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荣亲王_分节阅读_第149节
前来拜祭的,除了四王八公之外,史家,王家,薛家纷纷弄了路祭,那声势,竟然比原著中秦可卿去世时还要浩大几分。
当日下午,因为要送丧,所以贾家的所有小辈全都在场,贾宝玉也因此被贾母放了出来,只不过,他不仅没有瘦下来,反而还胖了几分。
他站在人群中,依旧非常惹眼,而这一次,北静王还亲自到了,随后整出了“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的夸赞,不仅如此,还把孝康帝赠送给他的一串手串,送给了贾宝玉。
对此,贾环冷眼旁观,在知道是冯紫英在背后搞鬼后,他对北静王没有丝毫好感。
尽管原著中,北静王亲近贾家,可结局却是由他和贾雨村亲自抄家的。
路祭结束,贾敬的灵柩由十六人抬着,缓缓朝着城外铁槛寺而去。
正文 第三百六十二章 铁槛寺静虚有求(五)
神经城外,铁槛寺。
这铁槛寺,原是宁荣二公在世时修建修造,现今还是有香火地亩布施,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便宜寄放。
其中阴阳两宅俱已预备妥贴,好为送灵人口寄居,不想如今后辈人口繁盛,其中贫富不一,或性情参商。
有那家业艰难安分的,便住在这里了,有那尚排场有钱势的,只说这里不方便,一定另外或村庄或尼庵寻个下处,为事毕宴退之所。
还未到铁槛寺门口,就见接灵众僧早已齐至,不多时,就开始寺中另演佛事,重设香坛。
贾敬的灵柩,停放于偏室之中,由墨鸦这个小道童亲自守着。
外面,贾环款待一应亲友,也有扰饭的,也有不吃饭而辞的,一应谢过,宾客散完时,已至未末时分。
里面的堂客,依旧是凤姐张罗接待,先从显官诰命散起,也到晌午大错时方散尽了。
只有几个亲戚是至近的,等做过三日安灵道场方才离去。
邢夫人和王夫人心知凤姐必不能立刻回去,所以也便就要回荣国府。
二人走时,将贾宝玉也带回去了,贾母因为身份太高,所以并未前来。
因为族中诸人皆权在铁槛寺下榻,独有凤姐嫌不方便,不说这几年她也算是锦衣玉食,虽然是来帮忙的,可也难以接受这个鬼地方的清苦。
所以,早在来铁槛寺前,就派人前来和馒头庵的姑子净虚说了,腾出两间房子来作当做睡觉之用。
说起馒头庵,原著中也叫水月庵,只因为这庙里做的馒头好,就起了这个浑号,距离铁槛寺不远,所以当做歇息的地方也算不错。
傍晚,凤姐等人到了水月庵,净虚带领智善,智能两个徒弟出来迎接,大家一番见礼后,凤姐等便入净室更衣净手,又见智能儿越发长高了,模样儿越发出息了,因说道:“你们师徒怎么这些日子也不往我们那里去?“
净虚道:“可是这几天都没工夫,因李老爷府里产了公子,太太送了十两银子来这里,叫请几位师父念三日《血盆经》,忙的没个空儿,就没来请奶奶的安。”
虽然不同于原著,可大体上话都差不多,若是贾环在这里,恐怕就会感觉到原著的力量了。
静虚陪着凤姐,凤姐也略坐片时,便回至净室歇息,静虚相送凤姐回去。
此时众婆娘媳妇见无事,都陆续散了,自去歇息,跟前不过几个心腹常侍小婢。
这时,静虚有些支支吾吾的,见她这般,凤姐就问道:“有何事要求到我头上?”
见凤姐主动提起,静虚笑着,便趁机说道:“呀,奶奶还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就看出了贫尼心事。
是这样的,我正有一事,要到府里求太太,先请奶奶一个示下。”
因为刚刚才欠下人情,凤姐便想着若是不难办,,那就给她办了也好,就当还人情了,便笑道:“先说来听听,我如今也不再荣国府里管事儿了,今儿前来,也只是帮着我家三弟处理敬老爷的后事。
不过,你提之事,若是不难,那我顺手也就给你做了,但若是太难,那你就去和太太说,如何?”
静虚这老尼姑也没想过凤姐会拒绝,所以直接笑道:“阿弥陀佛!
