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南明第一狠人》

南明第一狠人_分节阅读_第4节

《南明第一狠人》 一袖乾坤 7454 2021-04-26 18:46

  D-世就是一名射箭爱好者,工作之余总会抽时间参加一些射箭协会的活动,虽说不能达到专业运动员的水准,但在业余圈子也是小有名气的。

  虽说现代复合弓和明代弓箭有些区别,但总体来说技巧都是相似的。

  朱由榔有这个基础在,弯弓搭箭可谓是一气呵成。

  但见他深吸了一口气,蓄足气力射出一箭。

  箭矢呼啸飞射而出,直接贯穿一名清军绿营兵的喉咙。

  “咳...咳咳...”那名清兵显然没有心理准备,愣了一愣旋即双手抓住箭杆想要拔出来。可这一箭力道十足,端是射透了,他这么做只是徒劳。没过多久便失血过多力竭倒地。

  城墙之上的明军都看呆了,他们实在想不到一向久居深宫之中不问兵事的天子会有一手精湛的射艺。陛下当真是深不可测啊!

  李定国也看愣了。在他印象中,永历帝一直是个畏缩胆小的君王,而最近时日天子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可陛下明明就是那个陛下,除了用皇明列祖列宗保佑之外他实在想不出解释的理由。

  但这对大明,对明军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毕竟没有人希望他们舍弃生命守护的皇帝陛下只是个胆小如鼠的怂包软蛋。

  人心可用啊!

  “陛下神射!”

  思忖片刻,李定国率先高呼道。

  现如今,是改变将士们对天子观感的绝佳机会,李定国自然不肯错过。

  “陛下神射!”

  “陛下神武!”

  “陛下英勇!”

  城头的明军将士纷纷附和开来,脸上露出了欢喜的神色。

  李定国看的出来,他们是由衷的感到高兴。

  朱由榔却没想到自己射了一箭会带来如从轰动的效果。这也不难看出原先的永历帝多么的窝囊怂包。

  他清了清嗓子,双手向下压了压道:“诸位随朕杀虏,城在人在!”

  自古以来在攻守战中,对士兵情绪的调动都是十分重要的。

  有些时候明明一方优势巨大却不能克敌制胜便是因为气势被压制。

  朱由榔方才那一箭虽然只是射杀了一名绿营兵,但带来的鼓舞士气的效果却是难以估量的。

  何况明军在兵力和作战力上并不比清军差,甚至在火炮方面还占有绝对的优势。

  这种情况下,朱由榔当然有信心守住昆明。

  “放箭!放箭!”

  一声令下,城头的明军纷纷弯弓搭箭。

  一时间万箭齐发,气势如虹。

  在冷热兵器交替的时代,弓箭手和火枪手是一个竞争关系。

  培养一个合格弓箭手需要的时间很长,一般需要两到三年。

  而培养一个火铳手,几个月的时间足矣。

  但在特定的环境下,弓箭手的作用显然比火铳手大得多。

  便如当下的守城战中,漫天箭雨的杀伤性直是叫清军叫苦不迭。

  见攻势被压制,吴三桂面色铁青。

  在他看来明军如今就是一群被逼到墙角的野兽,只是做着困兽之斗罢了。

  一开始他想着尽可能的保存实力,靠着绿营兵就击溃明军的防线。

  但现在看来,这是不可能了。

  “传我将令,不惜一切代价攻克昆明。先上城头者当记首功。”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bsp;吴三桂这下是下了死命令,本家兵们自然是心领神会。

  作为吴三桂的嫡系,这些老关宁兵们十分清楚现在到了他们出力的时候了。

  “咚咚咚!”

  “咚咚咚!”

  隆隆战鼓声中,训练有素的吴三桂本家兵汹涌朝城头攻去。

  方才他们只是配合绿营兵做做样子,现如今却是毫无保留。

  数万士兵如怒海狂潮般朝南门攻去,气势十分骇人。

  南门的守将正是晋王李定国,大明天子朱由榔此时也在南门城墙上观战。

  见吴三桂这么快便使出了杀手锏,朱由榔心中暗爽不已。

  “晋王,按照计划行事。”

  朱由榔冲李定国吩咐道。

  李定国点了点头,行了个军礼,遂挥手下令道:“放炮!”

  城头的明军士兵们遂将备好的炮弹塞入炮筒之中。

  “放!”

