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宋胆》

宋胆_分节阅读_第110节

《宋胆》 憨皮拉朋丫 8406 2021-04-27 16:06

  D-得是文武全才。而追随师父修行的过程中,诗书武艺、山医命相卜,无一不学,无一不能不精。所以说,王胜别看剑够快,可这并不他最拿手的。除了武功,这货还是个医道高手,这个时代的化学高手、数学高手,以及天文学大拿。而且,由于习武的缘故,王胜对外伤和人体结构的了解,远超于一般的中医内科,还是个内伤兼修的医学能人。这种人,你让他天天跟在赵维屁股后头冲锋陷阵,可不就是浪费了吗?“就这么定了,回去你就进致知院!而且,我有一个大难题,要你来帮我解决。”王胜一愣,“什么难题?”“一个内科恶疾,也许只有你能找到治愈的方法。”“什么恶疾?”“肠痈!”“!!!!”王胜一震,眼珠暴突,“我”赵维一笑,“怎么?你不愿意?”王胜有这么大反应其实是有原因的,就在不久前,王胜的师兄就是因急症肠痈而死。而肠痈这是中医的叫法,如果用后世西医的说法,等同于阑尾炎,但不仅限于阑尾炎。王胜听了赵维的话,摇了摇头,“不是不愿意,而是我办不到。”在这个年代,肠痈致死率极高,属于常见病中最容易导致死亡的病种。慢性肠痈吃药还可能有些用处,但希望也不大。急性的,百分百死,没救!神仙来了也白扯。王胜的医术还算不错,但他也不认为,凭自己的医术,可以找到治愈肠痈的良方。却不想,赵维贼兮兮地一笑,“没关系,我可以帮你。”王胜更愣,“你?你怎么帮?”他可没听说赵维还懂医术。好吧,赵维不懂医术。他对后世西医的了解仅限于讲卫生,勤洗手,伤口要消毒,这些基本常识。让他说说还可以,但聊深点,是什么原理,那就没法聊了。但是,他唯独懂阑尾炎,因为前世的他正好割过阑尾。神秘一笑,卖了个关子,“怎么帮,等到时候再说。不过,等到本王教你的时候,你可千万别退缩哦!”弄的王胜莫明奇妙,退缩?开什么玩笑?他王胜怕过啥?回到钓鱼城,王胜如其所愿,与两位师弟进了致知院。而且,立项的课题正是赵维要求的肠痈之症。可是,赵维说教他治的事,却一直没下文。就听说他给守在青居城的王立去了封信,让王立帮他办点事儿。结果,没把王立郁闷死。一直过了半个月,王立那边回信了,“是我派人给你拉过去,还是殿下自取?”赵维一看,眼珠都绿了。“拉个屁?拉到钓鱼城都臭个屁的了!”叫上王胜和他的两个师弟,快马加鞭就往青居城赶。一路上还不停催促,“快点快点,趁热!”王胜还奇怪呢,什么东西这么宝贝,得赵维亲自跑一趟青居城?还得趁热?结果,到那一看,王道长差点没原地爆炸。青居城的义庄里,整整齐齐码了七八个死人,而且看装扮就知道是元人的士卒。王胜都要疯了,这大老远的把我弄过来就为看死人?而王立将军站在义庄外头,脸色能阴出水来。见了赵维也不称殿下,上去就吼:“我王立带了一辈子兵,还从来没花钱收过死人,你到底搞什么名堂?”赵维则还是那副乐颠颠,如获至宝的神态。“废话!不花钱买,你让老子去刨坟吗?”这年头儿,死者为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谁家死人能捐出来让赵维折腾?只能让王立花重金在青居城这边收。毕竟这边靠近元占区,偶尔有元卒游哨晃荡进来,时常被军民狙杀。那就对不起了,与其扔在野外喂狼,还不如买回来,为华夏医学的进步做点贡献。拉上王胜就往义庄里冲,“走走走走,刚断气没两天,还新鲜着呢!”把王胜吓的啊,抱着门框死活不进去,两个师弟更是早跑没影儿了。他还真不是怕死人,什么形状的死人他没见过?什么形状的死人他也都创造过。他是怕赵维。宁王这是变态啊?几个死人而已,你至于笑的那么瘆人吗?还得趁新鲜趁热?王胜突然想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一早到现在,因为要赶路还没吃饭呢!,求票,求订阅。

