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之荣亲王》

红楼之荣亲王_分节阅读_第17节

《红楼之荣亲王》 西边乌蒙 6912 2021-04-26 18:42

  贾环在贾母丫鬟的安排下,坐在挨着花厅大门边上的一桌。

  贾母坐主桌,身边王夫人,邢夫人还有薛姨妈作陪。

  贾宝玉虽是男儿身,可并没有与贾珍他们一起坐,而是与黛玉宝钗以及三春坐在一起。

  并排的一桌,坐的是贾赦,贾政以及贾珍。

  下首边上的一桌,是王熙凤,李纨尤氏秦可卿等人。

  而又在往门外的一桌,乃是贾琏,贾蓉,薛蟠等人。

  唯有贾环这一桌,只有贾琮与之做在一起,其他陪席的,都是府里比较有面子的奴才。

  旁边,贾琮眼含愤怒,敢怒而不敢言,只是有一筷没一筷的铎一下自己面前的碗。

  主位上,等所有丫鬟们上完菜后,贾母很是高兴地说着一些场面话,无外乎今逢佳节,感念皇家天恩之类的,又说着聚会的缘由,然后大家吃好喝好之类的,很有水平。

  “好了,大家都动筷子吧。”贾母率先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鲜美无比的鱼肉。

  众人见贾母动筷子了,也就跟着吃得不亦乐乎,像贾政和贾琏这两桌,开始一边喝酒吃菜,一边谈论着神京城中的一些趣事。

  偶尔和贾母她们说说笑话,倒也感觉不无聊。

  反观贾环贾琮这一桌,吃的十分安静,就好像不是在聚会,而是在一个人吃饭一般。

  这时,贾琮小声地说道:“环哥儿,你最近怎么都不来找我玩了?”

  前身在府里没几个玩伴,平日里就和贾兰这个小辈,以及贾琮一起玩。

  主要原因是因为前身这人性格太过猥琐,登不得台面,所以府里只要还有些地位的,都不会和他一起顽。

  贾环微微一笑,看着处于生气边缘的贾琮,笑道:“琮三哥,不是我不想去找你玩,只是我家老爷管得紧,要读书啊。”

  贾琮感觉自己被抛弃了,明明大家约好一起做学渣的,你怎么悄悄变学霸了呢?

  看他一副说好一起白头,你却偷偷焗了油的样子,贾环笑道:“琮三哥不必生气,我虽学业繁重,无法去你那里,平时下了学,你可以来我这里啊。”

  听着贾环这般安慰,贾琮心情终于好了很多,便胃口大开,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和贾环聊天。

  二人说得起劲,在贾政那一桌,由于贾家后代之中,唯有贾敬有功名之外,余者只有逝去的贾珠有着一个秀才红名,贾环近日读书刻苦,加上贾代儒想要从贾环这里获得更多的好处,所以经常主动告诉贾政。

  贾政也是有着喝高了,于是便起头道:“咱们贾家也算是诗礼传家了,在这端阳佳节,岂可无诗歌下酒?”

  主桌上,听得贾政这么说,贾母也是非常高兴道:“政哥儿说得不错,小辈之中,宝玉,黛玉的诗也是作地不错的。”

  见贾母高兴,贾赦也不想驳她面子,于是附和道:“老太太所言甚是,宝玉这孩子自小聪慧,区区一首诗只不过手到擒来罢了。

  既如此,小辈之中,任何人皆可作诗,作得最好的,这块玉佩就当做奖励了。”

  一边说着,贾赦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块玉佩取下,放在手中给众人观看。

  贾赦都要有所奖励了,贾母和贾政怎么可能没有表示?

  特别是贾母,她知道贾宝玉读书虽然不行,可是作诗还是非常不错的,且黛玉的诗词也是能够拿得出手的,索性高兴道:“作诗最好的,我也有有赏,可不能让大老爷专美于前才是。”

  “哈哈哈,还是老祖宗,想必老祖宗的奖励,能够让我们看花眼才对,要知道老祖宗屋子里,各种珍宝古玩,可是见都没见过呢。”王熙凤本来就是个咋咋呼呼的性格,虽然不管家,但是她还是想在贾母面前表现一下。

