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之悠闲山村生活_分节阅读_第58节
蛋,你自己弄个蛋炒饭吃吃吧,顺便给球球也弄点。”
夏杰指了指厨房说道。
“好的,师父。”
许富贵点点头。
“行了,小东,咱们走吧!”
看了看时间,夏杰起身说道。
“杰哥,你就这样去?”
宋小东眨了眨眼,不由得问道。
“怎么了?难道不行吗?”
夏杰反问道。
“你不换个衣服什么的?”
宋小东指了指夏杰上上下下说道。
“我这衣服早上刚换的啊,挺干净的啊。”
夏杰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白t恤和牛仔裤,并没有因为打磨根雕而弄脏。
至于鞋子,穿个帆布鞋难道不舒服吗?
“杰哥,我是说要不要穿得正式点?比如像我这样!”
宋小东比了比自己。
哈哈,你那叫正式吗?那叫骚气好不好!
夏杰摆摆手,无所谓地说道:“嗨,没必要,老同学见面,又不是新衣服见面,别俗气了!”
“呃……那我要不要回家换换?”
听了这话,宋小东有些犹豫了。
“你穿都穿了,还换个鸡毛啊,走啦走啦!”
既然要去市里面,开个三轮摩托车肯定不合适,所以两人去了镇上叫了个顺风车去市三中。
很便宜,特划算!
路上,宋小东显得挺兴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一会儿吐槽以前班主任刘老师冷血,老是让自己罚站。
一会儿又嘀咕同桌考试的时候,从来不肯给他抄袭,所以成绩下来回去都要挨揍。
一会儿又惆怅毕业的时候没有留下班上女生的联系方式,要不然没准现在都已经有女朋友了。
总之,回忆那段时光,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正在宋小东说得兴起的时候,夏杰的电话响了。
“估计是老班打的,问我们什么时候到呢!”
宋小东随口猜测道。
夏杰看了看,接通了这个陌生来电。
“喂,你好,哪位?”
===121、不要钱不要钱夜深求票===
“你好,夏老师!”
“是我,林铃铃,没有打扰到你吧?”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
“哦,是林记者,没有没有,你有事儿吗?”
当初她来采访后,就留下了电话,不过一直没联系过。
“呵呵,的确有个事儿,想要麻烦你!”
林铃铃十分客气地说道。
“你说吧!”
夏杰有些好奇地问道。
她堂堂央视大记,还能有事要麻烦自己?
“哦,是这样的,我们新闻频道准备搞一档有关传承技艺的特别节目:‘十指上的华夏’,想要在全国范围内,找各行各业的传统工匠大师,记录下他们的传承技艺。”
“你和你爷爷都是我们想要邀请的工匠大师,不知道你这边是否愿意接受我们的拍摄邀请?”
“当然,不需要你们奔波,是我们过去拍摄,只是针对传承技艺的制作过程,不会很麻烦的。”
林铃铃言简意赅地将自己这个电话的目的说了说。
“那就是和舌尖上的中国差不多吧?”
夏杰笑着问道。
“嗯,基本上思路是一样的,但是拍摄重点不同。”
“那行,我这边可以配合,爷爷应该也没问题!”
夏杰稍稍想了想,就爽快地应承下来。
自己有幸得到这样的传承技艺,不就是为了能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它们吗,又岂能敝帚自珍呢?
至于爷爷,他可是十分希望自己的木匠手艺能够发扬光大,人家主动上门来采访,当然也不会拒绝了。
嘟嘟!
一个陌生电话打了进来。
夏杰看了看,不认识,没接!
“夏老师,我们节目组现在正在筹备当中,预计八月份正式开拍,你看什么时候方便过去呢?”
电话那头,林铃铃跟着问道。
“八月份,好,只要不是周末来就成!”
夏杰很干脆地回道。
周末没准还有客人要来,不太方便。
“好的,那真是太谢谢你了,那我们到时候再联系?”
得到夏杰的肯定答复,林铃铃也是十分高兴。
自己的策划书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前面三期节目,也顺利敲定了内容,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嗯,那就这样吧!”
挂了电话,旁边的宋小东立马凑了过来,充满惊喜地问道:“杰哥,央视那边又来找你录节目啦?”
“嗯。”
夏杰点了点头,也没多说什么。
宋小东则竖起大拇指,充满赞叹说道:“杰哥,还是你牛,他们这才刚走没多久,又要来过来喽!”
