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宋胆》

宋胆_分节阅读_第291节

《宋胆》 憨皮拉朋丫 7986 2021-04-27 16:06

  D-连他的安西王都不消停。”那边赵孟禧接了一句,“别指望窝阔台了,海都那厮走丢了,就是个棒槌!”按说窝阔台占领印度半岛,最容易,也是最先出海的。可惜路痴,到现在还把澳洲当美洲呢!“那就不指望窝阔台!”江钲也接话,“算算忽必烈还有什么?也就剩下中原,剩下伊尔汗。哦对了,还有日本朝,怎么和咱们比?”“现在比军力,比国力,比天时地利人和,忽必烈都是被动的,甚至是绝境,若非如此,他七老八十的还会跑这么远来和谈?”赵维听着这些老相公你一言,我一语的给他打气,确实心宽不少。细想之下也对,忽必烈着实不好翻盘。只不过说实话,赵维对老爷子那种忌惮是本能的,潜意识里还有点希望忽必烈还是他心目中的忽必烈。——————第二天一早,赵维如约到馆驿接上忽必烈。本来是准备了厢车仪仗的,毕竟大元皇帝亲至的消息还没公布,招摇过市不是好的选择。却没想到,忽必烈穿了一身宋袍,带了顶员外冠,就像个富态老头儿,带了阿丹、真金和南哥儿。“太子和晋国公主都去过,不介意再去吧?”赵维自无不可,邀请忽必烈上车。却不想,老爷子不想坐车,“大清早的,陪朕走走。”“好啊!”赵维更是乐意。他愿意和忽必烈打交道,并不是因为他是皇帝,更多的还是这老爷子和他一样,从来不按套路出牌,更不像大宋的相公们。毕竟是这么个时代嘛,多多少少有些老儒的刻板。索性也把左右随从屏退,与忽必烈比肩而行,穿街过市。而忽必烈之所以选择步行,也是想亲眼看看。昨天听真金说了不少,包括新崖山的风土人情,让他十分好奇。要知道,元朝多民族融合,大宋现在也是。忽必烈心里还是不服气的,他不信大宋比他的大元做的更好。然而街上这么一走,忽必烈就知道,不一样,确实不一样!新崖山最大的两个族群是汉人和殷人,蒙古人、东瀛人和色目人实属小众。而且,由于是交战国的关系,忽必烈一直以为,就算小众民族在这里不受歧视,也得小心谨慎才对,这是人之常情。可是身在其中才知道,狭隘了。新崖山有一股子劲头儿,是忽必烈从未见过,也从未想像过的。那股劲头不太好说,忽必烈无法准确的形容,却又可以切身感受得到。如果非要说是怎么回事,勉强可以形容为既有身为本民族的骄横张扬,又有对其他民族的博爱与亲善。按理来说,这两个特质是有矛盾的。如果你对自己的民族骄傲,而且还极端的表现出来,那任何对外族的亲善都是假的。想要达到多民族融合,必然就是以一个民族为主体,弱化其他民族的存在感。就像大元,蒙古人是当仁不让的主人,是一等人,其他民族则是依附关系。忽必烈自认他做的不错,起码现在还算和睦。当然,以后什么样,忽必烈心里也清楚,早晚出问题。但没办法,在他的认知里,什么多民族融合就是个伪命题,不可能的。但是在大宋,似乎又不是伪命题,起码从百姓洋溢的笑脸,人与人的交流上来看,骄横和博爱居然并存而生,而且相得益彰。“这是你做到的?”忽必烈问向赵维,在他看来,大宋也就赵维有这个心性,可以无视一切的把这么多民族揉到一块儿。而赵维自然也知道老爷子问的是他,洒然一笑,“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却没有细说,因为赵维知道,把汉人完全融入蒙古人的国家,也是忽必烈的追求。核心技术啊!比试验区那些更要命,而且忽必烈还是个行家。赵维模棱两可,忽必烈则是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小兔崽子!跟我还藏着掖着?”赵维脸皮厚,被骂就当被夸,嘿嘿一笑,“本来就不是您的对手,还不得藏着点绝活?”“哈!”忽必烈也笑了,“算你坦诚。”显然很高兴赵维承认不是他对手。不过,随后又是喃喃,“对手原本你还把朕当对手。”“亦敌亦亲吧!”赵维坦诚道,“没办法,生逢大世,身不由己。”“嗯亦敌亦亲”忽必烈细品此句,“朕喜欢!”说完绕回民族融合之事,“现在看来,你确实比朕做的好。可是,你想过没有,这个景象,主要还是你宋朝的国运昌隆,士气高升所至。”“现在大家没隔阂,没冲突,还不是你连胜大元,处处得利的原因?一旦稍有不顺,问题就会出来了。”对此,赵维淡然一笑,“那可真不一定。”这点自信,赵维还是有的,因为大宋的民族融合可不是忽必烈想的那种。事实上,赵维在这件事上用的心思真不多,完全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哦?”忽必烈玩味,“这么有信心?”赵维昂首,还真就有这个信心。“那咱们打个赌?”赵维,“打什么赌?”“让朕试一试,到底有没有这般牢靠。”不等赵维做答,忽必烈已经率先迈入街边的一间餐食铺子。这种售卖茶水点心的食铺遍地都是,既有汉人的汤饼面食,也卖蒙古人、色目人喜好的煮肉干馕,东瀛人喜欢的清淡鱼生也自是不少。过了早点时辰,也卖茶水酒饮,当然所有膳食皆属清真。依照汉人的习惯,店家还会请一两个妓子坐店弹唱。像这种食店便很有代表性了,既照顾了各民族的习俗售卖清真吃食,又摒弃了清真食铺该有的清净和宗教特点,反而选择汉人最捧的热闹情调。生意还不错,无论是汉人,还是别的民族百姓,都能见到身影。忽必烈进店也不废话,让阿丹随意点了些吃食。点完吃食,阿丹甩给店家一角银子,指着台上的妓子道:“请姐儿唱一曲蒙古调子。”小二翻过来掉过去,好好看了看手里的银子,心说,这是哪来的土豹子?咱们这儿都用金钞的。,

