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发出之后,杨烈暂时安下心来,一边整顿滕州军务,一边努力修行,一转眼便过了几天。
与此同时,苏晨和杨烈的书信已经先后送到了洪都‘右枢密武院’之中。
武院议事大厅内,除呼延厉雷胥两位枢密使之外,还有许多枢密武官列座两旁,显然是为了商议军伍大事。
雷朋站在大厅中央,恭恭敬敬,一声不吭。
“好了,请你这就回去向杨少爷复命,最后的决议由我们武院自己来办。”雷胥朝雷朋挥了挥手。
雷朋领命,微微鞠躬,很快转身离开。
桌子上摆着两封书信,一封是前不久送来的苏晨亲笔,另一封就是杨烈的书信。
看完苏晨的亲笔上书之后,呼延厉雷胥二人脸色古怪,似疑惑,似惊疑,甚至感到有些好笑;紧接着又看完杨烈的书信,二人才微微点头,似乎隐约明白了什么。
“呵呵,你们也将这两封信都看看,看完了再说说有什么想法。”
两封书信在众多枢密武官之中传送完毕,一如呼延厉二人之前的表情,疑惑不解。
“两位大人,这……”
众人议论纷纷道:“杨将军的信中内容不出所料,无外乎为滕州众将向我们请功,可是苏将军的信中竟然也是如此……这和他之前送来的第一封书信内容可是迥然不同啊。”
早在几天之前,‘右枢密武院’就受到苏晨的第一封书信,其中可是将‘吴天谷’一战的所有军功都包揽在自己身上,而且直斥滕州军主将倒戈其余众将怠慢军情,信中内容与杨烈逼迫苏晨所写的完全是大相径庭,也难怪众多枢密武官大惑不解。
“这可真是怪了,据我们所知,‘地森将’苏晨刚愎自用,恃勇骄狂,眼里容不下别人,这次怎么会特地为滕州军请功,而边境军作为主力居然只要求两成功劳,简直不可思议!”
“正是,而且我听闻这苏晨一向看滕州军不顺眼,急于将其收归属下,按照之前那一封信的意思,他大有可能趁机收了这只地方军队,怎么没过几天,却又闹了这么一出?”
众人摇头不解之际,呼延厉雷胥二人却眼中带笑,似乎在暗中传音:
“哈哈哈哈……雷大人,依你之见,这是那小子的手笔吗?否则莫说他们不信,我呼延厉也绝对不信这苏晨会为别人请功!哈哈哈哈……”
“真要说起来,一个区区元将,无论地位实力都不可能与地将等同,如何能逼迫他甘愿发出这种书信?我实在难以相信,可是若是关系到杨烈这小子,可就真的什么都说不准了。呵呵。”
言下之意,这两位枢密使已经隐约猜透杨烈究竟干了什么,只不过其中尚有许多不可思议之处,让二人难以置信。
“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啊,他究竟是怎么办到的……”
二人暗自议论,表面上却肃然道:
“好了,暂且别管这两封书信的来由,众位大人就西北‘吴天谷’一战已经各有了解,现在就来说说,战后究竟如何论功行赏吧。”
“是,大人。”
一位枢密武官起身答道:
“战事过后第二天,我们武院已经派出大量人员前往西北边境探查详情,无论我方军队或者蛮族军队,都曾潜入过,得到的事实真相与‘元英将’杨烈所说的大致相仿,可见这次送来的两份书信都是据实禀报。”
“据闻,滕州‘元英将’杨烈曾在战前无意潜入蛮族军营,打探到蛮族大军有意在‘吴天谷’设伏,引诱我军中计。此后,滕州主帅段志明特意向西北边境军发出书信提醒,然而边境军主帅苏晨不以为然,以至于在数日之后果然中计被伏。当时,滕州军无奈听命于苏晨,前往支援,不过好在这杨烈机警,将计就计,在‘吴天谷’内一举救出被困的边境军,这才反败为胜。”
“此战中,虽然仍旧以边境军为主力,不过若论战役前后得失,滕州军占上八成军功,也不为过,其中又以‘元英将’杨烈最为值得嘉奖。至于苏晨此人,哼,下官认为,不怪他失陷大军之罪已经是十分宽容,至于记录军功,这却不必了!”
‘右枢密武院’作为一朝军伍的最高统治机构,赏罚之事不可能听由将领陈述,事实上,这份决议早在几天前就已经由众人得出,只不过现在才说出来罢了。
“嗯,具体军功记录之事便交由你们下去完成,现如今还有一件事要大家商议。”
雷胥沉声道:
“这一战中,原滕州主将‘玄淳将’段志明陨落,滕州之地无人主持,积蓄我们再派一名‘玄将’过去,大家可有人选?”
“嗯?这……”
众人听得疑惑,不知雷胥到底是何想法。
一名枢密武官当即道:
“大人莫非有些糊涂了……此战过后,那杨烈不但在大局上居功至伟,更是亲手击毙六名蛮尊将领,如此军功已经足以让他晋升‘玄将’,按照我们武院的一向规矩,主将陨落,当可从他下属奖励中择人晋升,现在这杨烈正是最佳人选,怎么还……”
话未说完,众人已经见到雷胥呼延厉一起摇头,显然并不赞同。
“呵,那杨烈此时正急着进入边境驻军,岂会甘愿留在滕州?”
