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象牙塔之下aka物理学家的日常

第92章 庐城(一)

  二零一七年七月七号,在首都机场送走了朱樱之后,关山搭着飞机去了香港,落了地以后,立马换乘另一个航班飞回了庐城。暑期学校事情太多,新招的博士后贾英林下星期进站,下学期的新课程《粒子物理实验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要备课,关山实在是没有时间可以浪费。

  暑期学校将近一个月,关山认识了不少搞科研的好苗子,其中有几个虽说不能和朱樱相比,但也相当出色。关山兢兢业业毫无保留地把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希望可以吸引这些好苗子来报考自己的研究生,从而建立一个优秀的科研队伍。

  新课程要备课,整个暑假,关山晚上的时间基本上都花在备课上。他倒是非常享受备课的过程,这段期间,他把过去所学的各种实验方法和软件通通又捋了一遍,把国际最前沿的产品和技术进展包括进来,更新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每一天都能学到新东西,他乐此不疲。

  博士后贾英林七月中旬来组里报道以后,关山和他长谈了几次,两个人都希望可以在硬件上做一些像样的东西出来。贾英林今年二十八岁,金陵人,身材高挑,长相上有着南方小伙的清秀,他在东北大学读的本科,说话里又带几分大碴子味。他在粒子物理所拿了博士学位,他的博士导师刘运来是国内硬件的大拿。

  做硬件的人一般文章比较少,在评定职称和申请人才帽子上一直比较吃亏。刘运来五十来岁,没有杰青头衔,但是他的硬件水平在粒子物理所是无可争议的第一。贾英林是刘运来得意弟子,功底扎实,见识非凡,但他也缺乏一到两篇过硬的文章,所以在寻找教职的时候比较困难。博士毕业以后,贾英林申请了国家理工大学的博士后位置,想在这里过渡一下,做一两个好课题,发几篇出色的文章,争取找一个像样的职位。

  关山知道,如果那个重点项目中了,他们就有钱深入开展那个探测器项目,贾英林的目标就能达成。七月份答辩完以后,江老师听到些小道消息,说这一次希望很大,关山暗自高兴,但是基金委没有正式宣布,他总是不踏实。心里悬着个事儿,又不好对外宣布,他只得按下性子,焦急地等待基金委放榜的日子。

  他想学习别人是怎么处理这种压力的,上网一查,小木虫上,一大堆神神叨叨的秃头博士博后讲师副教授们抱团取暖,发金币,求祝福,看得关山啼笑皆非。

  好不容易熬到二零一七年八月十七号,二零一七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基金评审结果正式公示,关山的重点基金和张博的面上项目都中了。国家在五年内给关山和马平三百万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有了这笔钱,他们可以把那个探测器项目全面展开。张博拿的面上基金是基于他青年基金的科研成果,四年,六十五万人民币的资助,可以帮助他深化他在CERN希格斯粒子的研究课题。

  听到消息后,组里的小伙子们都兴奋不已,嚷嚷着让关老师张老师请客。张博咧着嘴让学生们挑地方,他付账。学生们说关老师那里应该还有一顿大的,怎么办?生活太甜,要得糖尿病了!

  关山从自己的小屋子出来,一帮子学生围上来,正在吵吵闹闹、群情激动之际,关山竖起手指,悄悄地嘘了一声,然后指了一下蔡继锋书桌的方向,大家这才意识到,蔡继锋的本子没中。小伙子们偃旗息鼓、没了声息,没多久,蔡继锋却跳了出来,带头起哄,要关山和张博请客。

  关山张博忙不迭地和大家挑选饭馆,调日子、订位置。因为新生下个礼拜入学,最后大家决定等新生都来了以后吃一顿大的,今天晚上委屈一下,吃顿胡老头垫垫肚子。

  下个礼拜,四个新生都来报道了。关山今年新招了两个学生,直博的邹轩陶和研究生齐自华。

  邹轩陶从齐鲁大学本科毕业,高高瘦瘦的,一米八五,130斤还不到,看着像根细竹竿,脸上还有几颗顽固的青春痘。大家都觉得他有点营养不良,是家里没给他吃饱饭还是他故意减肥?但一吃起饭来来,大家才算见识到他的饭量,二两一个的大馒头,他可以毫不费气力的一次吃三四个,每次组里聚餐都不用发愁有剩菜留下。就这样,他还经常抱怨肚子饿,桌子上饼干面包零食不断。

  齐自华名如其人,清秀内敛,看上去很有些书卷气。自我介绍的时候,他说他爸给他取名自华,就是希望他腹有诗书气自华。同学们一阵起哄:“可惜你学了物理,将来就是个搬砖民工的命,诗书啥的,离我们物理学家太远啦!”