   第163章 哇...哇的渡劫

  后世治疗急性阑尾炎最有效,也可以说是唯一的途经,就是手术。这是常识,也是赵维这个完全不懂医学的家伙,仅有的一点医学知识。而且仅限于“切大肠头儿”,还有刀口大概在什么位置,这些粗糙的认知。至于那个大肠头儿长什么样儿,要怎么切,再怎么把肠子缝起来,怎么消毒预防感染,这些就都得交给实践了。当然,活人肯定不让你在身上开刀,就算让,赵维也不敢。那就用死人呗!反正这年头儿兵慌马乱的,最不缺的就是无主之尸。从头开始一点点的找,说不定慢慢的,把阑尾切出来的同时,连解剖学也一块搞出来了呢要知道,中医讲究的是阴阳五行的调和,主要还是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来对抗病症。再加上身体的文化敬畏,对于内科和脏腑疾病,基本还是采用调理和保守用药的方式治疗,对于人体构造的了解还是很模糊的。正好,可以借机让王胜补上这个缺。但是,王胜可不知道宁王怎么想的,满脑子都是趁热,还新鲜,再加上没吃早饭,死死抱着门框子就不松手了。甚至连哀求都用上了,“殿下殿下!!你听我说。”“咱这就回去,给我点时间,我肯定给你想出一个治疗肠痈的良方来。”“你信我殿下我的殿下啊!!”赵维翻着白眼,“什么特么良方?我这招比什么良方都有用。走,你跟我进去!”“我不!!我就不!!”王胜快疯了,“我知道师兄之死让殿下甚为难过,可是可是咱们还是从长计议吧,千万不能信那些巫蛊之术,那都是害人的啊!”赵维不依,“哪那么多废话,活人下刀你都不怕,给死人下刀怎么就这么费劲呢?能不能行了!?”“下下刀?”王胜脑袋嗡的一声,还得切着吃?更不肯动窝了。“殿下,殿下死者为大,你不能这么干!”赵维,“大个屁!人死灯灭,哪那么多讲究。”王胜,“怎么没讲究?殿下不能有病乱医,饥不择食吧?”赵维,“谁说饥不择食?本王特意挑过的,都是元卒,没人找咱们哭闹。”王胜急了,瞪眼怒吼:“那我也不吃!就没听说过死人肉能治肠痈的!!”“嘎!?”赵维一个趔趄,差点没栽地上。僵着脖子,怔怔地看着王胜...这货两手抱着门框,两腿盘着,脑袋正摇的生风。“我,我不吃!!你你也别吃!!死人肉吃不得!!”“我去你大爷的!”赵维飞起来就是一脚,差点没吐出来。“想特么什么呢!”结果,王胜也不知道疼,魔障了一样,“我不吃你也别吃!”“日你!”一巴掌甩过去,“你特么那是什么脑子?”本来还没当回事儿,让王胜这么一念叨,赵维看了见义庄就开始反胃,哇的一声,吐了一地酸水。把胃里的隔夜粮一点不剩地倒出来,才算了事。苦笑的看着王胜,这货还抱着门框呢。噗!!赵维被他气乐了,“你也算是个人了?谁说要吃死人肉了?”哇!!!说完又吐了起来。王胜看着赵维在那吐,内腹一阵抽搐,哇!哥俩一起撅到了义庄边上的阴沟旁,吐啊吐啊的。王立远远地看着,寻思着,这两人何必呢?摇了摇头,能躲多远躲多远,不然他也快反上来了。吐过的王胜终于开口说话,“早说不吃死人肉啊?”赵维猛一瞪眼,“再提死人肉,我捶死你!”哇王胜,“你说趁热,还得新鲜我就”哇赵维:“吐完了吗?”“完了。”哇“完了进去!”“不吃死人肉怎么都行。”哇赵维:哇哥俩在义庄外足足磨蹭了一个多时辰,才算把“哇”这一劫给渡过去。瘫软在路边,王胜有气无力,终问出正题:“殿下到底要干啥啊?”赵维白了他一眼,也有气无力地问了一句,“什么叫肠痈?”王胜一怔,考我啊?张嘴就来。痈者,邪风成灶,久而生害。外灶为肿,内痈为毒。顾肠之入邪久肿为痈,即为肠痈也。”赵维点了点头,“就是说肠子入邪毒,肿涨坏死呗?”王胜想了想,“大概是这个意识。”结果,赵维来了一句,“那肠子肿坏到底什么样儿,你见过吗?”“这”王胜摇头,“没见过。”赵维又问了一句,“那肠子在肚子呆着是什么样儿,你总见过吧?”王胜摇头,“我见过流到肚子外面的肠子什么样儿。”“所以啊!”