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二卷鞍山风云]
第102节第102章大幕拉开
其实有许多感情从开始到结束,不管结果如何,我们想到只要有过这种让自己曾有过让心灵为之震动的感觉,这本来就是一种富有,一个温暖的感情矿藏,一种生命中最厚重的拥有,毕竟曾经交换过彼此的快乐和寂寞,不要再难过,人总得去面对醒来的一切。人世本无常,岁月流逝如梦一样,曾经的梦想和誓言如落叶般随风飘荡到不知名的地方,但我们始终相信当初说它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的。
然而谢丹阳自己的内心真是是这样想的?又或者说苗人凤真的愿意舍弃一些其他的东西帮助她?我相信这是不可能的,或多或少的,也许只有那么一点点的人情。
不过说实话这种人为制造的碰撞,的确能够让苗人凤这样的人产生一些感官和触觉上的新发现。此时此刻两人已经早早的收拾好战场,谢丹阳整理好随身的衣物,打理着自己的头发,而苗人凤则紧了紧裤腰带。
毕竟苗人凤的经验要老道得多,看见站在远处的谢丹阳那让人眼馋的身体,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这种感觉当然要比代于红的还要深厚,不过代于红和谢丹阳两个女人在苗人凤的心里的地位还是完全不能同等的。
苗人凤喝了一口水说道:“谢丹阳,那个中午我请你吃饭。就在隔壁的碧云饭庄。”
谢丹阳有些喜出望外,暗想自己的目的就要达成,再说付出了这么多对方怎么也得有个表示不是?于是笑了笑答道:“嗯,尽凭干爹吩咐。”
现实中就是这么好笑,本来先前两人还在行男女之事,然而完事儿之后又一口一个干爹叫的好不亲热,现实也是这么残酷,加入谢丹阳不主动投怀送抱,那么也许就想早上谢丹阳打电话来那样,苗人凤没有什么印象。还好,谢丹阳尽情的发挥,并加点儿小小的手腕,让苗人凤找到了感觉,因此必然而然的,男人尝鲜这个理念会在苗人凤的脑子里呆很久很久。
下午吃过午饭,谢丹阳终于还是找准了机会给苗人凤诉说了一些个事情,希望苗人凤能够帮忙解决一下,苗人凤其实在谢丹阳主动送上门的那一刻就知道要发生这些个事情,因此早就准备,如果不超出界限那么帮其办一下是完全可能的。
于是乎苗人凤还是爽快的答应了谢丹阳的要求,不过嘱咐以后要严于己等等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事情。
当然苗人凤答应了谢丹阳也不会直接就下命令,想想都可以知晓一个堂堂的省长再怎么也不可能做这些小事情的,不然让别人知晓,那么背地里不知道又要说些什么难听的话。既然苗人凤不能直接如此那么叫人代为交涉下还是可行的,因此没过多久西原市新进市长曹天明来到苗人凤这里。这个曹天明的身份可不简单,看过以前章节的人可能都知道那个时候的曹天明还是一个副市长,然而就在前面换届的时候曹天明升入市长,而原市长王伊来直接升任西原市书记。
王伊来是张春林的嫡系,两人关系很好,所有人都知晓,而曹天明则和省长苗人凤挂上了勾,因此两人关系很好。平日里曹天明与王伊来貌合心不合,而恰恰反应了张春林和苗人凤二人之间的关系。当然扯了这么多还是闲话少说,曹天明来到苗人凤这里之后第一眼见到的就是旁边身材曼妙而且几乎熟透了的谢丹阳,不过最多也就是一眼,而后曹天明对着苗人凤说道:“苗省长,您找我?”
苗人凤对这个曹天明还是很看重,不单单是控制市里的一个重要的棋子,更是帮助自己办理事情的最佳人选。
“嗯,是有点事情找你,对了这是谢丹阳,我的干女儿,现在在鞍山县委做办公室主任。”苗人凤先介绍的说道。
苗人凤说完,曹天明立马懂得起两人之间为妙的关系,于是笑嘻嘻的说道:“嘿嘿,谢主任,嗯不错以前我们好像见过哈。”
谢丹阳也知道此人就是西原市的市长,当初江泽凯还是鞍山县县委副书记的时候,谢丹阳都认识此人,今次因为苗人凤的关系,觉得这也未尝不是一个机会于是说道:“曹市长,您好。”
几人在房间里面寒暄几句之后,苗人凤把需要曹天明办理的事情说了出来。曹天明清楚以后想了想随后说道:“苗省长,这事你就放心吧。”
曹天明一说完,谢丹阳便笑嘻嘻的说道:“那我就谢谢您了!”
