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南明第一狠人》

南明第一狠人_分节阅读_第55节

《南明第一狠人》 一袖乾坤 7100 2021-04-26 18:46

  D-得已而为之。这一次意义却是完全不同。”

  张煌言分析道:“陛下的目标是攻打湖广,我们去攻打南京,这样只要一边拿下了就是大幸事。”

  清军的主力有一半都在贵州,其余分散在湖广、江西、浙江、南直隶等地。

  双线作战可以最大程度发挥明军的优势,而清军由于军队互不统属的关系,在第一时间会显得十分狼狈。

  “不错!而且我们这次有舟山作为跳板,不会像上次那样从福建长途跋涉来那么疲惫了。”

  从舟山进攻南京和从福建走海路绕一大圈再进攻南京,对于军队的体力消耗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这次郑成功决定吸取上次的教训,把兵卒家眷全部安排在岛上。

  “将士们知道自己的家眷早岛上很安全,便能放开手脚奋勇杀敌,我们再没有后顾之忧了。”

  张煌言频频点头道:“不错,正好现在清军立足未稳,不如我们马上赶赴舟山本岛组织兵员准备进攻。”

  郎廷佐和施琅是都想把军权都抓在自己手上的,这就会有天然的冲突。

  如今施琅的驻军在余姚,如果这个时候明军突然出现在了长江口,清军一定反应不过来!

  “事不宜迟,说干就干!”

  郑成功赞同道。

  “不过我们要把握好时间,最好能在陛下抵达湖广的时候我们再发动攻势。大概算一算,应该在十日之后吧。”

  ...

  ...

   南明第一狠人 第一百九十六章 鏖战武昌(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湖广,武昌。

  湖广总督胡全才神情凝重的看着一份军情奏报。

  据荆州府和郧阳府知府奏报,最近,夔东诸贼动作频频。

  巴东、兴山方面李来亨调集大军在长江沿岸搜集粮草。房县的郝摇旗也有进攻郧阳的意思。

  这是怎么着,准备趁着秋收打秋风吗?

  夔东诸贼一直都是胡全才的心腹大患。

  当年洪承畴还是湖广总督的时候,胡全才便是洪承畴麾下的郧阳巡抚。

  他跟郝摇旗斗争多年,十分清楚这些贼人的行事作风。

  他们即便攻下一座城池也多半不能长时间据守,所以多半是抢了就跑。

  比起银钱,夔东诸贼多半更在意粮食。

  刚刚秋收不久,这些贼人应该是又盯上粮食了。

  “总督大人,依某所见,不必过于在意。只需要严令郧阳、荆州各府坚壁清野做好防守就好。明贼如果捞不到好处肯定就会滚蛋了。”

  发声的是胡全才的幕僚周培公。

  他原本只是湖广衙门里的一个小吏,因为一次意外被胡全才挖掘,自此带在身边留作己用。

  周培公很年轻,不过二十岁,但思路十分清晰。许多在官场混了多年的人都比不上他。

  一开始胡全才还只是让周培公处理一些杂务,在确认了他的能力后胡全才开始让他接触一些重要的事情。诸如分析奏报,向朝廷写奏疏。

  周培公完成的都很好,胡全才这才放权,将周培公当做心腹来用。

  “只是本督总觉得这次有些不同寻常。”

  作为一名清廷委任的高官,胡全才要对整个湖广负责。

  除了李来亨占据的巴东、兴山,郝摇旗占据的房县一代,整个湖广都在清军的掌控之中。

  湖广可是天下粮仓,丝毫不容有失。可以说清军七成以上的粮食都是由湖广提供的。

  若是湖广易手,那明军与清军之间的实力就会瞬间改变。

  是以即便洪承畴把主力调去了贵州,湖广还是有十万驻军的。

  其中武昌府就有三万精兵。郧阳、荆州府各有一万人,剩余的几万人分散在其他各府。

  “培公啊,你以本督的命义给郧阳府、荆州府写一份手书,勒令他们坚守城内,无论如何不得浪战!”

  对于胡全才来说,只要守城就足矣。拓土开疆的事情是洪承畴和鳌拜要做的。

  只要城池不失,他这个湖广总督就能够一直做下去。

  湖广可是富得流油的地方,胡全才一年就能捞到十余万两银子的油水,可不想轻易的就被调离。

  对他来说,什么都不发生便是最好的事情。

  “遵命!”

