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大疫大医》

大疫大医_分节阅读_第12节

《大疫大医》 五志 5355 2021-04-26 18:45

  D-学!第三点、要根据病人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给氧,必要时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等。”

  众人纷纷点头,新型冠状病毒对呼吸系统影响是最大的。所以保证通气情况,便成为治疗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生死之关。

  “因为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国家卫建委给出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是:可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以及口服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你们记住,在使用这些抗病毒药物的时候,要密切记录病人的情况,争取早日找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有较好疗效的药物!”

  听到王金泉的这番话,办公室里的医生们再度点头。

  其实就算王金泉不说,医生们也会认真记录和观察,他们都想要尽早找出一个能够尽快治好新型冠状肺炎的方案!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盲目或不恰当地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要加强细菌学监测,在有继发细菌感染证据时,再及时应用抗菌药物。还有,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胸部影像学进展情况,可以酌情在短期内使用糖皮质激素,建议剂量不超过相当于甲泼尼龙 1~2mg/kg·d的量,时间最多不超过五天!而针对重症、危重症病人的治疗,则需要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疾病,预防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同时,还应给与呼吸支持和循环支持,改善通气状况和微循环等情况。”

  王金泉把本子上记录的、众人讨论的内容念完后,扭头看向冯光明。

  冯光明点头,表示没有问题,也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然后王金泉才问办公室里的众人:“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还真有。

  几个医生举手,提出一些补充和建议。在这些补充和建议里面,有不少都是内容还不错的,得到王金泉和冯光明等专家的赞许,并补充进诊疗方案里。

  见袁志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吭声,对他产生兴趣的王金泉干脆直接点将:“袁志,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或者有什么新的提议?我看你刚才好像在思考?”

  袁志在沉吟片刻后,还是决定把自己心中所想讲出来:“对于诊疗方案,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家已经讲的很完善了。我刚才想起了来武汉之前,我爸对我讲的话……我爸也是个医生,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役。他说在非典的时候,中医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或许我们这次,也可以尝试采用一些中医中药的疗法?”

  “中医中药的疗法?”王金泉沉吟片刻后,扭头问冯光明与另外几位专家:“你们觉得呢?”

  一位专家道:“我觉得可以试试,中医在固本培元、扶正祛邪上面,还是有些不错的效果。”

  “我听说有的医院已经采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效果不错,可以试试。”

  另外几位专家,也表示赞同一试。对于他们这些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说,不管是中医西医,只要能够治好病人,那就是好医术。而且在非典时期,中医中药确实发挥着不小的作用,既然如此,不如再让它来试一试。

  见大家都没有意见,王金泉点头道:“那行,等下我就向医院汇报,请派中医师参与对病人的会诊和治疗。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医院的中医师就主动请缨,要上一线。相信他们在这段时间里,也有在研究这个病。”

  紧接着是对接下来工作的安排,几个本地医院奋战通宵的医生,则被换下去休息。

  他们都累得够呛,精神和体能早已被透支,全靠意志力和一口气在硬撑。

  这边王金泉正安排着工作,忽然就得到通报,又有病人的情况变得严重:

  “21床的病人,心率减慢到30次/分,血氧饱和度下降至75%,血压骤降,呼吸衰竭,意识状态下降,需要立刻采取急救!”

   大疫大医 第二十五章 扳回一城

  “病人为男性,70岁,既往有高血压病27年,脑梗塞8年,糖尿病15年,并在2013年做过右肾切除术。从入院以来,病人就一直间断发热,体温最高的时候,达到了39.5c。因为病情较重,同时有呼吸困难等问题,我们给他上了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另外在治疗方案上面,也对他本身的各种病症有侧重。”

  在去抢救病人的路上,管床医生把这个病人的情况简要地向众人做了说明。

  听完这个病人的情况,不少医生都在皱眉——这病情确实很棘手。

  “又是一个上了岁数,同时还有很多其它病情的病人。”

  “这样的人群,往往自身免疫力就很低,正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我们之前在讨论的时候,不也说过这些情况吗?不过,原有的病情加上新型冠状肺炎,对病人的身体破坏极大,确实不好应对!”