  “你这凤辣子,有你什么事?”贾母笑骂道。

  “老祖宗,哥儿姐儿们作诗厉害,我这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字的人虽然得不到老祖宗的赏,可能看一眼也是不错的嘛。”

  王熙凤见贾母并未怪罪,也就胆子大了起来,还装作财迷一样的样子,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贾政见大家都有兴致,于是便吩咐下人们去准备笔墨纸砚。

  不多时,在花厅的另一边,七八张桌子摆在一起,每张桌子上都有文房四宝伺候着。

  贾宝玉虽然惧怕贾政,可这里有贾母在,胆子也大了起来,带着黛玉便率先而去。

  宝钗和三春也紧随其后,唯有贾琮和贾环二人迟迟不动手。

  众人也没在意,大家都知道贾母王夫人不喜欢贾环和贾琮这两个孩子,也就没提。

  大约二十分钟,黛玉宝钗同时停笔,各自写下了一首七言,没多久,贾宝玉也作完了,随后三春也是赶紧写完停笔,每个人将自己的诗拿到贾母处,等待着贾母的点评。

  看着有些紧张的众人,贾母也开始点评起来,她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是点评的水平还是有的。

  果不其然,黛玉宝钗的最好,贾宝玉次之,三春再次之,贾兰垫底。

  众人纷纷赞美,贾母也准备给出奖励之时,贾政眉头一皱,随后目光落在贾环身上,顿时大骂道:“你这小畜生,大家都作诗完毕,你怎么还在这里端坐着?”

  众人目光看了过来,贾环恭敬道:“回老爷话,并非是孩儿不去作诗,只是我这里无诗可作,唯有一首词。

  老祖宗和老爷让作诗,并未让作词,因此孩儿不敢上前丢人。”

  听得他这话,贾政言语一滞,随后说道:“允许你作词一首,不过,若是做得不好,你可仔细你的皮。”

  “是,老爷。”

  贾环无奈,他一个现代人会做什么诗?这不是逼着他作弊嘛?

  于是走上前去,提笔写道:“摸鱼儿·午日雨眺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

  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

  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

  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

  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

  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

  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停笔,将其恭敬地递了过去,贾母看了之后,直接不作声了,黛玉宝玉等人虽然写的不错,可这首摸鱼儿一出,还有谁能够比得上?

  一旁,贾政大喜,以他的文学水平,自然知道这首词写得很好,且应景。于是赞赏道:“环哥儿虽然未作诗,可这词写得不错,不比古人差,我看当属第一。”

   正文 第四十一章 过端阳骤掀桌子

  荣国府,花厅。

  一首纳兰容若的《摸鱼儿》一出,瞬间让贾宝玉等人所作的诗全都黯然失色。

  相比于贾政的高兴,贾母和王夫人二人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憋屈,弄得不上不下的。

  原本都准备将奖品给黛玉等人了,没曾想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

  望着脸色难看的贾母和王夫人,假设选择性地没有看到,反而大笑道:“环哥儿,你很不错,大老爷我说话算话,来,这块玉佩就送给你了。”

  拉着贾环,贾赦十分欣赏,谁都知道这些年贾母在府中就是老大,没人敢违逆她的意思。

  没曾想贾环居然整这么一出,让老太太脸上有些挂不住,而且他还想到,如果贾环真的有出息,扶持一下,能够这二位扳扳手腕,生活也不是那么无聊嘛。

  再说了,老太太的心已经长偏了,自己这个大儿子和贾政这个小儿子,完全就是两种不同的待遇。

  自己虽然名义上继承了荣国府的爵位,可区区一个爵位,比起荣国府的金山银山来,根本微不足道。

  自己虽然不能和老太太正面刚,可若是有人能够站出来出头,他在后面推波助澜,感觉也是不错的嘛,万一赢了呢?

  想到这儿,贾赦继续笑道:“环哥儿好样的,以前虽然顽劣不堪,可这段时间以来,不仅是书读得好,将来步入朝堂为官做宰,贾家还要你的撑着才行。

  而且依我看,你完全有资格继承我的爵位嘛。”

  “哗。”

  刹那间,整个花厅内一片哗然。

  “赦哥儿,你若是喝醉了就先回去休息。”贾母不满了。

  虽然也是荣国公的血脉,可是一个熟悉,哪来的资格继承荣国府的爵位,这将他的宝玉放在什么地方?