  周培公作为幕僚只能提出自己的建议,选择与否自然是要看胡全才的。

  当然小心一些总没有错,总督大人也是谨慎惯了的人,这一点他懂。

  “过几日,便是你母亲的寿辰了。本督也备下了一份礼物,到时准你三日的假,便不用来我这里当值了。”

  周培公闻言大喜,连声感谢道:“多谢总督大人厚爱,培公定不负大人所望。”

  周培公是湖广荆门人,原本是一个小吏,自打成了胡全才的幕僚便把老娘从老家接了过来。

  在他看来,对他这种出身的人来说替胡全才效力比考科举有用的多。

  一旦得到胡全才的赏识推荐,很可能就能在官场之上平步青云。

  所以无论如何他要抱住胡全才这颗粗腿不动摇,一切以取悦胡全才为目的。

  当年胡全才不就是洪承畴的得意门生吗?

  将来若是胡全才高升,自然不会亏待他这个幕僚啊。

  ...

  ...

  朱由榔抵达巴东时已经是黄昏时分。

  李来亨特地从兴山率部赶来接驾。

  作为明军在长江沿线控制的最东边的城镇,李来亨在巴东布有重兵,光是日常驻军就有两万。

  要知道这个数量是清军在荆州府的两倍,足以见得李来亨的重视。

  除了觐见天子外,李来亨见到这些叔叔们也是心情大好,开怀畅聊了一番。

  像袁宗第、刘体纯等人,和李来亨的父亲一只虎李过那可是过命的交情,自然把李来亨当做自家子侄看待。

  面见天子后,他们几人便约了李来亨一起吃酒。

  酒桌之上,刘体纯回忆起当年并肩战斗的日子,感慨道:“时间过得真快啊,这一眨眼十年就过去了,当时小老虎你可还是个屁大的孩子呢,现在都这么大了。看看这鼻子眼的,跟你爹真像!”

  袁宗第也道:“谁说不是呢,咱咋的也不会想到小老虎这么年轻就扛起重担了要。你爹在天之灵,会欣慰的。”

  李过是李自成的侄子,李来亨又是李过的儿子。

  夔东诸将都是当年的老顺军将领,自然而然的奉李来亨为首。

  这和李来亨的年龄、辈分没有关系。

  “几位叔叔说笑了,我还得多向您们学习呢。再说,这不还有李晋王在呢吗,这次陛下东征肯定还是倚重李晋王的吧?”

  见李来亨这么说,袁宗第和刘体纯对视了一眼,咳嗽道:“既然小老虎你这么说,叔叔我就要唠叨几句了。要说李晋王嘛确实是不世出的名将,可咱们也不是孬种啊。因为闯王的关系,咱们这些年来受了不少委屈,处处夹起尾巴做人,为的是啥?不就是将来不会受到朝廷的猜忌吗?”

  见袁宗第说着说着引到了朝廷身上,刘体纯瞪了他一眼道:“老哥哥慎言。”

  袁宗第摆了摆手道:“这里都是自己人,没啥可藏着掖着的。”

  他顿了一顿道:“咱打开窗户说亮话,便是小老虎你自己不想争,就不为叔叔弟兄们考虑考虑?”

  李来亨叹声道:“袁叔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咱夔东十三家看似松散,实则是一个整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袁叔想让我借着陛下东征的这个机会多多表现,不但给自己长脸也是给大伙儿长脸。”

  袁宗第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愧是我侄儿,就是明事理。陛下现在身边急需要能打的将领,你这次可得抓住机会,让陛下明白大明不止有一个李晋王。小老虎你若能借着这个机会封王,咱也不会被晋王系一直压着一头了。”

  ...

  ...

   南明第一狠人 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其不备(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嘿嘿,这时候俺老郝就要说句公道话了。咱小老虎无论从哪个方面,都不比他李定国差。”

  郝摇旗上前拍了拍李来亨的肩膀,勉励道:“小老虎,你可得加把劲啊!”

  李来亨被郝摇旗拍的直咧嘴,勉强挤出一抹笑容道:“我这边好说,倒是郝叔叔你那里,若是佯攻郧阳府,会不会觉得有些委屈?”

