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带着军需来大明》

带着军需来大明_分节阅读_第36节

  D-出门买早点。刚刚出了院门就听到大街上两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哼哼着这首从未听过的曲子。

  一时间,小薇儿感觉到一种清新扑鼻的感觉涌向心头,一时间站在那里竟然听痴了。

  直到那两个书生都走远了,这她才清醒过来,然后带着满心的好奇前往最近的早点铺子。直到打完早点回到院里,看着正相梳妆打扮的小姐时,这才有些魂不守舍的把早餐盒放在了圆木桌之上。

  随后就是双手托腮,脑海中仔细回想听到的那曲子,然后嘴中轻轻的随声哼着。

  只是哼了两句之后,便是用力的摇着头,一脸急急的样子,似乎是失去了什么心爱的东西一般。

  “小薇,你这是怎么了?”如此的反复之后,小薇儿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呢?耳庞传来了小姐那有如黄莺一般的悦耳之声,“你在哼唱什么?感觉很好听的样子呢。”

  “啊!小姐!”此时小薇方如大梦初醒,但已经是一脑门子的汗水了。“我...我就是刚才上街买早点的时候,听到有两人在那里哼唱着这首曲子,给我的感觉耳目一新,便学了两句,只是可惜没有记住。”

  此时的小薇一幅恨透了自己的样子,似乎没记住词曲就像是犯了天大的错误一般。

  “什么?”就见那小姐神色突变,“小薇你是说,刚才你哼的是听大街之人在传唱出来的新曲目?”

  “啊!小姐,这是新曲目吗?是什么新曲目呀,为何小微重来就没有听到过呢?”

  被丫环小薇抓着胳膊轻摇着的小姐此时尚未未完全的穿戴好衣物,使之在红衣罩体下,修长的玉颈显露无疑,一片酥胸如凝脂白玉,半遮半掩,素腰一束,竟不盈一握,一双颀长水润匀称的秀腿裸露着,就连秀美的莲足也在无声地妖娆着,发出似是诱人般的邀请。

  如果有常来花街的人在这里的话,一定会一声惊叫,伴随着一声“雪娘子”,叫出她的身份来。

  雪娘子,全名邵玉雪。是京师花街有名的花魁之一,曾与香娘子董含香一起被人称为美半城。

  意思就是两人皆美丽动人过半城,若是二者合一的话,那便是美全城了。

  昨天晚上,香娘子因为女人生理的原因,正在百花堂后院休息,加上年轻嗜睡,还并不知道发生在九艺坊的事情,自然也不知道新出的那三首曲子。

  只是一早起来,听到贴身丫环小薇在那轻声的哼哼着,被吸引过来,想要问一个究竟罢了。

  “这当然是新曲子了,你也知道小姐是做什么的,倘若是老曲目的话,那我不可能没有听过的。”语气十分的笃定,雪娘子不仅肌肤如雪,更是嗓音美妙,对于琴、棋、书、画更是精通非常,若真是以前的老曲目,那她是绝对不会没有听闻过的。

  “是新曲子!那小姐就快一点学会,想来吟唱的时候一定会惹得更多人来到我们百花堂,那就可以压下九艺坊一头的吧。”小薇一脸激动的表情。自然是不是因为她自己想听这一首曲子那就不为外人所知了。

  “呸!”雪娘子红唇轻轻张启着,当真有吐气如兰之态。“即然是新曲子,小姐当然也没有听过了。你个妮子,有这工夫还不如快点去打听一下这曲子的出处。”

  “哦,小薇马上就去。”被提醒到的活泼的小薇答应了一声,人就风风火火的冲出了屋子,看得身后衣衫还略有不整的雪娘子直摇头,“这个小薇呀,都已经十六岁了,做事情还是毛手毛脚的,也不知道以后谁会娶了她。”

  说起嫁娶之事的时候,雪娘子的眉头不由就是轻轻一蹙,她想到了自己的出身,想到了小薇的出身,像是她们这样的人,是没有什么权力去追求幸福的,或许最好的结局就是在百花堂中终老吧。只是真到老了的时候,这里能容下她吗?