  “病人本身就有高血压、脑梗等病,又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现在心率变慢、血压骤降、呼吸衰竭、血氧饱和度下降……种种情况比之前抢救的那个病人好不了多少,情况不容乐观啊!”

  袁志听到身边同事们的议论,面色凝重。他虽然没有参与讨论,却也是持着相同的看法。不过,这些困难并没有吓到他,反而激起他的斗志。他下意识地握紧拳头,势在必得。

  袁志脑海里,不由得回想起之前抢救失败的那个病人在临死之际,望向他的那个求活的眼神。

  这一幕并没有让他变得束手束脚,相反还更加激起他心中的斗志。

  很快,医生们就来到21床,对这位情况危重的病人进行诊断。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因为生病本来就形销骨立,形容枯槁,而此刻更是脸色发黑,嘴唇青紫,陷入昏迷,失去自我意识。

  在病床旁边,一个护士正在着急地对他进行胸外按压,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各项指标非但没有恢复,反而还在继续下降,心脏更是一度骤停!

  如果情况继续这样,要不了多久,病人就会失去生命。

  这显然不是袁志等医护人员想要看到的结果!

  袁志快步冲到病床前,先查看了一下病人的情况,紧接着看向病床旁检测仪器上面显示的各种数据,当机立断地做出安排:“只做胸外按压是不够的,必须立刻进行电除颤,给与升压药,恢复血压和心率!”

  “是,立刻进行电除颤!”

  做胸外按压的护士应道,果断停止按压,开放病人的静脉通道,解开他的病员服,将胸膛充分暴露出来。

  另外一个护士则飞快地解除检测仪器和心电图上面的导联线,以避免在做电除颤的时候,电击传导过来损坏这些仪器。并在解除的一瞬间连接上除颤器导线,连通电源,检查同步性能等一系列的前奏工作。

  冯光明和王金泉也赶过来,听到袁志的话后,立刻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下达医嘱,对升压药的详细用法和剂量立刻进行安排。护士立即听从安排取药,按照医嘱进行注射抢救。

  “电能剂量调到200j!”袁志语速飞快道。

  “是,电能调到200j!”护士应道,动作熟练地把电能调到200j,然后开始充电。

  等到电能达到预定值,发出提示信号,袁志将左右手两个除颤电极,一个放置在病人右侧锁骨下二三肋间,一个放在心尖部。

  “准备电击,所有人离开病人!”

  袁志招呼一声,在确保所有医护人员都没有接触到病人的情况下,同时摁下两只手柄上面的放电按钮。

  只见仰躺在病床上面的病人,身体猛地被电到弹起一下,然后又落回到病床上。

  袁志将除颤电极放回到除颤器上,这个时候管床医生已经接过下面的活,开始对病人再度进行胸外按压,心电图等监控设备,也再度插好导联线。

  大约两分钟后,袁志他们判断出这次电除颤的结果。

  “除颤没有成功!”

  “再来!”

  没能一次除颤成功,让袁志有些失望,周围的医护人员也跟着有些紧张。但袁志分得清轻重缓急,瞬间调整好情绪,当机立断地作出再次除颤的决定,并且把电能剂量提升到300j。

  然而这一次的效果,依旧不是很好。

  人们越发紧张,唯有袁志的声音依旧保持着镇定:“继续!”

  第三次电除颤取得成功,让病人的心率恢复,但是还没等众人松口气,病人的情况就出现反复,又一次产生心室颤动,心脏的跳动再次出现骤停!

  “再来一次电除颤!”

  第四次、第五次……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p;一次次的电除颤,一次次的胸外按压,让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憋住呼吸。

  病人因为年老体弱等原因,在治疗过程中病情极不稳定,时有反复,前后进行了七次骤停,也做七次电除颤。同时还有轮番的心脏按压,以及对症的药物抢救。

  终于,袁志他们的付出见效,病人的心跳恢复,心率离开危险范围,一度没有监测到的血压也开始回升。

  盯着监控设备的护士,发出激动的欢呼。

  至此,病人终于是闯过心脏复跳这一关。

  被袁志他们从鬼门关上,将性命生生硬拽回来!