  郝摇旗摇了摇头道:“再怎么说这也是陛下的安排嘛,这点道理我还是懂的。郧阳这一代我最熟悉,陛下让我去佯攻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你们可得加把劲,一口气拿下荆州,别叫我老郝白费力气。”

  袁宗第捋着胡须笑道:“要说陛下这出声东击西也是绝了,就凭荆州府中的这个把万虏贼,想要阻挡我大军兵峰是不可能的。”

  “那也是老哥哥你戏演得好啊,近些时日一直命士兵在荆州府出没,到现在恐怕荆州知府还以为我们只是想小打小闹一番呢。”

  刘体纯凑近道:“不管怎样,这次对我们这些老弟兄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要抓住。能否翻身就看此一战了!老郝啊,明日你我就别过了,等我们拿下了荆州,咱们再聚!”

  见贺珍一直默不作声,刘体纯走近安慰道:“咋了老弟,还觉得陛下不给你机会?咱说句公道话啊,从你反正以来陛下可没有亏待过你。”

  贺珍作为一名大顺军将领,曾经驻守在汉中这一要冲之地。但其后来投降满清,被一众好友鄙夷。好在他最终大彻大悟,又举起反清的旗帜,最终和刘体纯、袁宗第等人成为夔东十三家之一。

  “二虎啊,我可没抱怨过。我就是觉得这次进攻湖广怪怪的。你说若是打下荆州甚至襄阳,我们不得分兵去驻守啊?湖广这么大,如果我们打下一府就分出几千一万人,还没打到武昌怕是就没剩多少人了吧?”

  刘体纯还以为他担心什么,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好你个老贺,这也是你需要担心的吗?陛下既然定下了东征的路线,自然有他的考虑。我们只需要遵旨打仗就是了。再说,谁说每打下一府就要派重兵把守的?东虏的主力都盘踞在武昌府一线,外围的兵力极为羸弱,有啥可忌惮的。我觉得打下来后一座省城留个三千人足矣。”

  “咳咳,诸位叔叔,我也来说两句吧。”

  李来亨适时的打断道:“攻打荆州也好,攻打襄阳也罢。我们都要绝对的服从陛下的调拨。至于什么跟晋王一系一争高下的想法心里面知道就行,千万不要表露出来。如今大明有这个形势殊为不易,千万不要让陛下认为我们浅薄。在大是大非上我们还是得认得清楚一些,当下没有比抗清更重要的事情了。”

  众人都觉得李来亨说的在理,纷纷表示赞同。

  “明日一早大军便各分东西,郝叔叔去打郧阳府,贺叔叔去打襄阳。你们一定得尽力牵制住清军,即便攻不下城池也不要紧,但一定不能让虏寇起疑心。”

  “放心好了小老虎,我老郝办事稳稳的。”

  “陛下交办给我的,我一定竭力办到。”

  贺珍也拍着胸脯作保道。

  ...

  ...

  翌日明军水师主力沿江而下,行知西陵峡处朱由榔忽生感慨。

  这是三峡的最后一处,过了西陵峡便是夷陵了。

  西陵峡也算是明军与清军的势力范围划分点。

  在西陵峡以西是夔东十三家控制范围,在西陵峡以东则是清军的地盘。

  之前在文安之的领导下,夔东诸镇曾经几次对夷陵发动攻势,但都无功而返。

  倒不是说夔东诸镇不肯卖力,而是夷陵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易守难攻。

  这一段的江面极为狭窄,清军一旦用铁索配合沉船封锁江面,明军将难以行进。

  走陆路倒是可以,但如此一来水师战船所运送的攻城器械将无法使用。

  没有攻城器械的情况下要想打下夷陵这座坚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荆州府而言,清军的绝对重心肯定是放在江陵城上的。

  夷陵只是第二重镇。

  但因为夷陵是如今清军实际控制范围的最西端,其兵力配比绝不可能少。

  从攻打湖广的那一刻起,朱由榔便清楚夷陵这块硬骨头是一定要啃得。

  郧阳府包括汉水流域的襄阳府都可以先不管,但夷陵必须拿下。

  唯有拿下夷陵,大军才能继续沿长江而下攻克江陵,威胁到湖广的腹地。

  朱由榔之前用计迷惑湖广总督胡全才就是希望他发现的晚一些,等到胡全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明军已经拿下了夷陵。

  唯有这样,下一步的计划才好推进。

  湖广水系纵横,各府彼此之间的联系很紧密。

  所以即便明军拿下夷陵甚至江陵也不意味着已经彻底掌控了局面,复刻拿下重庆的过程基本是不可能了。

  “陛下前面就是壶嘴口了。”

