling(亲爱的),想死了。”
南极星让她又找到了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