只因当日我先在长安县内善才庵内出家的时候,那时有个施主张大财主,有个女儿小名金哥,那些年,每年都来我庙里来进香,不曾想,竟然遇见了长安府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
那李衙内一心看上,要娶金哥,打发人来求亲,谁知那金哥已受了原任长安守备的公子的聘定。
张家若退亲,又怕守备不依,因此说已有了人家。
谁知李公子执意不依,定要娶他女儿,张家正无计策,两处为难。
不想守备家听了此言,也不管青红皂白,便来作践辱骂,说一个女儿许几家,偏不许退定礼,就打官司告状起来。
那张家急了,只得着人上京来寻门路,赌气偏要退定礼。
我想如今长安节度云老爷与府上关系最好,可以求太太与老爷说声,打发一封书去,求云老爷和那守备说一声,不怕那守备不依,若是肯行,张家连倾家孝顺也都情愿。”
凤姐听了,顿时笑道:“这事倒不大,只是太太再不管这样的事。”
静虚笑道道:“太太不管,奶奶也可以主张了。”
凤姐一听,说笑道:“我也不缺银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
净虚听了,打去妄想,随后好久,这才叹息道:“虽如此说,张家已知我来求府里,如今不管这事,张家不知道没工夫管这事,不希罕他的谢礼,倒像是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
见静虚这老尼姑激自己,凤姐却一眼看穿,笑道:“这点子事,原也很好解决,荣国府虽然没有以前的威望了,可也不是什么人都敢看不起的。”
静虚一听这话,还以为凤姐答应了,当即笑道:“若是在贫尼跟前,就算是使劲也不知道往什么地方使,但是奶奶跟前,再加一些,也不够奶奶一发挥的。
只是俗语说,能者多劳,奶奶虽然不管荣国府内务了,可本事却没丢掉。
不然敬老爷这般大事,如何会交给奶奶?
只不过,奶奶也要保重金体才是,毕竟贫尼看奶奶这般神色,想来也是因为那环三爷年纪小不管事的缘故。”
凤姐虽然不看重银子了,可谁不爱听奉承?凤姐越发受用,也不顾劳乏,心想若是能够帮静虚解决这事儿,也能还了她的人情。
当即笑道:“你说的这事儿,若是真的,倒也不难解决,不过,我终究只是个女人,如今也没有管理荣国府的内务,说话未必好使。
不如这样,我将这事儿告知我家三弟,依着他的本事,定然手到擒来。
你可不知道,别看我家三弟年幼,身上可是承袭着宁国爵位的,而且如今才十四岁,就已经考取了殿试的状元。”
一听凤姐的夸赞,静虚脸上立刻满是惊讶,欣喜道:“若是三爷能帮忙解决这事儿,张家说了,愿意给三千两银子作为答谢。”
“切,三千两银子?
别人看着多,可说句张狂的话,这钱在我家三弟眼中,连根毛都不算。
你也别银子不银子的,他若是答应,这银子你就自己消受就好,他若是不答应,你就算将一座金山放在他面前,他连眼皮子都不会抬一下的!”
静虚一听,心想不用给银子就能把事情办成,更是千恩万谢道:“哎呀,若是真成了,贫尼定然对奶奶和环三爷感激不尽。”
正文 第三百六十三章 水月庵拨乱反正
“哎呀,若是真成了,贫尼定然对奶奶和环三爷感激不尽。”
神京城外,铁槛寺。
贾环把最后一拨客人送走后,坐在椅子上休息,虽然他没有喝酒,可一连五十多天的忙碌,也让他精疲力竭。
刚刚闭着眼睛休息一会儿,就被守诚小心翼翼地推醒:“三爷,琏二·奶奶派人过来,说是请三爷过去有事商量一下。”
贾环缓缓睁开眼睛,有些不耐烦地看了守诚一眼,见状,守诚并不害怕,反而心里有些敬佩。
这五十多天以来,三爷每天只睡一个半时辰,而且不管头天晚上睡多晚,第二天天不见亮就起来了。
“二嫂子找我?”
贾环面无表情地问了一句。
“是的,三爷,琏二·奶奶正在水月庵,说是等着三爷过去有事商议。”守诚恭敬道。
“水月庵?”