“哎,说什么谢啊?你是苗省长的干女儿,帮忙也是理说应当的啊!”……
结束了几天的行程,谢丹阳回到了鞍山,此次上省城显然是大有收获的,因此上班之后反而不着急了,因为当初走的时候曹天明说过就这几天会想办法把谢丹阳的外甥弄出来的。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一个多星期过去,这日谢丹阳照例在家里悠闲自得的看着电视打法着时间,不过过了一会儿,谢丹阳的房门便响了起来。而后谢丹阳连忙过去打开房门。
“愕,刘卫东?”谢丹阳见到来者之后惊呼道。
“表姨,我出来了!”刘卫东高兴的说道。
“好好,出来了就好,这短时间你在里面受苦了!”谢丹阳说道。
刘卫东见此,连忙大大咧咧的说道:“没有,我在里面吃好穿好,只是不自由罢了。”
“呵呵,也不错,吃了饭没有?”
“没有呢!”
“走,我带你出去吃点好的。”……
也就是这一天,杨延还在办公室里整理着资料,值得庆幸的是,工期在经过白晚班两班倒之后,大大的加快了。眼下最多还有一个多星期,大部分的工程量将完毕,最后只会剩下一些需要整理的事情。
正在这时,郭美美连忙走了进来对着杨延说道:“杨县长,不好了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一惊一乍的?”杨延问道。
“那个刚才吴队长来找你,我见你在忙就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刘卫东被放出来了!”郭美美说道。
“什么?刘卫东出来了?”
“嗯!”
“吴天现在在哪了?”杨延有些着急了,问道。
“还在外面!”
“去把他叫进来!”
片刻之后吴天走了进来,一边走一边说道:“杨县长啊,现在见你还真不容易,还要预约啊?”
“哪有啊,这都是美美滥用职权的!”
“呵呵,这样也好,面得有人打扰,对了今天刘卫东被放出去了,当时我也很是奇怪,就去问沈局长,你知道沈局长怎么说吗?”吴天反问道。
见到杨延摇摇头,吴天儿继续说道:“沈局长说今天接到市里的电话,叫沈局长直接放任,至于当时市里谁给沈局长打的电话这里我就不太清楚了!”
第103章完美结局(上)
(这章有些数据是摘录的,因此还希望大家不要说我,还有求情书票。谢谢!)
杨延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刘卫东的放出来,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本来杨延觉得这也算是一个好的结局,然而毕竟杨延是个年轻人,虽然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早已熟悉其中的规则,但是杨延还是不服。
打法走吴天,杨延决定亲自拜访一下沈云,沈云这个女人,在鞍山县这么多年,屹立不倒,除了有原则以外还有的就是为人处世很不错,是个玩政治的高手,因此杨延还是决定从她那里问清楚原因。
果然沈云的回话肯定了杨延的想法,也就是市里边的新进市长曹天明直接打招呼,说是上面有人要放调刘卫东,这件事情这样发展下来,也就是说明不不是曹天明的注意而是比曹天明还要上面的人物发的话。
既然如此杨延也就不在意了,杨延暗道放了也好,如果终要冲刘卫东那里套出话来,那么这后面的那个人必然是谢丹阳,如果谢丹阳真的被曝光与大众之下,那么谢丹阳最终也会手到惩罚。杨延不想做得太绝,所以这件事情慢慢的从心里开始淡化下来。
又过了些时日,六月的气候跟五月一样能个炎热,但是杨延很清楚的意识到就是在这段时间全国将迎来大面积的降雨。但是工地上面还有些收尾的工作还没有完成,因此杨延这几天一直泡在工地上。
看到工人们挥汗如雨的劳动着杨延心里很是欣慰,暗道此时的辛劳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将保证鞍山县城以及周边的安慰,所以此时此刻付出的再多也是值得的,为了表现出杨延不是那种不近人情,最后在晚上还是招呼了大家一起吃了一通酒宴,一来感谢大家的辛苦,而来也让自己的心里好受一点。
终于熬到了工程的验收阶段,杨延安排了一个盛大的验收仪式,按常理来说杨延本不想做这些花架子工程的,毕竟这工程自己确实了解,质量过关,能够禁得起大风大浪,但是杨延还是有些底气不足,毕竟这次是百年一遇的洪水。不过最后鞍山县县委县政府看到杨延辛辛苦苦,而且这也是个形象工程,于是乎还是大搞特搞一场。这日县里的几个县长还有柯于山书记等一干人等都出席了验收仪式,并且场面颇为壮观而且热闹,杨延这个主事人也在上面发了眼,因此杨延顿时身价倍增,在整个鞍山可谓说成了明星般的人物。
