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直播之悠闲山村生活》

直播之悠闲山村生活_分节阅读_第43节

《直播之悠闲山村生活》 8760 11840 2021-04-26 18:41

  这小山村做采访,那才是劳烦呢!”

  刘长根连连摆手。

  这小小的卧牛村从自己当村长到现在,差不多也有三十多年了,还从来没有记者来过。

  如今不但来了,而且还是中央台的,那简直就是通天了!

  而且人家记者同志不仅人漂亮,说话还这么好听,连跟自己这个糟老头子,都这么有礼貌呢!

  ————————————————

  大家请支持一下正版吧,订阅好惨,心里凉飕飕的!

  ===89、真是不简单啊===

  一路上,随着老村长滔滔不绝的介绍,林铃铃对那个年轻的手艺人夏杰是越发的惊叹。

  大学毕业,回乡创业,短短几个月,就让原本干了一辈子木工活,藏在深山无人知的爷爷,变成了国内外知名的网络红人。

  而他自己也是实力不凡,原本自己只知道他的视频也得到了国内外网友的广泛关注,另外还懂得根雕和瓷器制作。

  但是不知道他制作的根雕,居然还得到国外收藏家的追捧,愿意花几十万来购买其根雕作品。

  他俨然还是一个年轻的根雕大师啊。

  看来这次专访的卖点又多了一个。

  林铃铃嘴角扬起一抹浅笑,对于接下来的见面也是充满了期待。

  “记者同志,前面就是小杰他家了。”

  坐在舒适的越野车上,刘长根指了指前面说道。

  “好的,司机师傅,麻烦你停下车,我们走过去吧!”

  林铃铃拿起话筒招呼道。

  “行啊!那我在这里等你们吧。”

  司机停好车,林铃铃,摄像师还有老村长就下车了。

  “大家看,我们已经来到了‘山村小杰’的家,这里青山环绕,碧水潺潺,自然环境十分的优美,看,那边就是小杰的农舍,是一个小院子,充满恬静的田园气息。”

  “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一首古诗‘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

  对着镜头,林铃铃根本不需要台词,介绍的话语是张口就来。

  毕竟是年轻的“老”记者了,文字功底和文采那是没得说。

  一路走,她是一路说,很快就来到了菜园子旁。

  “菜园里的品种很丰富啊,有西红柿、豌豆、黄瓜、辣椒、大葱……”

  正在林铃铃边说边走的时候,后面负责拍摄的摄像师

  突然面色大变,惊恐地喊道。

  “玲玲,小心啊”

  “怎么了?”

  林铃铃还没来得及说话,就感觉臀部被个软中带硬,热烘烘的东西拱了一下。

  “野猪,有野猪啊,快来人帮忙啊!!”

  摄像师当即放下机器,大声喊叫道。

  “野猪!”

  听到摄像师的呼喊,林铃铃感觉头皮都发麻了。

  为什么,这里为什么会有野猪啊!

  刚刚自己是被它拱了一下吗?

  林铃铃脸色陡然变得煞白,强忍着尖叫的冲动,头也不回地立马冲向老村长。

  至于为什么不冲向摄像师,原因很简单。

  摄像师也慌得不行,而老村长似乎很从容淡定,没有一点畏惧,应该是有应对之策。

  “别怕别怕,这野猪自从被小杰驯服后,不惹事的!”

  刘长根笑着宽慰了两句,跟着冲野猪挥挥手:“大黑,去去去,走远点,别在这儿吓唬人,”

  “呼呼……呼呼!”

  野猪似乎颇为不满地哼哼了两句,一摇二晃地走开了。

  如果夏杰在旁边,就知道这货什么意思了。

  它还以为老村长带人来跟它抢地瓜吃呢!

  “老村长,这……这野猪是夏杰养的?”

  此刻才看清那长了一身黑乎乎鬣毛的大家伙,林铃铃有些后怕的说道。

  要是被它狠狠来一下,自己哪里吃得消啊!

  “也不算吧,山上的,以前经常下来祸害庄家,后来被小杰教训了一顿,然后就乖巧多了,也就只在这边转悠,小杰每天会给它吃点地瓜什么的,成了半家养半野生吧。”

  刘长根笑呵呵地说道。

  看来夏杰说话真的挺好使,叮嘱过这头野猪不许跟自己发毛,它就不发毛!

  居然能教训这么大一头野猪,那个视频上看似人畜无害的大男孩,居然这么厉害!

  林铃铃感觉这次来,真的是不虚此行啊!

  “小杰小杰,记者同志来了!”

  到了门口,老村长就大声吆喝起来。

  “哦,来啦,快进来吧。”

  此刻已经将赤芝放好,刚刚洗了把脸的夏杰跟着迎了出来。

  “你好,我是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的记者林铃铃!双木林,风铃的铃铃!”