贾环疑惑,突然他记得,所谓水月庵,不就是智能儿所在的那个馒头庵吗?
庵主似乎是个叫静虚的老尼姑,而且没记错的话,有一章就叫王熙凤弄权铁槛寺,说的就是凤姐答应了静虚的要求,拆散了别人的姻缘,后来张家小姐殉情死了。
想到这儿,贾环微眯着双眼,缓缓起身,沉声道:“那就去看看吧。”
虽然这一世凤姐的命运已经被他改变了不少,可谁说得清,会不会再有改变?
在事情未曾盖棺定论之前,一切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守诚守仁,怀信等扈从护着他,缓缓朝着水月庵走去。
不多时,就见水月庵门口,有一个女尼姑正提着灯笼,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见他过来后,小尼姑急忙开口问候:“可是环三爷?”
这小尼姑略有姿色,虽然算不得国色天香,但也不差,如果一百分的满分,这小尼姑至少也有七十五分。
贾环并未在意,毕竟这个红楼世界,谁又比得上金陵十二钗里的那几位?
瞥了一眼,贾环点点头,小尼姑吃了一惊,心想这位环三爷样貌好生标志?心里虽然想要搭讪几句,可见贾环面色沉稳,未见轻浮之状,虽然看上去消瘦不少,可身上的气势,却让小尼姑不敢多说什么!
“庵主和琏二·奶奶正在偏厅等着环三爷,说环三爷如果到了,可自行进去。”
说完,小尼姑侧开身子,露出了一弯曲线,虽然诱人,可在贾环眼里却觉得不端庄,随即眉头微皱,便走了进去。
守诚守仁等想跟着进去,却被贾环摆手制止,平静道:“这是佛门清净之地,你们不方便进去,就在这里守着便是了。”
“是,三爷。”
守诚等人恭敬点头,当即分散开来,守在大门两边。
一旁,小尼姑看得眼花缭乱,心神摇曳不止,不知道在想什么羞涩之事,脸色悄然变红。
贾环见状,心里更是不喜,出家之人,既然六根不净,还出什么家,同时心里也对凤姐的邀请有些不情愿。
不过,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处事原则,他冷声道:“前面带路。”
小尼姑吓了一跳,赶紧走在前面领路。
片刻之后,便来到了偏厅之中。
只见平儿守在凤姐身边,凤姐则是坐在软榻上,在她对面,一个看起来面色慈祥的老尼姑正与凤姐逗笑着。
“三爷来了。”
平儿眼尖,一下子就见到了刚刚进来的贾环,当即上前行礼。
“平儿姐姐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虚扶一把,平儿起身后,贾环对凤姐行礼道:“二嫂子找我来,所为何事?”
“三弟快来坐下。”
凤姐上前,拉着贾环坐到旁边的椅子上,随后对着老尼姑夸赞道:“这就是我家三弟,本事可大着呢,你这事儿若是求到我这儿,我还不好出面。
不过,若是我家三弟答应了你,这事儿必然是成的。”
“贫尼静虚,见过环三爷。”
“师太请起,你既是出家人,又是长者,何须这些俗礼?”贾环平静地说道。
听着这话,静虚尤不自知,正要笑着说些什么时,却见凤姐给她使了眼色,随即赶紧装作面色凝重地说道:“环三爷当面,贫尼也不敢作假,之前求着奶奶(凤姐)帮个忙,但奶奶却说她如今不管事儿,若是要帮忙,还得找环三爷。
贫尼想着这对环三爷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儿,索性就厚着脸皮求给脸。”
贾环面色并没有变化,只是点头道:“既然二嫂子找我来,是为了帮你的忙,那你不妨说说看,如果在不违背良心和道义的前提下,帮一帮也不是不可以。”
“是啊,三弟说的是,你之前帮了我的忙,若是不是什么昧良心的事儿,我们也顺带为你办了,就当还你人情。”
凤姐见贾环并未直接一口应下,也后悔刚刚自己夸下了海口,随即赶紧说了这话,以防静虚这老尼姑摆她一道。
见凤姐不像刚刚那样信誓旦旦,静虚心里也有些打鼓,随即又把刚刚和凤姐说的情况再说了一遍。
闻言,贾环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感叹原著的力量还真是大得没边了,哪曾想秦可卿还好好活着,贾敬提前死了里面,竟然还让他遇到了这件事儿。