然而工程验收刚刚结束没过几天,整个鞍山来至西原甚至全国便迎了一次大的降雨,先前还没什么,然而这老天一下雨就停不住了,一时间全国各地尤其是长江流域的各个区县都出现了严重的洪水险情。
鞍山西安本身也有一条河贯穿全境,而且从整个县城中间穿插而过,所以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还好的是杨延主持修的堤坝阻挡住了几次大的洪峰通过,一时间人们发现从新闻上看到的各地的灾情在鞍山却是没有出现,慢慢的这才感觉到杨延的英明之举。
这次大的洪水自6月份起,长江流域出现3次持续大范围强降雨过程。第一次,是6月中旬至六月底。江南大部分地区暴雨频繁,江西、湖南、安徽等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1倍以上,江西北部多2倍以上。第二次是7月初至7月月底。长江三峡地区、江西中北部、湖南西北部和其他沿长江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2倍。第3次是7月末至8月末,长江上游、汉水流域,四川东部、重庆、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降雨量比常年偏多2至3倍。受降雨影响,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第二次全流域大洪水。
1998年洪水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在各地党和府的领导下,广大军民奋勇抗洪,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大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据各省统计,农田受灾面积2229万公顷(3.34亿亩),成灾面积1378万公顷(2.07亿亩),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省(区)受灾最重。
一直到9月初整个大面积降水才逐渐减退,鞍山县因为有了防洪工程躲过了一劫,当全国各地在洪灾之后都忙于减灾重建的时候,鞍山县却屁事没有。经常有一些来至市里省里甚至中央的高官来到受灾地检查灾情,然而都在路过鞍山的时候,发现了鞍山的情况,一时间都想探究其中的原因。
为此情况之下,鞍山县的柯于山书记和孙海明县长比以前要忙了许多,原因几乎每天都要接见这个官员和来至全国各地的媒体的采访,当每次面对别人提问的时候柯孙二人都会直言不讳的说明鞍山的市政建设工程的重要,以及这个背后主持修建的人杨延的功劳。这样一来连同杨延在内的鞍山一下在全国出名了。各大媒体报纸的头版在一个时期以内几乎都是关于杨延和整个鞍山在这次洪水中所表现出来成绩的展示。
鞍山一出名,那么西原市,直至西原省也都出名了。本来这次西原省的灾情也很严重,但是在鞍山荣誉光环的照耀下,一下子变得寻觅不到踪迹。鞍山长脸了,鞍山的官员,西原市的官员、西原省的官员都长脸了,他们这一切的变化都来至一个人,那就是杨延。
这日在鞍山县举行的常委会议上,鞍山县的书记柯于山在会上着重夸奖了杨延的英明决定和功绩,话到最后还说明以后杨延要作为鞍山的代表到全市全省有可能全国去做演讲。这一消息彻底震惊了杨延,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居然会牵出这样的后续的时间,一时间有些难以适应。
不过既然木已成舟,那么杨延也只有硬着头皮上,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直至年底以内杨延这个鞍山县小小的副县长,去了十几个省市,做了上百场的演讲,当然杨延不可能说自己有先见之明,而作重防备等等。话里还是透露出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牢记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好每一件事情云云。
一晃又进入了十二月的月底,杨延终于结束了长达几个月的行程,县里的领导见到杨延却是在这几个月以内为鞍山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特地放了一个星期的假,让杨延好好休息休息。
杨延最后也不矫情,欣然接受。不过杨延休息也没有别的取出,只是回到了省城,一连几天都窝在那个小小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