“行了,等会别嚷嚷,这只是预约,万一有变数呢!”
夏杰平常心地说道。
嘟嘟……
正说着,电话又响了!
依然还是那个电话号码!
夏杰不由得挑了挑眉头。
谁啊,莫非真是班长吴颖?
“喂,我是夏杰!”
“啊,夏老师,你好你好,我是省文化馆的馆长,我姓苏,姑苏城的苏,苏长城,万里长城的长城!”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高亢的男人声音。
省文化馆馆长?
夏杰嘀咕了一句,显得有点疑惑,省里面有这个地方吗?
自己只听说过图书馆,博物馆,还真不知道有什么文化馆……
不过看在对方自我介绍这么诚恳的份上,他还是客气地应了一句。
“哦,苏馆长你好,有什么事吗?”
如果这个苏馆长下一句是跟自己推销什么纪念币,纪念册之类的,那夏杰决定立马就挂了。
这年头,骚扰电话真是数不胜数啊。
“哦哦,是这样的,夏老师,我经过了解,你烧制‘曜变天目盏’做工精美,技艺精湛,其技艺已经足够申请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还可以申请联合国的非遗。”
嘟嘟嘟!
电话那头的苏长城正说得起劲,对面突然传来了一阵忙音。
这是……
夏老师挂电话了?
“杰哥,又是谁啊?”
宋小东跟着问道。
“嗨,骗子!”
不太懂那啥非遗的夏杰毫不犹豫地说道。
这种骗局现在挺多呢,听上去还挺诱人,肯定也是做过功课,等自己心动了,然后就要缴纳一笔申请费。
根据需要申请的等级不同,费用也分高下。
当然,只要自己不理会,就算他巧舌如簧也没奈何。
可是,电话跟着又响了起来。
啧啧,这还真是锲而不舍啊!
夏杰拿起电话,直接说道:“苏馆长,你说的事儿我没兴趣,也没钱!”
“夏老师,不要钱,不要钱!”
苏长城赶紧在那边叫了起来,看来这位夏大师,把自己当骗子了。
“夏大师,这样,下周我跟你们市里面负责相关工作的领导一起去拜访你一下?咱们当面谈一谈这个事儿,你看什么时候方便”
不要钱,面谈,还是跟我们市领导,呃,可信度似乎高了不少。
“哦,那就下周二吧,行不?”
夏杰想了想说道。
“好好好,那咱们下周二见。”
总算联系上了工艺大师,约好面谈的苏长城,放下电话,是长长舒了一口气。
今年省里面申请非遗能不能破零,就要看这位的了。
车上,等夏杰挂了电话,宋小东好奇地问道:“杰哥,他说的什么事儿啊?”
“哦,说是什么省文化馆的馆长,要给我申请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嚯,杰哥,这听起来就挺厉害啊!”
“谁知道真的假的,不过他说下周和咱们市领导一起过来,到时候一看就知道了!”
夏杰淡淡说道。
哥们都开启了外挂金手指的人了,心态那不是一般的好!
金钱名利对我而言,不过是浮云而已!
“哈哈,敢这么说,应该不是骗子,杰哥,申请这玩意,要钱不?”
宋小东跟着问道。
“不要!”
夏杰摇了摇头,要是花钱申请,那不是傻啊!
“那有钱不?”
“呃,不知道!”
……
车子在市三中门口稳稳停下。
等夏杰和宋小东下车后,那个开车的中年司机,看着他们的背影,翻了个白眼,喃喃嘀咕道。
“我去,现在的年轻人吹起牛逼来真是一套一套的!”
“一会儿什么央视采访,一会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你要是有这手艺,还用得坐我这顺风车,恐怕早就开上宝马奔驰了!”
===122、故地重游求票===
“同学们,我们来了!”
学校门口,已经来了不少老同学,宋小东立马挥挥手,快步走过去。
看到那些没有当年青涩,但面容依然十分熟悉的面孔,夏杰也微微一笑,跟了上去。
“哈哈,小东来啦!”
“你小子还是那么黑啊!”
“夏杰,你怎么一点也没变啊,感觉和上学时一模一样!”
“小东,来,抽根华子!”
一帮男生看到两人,热络地招呼道。
至于那些女生,也是纷纷投来关注的目光。
当然,更多是落在夏杰身上。
因为大家都知道了,这位昔日平平无奇的老同学,如今都混上了央视新闻呢。
“夏杰,宋小东,过来先签个到!”