  新进实验室的大三学生柳闽童还在摸索中,他来自隔壁西江省,戴了副圆圆的近视眼镜,白白的小方脸,大大的眼睛,长得有几分像哈利波特。他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漫画,笔记本电脑上密密麻麻贴的都是些二次元的萝莉美女头像,大家说他媚日,他却说他是个客家人,是血统最纯正的汉人,对五胡乱华什么的,那可是刻在基因里的前世恩怨,怎么可能媚日?

  蔡继锋还不是博导,今年只招了一个硕士生祝子轩。祝子轩身高大概1米9左右,180多斤的样子,虎背熊腰,性格却很腼腆。他坐在朱樱原来的座位上,把那个窗户遮了一大块。每次关山进办公室的时候,抬眼看到那个位置,都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吃饭的时候,看着今年的新生,老师们齐声惊叹:现在的孩子营养真好,长得也高,这几个新生里面,最矮的齐自华也有1米78。那一次,除了远在欧洲的苗飞和王浩宇,其他人都参加了,博士后刘梓靖从燕京回来了,林志文刚从欧洲返校,升到大四的李昭也在。

  刘梓靖接替赵宁,负责燕京粒子加速器的相关工作已经一年了。他在粒子物理研究所拿的博士,他的博导是杰青杜峰。杜峰的物理非常好,刘梓靖的物理功底也很扎实,他白白胖胖的,笑起来两个大酒窝。刘梓靖在粒子物理研究所呆了五六年,人头熟,也愿意经常往那里跑。陈一墨已经升上博二,于嘉逸也申请了硕转博,他们两个的课已经上得差不多了,关山准备让他们两个参加燕京粒子加速器的物理分析。刘梓靖在物理分析方面颇有经验,陈一墨和于嘉逸也跟在他后面,开始做一点小课题。

  林志文来到国家理工大学已经三年了。他在欧洲呆了一年,这一年他收获颇丰,练了英文,见识了外面的世界,也感受到了世界第一流的科研氛围,和第一流的国际团队一起工作,听了许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其他学术大拿的学术报告和经验分享,慢慢地,他对科研也有了一些心得。

  生活上,林志文和活泼外向、善于交流的王浩宇在一个屋檐下住了一年,每天被灌心灵鸡汤,人也开朗了许多。王浩宇这个退了役的兼职辅导员大概料想不到他还有这种功效。林志文现在回校做论文,准备二零一八年毕业,这几年在关山和张博的精心指导下,他发了一篇一区的核心文章,还有另外一篇也有了初稿。

  升到博三的王浩宇回国开题以后,又飞回了CERN,和博士后苗飞以及杨光明教授的学生马斌,陈其蒙住在一起。他和苗飞依旧和国内的小组成员每周一次组会,交流进度,报告问题,得到关山的远程指导。工作上倒还好,不过他对大家奢靡豪华的聚餐颇有微词,每次看到大家聚餐的照片,他就哭天喊地的要补偿。

  李昭升到了大四,正在申请保研的各种手续,他想去粒子物理研究所读博士。李昭来自闽江省,至今普通话里还带点闽南语口音,黄王不分,经常被同学们取笑。他立誓去普通话最标准的地方读博士,考一个普通话一甲证书,一雪前耻。

  自从朱樱和马天昊毕业离开之后,关山的小组又变成了全是男性公民的地方,现在组里总共十四个男人,除了三十六岁的蔡继锋和三十一岁的张博结了婚之外,其他人都是单身汉,不单单未婚,这帮人苦命得很,连个上门来探望他们的女性熟人都没有。

  关山虽然一如既往的干净整洁,但朱樱不在,他总是没了捯饬的动力。那些学生们就更没有了顾忌,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以前也是邋里邋遢的,但没了女生,小伙子们打赤膊,脱鞋,穿沙滩裤趿拉板去办公室,那是常有的事。

  和其他单身男人聚居的地方一样,现在,办公室里弥漫着男性荷尔蒙的气息,打篮球回来后,一屋子酸臭的球鞋气味,半天都消散不了。文艺青年于嘉逸非常懊恼,经常批判大家的不文明行为,那些人嘴上答应得好,但没几天就都给忘了。

  最大的区别还是没了朱樱的存在,组里的事物不像以前那样井井有条。大家一起吃饭闲聊的时候,经常会提起朱樱的好,几个新来的人不免要打听,陈一墨于嘉逸柳闽童李昭林志文等人就顺势回顾历史,再吹嘘一番,把朱樱说成是天上地下少有的美女和学术大神。

  关山在一边听着,又是心酸、又是骄傲。脸上丝毫不敢表露,但思念却像一颗种子,在心底里生根发芽,慢慢地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象牙塔之下aka物理学家的日常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