  李来亨指着即将靠近的一处寨口恭声道:“这处窄口很是狭窄,基本只能由一艘大船经过。之前几次臣跟着文督师进攻夷陵,东虏都在壶嘴口设下埋伏。”

  驻扎在兴山县的李来亨算是距离夷陵较近的一支了。

  在他印象中,几次攻打夷陵明军都没有占到便宜。

  只要清军下定决心据守,基本上不会吃亏。

  果不其然,当明军水师靠近后发现狭窄的江口被沉船彻底堵住,根本无法通行。

  朱由榔皱眉道:“有没有办法把沉船清理掉?”

  李来亨摇了摇头:“我们尝试过用炮去轰,但效果不好。如果一定要进攻的话只能在此登岸走陆路。”

  朱由榔思忖了片刻颔首道:“既如此,传朕旨意,大军依照次序下船登岸,朝夷陵进发!”

  既然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就不会轻易的放弃。

  清军这是自己不想进攻,也不让明军进攻的路数。

  这证明了他们心里发虚,害怕明军主动求战。

  朱由榔倒想看看,这李来亨口中坚不可摧的夷陵城究竟是一副什么样子。

  “陛下有旨,水师靠岸,全军登陆,向夷陵进发!”

  李定国重复了一遍朱由榔的命令,眼神中满是毅然。

  ...

  ...

   南明第一狠人 第一百九十八章 虎贲军,不退!(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作为直属天子的新军,虎贲军此次自然随驾出征。

  工匠们仿制赶制出的新式火器基本都配备给了虎贲军,虽然数量不多,但有这份威慑力在,便显得虎贲军不同一般。

  赵旭如今升了把总,李石头便做了他的亲兵。二人是同生共死过得,关系自然处的极好。作为哨兵队,赵旭他们的职责就是在大军行动前先趟出一条路来。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实在意义重大,大军能否安全的抵达夷陵城下便看他们的了。

  当然,天子也是十分看重他们的,新仿造出来的一百杆燧发枪有五十杆都分到了这个哨兵队。至于土手雷这种东西更是量大管饱,赵旭他们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

  “唉,旭子哥,你说好端端的咱干嘛得走陆路啊。一路披荆斩棘不说,脚都快给磨破了。”

  见李石头又开始抱怨,赵旭白了他一眼道:“你是没长眼睛还是怎的,没看到东虏在壶嘴口那儿做了手脚吗?那么窄的一个口子被沉船堵了,根本就过不去。”

  “用炮轰啊!”

  李石头不屑道:“就那么几艘沉船,依我看几炮下去就能给他轰开了。”

  赵旭摇了摇头道:“你咋知道一定能轰开呢,若是轰不开怎么办?不还打草惊蛇了吗?”

  明军此次是奇袭,自然不能太过声张。要么沿水路直捣夷陵,要么走陆路绕远。

  若是放那几炮,到时水路走不成陆路也被堵死了就太尴尬了。

  “好吧好吧,你是把总,你说的都对。”

  李石头两手一摊,径直往前走去。

  “你看看你,说的是什么话!”

  赵旭直是被气得不浅,若不是二人过命的交情真想狠狠教训李石头一通。

  “嘘!”

  李石头猛然停下脚步,做了个禁声的手势。

  他指着不远处的一座石堡道:“旭子哥你瞧瞧,这像不像东虏的戍堡?”

  赵旭顺着李石头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一座石堡。

  这肯定不是寻常猎户所住,极可能就是东虏的哨堡了。

  他压低声音道:“要想翻过这个山头这座石堡肯定是要过得。咱们得在大军抵达前先把这个楔子启开。”

  李石头默默点了点头。

  哨兵队一共只有五十人,故而目标并不算大。

  根据赵旭的判断,这种石堡里最多也就能容纳几十人。

  所以从人数上来看至少他们是不吃亏的。

  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尽可能的把东虏骗出堡来。

  “石头,一会这样...”

  赵旭凑到李石头身边低声耳语道。

  ...

  ...

  “这他娘的鬼日子老子过够了!”

  阮老三一把推开桌上的黑面馍馍,气愤的说道。

  “老三,你这甩脸子给谁看呢。不就是断了你两天的酒嘛,有啥大不了的。再说,大伙儿都喝不上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