  花魁!听起来似是蛮有名气的样子。

  可说到底,吃的不过就是青春饭罢了。一旦年纪大人,人气便一天天的衰竭下去,那个时候自然会有更年轻,更漂亮的女子顶替她们,时间一长,哪里还会有人记得她们年轻时的风光呢?

  就像是后世歌词中所说的:“一步踏错终身错。舞女也是人,心中的痛苦向谁说?为了生活的逼迫,颗颗泪水往肚吞落。难道这是命?注定一生在那风尘过!”

  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前辈的经历告诉了她们,像是雪娘子这样的人,心中早就有了准备。只是想着趁年轻的时候能够多赚一些,如此到老了也算是有能力解决自己的温饱。而新曲目的出现,往往就是最好的机会,可以让一人由籍籍无名变得天下闻名,到时候自然少不得来一些有钱的恩客,追随者众多也就是她们人生中最为风光的时候了。

  雪娘子有一种感觉,这首曲子如此清新,如此与众不同,与自己之前所学完全不同。一旦学会,传唱下去必定会火,她一定要学会这首曲子。

  ......

  胡府。

  胡嫣像往常一样起床吃饭看书。

  当然,这所谓的看书并非是杨报中的那些精彩故事,而是当代女子必学的女训、女德等书籍。

  做女人当然是要去嫁人的,且人生的大半时光要在夫家渡过。如何能成为一个好妻子,替丈夫操持家事,就成了多数人一生中都在打交道的事情。

  想要做事,自然德行为上。这就要求女人要知书达理,更要学会三从四德。

  所谓的“三从”、“四德”也就是当时女性立身的根本.

  “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的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不仅这些,接着还有什么三纲五常的等等等等。

  正是因为这些所谓先贤书籍的礼仪和教导,使得女人的社会地位一直就不是很高。倘若是嫁给了一个喜欢自己,愿意和自己分享一切的男人还好说一些,至少在家中还是说了算的。但凡是遇到一个不知疼人的男子,就可能会像是杨七姐儿一样,渐渐的就要沦为一个下人了。

  胡嫣的祖父胡濙还活着,虽然年纪不小了,但依然是身体建朗,且又是朝廷重臣,是宣宗的“托孤五大臣”之一,更兼有礼部尚书之职。

  父亲胡长宁时任锦衣卫镇抚使之职,兼有重权,四十多岁生龙活虎一般。

  有着这样的祖父和父亲,胡嫣暂时是不用愁的,便是嫁与到夫家去,凭着这样的娘家怕也不会吃得什么大亏。

  只是最终日子还要靠自己去过,依仗娘之终非是长久之计。这就要求胡嫣自己本身够硬,才会一生衣食无忧。自然,像是什么女德女训之类的就是每天的必读功课了。

  或许是被祖父和父亲宠坏了吧,胡嫣一到读这些书籍的时候就犯困,尽管是刚起不久,但双眼依然无神,脑袋也像是少了什么支撑一般,不时的顿下头,可偏还勉强的支持着,让人看起来当真是可爱之及。

  “小姐,小姐。”正自犹豫着是不是在与周公战上三百回合的胡嫣,在一声声惊叫之声,瞬间惊醒。当下“周公”也被吓的不知道跑到了哪里去。

  喊声过后,丫环小青就冲进了书房,带起了一阵的旋风,估计这速度去跑百米的话,也应该勉强算是能够及格了吧。

   正文 第七十章 朝堂上的弹劾

  “小青。”看着丫环那满头大汗,一点也不矜持的样子,胡嫣佯装成什么生气的样子嘟着小嘴怒斥着:“你难道不知道什么叫做持重,什么叫做矜持吗?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哪里有胡家丫环的样子,亏得你还跟了我那么长时间,怎么就学不会呢?”

  胡嫣还一幅逮着机会要好好教教小青做人的样子。哪成想,小青根本就不听这些,而是用着一双明亮乌黑的大眼睛向着胡嫣说着,“小姐小姐,昨天晚上东帅去花街了。”

  “什么?”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破了功,让原本还想摆出小姐身份的胡嫣顿时变了另外一个样子,原本嘟着的嘴已经张大,可是接下来确是猛然合紧,用着几近咬牙切齿的声音说着,“没有想到,他...他也是那般不知廉耻的男子。”

  “啊?”原本还想来此邀功的,也是证明一个自己这个“包打听”身份的名符其实。不成想,一句话竟然让小姐误错了意思,小青这才连忙改口的说着,“错了,错了,东帅是去了花街,但非是寻常的烟柳之地,而是去了九艺坊,不仅如此,还在那里高歌了三首曲子,听说每一首都听的人心旷神怡,心神震撼呢!”