  一声令下,一枚炮弹飞射而出,砸在了冲锋的吴三桂本家兵阵中。

  这枚炮弹并非是之前杀伤无数的榴弹,而是普鲁士时期的大杀器--燃烧弹。

  诚然这一时期的燃烧弹并不稳定,容易在半空中就发生自爆。

  不过这次明军的运气不错,炮弹直到砸在敌军阵中后才发生了爆炸,随即燃烧开来。

  爆炸瞬间的高温引燃了火油,端是烧出一片火海来。

  许多吴三桂本家兵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烧成了火人。

  一些还没有死透的士兵拼命奔跑,将火势带到同伴袍泽身边,一时间冲锋的吴三桂本家兵阵脚大乱。

  他们虽然训练有素,但那是相对绿营兵而言的。

  在遇到从未见过的恐怖景象时,他们同样显得手足无措,并未高人一等。

  “是妖法,明军施展了妖法!”

  “祝融,一定是祝融下凡了!”

  “天呐,天神显灵了。”

  在这个时代一旦遇到无法解释的事情,人们都喜欢往神怪鬼灵身上扯。

  眼见一个个大活人被生生烧死,这些吴三桂的嫡系的心理防线被彻底击穿,个个落荒而逃。

  城头上朱由榔见状直是大喜。

  看来这个时代所谓的精锐也不过如此,在面对超出他们心理防线的伤亡比后他们也无法承受。

  只是因为燃烧弹的数量有限,要省着一些用,不然朱由榔真想一口气把这些卖主求荣的汉奸全歼。

  “不要停,继续放炮!”

  这一次,明军换了榴弹炮。

  虽然开花弹的威力不及燃烧弹,但在吴三桂本家兵阵脚大乱后这也算够用了。

  不曾想明军还有如此恐怖的大杀器,吴三桂直是崩溃了。

  他转向一旁的赵布泰,见其毫无表情直是恨得牙根发痒。

  这老狗,怕是心中暗暗庆幸呢吧?

  毕竟如果方才上的是八旗兵,那损失实在太大了。

  吴三桂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没有意义,他已经下达了军令便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收回来,只能硬着头皮死战到底。

  “冲锋,后退者死!”

  吴三桂如同野兽般嘶吼道。

  ...

  ...

   《南明第一狠人》 正文 第十三章 增援

  毫无疑问,八旗军的装备配备更为精良。

  藤牌手冲在最前,之后是弓箭手、火铳手。

  伴着低沉的牛角声,八旗大军稳步向城下推进。

  同时因为明军火炮数量有限,大部分都用在布防南、北城墙段,东、西两翼相对空虚,这也给了八旗军推进的充足时间。

  赵布泰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明军火炮便是再犀利,也有数量限制。

  只要八旗军不顶着漫天炮火,他有信心一举攻下两翼城门。

  当然,跨过外壕和护城河后,城门前的梅花桩和鹿角阵颇是有些麻烦。

  八旗士兵需要先将这些东西拔除才能搭设排梯蚁附攻城。

  利用这个间歇,城头的明军开始拼命射箭,希望利用箭雨击退八旗兵。

  可有藤牌手护卫,清军的损失降到了最低,明军弓箭手并不能对八旗兵造成致命打击。

  “这帮该死的东虏!”

  巩昌王白文选见状心里已经有了计较,看样子一场血战是难以避免了。

  他立刻吩咐下去,叫麾下将士准备好狼牙拍、夜叉擂。

  至于滚木、礌石、金汁等物事自不必说。

  ...

  ...

  很快,八旗兵在拔除梅花桩后,抬着排梯冲到了城脚下。

  他们将排梯搭好后便沿着梯子向上爬去。

  在这个角度羽箭的威胁已经忽略不计,他们只需要躲避从城头扔下的滚木礌石即可。

  “冲啊,擒获伪明皇帝者赏银万两!”