  已经从刚才的惊慌中走出的林铃铃,落落大方地伸手说道。

  “你好,我是夏杰,夏天的夏,杰出的杰!”

  夏杰握了握对方柔软却有力的小手,笑着应道。

  这个女孩留着一头齐耳短发,个子挺高,五官也很精致,看上去挺干练的。

  “林记者,远道而来,辛苦了,先进屋喝杯茶吧!”

  夏杰指着屋内说道。

  “不急,我们先拍一拍这里的环境,可以吧?”

  林铃铃打量了一圈四周说道。

  “行啊!”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山村小杰’的家,院子挺大,这里种了一棵大树,应该是枣树吧……”

  简单拍了几个镜头后,林铃铃这才和老村长一起,走进了屋内。

  “呜呜!”

  已经得到叮嘱的球球,乖乖地趴在地上,没有因为来了陌生人而上蹿下跳。

  只是小声叫唤着,一双黑溜溜的眼睛紧紧盯着前面那个女人。

  “来,先喝杯茶,润润嗓子。”

  夏杰拿起茶壶,分别倒了四杯茶。

  “这个茶盏就是你自己做的吧?”

  看到那精致的茶盏,林铃铃不由得拿在手上转动观赏起来。

  网上视频她也看过,现在拿着实物,真的很漂亮耶!

  “嗯,这个茶盏是兔毫,因为上面银白色的条纹而得名。”

  夏杰点点头说道。

  “你那杯应该就是曜变天目盏吧,可以给我看看吗?”

  欣赏完了手中的兔毫,林铃铃目光投向了夏杰的茶盏。

  “可以啊!”

  夏杰随手将手中的曜变盏递了过去,浑然没有当宝贝的感觉。

  至于刘长根,他也分不出什么茶盏的好坏,反正就是喝茶的玩意而已。

  举起曜变盏,在阳光的映照下,看着上面变换的绚烂色彩,林铃铃忍不住赞叹起来。

  “真的太美了,简直就是个艺术瑰宝啊!”

  “夏先生,我看视频上,有人评价说这个茶盏能值上百万,是真的吗?”

  旁边的摄像师显然也提前做过功课,插了一嘴道。

  “哦,的确有人开高价想买,不过我没卖,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做出来的茶盏,挺有纪念意义的,就跟那个根雕一样。”

  夏杰一边说着,一边扬手指了指那个“飞龙在天”。

  价值几十万的根雕,估价上百万的茶盏,这个年轻的手艺人,真是不简单啊!

  原本林铃铃还觉得夏杰的走红,可能有一点炒作的因素在,可是此刻见到了实物,她知道,对方绝对有这个底气。

  毕竟做了这几年的记者,也采访过不少大师级人物,对于艺术品的欣赏,她还是有点眼力劲的。

  ===90、接踵而至===

  就这个小小茶盏,价值上百万。

  林玲玲小心翼翼地将茶盏放到桌上,目光又投向那座“飞龙在天”。

  “听说有外国收藏家,愿意花几十万买你的根雕作品,是这个吗?”

  她欣赏了一番后问道。

  “哦,你说的是那匹‘烈马’,已经被大卫先生带走了。”

  夏杰摇了摇头说道。

  “可以了解一下,你当初是为什么想要回农村创业,然后又做起了主播,让你爷爷和你,都成为了网红呢?”

  林铃铃跟着直言问道。

  “嗨,什么网红啊,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山村青年,我爷爷是干了一辈子的木匠活,咱们做的这些事儿,也都是大家通过学习,都能做到的。”

  “至于为什么回来,一方面是现在挺流行农家乐的,大城市的人想要到农村体验体验生活,所以回来试试,另一方面就是爷爷年纪大了,所以想回来照顾照顾他。”

  夏杰很坦然地说道。

  “那你这个根雕手艺和瓷器手艺……”

  林铃铃话还没问完,夏杰的手机就响了起来。

  是马达康打来的。

  “不好意思,我接个电话!”

  夏杰笑了笑,然后拿起手机走到一旁。

  “喂,马哥,你效率真够快的,记者都已经来了!”

  “啥?来了?没有啊,我们还在路上啊,马上到你们村子啊!”

  电话那头的马达康有点懵了。

  自己身边这两位,明明是上午刚从高铁站接来的央视记者啊。

  “啊?你们还在路上,那我这边的央视记者又是哪的呢?”

  夏杰不由得扭头看了看林铃铃。

  这么漂亮的女孩,难道是个骗子?

  可是自己这里不过就是普通农舍,又不是什么矿区化工厂的,来了也没红包给啊!

  “你那有央视记者去了?那你可得问清楚了,我们马上就到,直接去你家啊!”

  马达康立马说道。

  “行行,我在家等你!”