  这一回,小青是不敢有丝毫的保留,一口气把打听到的都说了出来。

  “什么?他还会唱歌?他懂音律?”此时,胡嫣方才知道自己误会了杨晨东。但此刻她是不会认错的,因为她的身心已经被一个更好的话题所吸引。

  “不仅懂,听说其中有一首曲子讲的还是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呢,讲的是在很久以前,有一个火器营,旁边住着松老三一家,他们无所事事...然后其中有一位叫小六的男子和一个叫大莲的女孩...”

  小青也是一知半解,并没有完全的听明白,也只是听了别人的复述,过他人之耳的东西原本就不是很清楚。

  胡嫣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还是听出了一个大概,“他就是六少爷,这个小六莫非指的就是他,那个大莲难道是他在建宁认识的哪家女孩吗?只是以故事演乐,他真的懂吗?”

  “我打听到的人告诉我,东帅不仅懂,还非常的厉害。一曲下来,便是那有着美半城之名的香娘子都汗颜无地,主动的把场台让了出来,退到了下面在也没有脸面走出来了呢。”小青想着自己花了一点碎银子,听到了昨晚正巧在九艺妨的那位书生所陈述事情的经过时,不免内心是激动不已,这位东帅,还有什么是他不会做的呢?

  “有这样的事情?”胡嫣自然也是瞪大着眼睛,一脸的喜色,感觉就像是她做了什么丰功伟绩一般。

  “当然了。我还听说,百花堂的花魁,另一个有美半城之称的雪娘子已经做着轿子向城南的杨家庄赶去了,说是要拜师学艺呢。”小青是越说眼睛瞪的就是越大,那完全是一幅与荣有焉的表情,好似被拜师的那个人就是自己似的。

  原本还听的入谜的胡嫣,一听雪娘子去杨家庄拜师了,当即脸色就变得一片的羞红。“不知羞,东帅怎么会收她这样的人为徒呢?她去不过就是自讨苦吃罢了。”

  似乎是下了什么断言一般,当下胡嫣又道:“东帅也是,会曲子就在自家唱好了,为何要去九艺坊呢?他这样做,就不怕那些言官和御史弹劾他吗?”

  一边说着话,还一边把秀拳放到了嘴唇处,似乎是在着急着什么。

  这一幕被小青看到,她是当即就哈哈大笑起来,“小姐,你是东帅什么人呀,怎么替他如此的着急呢?”

  “我是他...”一说到这里,胡嫣是愰然大悟,这才知道上了小青的当。立时脸色变得羞红一片,握着秀拳就展开了“凌厉”的追击,一时间两个妙龄女子在书房中展开了“马拉松”大赛。

  ......

  朝堂之上,今天群臣们的心情都不错。

  概是因为昨天见识到了能产二十石以上的高产粮食,解决了大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如今人人都是脸上带笑,便是平时关系一般的同僚之间,今日见面也难得的相互点了一下头,表现出了胸怀大度的模样。

  英宗朱祁镇心情也很是不错。昨天晚上,在钱皇后的寝宫之中,他是着实的被好好赞颂了一番。

  说起钱皇后这个人,当真是举止得体,贤良温淑。出身于海州,父亲钱贵是都指挥佥事,正统七年(1442年)立为皇后。从此之后,她的眼中就只有朱祁镇这一个人。

  在别人看来,朱祁镇是英宗,是皇帝。可是在钱皇后的眼中,他就是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天,她把全部的爱都奉献了给了这个人。

  大明历史中记载,明英宗于土木之变中被也先俘虏,为迎英宗回朝,她把自己宫中的全部资财输出,每天悲哀地呼天号地,祈求神灵保佑英宗。累了就就地而卧,以致伤残了一条腿。终日哭泣,又哭瞎了一只眼睛。后明英宗返回京师被囚禁于南宫。期间,生活困难,钱皇后用手工针织补贴二人生活,这一做就是七年。

