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接班人
陈忆之回屋去,坐在陈泽洋平时躺着看书的地方,想学陈泽洋把书举的高高挡着脸看,又觉得书上有灰,那样的陈年老灰怕掉落到脸上,过敏怎么办?只有坐书桌旁,摆的整整齐齐的看。
刚才在冬青叔的房间看的那段就算完了,接着又是一段,“壬子年,二月九日,阴,大爷带人抓了京津同盟会的余孽,宗社党、京津同盟会皆一网打尽,缴获两个当铺,大爷六爷各得一个,大爷派我管其一,从今而后,矜矜业业不敢有失。”
宗社党是什么?京津同盟会又是什么?陈忆之不知道,只知道这日记挺短的一篇,繁体字挺难认,不认识的,她就开着手机上网搜,能读通顺了先。
“壬子年,二月十二日,太后退位诏书已下,南方革命党人所求大事得办,近期想必不会再生事端,天下初定,老爷高兴,春节必定大行赏赐。”
“壬子年,大年初一,晴,老爷说,不必按照革命党人所说过新历,我辈国人,仍过祖宗留下来的旧历,生肖属鼠不再以立春而计,乃从今日起为鼠年开端,二小姐明日回家。”
“壬子年,大年初三,诸事大吉,遂带袁兴同去当铺,清点财物,此铺乃……”缺页了,陈忆之懵懵懂懂的看,连一半儿也看不明白,还赶上缺页,她本就是个学渣,托陈泽洋的福,给她补习了二年,靠死记硬背记了不少,想到陈泽洋,这不就是跟陈泽洋联系的一个借口吗?陈忆之立即拨通了陈泽洋的电话,问:“喂,你在干嘛?”
“学校呢,能干嘛。”
“上课能接电话?”
“下课的,有啥快说。”
“叔叔前段儿不是出去找牛鹿伯伯嘛,就是为了一本旧日记,叔叔给我看,我看不怎么懂,你想不想看?”
“拍给我看看。”陈泽洋当然想看。
“你看了告诉我一下,里面什么意思,我还要回叔叔的话。”陈忆之提出要求。
“好。”
挂了电话一瞬间,陈忆之简直有点佩服自己聪明过人了,既搞懂了知识,又和陈泽洋来来往往的,来往即是有情,连忙拿出手机,一页一页的拍了,传给陈泽洋。
还没拍完了,王一菲乐滋滋的来了,看着桌上的旧书问陈忆之:“就是这本书?陈冬青说他去南海就是为了拿这本书。”
“……。”陈忆之停下拍摄,看着王一菲。
“陈冬青去南海真不是去找塔娜的。”王一菲表明她高兴的地方。
“哦。”
“你不相信?”
“不是,”陈忆之继续拍摄道:“你和叔叔解开误会当然好了,”陈忆之把所有照片传给陈泽洋,一边检查传错没有,一边问道:“所以你也知道塔娜要来咱们家住了?”
“什么?”王一菲发出了一个很高分贝的声音,表明了她的惊讶。
“你还不知道啊……。”陈忆之小声道,仿佛捅了什么篓子。
“我去问他!”王一菲作势又要去找陈冬青闹,陈忆之拉住她的手,劝道:“别慌去,我只是听爸爸妈妈说了一句,还没影儿的事。”
“他们怎么说的?”王一菲问。
陈忆之把陈爱国和蒋玲聊天的内容复述了一遍,说道:“只说他们那边的学校没有咱们这边儿的好,要来寄宿读书,没说当二房的事儿。”
“哼!虽然没说,心里还是巴望,肯定是陈冬青拒绝了她们的要求,她们不死心,还想住进去打他的主意!”
“但是人家没有挑破,你就不能闹破啊,爸爸还是挺依仗他们的,你别明刀明枪的干仗得罪了。”
“那如果我不阻止,她来家勾引陈冬青怎么办?”
“你不是说叔叔拒绝她们了吗?”
“拒绝是一时的啊,天天在眼皮子底下,日久生情了怎么办?”
“林姐不是也天天在叔叔眼皮子底下,并没有日久生情啊,说明叔叔还是挺有原则……。”陈忆之话还没说完,被王一菲打断道:“林姐是石女,塔娜是石女吗?”
“石女是什么?”陈忆之反问。
“没有月信,没有女性特征,不能生小孩。”
“哦……。”陈忆之每天都会被这家里的事惊呆一下。
“不行!我要去问清楚!”王一菲还是冲去找陈冬青闹了,总是这样沉不住气,也总是被陈冬青三言两语的打发掉,过一会儿,王一菲又来找陈忆之,情绪恢复了平静,告诉陈忆之:“不是塔娜,是杨洋、杨山奇、邹梓涵他们来,陈冬青要把看着长大的小孩全部接到这里来住。”
“什么?”这回轮到陈忆之吃惊了,“全部接过来?”
“是啊,他是这样告诉我的。”
“为什么?”
“他要重新考察人选啊,陈泽洋不听话,他要找一个听话的。”
“啊啊啊啊?”陈忆之替陈泽洋着急道:“可是冬青叔把陈泽洋养大的啊,其他的小孩你们又没有养过。”
“咱们都是他养大的啊,包括杨洋的爸爸他们,谁不依靠他,咱们孤儿院的几个感情都是一样好,陈泽洋能在陈冬青身边长大,是他不爱哭闹嘛,不然送去给蒋家外婆养了,现在小孩儿们都长大了,谁也不会哭闹惹陈冬青烦。”
“你们要抛弃陈泽洋?”陈忆之跟王一菲啥话都能说,啥话都能问。
“是陈泽洋抛弃的我们吧,小时候我还给他织毛衣,你看他,在香港都不回来,陈冬青什么时候用过手机,特意为他配了一个,现在过年也不跟他叔叔打电话问个好,陈冬青可失望了。”
“我叫他打!我叫他马上打!”陈忆之急忙又打电话跟陈泽洋,陈泽洋没有接电话,在上课中。
陈忆之立即编辑信息发送,“你快给冬青叔打个电话问个好吧,他气你不跟他联系,要把杨洋、杨山奇、邹梓涵他们通通接来,重新考虑接班人的事了。”
陈泽洋半天没搭理,快下午了回了一条:“接就接吧,叔叔那样的人,杨洋他们包括我,都不一定活的赢叔叔,谁接谁的班还不一定呢。”放出笼中的鸟,贪念自由的蓝天,不肯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