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别小看了门口的这帮老百姓,说不定就能闹出什么大动静来,让在座的各位都寝食难安。”
唐小平这番话说的相当严重,在座的各位常委心里却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
很多人心里都清楚,市委市政府大门口,隔三差五的总会有老百姓过来闹事,平均每个月一次群众上访总是有的,只不过,平时的群众上访,少则一两人多则十个八个的,很少有超过几十口的百姓,像今天这样二百多口的就算人数比较多的上访人群了。
唐小平今天对此事如此重视,除了上访人数较多之外,里头必定有些猫腻,否则的话,他怎么不会雷厉风行到对这次的上访事件如此重视?至少也该先指派个合适的下属仔细弄清楚情况后,再来召开常委会布置任务?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日前在北京律师协会发表演讲谈到:
从1993年到2006年,各地百姓群体性上访事件从809起到了9万起,200.年、2008年、2009年都超过了9万起。
群体性事件大约可以分为维权、泄愤和骚乱这三种类型,而维权活动又可以分为农民、工人和市民这三部分。
《大展鸿图》 正文 第3441章 对症下药
中国目前的问题是什么?最大问题就是利益之争,争利不争权,这一点是我们判断中国目前发生这么多群体性事件的一个关键所在。3秒钟记住--笔下.网单字母全拼(www.BXZWW.COM)
在北京有个被称为“上访村”的地方,地点就在北京的永定门东庄,这里因常年聚集大量上访者而形成的“上访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访者来来往往,上访群众的人数却不见减少。
据当地人说,北京永定门地区的“上访村”已存在多年,因这里的民房、空地、废墟和桥洞容纳了一批上访者而得名。
社科院课题组提供的数字显示,“上访村”平时大约有两千访民,而“两会”或国家重大政治活动前后,人数会增至万人。
信访系统内部人士则认为,“上访村”的实际人数固定在五六百左右,其中多数是老上访户,“规模并未像外界描述的那样庞大”。
不管是社科院和信访内部人士统计的数字,都证明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那就是“上访村”的确存在,很多中国老百姓,遇到不公平对待时,对于依靠上访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还是有一定信任度的。
群体性上访的事件涉及面广,更有可能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所以大家的心里都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上访的人数越多,解决问题的速度会更快些。
写到这里,想起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的那句千古名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全诗原文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段话译为现代的白话文则为:如果天下安定,皇家大兴土木,皇权残暴,无尽的苛间杂税,贪官污吏,百姓只能活在他们的剥削和压迫下,皇亲国戚挥霍淫舍,百姓出钱又出力,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面国家兴旺,其实质却是百姓遭殃!
如若国家沦亡的话,那战祸不断,灾难四起,百姓就是敌人虐待的对象,百姓成刀下鬼,阶下囚,百姓也受苦。不管国家兴亡与否,百姓永远是处在最最低微的地位,永远是受苦者,替罪羊!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强烈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这个话题不宜继续深入,重新回到此次唐小平紧急召开的常委会议上。
尽管参加会议的常委们对此次突发的上访事件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市委书记唐小平既然已经说的很明确了,市纪委的领导也好,市政法委的领导也好,只能先按照唐小平的要求,立即放下手头的所有工作全力以赴的解决眼下的问题。
这也是当一把手的特权吧!
他可以随意决定,哪一件事目前情况下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即便这件事其实不是那么的急切,只要他发了话,所有人都得立即围绕他的指示打转。
会议结束后,新来的市纪委书记徐匡娣立即亲自带领一帮人来到市政府大门口,市政府大门口一侧的保安室成了临时的上访接待室。
徐匡娣到保安室坐下后,吩咐一个大嗓门的下属大门口告诉上访的群众,“先挑选几个上访群众代表出来,现在市纪委书记要亲自接待上访群众代表,大家想要早点解决问题,就抓紧选出代表到保安室来跟纪委书记当面详谈大家想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几句话喊完后,上访人群中明显出现一阵不小的骚动,大约半小时后,有三个上访群众代表坐到了徐匡娣的对面。
纪委书记徐匡娣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心里对于应付眼前几位老百姓信心十足,见三人有些尴尬的坐在对面,碰也不碰摆在面前的水杯,笑着对他们朗声说:
“你们放心,喝点水啊,这半天肯定也渴了,有什么问题一会说出来,只要合理我会帮助你们解决的。”
徐匡娣特意表现出来的平易近人,一下子让三人轻松了不少,三人中年纪最轻的一位首先开口说:“领导同志,我们这些人都是普水县的农民,我们如果不是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难处,也不会到市里来上访。”
徐匡娣微微点头说:“是啊,你说的话,我能理解,这市里到你们普水县,来回的汽车票也要二十块吧,要是没什么事情,大家挣点钱都不容易,又怎么会白白的把钱扔在路上呢?”