  直至有了后来,朱祁镇死后怕钱皇后会被周贵妃欺负,特命钱皇后过世后“与朕同葬”之殊荣。

  可以说,钱皇后是淑德的典范,平日想让这样的人对他阿谀奉承几句,说上几句赞美之言那是相当困难的。可就是在从杨家庄见到了土豆回来之后,钱皇后是一反常态,那是说不尽英宗的好话,说这是因为皇上有德,才天赐如此高产大吉之物,英宗更应当尽心于国事,为大明昌盛而努力执政才是。

  得了钱皇后的表扬,便是在侍寝的时候也热烈主动了许多,这让一早上起来,朱祁镇是容光满面,喜不自胜,心情也是为之大好。

  皇帝的心情好了,百官们自然也跟着高兴。在早朝的时候,众臣间说话也变得和气许多,报上的一些事情也都得以看似是圆满的解决。

  近一个时辰过去了,英宗以较之往常几倍的效率接连的处理了好几件大事。待看到群臣满意之时,英宗也是额首而喜,朱祁镇本人是喜欢这样皆大欢喜的场面,如此你好我好大家好岂不是最好。

  “好,今日朝堂气氛甚好,当真是君臣同心呀,朕心甚悦。”朱祁镇是一脸高兴而满意的说着。而在说完这些后,便欲轻抬右手。这也是他的常用动作,这是准备退朝了。

  一旁的司礼监总管王振也是张嘴欲喊退朝两字时,突然朝班中走出一人,其身材短小精悍,出班后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道:“皇上,臣徐有贞有本奏。臣听闻昨天晚间花街之中,新任太子洗马杨晨东在九艺坊中唱曲高歌,竟然与戏子同台,这实在是有失臣子的体面呀,臣请皇上责罚。”

  大好的局面,英宗也正是心情高兴之时,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人,跪地大呼不说,竟然指责的还是昨天才立下了天大之功的太子洗马杨晨东,这般喊声,也让原本十分和谐的君臣如睦场面为之一变,所有大臣看向徐有贞的时候,面色都不仅含着怒意。

  做为朝中大臣,去花街固然有失体面,尤其还与戏子同台高歌,更是有失臣子的颜面。

  要说徐有贞做为都察院中的一名御史,还是正七品的都事,风言奏事是没有错的,可也要看什么时候,什么场面吧?

  就在昨天,皇上刚封了杨晨东为太子洗马,今天你就去弹劾他?这是什么意思?要表示皇上的反复无常吗?

  这一刻,不仅是群臣恼怒,便是英宗也是一脸的不喜之色。站在他一旁的王振更是眉目向着右都御史陈镒身上狠狠的盯着,意思这就是你的属下,怎么如此的不知进退,如此的不知趣呢?

  对此,右都御史陈镒也是一脸冤枉的表情。他虽然是御史的头不假,可并非是所有御史上奏时都要经他同意才可以的,但凡是列班之人,都拥有这样的权力。给你面子和你打一声招呼,不给面子突然袭击的事情是数不胜数。

  显然,这一次徐有贞就没有和他通气,而是选择当朝直谏。

  直谏之事,多数都是会得罪的人,往往这样的人以后也难有什么好下场。毕竟官场讲究是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偏有人不想团结,想生事,那也自然不被大家所容。

  偏生御史不属于这一类的,他们原本的职责就是直谏,诉不平之事,闻之于天庭,送达于皇上之耳。所以,从职责来看,徐有贞的做法是没有错的。不仅如此,皇上还不能杀他,不斩御史也原本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所制定的。

  徐有贞这一跳了出来,尽管英宗心中甚是不喜,却也无之奈何。只得重新的将准备抬起的右手收回,随后目光看向群臣问道:“都议议吧,此事要如何办理?”

   正文 第七十一章 徐有贞是忠臣吗

  说的是办理,而非是处理。这本身已经表明了英宗的一种态度。

  昨天刚封的官,还是因为献上了大吉之物土豆。按说若非是杨晨东的年纪太轻的话,一个从五品的官职都太轻了一些。这朱祁镇才说,等着神仙居开业的时候,他若有时间会去捧场。

  这便是一种变相的补偿。

  所有大臣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但确无人去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