  挂了电话,夏杰重新回到桌前,很认真地问道:“林记者,可以将你的记者证给我看看吗?”

  “可以啊!”

  林铃铃从包里掏出记者证,递了过去。

  说实话,夏杰也没见过央视记者证,不过看上去,还挺正规的。

  “嗨,看啥看,小杰,人家可是央视记者,还能忽悠你吗?”

  刘长根挥挥手说道。

  夏杰撇撇嘴,这年头,假记者可真不少呢!

  “怎么,是不是有什么事?”

  林玲玲察言观色,不由得问道。

  “哦,南瓜平台那边也联系了你们央视农广天地的记者过来搞个专访,我还以为你们是一起的呢。”

  夏杰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对方的神色。

  没有丝毫惊慌,很淡定。

  “哦,这么巧,看来你们确实很有闪光点,还好我先到一步了。”

  林玲玲笑了笑。

  自己可是新闻频道,重要性自然要比对方高出一截。

  这边聊着的时候,外面传来了汽车喇叭声。

  “夏老弟,我们到了!”

  人还没进,马达康就大声嚷嚷起来,跟着一群人蜂拥而至。

  “咦,玲玲,你怎么也在?”

  农光天地的记者沈飞看到正在屋里的林玲玲,不由得面带几分惊讶之色。

  对方虽然比自己晚了两年来央视,可能力真是没得挑,深得领导器重,如今已经能在新闻频道挑大梁了。

  “呵呵,沈哥,看来你的眼光也很敏锐啊!”

  林玲玲微微一笑,从容说道。

  呃……

  自己还真没你这么敏锐,这不是受邀过来嘛!

  原本觉得过来搞个专题,有点小题大做的沈飞,忽然意识到,或许这个专题应该会很有看头。

  老村长刘长根此刻是看傻了眼。

  又来记者了,还是央视的?

  怪不得今天出门就看到喜鹊叫,简直就是双喜临门啊!

  “得赶紧跟镇上说一下,央视两个台的记者都来卧牛村采访,这真不得了了!”

  刘长根扯了扯夏杰衣角,小声说道:“小杰,赶紧招呼好记者同志,我去打个电话。”

  “嗯,老村长,你忙你的,我这儿没事。”

  夏杰点点头应道。

  反正咱该干嘛干嘛,一切都是最真实的,不需要刻意做作。

  不过林玲玲和沈飞既然碰了头,两边一商量,决定兵分两路,一边先去采访夏长江,一边则留在夏杰这边继续拍摄。

  得到了央视新闻频道和农业频道的记者都到了卧牛村,进行专题采访的消息,镇上宣传口子的领导顿时激动了。

  不用说,赶紧跟市里面汇报。

  市里面一听,那还了得,平时想上央视新闻露个脸那可都是难度不小,现在居然一下子来了两个台。

  尤其是新闻频道的分量,那可是十足啊。

  于是乎,市里面领导也激动了,一边跟省里面宣传部门汇报这个情况,一边直接安排人下去。

  央台都来采访了,市里面难道不该行动起来吗?

  这点觉悟都没有的话,还怎么干新闻工作呢?

  虽然夏杰和夏长河面对接踵而至的记者采访,表现得很淡定,很从容,并没有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但是村里上上下下都沸腾了,简直跟过年一样。

  毕竟这么多年,村里一直都是默默无闻,别说央台了,市里面也没人来采访过啊。

  如今听到那些记者对山村环境的赞赏,对夏长江精湛手艺的赞叹,对夏杰年少有为的夸奖,村里人似乎都有种一荣俱荣的感觉。

  “哈哈,我一直都说长江叔的手艺,那绝对没得挑,用京城人说话,那可是盖了帽了!”

  “是啊是啊,夏大爷做的木工,那就是实在!”

  “夏杰这孩子也是不简单,捣鼓的那个什么根雕,不仅把老外给引来了,还把电视台记者也引来了!”

  “这上了大学的娃儿,当然不一样喽!”

  ……

  随着对夏杰和他爷爷了解的不断加深,林玲玲的想法也更多了。

  眼下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将全世界紧密相连。

  虽然时尚潮流一直在变,但有些东西,却是永远能够赢得人们的追捧。

  诸如传统的工艺,所谓的工匠精神,这是华夏原本就有,而且也一直传承下来的。

  如果按照舌尖上的中*国,来制作一档子文化技艺传承类的节目,应该也会引起广泛关注吧。

  夏爷爷的木工,夏杰的根雕还有瓷器手艺,这些俨然都可以成为一个个专题。

  名字就叫十指上的中*国,还是华夏的老手艺?

  有待商榷!

  不过这个想法似乎挺可行,回去就跟领导提一提!

  林玲玲暗暗决定。

  ————————————

  各位请多多支持下正版吧,二万收,才几百订,才惨淡了,给我点信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