呼延厉心中苦笑,随即正色道:
“即使杨烈晋升‘玄将’,也不可留在滕州,众位大人还是另外保举吧。”
众人疑惑不已,心中郁闷。
不过很快就有人起身答道:
“禀二位大人,据我所知,滕州将领中有一个叫王坤的‘元将’,此人的实力已经达到‘玄将’标准,再加上此次军功,也应该晋升‘玄将’,不如就让他继任滕州主帅,如何?”
“哦?竟有此人?那便再好不过了。”雷胥点点头。
“不过还有一件事……”
一位枢密武官起身道:
“二位大人,依照惯例,边境战事过后,军功记录还需征求几位‘天将’的意见,虽然说这次战事乃是苏晨私自妄为,那些‘天将’并不知道详情,不过若是他们事后问起来……”
“不妨,我料北蛮边境的两位‘天将’并不会插手此事的。”
雷胥笑道:
“好了,军功之事便交由众位办理,你们暂且退下,我和呼延大人还有事商议。”
“是,大人。”
众武官离去之后,大厅内只剩两位枢密使。
雷胥笑道:
“呵呵,怎么样?呼延大人?杨烈那小子的密信中可是让我们送他进边境军中?”
“嗯,正是,不出我们所料。”
呼延厉手中正拿着杨烈的密信匆匆一览,笑道:
“怎么办?当初我们便答应让他在滕州留一段日子,等到日后有机会再调离,当时虽不是有意欺瞒,可是谁料到他去了才一个多月便立下这种功劳,现在若不帮他这个忙,反倒显得你我二人不够仗义了,哈哈。”
“边境驻军归你管,最近可有武将空缺?”雷胥问道。
“有是有,不过……”
呼延烈眉头一皱,犹豫道:“不过在北蛮,而且是‘天旭将’的直接下属。”
“什么?这……”
雷胥闻言苦笑,心想世间之事竟如此凑巧,偌大一个北蛮边境,怎么一个武将空缺竟恰好落在‘天旭将’手下,这岂不是上天有意捉弄那杨烈?
“对了?杨烈书信中可曾提到去北蛮或是西妖?”
“不曾提到,直说调入边境即可。”
“那……或者我们给他回书一封,问他是否愿意?”
话一出口,雷胥便知道有些多余,不由摇头笑了笑。
“哈哈,那小子的脾性,你我还不了解吗?只要能调入边境驻军,他才不管什么‘天旭’‘天刀’的报复,或者他正期盼如此,好能够趁机与那二人为敌呢!”
呼延厉也附和而笑,显得有些无可奈何。
二人相对无语,最终还是不得已决定:
“罢了,我们便尊重他意见,让他去罢。在‘天旭’‘天刀’手下虽然凶险,不过那里还有他六叔杨六郎,想必不会出什么岔子。此子不是池中之物,终须历经磨难,才能风云化龙。”
二人商量已定,正要离去,忽然间杨烈的密信之中又掉落出一页书信,居然是密信之中另有密信。
呼延厉二人对视一眼,心想杨烈将此信藏得如此严密,定然不是小事。
片刻之后,二人读完密信,脸色逐渐变得冷峻起来。
雷胥脾气暴躁,不由得破口大骂:
“‘魔心门’!好一个‘魔心门’!它是什么来路,居然胆敢和蛮族勾结!我大洪朝立国数百年,对这些方外之士已经容忍极多,想不到他们贪心不足,还要与我们为敌!呼延大人,我们这就亲自去面见洪王陛下,请求他下令征讨,灭了这‘魔心门’!”
“不可!”
好在呼延厉老成持重,拦住雷胥道:
“雷大人,此事关系重大,且不可轻举妄动。”
“嗯?呼延大人,正因关系重大,才需要雷厉风行,难道还要坐等他们与蛮族人勾结不成?”雷胥大惑不解。
“雷大人!杨烈在书信中已经想得颇为清楚,到现在,我们不知道这些方外之士是什么时候与蛮人勾结?一共有多少方外宗派?或者甚至还与妖族勾结?这些事情统统都不明了,如若现在就大举行兵讨伐,岂不是打草惊蛇?你仔细想想,杨烈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不敢自己擅作主张的吧。”
雷胥终于略微平静下来,不过依旧心中恨恨:
“不论如何,此事关系我朝安危,是一定要禀明洪王陛下的。”
“这个自然,不过我们不妨先和二太保大人商议一番,毕竟他手下的‘东郊禁军’才是皇室底牌,也一向针对方外之士,方外宗派作乱,理应由‘东郊禁军’去征讨。嗯……如若二太保大人也无法决议,那便进而禀明大太保大人,等我们商议计策之后,才可禀明洪王陛下。”
呼延厉所说有理,雷胥只好点头称是。
“‘魔心门’……莫非就是‘太阴教’下属的那个‘魔心门’?真是好大的胆子……”
二人面露杀机,同时也不由得心想,若是神州大地上所有宗门势力都与外族勾结,对抗大洪朝,那么大洪朝数百年根基只怕就真的要危险了。
“罢了,为今之计,先将‘吴天谷’的战后事宜办妥,之后你我二人便亲自去面见二位太保大人,与他们一同商讨计策!”
“哈哈,若此事果然真实,杨烈那小子还真是立了大功,这可比什么‘吴天谷’之战要大上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