  虽然这次抢救持续的时间很长,但好在发现及时。而且在抢救的过程中,袁志他们一直在对病人做心脏按压,又有呼吸机的帮助,所以病人的心脏和大脑的供血一直没有间断,并不会有其它问题。

  否则别说是抢救这么久,心脏骤停只需四到六分钟,便会因为心脏停止供血造成大脑缺氧,发生不可逆的脑损伤!

  现在,众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袁志他们与新冠病毒的这场搏杀,看似没有硝烟,实际上却是暗潮汹涌,杀机不断!期间任何操作稍有不慎、任何判断稍有失误,都会让病人本就已经很严重的情况彻底恶化,出现崩盘!

  此时隔着隔离服,看不出袁志等人的情况。实际上,所有参与抢救的医生和护士,在这一刻全是大汗淋漓,浑身上下都已湿透!

  好在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病人,总算是救回来了!

  “好!好啊!”

  一直在病床旁边坐镇指挥的冯光明和王金泉看到这里,看到这个结果,齐齐长出一口浊气。

  直到此刻,他们方才发现,自己竟也在不知不觉间出了一身的汗。又因为汗液全都给闷在隔离服里,无法挥发,那感觉,真是比蒸桑拿还要难受。

  但是再怎么难受,只要把病人救回来,那便一切都值了!

  袁志等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在查看了解病人的各项指标后,纷纷放下心。他们相互对视一眼,哪怕隔着护目镜,目光中的肯定、“打胜仗”后的喜悦也毫无阻拦地传达给对方。这次并肩“战斗”,已经培养出他们作为同事的默契。

  “辛苦了!”袁志拍拍一同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的肩,紧接着又语气严肃道:“病人虽然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不能掉以轻心,接下来需要管床医生和护士更加密切地关注病人情况。”

  管床医生和护士齐齐点头。

  袁志紧接着又下达跟踪治疗的方案:“对病人采取肺保护策略、限制性液体治疗策略,上中心静脉压监测、重症超声监测……”

  部署完毕,他转身准备返回医生办公室,去复盘这第二场“战斗”。然而刚走没两步,身子就歪了一下,要不是旁边的同事及时扶住他,恐怕得摔倒在地。

  “怎么了?”

  “没事吧?”

  “哪儿不舒服吗?”

  冯光明和王金泉等人尚未走远,见状急忙走进关切询问。

  “没事。”袁志摆摆手,“有点累,腿乏力,回办公室坐会儿就好了。”

  这是实话,连续两场高强度的紧急急救,还没有食物和水补充能量,哪怕袁志的身体素质很好,也难免会累得虚脱。

  不过袁志毕竟年轻,在原地喘气、稍作调整之后便恢复过来,向扶着他的同事表达感谢之后,大步往办公室走去。

  袁志一路上走得昂首阔步、虎虎生风。这并不是在逞能,而是要让这里感染新型冠状肺炎的病人们,看到他的精气神,从而获得鼓舞!

  就像是普通人在电视里面,看到已经八十四岁的钟南山院士,依旧龙行虎步精神抖擞,便会觉得对战胜新冠病毒充满信心一样。

  对于普通人而言,钟南山院士等专家是他们的信心。而对这里的病人来说,袁志等医护人员就是他们的希望!

  身为“希望”,必须要在病人们的面前展现出昂扬之气,以此来鼓舞他们!这与刘护士在病人面前,表现得开朗、乐观,影响他们的心境,是同样的道理。

  “这一局,算我赢了。”回到医生办公室,坐着喘息的袁志,在心里面对看不见的新冠“病魔”说。

  其实他很清楚,这还不算是最后的胜利,只有彻底治好病人,让他们能够康复出院,才能算是真正的战胜了新冠“病魔”。

  但能扳回一局,总是好的。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不管是地震,还是新型冠状病毒!”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