  “母亲放心,孩儿没喝醉,贾家这么些年,也只有珠哥儿成器些,可惜他福薄,英年早逝。

  而今贾家后辈之中,又出现环哥儿这样的人才,我看我身上的爵位交给他,必然不会有错的。”贾赦正色道。

  而且脸上非常严肃,似乎他就是决定了下一个爵位的人选就是贾环一样了。

  对面,贾环看到贾赦眼中的狡黠,心里大骂道:“这混蛋阴老子,他这是借题发挥,变达对贾母的不满啊,扯着我做筏子。”

  还未等贾母开口喝,骂贾环恭敬道:“大老爷说笑了,这府中的一切我是想都不敢想的,爵位也好,家业也好,我一个庶子还能分得清轻重。

  再说,这些年幸得老太太,老爷,太太宽恕仁慈,容忍贾环以前的顽劣不懂事,环心里感激不尽。

  一场大病之后,环奋发读书,更觉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有了知识和更高的眼界,将来若环需要金银产业,也能够凭借自己的本事来谋取。

  另外,趁着今日,老祖宗,大老爷,大太太,老爷,太太以及贾家的族长珍大哥也在这里,请诸位给贾环做个见证。”

  说到此处,所有人都看了过来,他们都想知道,贾环接下来要说什么(整什么幺蛾子)。

  平静地眼眸扫视过众人,贾环继续说道:“贾家的一切我都不要,金银也好,家业也好,都是琏二哥,宝二哥和琮三哥的。”

  话音落下,王夫人喜不自胜,贾母却是皱着眉头思索。

  一旁,贾政大怒道:“你这孽障,还是一幼稚孩童,谁给你的勇气说这样的话?”

  相比于贾母,王夫人,贾政的态度,三春看向贾环之时,眼里露出了小星星。

  就算是秦可卿和尤氏贾珍等人,先是吃了一惊,随后看向贾环带着浓浓的欣赏和鄙夷。

  前者是欣赏,敢以八岁之龄说出这样的话,简直就是楷模。

  后者是鄙夷,一副读书读傻了的模样。

  然后,在众人的震惊之中,贾环躬身对着贾政行礼道:“老爷,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都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孩儿这话虽然听起来可笑,认为孩儿读书读傻了,放着这诺大的家业不要,偏偏喜欢大言不惭。

  只是孩儿请老爷相信孩儿,能够给孩儿一些信心。

  再者,孩儿说出这样的话,并非是一时糊涂,不经过脑子的。

  而是在孩儿那一场大病之后,便有这样的想法。

  将来就算孩儿没出息,需要贾府救济的时候,孩儿也相信老爷绝对不会看着孩儿饿死不是?”

  听得贾环这话,贾政既欣慰又难过,他瞪了王夫人一眼,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谦让,难道还不是她这个嫡母做的孽吗?

  上方,贾母目光宛若刀子一样,从上到下扫过贾环身上,良久,沉声道:“环哥儿,你可知道你说这话的后果?你这是要自绝于贾家吗?”

  “老祖宗恕罪,孙儿并非这个意思。”贾母的话太重了,他承受不起,只得赶紧跪下请罪。

  随后,他目光灼灼地看着贾母,又看了看一旁的王夫人一眼,平静道:“老祖宗,您应该知道,这是最好的结果不是吗?

  就凭我这庶子的身份,就算是争又有何用?还不如今天府中各位,以及族长都在,直接挑明就好。

  我无意贾家的任何一切,除了亲情以外的一切。”