拿着个本子的班长吴颖冲两人招手说道。
“我说老班,还是你有号召力啊,同学们基本上来全了?”
签好字,夏杰笑着说道。
“那还用说,吴班长当年可是有着绝对威望呢,不服不行啊!”
宋小东立马跟着说道。
“你这家伙,这嬉皮笑脸的老毛病还没改啊!”
吴颖给了宋小东个卫生眼,然后冲夏杰微微一笑说道:“恭喜啊,都上央视了,你这算是创业成功了吧。”
“嗨,我只是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才回农村,搞个农家乐而已。”
夏杰谦虚地说道。
“夏杰,你这个农家乐,还没开,就已经火喽,我看你那个直播间,粉丝都快有十万了吧。”
旁边老同桌谢永生过来,拍了拍夏杰说道。
“那是必须的,杰哥不但是网上红人,还是咱们村里的名人,连那些洋人和市里面的大老板都来求他呢。”
宋小东带着几分炫耀地说道。
杰哥是我哥,他厉害,我也风光啊!
“行了行了,小东,咱们是同学聚会,扯啥名人不名人的,这里只有老同学。”
夏杰摆摆手说道。
“没错,咱们认的就是老同学,可不是来认名人的。”
谢永生也跟着笑道。
毕竟大伙进入社会的染缸还没多久,心思都还比较纯,想法也没那么复杂。
“对了,老班,刘老师他们来了吗?”
夏杰看了看左右,跟着问道。
“哦,汤军已经过去接老师了,估计等会就该到了吧。”
吴颖看了看手机说道。
正说着,从对面开来了一辆白色奥迪,缓缓停在了路边上。
前后打开,几个中年男子先后走了出来。
“刘老师!”
“韩老师!”
“黄老师!”
站在门口的同学们纷纷走了上去,亲切地招呼道。
“呵呵,大家好啊!”
看着这些昔日半大的少年少女,如今变成了大人样,老师们也是面带几分激动之色。
毕业之后,还能记得他们这些老师,还能回来看看他们,或许对老师而言,就是最大的欣慰吧。
“你是谢永生!”
“你是陈文明!”
“你曹娟!”
“你是王静静!”
三位老师看着簇拥过来的同学们,开始笑着一个个认人。
“老师,还记得我吗?”
宋小东伸长脖子,主动问道。
“你啊,当然记得,皮王一个,宋小东!”
班主任刘老师笑着指了指宋小东说道。
跟着,目光落在旁边的夏杰身上,刘老师立马说道:“呵呵,你是夏杰,跟从前一模一样,一点没变!”
“老刘,怎么没变,个子都比咱们高了!”
旁边的数学老师韩老师笑着说道。
“刘老师好,韩老师好,黄老师好!”
夏杰恭恭敬敬地冲着三位老师招呼道。
昔日满头乌发的刘老师和韩老师,如今鬓角已经染上了白霜。
至于年纪最大的黄老师,已经是白发苍苍喽。
虽然当年上学时,也曾因为偷懒不做作业被罚站,但夏杰是一点怨念都没有,而是充满感激。
因为他们的确很敬业,没有掺杂功利,也没有厚此薄彼,都是一视同仁,绝对当得上“为人师表”四个字。
“三位老师已经到了,同学们,咱们进去吧!”
班长吴颖拍了拍手说道。
今天故地重游,第一个环节,就是去学校转一转,去老教室看一看,坐一坐,再听老师讲一讲。
穿过林荫道,操场,还是那个小操场,不过已经不是原来的泥地,而是变成了塑胶跑道,八个篮球架也是崭新崭新的。
走在这里,夏杰眼前仿佛浮现当年体育课上,追逐嬉戏的情形。
当时体育老师传授的篮球技巧,隐隐浮现在耳边:“眼看四方不看球,脚步不停留……”
前面,是一动熟悉的三层教学楼,每一层有四个班。
三楼右边第一间,门牌上依然是熟悉的标牌:初三(三)班。
此刻寂静的走廊上,仿佛还留下当年下课后的欢声笑语。
走进教室,课桌早已经不是当年的长条桌,而是变成了一人一位。
拍了拍手,吴颖冲大伙儿说道:“按照当年的座位,咱们赶紧坐下,准备上课了!”
哗啦啦,一阵桌椅板凳声,同学们纷纷入座。
“铃铃铃!”
熟悉的上课铃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