  督战官扯着嗓子吼道,希望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士兵们的斗志。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已经到了这个关头清军士兵们自然不觉得站上城头有多么遥不可及。

  一名清兵口中咬着一柄钢刀,手脚并用拼命朝城头爬去。

  眼瞅着就要爬上城头,突然从垛口处飞来一根巨大的狼牙拍。

  狼牙拍上布满了铁钉,顺势呼啸拍来极为可怖。

  那清兵躲闪不及,被狼牙拍拍中,端是脑浆迸裂跌落下来,重重的摔在泥地上。

  这等血腥的场面并没有令八旗兵停下,他们已经杀红了眼,根本停不下来。

  前仆后继者无数,固然不断有人从排梯上跌落,但还是有人接近攀上城头。

  白文选见状大急,急忙命士兵用叉竿抵住排梯将其推开。

  排梯是最为简易的攻城器械,相较于云梯稳定性较差。

  经过守城将士们的齐心协力,这支排梯终于被推倒,顺着这支排梯往上爬的清兵一股脑的坠下,摔死摔残数人。

  随着战斗进入白热化,城头守军吃紧的弊端渐渐暴露了出来。

  白文选便命城头上助阵的民夫百姓们加入了进来,做一些投掷滚木礌石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些百姓一开始吓得面无人色,但渐渐的发现传说中三头六臂的东虏也并非是不死之身。

  被滚木礌石砸中后这些虏兵一样会痛哭哀嚎,他们一样是血肉之躯!

  突破这一心理障碍后,民夫百姓们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

  他们主动配合明军士兵守城,极大的缓解了将士们的压力。

  周平便是其中之一。

  一开始他并没有被分配到一线,而是负责搬运守城器械。

  因为心里挂念着女儿,他有意的避开危险区域。

  但渐渐的他发现清兵损失惨重,反倒是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军占据了上风。

  他心中顿时生出一丝对清兵的轻视之意。

  深吸了一口气,周平壮着胆子往垛口边上凑。

  再想往后撤时已经晚了,一名把总叫他顶上空出的缺。

  周平虽然心中懊丧不已,却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操控狼牙拍朝靠近的清兵拍去。

  尽管他的动作不够熟练,但狼牙拍在极大的惯性下威力还是很可观的。

  只见一名面目狰狞的清兵被扫中,霎时间脑瓜被拍碎,鲜血四溅如同一只稀烂的西瓜。

  “呕!”

  周平本能的吐了出来。

  平日里他连杀鸡都得难受半天,这是他第一次杀人,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

  胃里翻江倒海,额头上热汗直冒。

  周平只觉得眼冒金星。

  不过很快,他就被把总提溜了起来。

  “怎么你个怂货这么没种,不就是杀人嘛,杀的还是个虏贼。”

  把总呸了一口道:“不想被杀就得杀虏,别给老子丢人!”

  这一番话算是点醒了周平。

  是啊,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如果昆明城破,按照东虏的尿性肯定会屠城发泄。

  届时不光他活不了,便是他的女儿也不可能幸免。

  一想到此,周平的内心便决绝起来。

  为了女儿他也得坚持守城!

  ...

  ...

  相较于东门,西门遭受的压力显然更大。

  负责镇守此门的黔国公沐天波面色凝重,亲自披甲在城头指挥防守。

  赵布泰多调了两千人攻打西城,就是瞅准了西城的防备最空虚。

  虽然他已经命民壮百姓协助守城,可还是有些守不住的迹象。

  正当沐天波有些力有不逮时,只见远处一众士兵簇拥着一个身着金色铠甲的人赶来。

  沐天波定睛瞧去,被簇拥在人群中的不正是大明天子吗?

  皇帝陛下来了?

  沐天波又惊又喜,顾不得许多连忙上前迎去。

  这为首之人自然就是朱由榔了。

  南城有李定国亲自坐镇,可谓是稳如泰山。

  很显然,清军想要两翼夹击,打开一个缺口。

  在经过一番观察后,朱由榔发现西城的压力更大一些,当即亲率锦衣卫驰援沐天波。

  沐天波虽然如今挂着锦衣卫指挥使的头衔,但在这种非常时刻却是无权直接调集锦衣卫的。毕竟锦衣卫有着护卫天子周全的责任。

  而皇帝陛下亲自调兵就是另一回事了,沐天波十分感动!

  “老臣无能,竟劳烦陛下调集亲军。”

  沐天波只觉羞愧不已,立时跪倒在地。

  朱由榔连忙上前将沐天波扶起道:“如此危急之时,黔国公还说这些作甚,且随朕一起御敌!”

  沐天波连忙道:“臣愿追随陛下死战!”

  朱由榔抽出腰间宝剑,将其举起高呼道:“朕执天子剑,荡平不臣。东虏窃国贼子,人人当得而诛之!”

  “杀虏报国!”

  “杀虏报国!”

  “杀虏报国!”

  一时间杀声震天。

  ...