赵维瞪眼,“进去切开一个肚子,看看肠子到底怎么放在肚子里的。”“!!!”王胜又惊了,“这不太好吧?死者为大,怎可坏其全尸?”“又来!”赵维无语,“今天你破开一个肚子,明天可能就因而救百人,你去不去?”“无量天尊!”王胜一笑,“殿下早说便是。”说着话,长身而起,道骨仙风,“贫道去也!”那架势,从容飘逸,就好像刚刚那个哇哇吐,抱着门框哭那个人,跟王道长就没关系似的。赵维也爬了起来,“回来!”自怀中掏出两块好缎面的双层布,两层中间夹了厚厚的棉絮,乃为大宋版的口罩。王胜不解,“没这个必要吧?”赵维想了想,怎么才能让他理解病菌防护这个概念呢?半天才蹦出一句,“这是为防止毒邪入体。”二人进到义庄之内,只见八具尸体并排而躺,都是外伤致死。此时,赵维拿出一套军医治外伤的工具箱。内里有铁镊、竹镊,各个尺寸的柳叶小刀,还有大号的钳子和骨锯。中医其实也有手术,不过大多都是伤科。内科当然也有,华佗便是鼻祖。只不过,华佗医书已经失传了,神医妙手也只能存留在传说之中。赵维把一把一尺来长,专门用来取肋骨的大刀递到王胜手里。“当年华佗可开颅施术、刮骨疗毒,能否重现神医神术,就看你的了!”王胜皱眉:“开颅施术,贫道听说过。可这刮骨疗毒华神医还有这等本事?”“呃”赵维一窘,这才想起,刮骨疗毒那是三国演义里的写的。而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还得四五十年才能来到地球表面呢!讪笑道:“不要在意那些细节,只管破肚观肠便是!”“好!!”王胜眼神锃亮,恢复神医神术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歘歘歘,运刀如飞,三下五除二,一首死尸的肚皮就被掀开了(省略一万字)看的赵维又想吐,这哪是医学解剖,王胜这完全是按剁活人来的。可是,赵维也没多说什么,什么事儿都需要一个过程,这才只是刚刚开始。第一具尸体,王胜看的是肠子。可能第二具,他就会把肋骨锯下来,看看底下的心肝到底什么样。等到某一天,他可能又开始关心皮肤组织倒底有几层,是什么样的。西医的解剖学也是这么一点点走过来的,而且王胜的可高多了,还有赵维给他花钱买尸体。殊不知,两百年后,解剖学之父安德烈·维萨里那才叫惨,只能偷偷摸摸的研究。一根人骨得藏在怀里揣进城,为了解剖一具尸体,甚至要带着学生去盗墓。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觉得,西医或者说现代医学的那一套理论,能被中医所接受吗?甚至中医根本就不知道原理,能完全复刻吗?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中医的根本,与其说是阴阳五行的君臣相辅的一套玄学,不如说是一套经验科学。阴阳五行,只是中医学用来贴合文化的解释,而不是中医的根源。那中医的根源是什么呢?是经验。什么草药能治什么病,什么表象对应什么病症,什么穴位有什么用处,这是华夏医者用几千年的实践,代代相传而来的一套经验结论。可是,西方对科学的定义光有结论是不行的,科学需要过程,需要原理,也需要证伪。所以,在西方文化势大的后世,中医一度被贬低到连科学都算不上,甚至是一无是处。而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未必。中医注重结论。结论是对的,可受时代和技术的制约,却没法追求原理和过程。难道就不用吗?换而言之,胖大海就能治嗓子疼,板蓝根就能清热解毒利咽。中医给不了科学的道理,但它就是有效。甚至现在很多所谓科学上还解释不了的中医药方,它还是有效。就比如,赵维曾在后世看过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