原著中,凤姐答应了这事儿,结果就是拆散了一对恩爱的男女,张家小姐自杀而死,到了后来这也成了荣国府草菅人命的证据,成了一个罪证被告发。
而凤姐在原著中,虽然不算是个好人,可能对不起很多人,包括这个张家小姐,但是她对得起荣国府,对荣国府可以说是倾尽全力,没有她荣国府是不可能那样井井有条。
她利用职权为自己也谋了不少好处,导致她是个很有争议的女人,还是那句话,她对不起很多人,但是她对得起贾府,这也是贾环为什么会要在一开始的时候,点醒她的原因。
如今,凤姐没有直接答应下来,那就说明一切都还是在发生着改变,既然如此,那就证明这件事儿他是需要再出手的。
点了点头,静虚还以为贾环答应了,正准备要说感谢的话时,却被贾环摆手打断道:“如果你所说为真,这件事可以包在我身上,银子不银子的,三爷我也不稀罕。
不过,现在三爷我不能直接答应你,毕竟常言道,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
等我派人去打探清楚具体情况后,我会让人来告知你。”
说到这儿,贾环瞥了静虚一眼,随即沉声道:“但是,丑话说在前头,如果你所说的与事实不符,那么就别怪三爷对你不客气了。”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还请三爷明察。”静虚本想说点什么,却被贾环的眼神给吓了一跳,当即赶紧点头表示自己的话是真的。
见状,贾环点点头,随后平静道:“行了,等这件事儿打听清楚了再说。
再一个,师太身为出家人,自当六根清净,对于红尘俗事,还是少管一些才好。”
???
正文 第三百六十四章 试身手水溶挽留(二)
“再一个,师太身为出家人,自当六根清净,对于红尘俗事,还是少管一些才好。”
神京城外,水月庵。
贾环话音落下,目光有些冰冷地瞥了一眼老尼姑静虚,迎着他的目光,便看见静虚头上冷汗都流下来了,身子正忍不住发抖。
一旁,凤姐见情况不对,赶紧打岔道:“三弟多日未曾好好休息了,如今好不容易将敬老爷的事情办完,还被我拉来办事儿,真真是我这儿嫂子的不对。”
凤姐陪小心,贾环也将自己眼神中的冰冷收起,随后对凤姐笑道:“二嫂子这话,不是打我的脸吗?
若没有二嫂子帮忙,老爷的丧事还不知道办成什么样,说不定早就闹出了笑话。
对此,我感激还来不及,若是静虚师太所说为真,这也不过是顺手为之,算不得什么。
等过几日休息好了,我还有厚礼要送给琏二哥和二嫂子呢。”
说到这儿,凤姐脸色流露出感动,随即笑道:“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就见外了。
行了,我看三弟神色憔悴,这些日子嫂子我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三弟快回去休息吧,有什么话等三弟休息好了再说便是。”
闻言,贾环也感觉疲惫不堪,随即点头笑道:“那二嫂子也早点休息,我便先回去了。”
随后又看向静虚,平静道:“你说的事儿我放在心上了,最迟三五天,必会给你一个答复。”
不等静虚开口,贾环便转身出去了,凤姐赶紧给平儿使眼色,平儿会意,亲自送他出去。
片刻后,偏厅之中,静虚心有余悸地叹息道:“这位环三爷,好大的煞气,那眼神仅仅在贫尼身上看了一眼,贫尼便感觉如坠冰窟一般。”
见她仿佛劫后余生一般,凤姐噗嗤笑道:“你这还算好的,他若是发起怒来,别说是你,就算是我家二爷,也得打一个寒颤。”
话音一转,凤姐又笑道:“不过,既然他已经答应了你的事儿,若你所说是真的,这事儿必然也就成了。”
见凤姐笑得开心,静虚也不敢将自己特意隐瞒的事情告诉她,只是轻轻拍着胸口,大口大口地喘气。
水月庵外,贾环告别平儿,随即吩咐道:“让百鸟探查一下长安县守备和张家的事情,这事儿虽然并未传到神京,但想来在长安县也算是人尽皆知,尽快给出探查结果。”
闻言,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