   第332章 优秀的民族

  在新崖山,无论哪来的客商皆用金钞,谁还用散碎银两?关键是,除了银楼宝铺,还有银行,谁还时时备着银秤啊?因此,小二哥的神情自然有些怪异。弄的真金和南哥儿登时臊的没脸见。南哥儿更是赶紧把那一角银子夺回来,自袖中掏出一张金钞塞了回去。小二哥这才由疑转喜,美滋滋收下,陪笑着朝阿丹说了句,“客官端是会开玩笑!”“咳咳!”忽必烈和阿丹不自在的清了清嗓子。本来,琢磨着宋地不使中统钞,拿银子支付已然算大方。结果,真金白银都不收的吗?却是不知,宋朝的印钞发行尤为坚实,百姓只认钞票,不认金银。幸好小二哥是个有眼力见的,眼见二人尴尬,一礼掩过,“几位且稍候,这就唱起来!”说完,一声高喝,“宁王幸至,赏钞五元,点曲喽!”好吧,这又让忽必烈惊异不已。原来人家早就认出同坐的赵维,只是不想打扰。食客们一听唱喝,也是纷纷侧目,但也仅仅是侧目。说白了,在新崖山见到宁王新鲜吗?早就见怪不怪了。况且,上前行礼,反倒给宁王徒增烦恼,两不方便。待歌妓喝起来,是蒙古曲儿,更不觉冒犯,各自品曲,享用美味。对此,赵维也是苦笑摇头,对忽必烈小声儿道:“老爷子,您这赌就是这么打的?”忽必烈已经从刚刚的尴尬之中回过味来,依旧淡定从容,微微一笑,“别急啊!”老爷子说要打赌,自然不会如此收场,歌妓一曲唱罢,博得满堂喝彩。此时,阿丹高喝一声,“好!蒙古曲调端是豪迈!”又从南哥儿那拿来金钞,再点一曲,阿拉伯牧曲。没想到,那妓子也是神了,不但会唱蒙古歌儿,有客吩咐,马上取来一把西塔琴叮咚弹唱,依旧悦耳。对此,赵维也是无语。忽必烈怕是不知道,这些走穴歌姬哪个不是身怀绝技?为了迎合不同客人的需求,自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忽必烈是难不住人家的。然而,老爷子似乎也不在意,阿拉伯牧曲喝完,继续点唱,这回是汉曲。然后是威尼斯小曲,连殷人、东瀛人的曲目也不放过,俨然成了忽必烈的包场。其间,还不时让阿丹点评,这个好,这个不好;这个曲调婉转,那个词意生硬等等。开始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是唱着唱着,就不对味儿了!这食铺之中什么民族的人都有,你夸我民族的东西好,自是心里美滋滋的。可你说这个不好不管换了谁,心里都有几分不舒服。况且,还有珠玉在前的攀比着。食客们的神情开始了变化,有的人沾沾自喜,有的人则是暗自闷气。而看到沾沾自喜的,闷气的人更加闷气。开始有人为自家曲目辩解,所谓千人千面,有辩解就必有抬杠。开始还是玩笑居多,后来开始真杠。再后来,已经不局限曲目如何,开始攀比民族优劣。各自把自家历史、辉煌之事一一搬出来。蒙古人说,“我们蒙古族是最优秀的民族,短短百年便自草原一隅横扫天下,这一点你们谁比得上?”阿拉伯人说,“我们也不差,在沙漠之中辉煌了几千年,强大的阿巴斯王朝连白人都要畏惧,智慧馆中的珍藏连大宋也要觊觎。”东瀛人说,“我们孤悬海外,发展的虽然没你们好,但是我们也战胜过不可一世的蒙古人啊!