  ...

   《南明第一狠人》 正文 第十四章 打的就是精锐

  锦衣亲军的到来极大的填补了明军在西门一带兵力的空缺,沐天波心里的底气又足了几分。

  加之天子纡尊降贵亲自擂鼓助威,将士们一时气势如虹。

  偶有杀上城头的八旗兵,也立刻被怒不可遏的明军士兵砍成肉泥。那些刚刚搭好的排梯也纷纷被掀翻,无数清兵跌落城下生生摔死。

  虽然此时不宜放炮,但手榴弹还是可以发挥出威力的。

  在朱由榔的命令下,明军士兵纷纷将手榴弹朝城下掷去。

  其实在明代就有类似的土手榴弹,使用方式也与普鲁士手榴弹极为相似,只是威力没有这么大罢了。

  只见一枚手榴弹砸在人群中,立时将几十名清兵炸飞,断肢残臂散落一地,到处都是哀嚎声。

  战争毫无疑问是残酷的,但这些明军士兵心中没有一丝同情。

  毕竟那些攻城的清兵都是出自八旗,是正儿八经的“东虏”。

  这些虏贼不知残害了多少汉家百姓,如今只是用他们的鲜血来还债而已。

  饶是如此,明军将士们仍然觉得不过瘾,嘴里间或夹杂着几句咒骂。

  慢慢的城头的明军士兵稳住了局势,刚刚起势的清兵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攻势弱了不少。

  赵布泰自然把这一切看在眼中。

  一向以精明算计著称的他不禁皱起了眉头。

  他怎么也没想到,朱皇帝会调用锦衣卫驰援弱侧。

  有时战局就是这么变幻莫测,一支生力军的加入会立刻改变局势。

  说到底还是他们大意了。

  本以为明廷丢失贵州之后会慌乱不已,昆明唾手可得。

  谁曾想明廷居然决定死守昆明,无论从城头布防还是兵力调拨来看都显得游刃有余。

  而清军因为急着赶路,根本没有带什么攻城器械,甚至连火炮都没有带。

  这种情况下,只能用战损最大的蚁附攻城。

  说白了,赵布泰在决定攻城的那一刻,就没有考虑战损的问题。便是五比一、十比一的战损都无所谓,只要攻破昆明生擒朱皇帝,明廷就亡了。

  这是战略层面的意义,与之相比,几百几千清兵的性命根本不算什么。

  只是现在看来,便是牺牲战损也无法立刻拿下昆明城。

  如果耗下去,对清军十分不利。

  哨骑已经打探过了,方圆几十里的百姓都被迁入城中,根本找不到粮食。

  这种情况下,清军仅靠随军携带的粮食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真是可恶!

  他当然不能在全军面前承认自己的失策,只能捏着鼻子继续猛攻。

  毕竟这个时候如果放弃之前的努力就全废了。

  赵布泰侧着脑袋朝吴三桂道:“平西大将军觉得明军还能支撑多久?”

  吴三桂见赵布泰这么问,略加思忖道:“那要看我们的决心。”

  “哦?”

  “征南将军若不把最精锐的军队放出,怎么知道明军能撑多久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赵布泰自然再也装不了了。

  其实从一开始他就有私心,先是让绿营攻打北门,之后派吴三桂的嫡系猛攻南门。

  在这之后他才派出八旗精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

  饶是如此,他还是把最精锐的嫡系旗兵留在了身边。

  见吴三桂把话挑明了,赵布泰也不气恼,哈哈大笑道:“本帅不曾想明军如此抗打,既如此便叫他们尝尝八旗精锐的厉害。”

  说罢他大手一挥,身边的一个奴才连忙挥动旗帜调动兵卒。

  许多人认为满洲八旗的战斗力是平均分布的,其实不然。

  八旗内部的战斗力参差不齐,最精锐的军队不论是甲胄装备还是战斗力都不是一般旗兵能比的。

  这一点和明末各镇武将统率的大军很相像,普通士兵和嫡系相差甚远,嫡系又和心腹家丁不在一个层级。

  如今赵布泰派出的,可以说是他最心腹的嫡系军队了。

  其实在清军入关后,八旗的战斗力一直在不停的下滑。

  前些年还好,如今比之后金时期八旗兵的实力已经有了肉眼所见的下降。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毕竟中原的花花世界吸引力实在是太强了,八旗兵被这些欲望吸引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