徐匡娣这句话一说出来,立即引起三人的共鸣,年纪大些的农民说:“还是市里的领导水平高啊,说话都说到咱们老百姓的心坎上了,领导啊,咱们这些人可都是被逼的实在没有办法了,这县里的领导不把咱们老百姓当人啊。”
徐匡娣示意身边的记录员开始记录,老人继续讲道:“咱们靠近普水县城,离县城的闹市区也就不到十里路,当时我们附近拆迁,说是建房用地,我们同意了,可是现在却变为工业用地,而且全市造纸厂,导致污染严重,根本就无法居住,我们反映可是政府就是不解决。”
徐匡娣见老人说了半天,也说不到什么重点问题,于是转脸问年轻人:“你们这次来,主要是想要反应什么问题呢?”
年轻人回答说:“现在我们的要求也很简单,第一,搬走造纸厂。第二,释放被抓的无辜百姓,并由乡政府负责受伤群众的医疗费用。
第三,我们强烈要求市委市政府严厉查处这企业老板和政府领导之间相互勾结的腐败问题,严惩涉及腐败的干部。”
徐匡娣听了半天,对于年轻人说的第三点尤其感兴趣,心想:“普水县的问题看来很严重啊!这里头既然涉及到官员腐败的问题,那可就有文章可做了。自己也是刚到普安,如果有政绩那是再好不过了,只不过,现在还弄不清楚,这百姓口中说的涉及腐败的官员,到底是什么背景?”
想到这里,徐匡娣笑容满面的说:“小伙子,你反应的情况,我都明白了,这样吧,我现在先到楼上办公室核实一些情况,你先把刚才跟我反映的情况,详细具体的跟负责记录的同志好好的说一下,记住了,一定要详细,具体,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吗。”
《大展鸿图》 正文 第3442章 无底洞
年轻人赶紧点头说:“好。”
徐匡娣安排了一个纪委副书记接待几位群众代表,要求副书记一定把任何问题问清楚了,特别是企业老板和所谓腐败的官员,这样便于后续问题处理,吩咐完后,自己却转身进了市委办公大楼。
普安市里,当晚上六点整,市委常委再次召开会议,市委常委领导班子成员济济一堂共同听取市纪委书记徐匡娣对普水上访事情的调查结果。
徐匡娣在会议上发言说:“普水县这次的群众上访事件,根据初步调查,完全是人祸造成的,这次的群体上访事件原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就是因为普水县姚县长对此事的处理方式极其不到位,老爷作风,方式粗暴,才会引发如此大规模的群众集体上访事件。”
唐小平听了这话,心里一沉,他没想到调查了半天得出的竟然是这样的一个结论?看向纪委书记徐匡娣的眼神不由多了几分阴冷。
对市委书记不满眼神丝毫未察的徐匡娣继续说:“根据现在掌握的信息看,这次的群众上访事件背后,是有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链条在作怪,当地的领导为什么要更改土地性质,把当初的建房用地更改为工业用地?如此污染,让百姓如何生活,难道他们不知道物极必反的道理?不知道,打伤了老百姓,把事情闹大,他们自己也脱不了干系?这一点,不用我说,大家的心里也很清楚,他们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就有些奇怪了?当地领导既然知道这件事要是闹大的话,影响恶劣,却还是一意孤行?为什么呢?根据调查结果证明,最主要的原因是此事的背后必定存在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条。”
徐匡娣不说,“基层领导有靠山在背后撑腰”,却说,“这些人的背后有一个利益链条在作怪”,这就更加让唐小平感觉有些坐立不安。他心里甚至怀疑徐匡娣似乎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否则的话,她今天汇报工作的口气怎么会有一种强势咄咄逼人的感觉?
其实,唐小平也是做贼心虚,徐匡娣从到普安任职也就那么几天,根本不可能知道太多的东西。
徐匡娣汇报结束后,唐小平一方面想要探探匡明楼市长对此事的口风,一方面也是出于会议惯例的客观需要,他主动提出让匡明楼市长谈一谈对两位书记调查情况汇总后的看法。
匡明楼市长怎么会看不透唐小平的意思?
既然唐小平主动提出要自己发言,他便清了清嗓子,说了几句模棱两可的话。
匡明楼市长说:“各位领导,这次的群众集体上访事件,规模不小,造成的影响也很大,根据徐匡娣和市政法委丁书记调查的结果证明,这件事的症结还是出在普水县个别基层领导干部的身上,素质很有问题。
我们一定要趁着这次机会,对于在此事中不作为,乱作为的一些基层干部实施严惩,只有这样,我们的干部队伍还能肃清此类害群之马,也算是给其他的领导干部提了个醒。对于这次上访事情,也就是随意更改土地使用性质,百姓意见很大这些问题,也要认真的查,看看是谁这么做?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管百姓的利益,都要弄清楚。”
匡明楼市长一番发言掷地有声,让人有一种在某大会上激情演讲的感觉,众位常委听了匡明楼市长的讲话,都频频点头,表示自己对匡明楼市长说法的赞同。
眼看着舆论的方向完全被匡明楼市长和徐匡娣一方控制,唐小平有些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只好最后总结口气说:
“这次的上访事件,事发突然,人数众多,其中到底是什么缘由,我看还需要大家继续仔细调查,毕竟有些干部了这么多年,怎么就偏偏在这件事的处理上犯了糊涂?