难道蒙古人忘了,就在十多年前,十几万人葬身大海的惨剧了吗?”白人则言,“我们有罗马共和国,我们有璀璨的希腊。亚历山大征服阿拉伯,征服草原民族的时候,你们还都是野人。”殷人也说,“我们也很强大,我们的玛雅曾经辉煌一时,比你们任何时候都不差!”说着说着,吵着吵着,就差没打起来了。这边阿丹还不忘添油加醋,“别忘喽,汉人还没说话呢!最优秀的民族应该是汉人啊!”食客们一听,尤其是蒙古人,登时大怒,“汉人怎么了?汉人还不是打不过蒙古人!?”有契丹人和女真人也不满,“大宋三百年,还不是被我们压着打?”慢慢的,人都开始失去理智了,也不管大伙儿现在都是大宋的百姓这个事儿了。忽必烈端坐一隅,很满意这换乱的场面。向赵维扬了扬头,“怎么样?朕看也不是没有问题吧?而且问题还不少呢!”赵维赵维恨不得把这坏老头儿的嘴给缝上,“卑鄙!”忽必烈不置可否,“卑鄙又如何?总之是你赌输了!”赵维,“那可不一定!”说着话,缓缓站立而来。碰的一拍桌案,暴吼一句,“都!他!娘!的!给我闭嘴!!”所有人都是一肃,齐齐看向赵维。一见是宁王,无不缩头躲闪,不敢多言。倒是忘了,宁王还在这儿呢!一语压下众言,可见宁王威望。却不想,那边忽必烈蹦出一句,“宁王以势压人,可不好服众啊!”嘿!!赵维这个气啊,却是说不出来什么。忽必烈一见更是来劲,“不妨宁王也说说,到底是哪个民族更优秀?是你们汉人,还是横扫天下的蒙古人?”这话本来就是往起架赵维,没想到,不知道哪蹦出一个不开眼的殷人嘀咕了一句,“我们殷人也不差的”本来赵维就齐虎难下,让这二货来这么一句,却是不说都不行了。忽必烈、阿丹、真金和南哥儿一个个抱起膀子,只等看赵维的笑话。只见赵维先是恶狠狠的指着那殷人骂了一句,“都说你们是直肠子,真是一点都不冤枉!给你个套儿就钻,是吧?”那殷人一缩脖子,没了动静。赵维也知不说点什么不行了,干脆出桌,来到台上。歌妓也是识趣的让出位子,一旁伺候。宁王四平八稳的往那一坐,双手支着膝盖,环视全场,“本王好久不说书,都故意引本王上台,给你们解闷儿是吧?”忽必烈四人一听,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典故。可是食铺中的其他人却是一点就通,哄的一声,大笑暖场。笑声作罢,赵维砸吧着嘴,“可是今天吧,不想说书,咱们只说一个道理。”“大伙儿跟着一起琢磨一下,道理对还是不对?”众人肃静,侧耳静听。赵维深吸口气,“首先,大伙儿说的都对!”“蒙古人牛!横扫天下,这是任何民族都没有做到的,可是蒙古人做到了。”“阿拉伯人,也牛!阿巴斯王朝、巴格达智慧宫,这可是天下间最最宝贵的财富啊!再过一千年,一万年,子孙万代,所有民族都要感谢阿拉伯人的贡献!”“殷人、东瀛人、白人,也都有各自的辉煌,也应该值得骄傲。”赵维先把所有民族夸了一遍,让所有人都心宽不少。忽必烈在那边一见,微微皱眉,适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