  亲情二字,让贾政哭了,这段时间以来,这个小儿子有多么讨他的欢喜,没想到竟然被逼到这样的程度了。

  对面,贾母也是看出了贾环眼中的意思,如果我来争,你的宝玉恐怕没有什么好下场。而且你身边的儿媳妇也不会就此罢休。

  另外,也不想贾家的,同样的,假设我有的,也不想给贾家的其他人。

  贾母人老成精,贾环又没有隐藏半分,他很清楚,对于心早就长偏了的贾母,一百个贾环也比不上一个贾宝玉。

  而自己毕竟是贾家人,从古至今,争夺家产失败的下场,可都没有一个好的。

  贾母皱着眉头不说话,其他人也不敢打扰,贾母想着贾环之前的话,心里也是叹了一口气。

  平心而论,宝玉确实是她的心头肉,这府里的东西她巴不得全都给宝玉。

  可是贾环如今表现出来的气度气魄,分明就是必成大器的味道,从内心深处,他希望贾环能够成长为宝玉的庇护伞,但是却是那种什么都不要的庇护伞。

  如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贾环直接掀桌子不玩了,这让他有些反应不过来。

  “环哥儿,你今天这话我可以当做没听见,你以后也不要再说了。

  不管怎么说,你都是贾家的后代,这府里的家业也应该有你的一份。

  该你的就是你的,谁也抢不走,同样的,该你出力的地方,你也必须得出力才对。”贾母沉声道。

   正文 第四十二章 荣国府贾环掌家

  荣国府,花厅。

  想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就是贾母此刻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贾环自然看得懂,但是他不屑去当这匹马,他看着贾母时不时用余光扫描贾宝玉,就知道这个老太婆已经完全没救了的。

  他看着贾母道:“老祖宗,贾环愿意成为贾家人,也一辈子都是贾家人,这一点不会改变。

  贾环今日说的这番话,乃是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一边说这话,他一边看着王夫人,没有退让,锋芒尽显。

  贾母再次皱眉,暗道:“这孽障怎么就这么倔呢?”

  她也想过要不要成全贾环,毕竟这不过是一个八岁多的孩子罢了,将来能不能成长为贾家的参天大树还两说呢。

  可是,一想起贾宝玉平日里的所作所为,这分明就不是一个可以自立的人,做个富贵闲人还好,但若是没人庇护,恐怕将来也只能够被人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而贾环这段时间以来,一举一动都在她的眼里,所说贾家后辈之中,贾琏不看大用,贾兰又太规矩了,都不是能够撑起贾家门面的人。

  自己在还好,自己若是不在了,贾家又能够靠谁?难道要靠王家,像现在的薛家一样?还是要像史家一样,看家里的女人做女工过活?

  但到现在,贾环的态度十分明显了,不愿意。

  想了想,贾母再次开口道:“环哥儿,你开条件吧,若是不过分,老婆子可以答应你。”

  闻得贾母这话,王夫人急忙大声道:“老太太。”

  “闭嘴。”

  还未等她继续说话,贾母直接打断,目光也一直落在贾环身上,等待着他的下文。

  贾环同样也吃了一惊,他想过贾母勃然大怒,将自己赶出去,也想过让人打自己一顿,就是没想过这老太婆居然会妥协。

  不过,贾环不动声色,他看了看贾政头上的白发,以及一直急得眼泪都出来的赵姨娘,又看着对面面面相觑的三春和黛玉。

  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后叹息道:“既然老祖宗这般看得起孙儿,孙儿索性也就直言了,反正最坏的结果,孙儿心里也能够坦然接受。”

  一边说着,他一边伸出两根手指,开口道:“第一,孙儿需要一个能够教授孙儿科举的老师,能够让孙儿在科举之中有所成绩。”

  贾政点点头,这孩子到现在都不忘要读书考取功名,是个好孩子嘛。

  贾母一听,也觉得正常,于是点头道:“可以,这个不难,我可以给你请来国子监的先生教授你,另外,我老太婆还答应你,等你考取秀才功名,可以将贾家唯一一个国子监读书的名额给你。”

  “谢老祖宗,那么就是第二个条件,孙儿要荣国府的管家大权,所有奴仆,必须听我的命令行事。

  当然,我的一切行为,都可以被老祖宗知晓,假设有一天老祖宗觉得我管不了家,可以直接剥夺我管家的权利。”贾环沉声道。

  “放肆。”王夫人勃然大怒。

  这孽障刚刚还说什么都不要,现在居然要管家大权,这就什么都要了?

  贾母却未开口,只是皱着眉头,她很清楚荣国府现在的情况,基本上就是入不敷出,而且旁边这个二儿媳妇更是上下其手,几乎将府中掏空了。

  想了想,贾母出言道:“你不是要读书吗?哪有时间来管理府中的事?况且府里的事务繁杂,之前你琏二嫂子那么厉害的人都将身体弄垮了,你一个孩子,我怕你的身子撑不住啊。”

  见贾母没有拒绝,贾环便知道事情成了,于是点头道:“谢老祖宗关心,不过,孙儿就是想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

  如果真的管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