老百姓在这件事上到底有没有责任?有什么责任?公安机关的领导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是不是有什么过激的行为,在事发现场起到了激化矛盾的作用?这些都是大家会后需要去认真思考的。”
说到这里,唐小平环顾四周看了一眼在座常委的表情变化,见一个个都像木头尊子似的面无表情,继续说道:
“我们国家的基层领导干部平时工作还是相当辛苦的,在座的不少常委都是从基层领导的岗位上,一步步走上来的,农村的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情况复杂,到底复杂到什么地步,相信在座的各位,只要是在基层干过的心里都有数。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看待这件事的时候,要全面的看待问题,既不能把板子全都打在基层领导的身上,也不能把板子打在上访老百姓的身上,总之,要全面,客观的根据实际情况分问题,得出的结论才是最公正的。”
唐小平的话一讲完,底下立即响起几声稀稀拉拉的拍马屁掌声,市委秘书长张富贵等人就随声附和说:
“还是唐书记看问题全面,眼光放的远啊,只有这样处理问题才能不偏不全,才能把事情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唐小平对老下属的马屁习以为常,他不自觉用眼神瞟了一眼匡明楼市长和徐匡娣,发现他们似乎是局外人一样,一时猜不透这两人究竟在想什么?
唐小平眼神掠过匡明楼市长的位置,对大家提了几点针对此事的处理意见,嘱咐徐匡娣一定要严密关注此事的发展态势,绝对不能让农民再次出现大规模上访的行为。
常委会议开了两个多小时,众位常委饥肠辘辘的从会议室出来,各自寻自己的路子赶紧寻找吃食去了,三五成群的往楼下走。
尽管唐小平也是饥肠辘辘,他现在却一点吃饭的心思都没有,嘱咐司机把车开回家后,他一句话也不想多说,把脑袋靠在车后座的枕垫上,闭目养神。
政治敏感度极高的唐小平感觉到此时的自己正在陷进一个漩涡中,他从张富贵那边知道,土地是自己的表妹当时拥有,后来和林老板置换,但是缠到最后还是会查到自己的身上,如果不尽早想办法爬上来,只怕这漩涡底下是一个深不见的的无底洞,自己只要是进去了,就别再想出来。
《大展鸿图》 正文 第3443章 小姨子
就在唐小平心情郁闷的时候,秦书凯和江建锋正置身风景秀丽的洪泽湖畔某度假村,两人一人一根竹竿正比赛钓鱼。这种敏感时期,两人跑到如此偏僻的度假村来钓鱼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坐在荫凉的大树底下,不时一阵微风轻拂脸上,秦书凯的心情是轻松的。
他像是闲话家常的口气对一米之隔的江建锋说:“江主席,普水那边的局面你也看到了,唐小平亲戚转让土地更改使用性质的的事情很多人也知道,而且涉及到官员腐败问题,我答应的事情已经做到了,眼下这局面算是够乱吧?接下来如何操作,那就是你江主席的事情了。”
江建峰笑道:“其实,这么一闹腾,我需要的气候已经出来了,等我把此事情在发酵一下,加把火,到时候唐小平这个家伙会给老子阳痿的,我会让他主动的和老子妥协,你只要让百姓上访继续存在,我就很快把此事情摆平。”
秦书凯轻轻点头:“行。”
江建峰显然对此次和秦书凯之间的合作相当满意,他对秦书凯表示感谢道:“这次的事情谢谢你,你放心,我答应你的事情决不食言,至于你说的那个贾正春,你想什么时候让他辞职都行。”
秦书凯听了这话,皱眉思忖片刻说:“江主席,依我看贾正春要是有眼力的话,把他留在经济开发区主任位置上也没什么不好?反正总要有人当主任嘛,索性成人之美让他继续干吧,这年头,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他经过此事后也绝不会再敢耍什么心眼了。”
江建峰听到此话,忍不住挑了一家眉头,心里对秦书凯不由多了几分赞赏。
很显然,秦书凯刚刚作出的决定是英明的。
如果真的是让贾正春辞职,来一个所谓的新的主任,那要花时间从新了解,是否能跟他老老实实搭班子配合工作还很难说。
可是贾正春如果还在位置上,他是唐小平的人,唐小平就不会把别人送过来,那么贾正春这个主任等于是废人,他以后不敢和秦书凯斗就只能选择听话。如此一来,表面上贾正春还是经济开发区的主任,其实他不过是秦书凯随便呼来喝去的一条狗,一条对秦书凯言听计从的好狗。
江建峰答应秦书凯道:“行,贾正春这个人你说怎办那就怎办,我接下来主要精力要对付唐小平,毕竟我的儿子什么时候出来还得唐小平那老狐狸松口呢。”
秦书凯又轻轻点了一下头,表示理解江建锋的说法。
政法委的吴副书记自从姚书记被带走后,因为在唐小平的印象中此人是姚书记的人,也等于是自己的人,于是就先安排吴副书记就主持政法委的工作,至于说能不能继续上一步,那就不是自己能控制的。
吴副书记自从被江建峰控制后,其实姚书记能够被控制什么的,都是吴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