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肥妻有点田_分节阅读_第109节
,还是个女人,遇见了一点儿问题,突然跟一个人偶遇了。
这样很容易让人看出猫腻来。
卫太傅虽然年纪大了,头发花白,但是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说起话来中气十足,一看就是身子骨极好。
这样的人脑子也不能退化的太快。
“是的,专门找您帮忙了,这个礼物可还行?也不需要您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就是给我们这小铺子当个靠山,别让我们被欺负了。”
宋时初说着对卫太傅抱着的紧使了个眼神。
公鸡点头,突然站在卫太傅手臂上,喔喔喔的叫了几声。
叫声一出,卫太傅眼睛眯了起来,这个鸡是真的聪明,心动!
但是原则!算了他年纪大了,可以混账一些,斗鸡都斗了,当官的时候自持那么久,老了老了都快入土了,还不能恣意一下吗?
“容我查一下,若是没问题,可以庇护一下。”卫太傅说着低头看了眼公鸡。
宋时初笑了笑:“您尽管查就是,若是我身上有一点污渍,这个鸡就白送您了。”
卫太傅脸色好看了一些,抱着鸡,带着小厮往自家走去。
宋时初挑眉,看向彩心:“如何?”
“大娘子神机妙算,有了卫太傅,杨知府也不敢随便来。”彩心对宋时初打心眼里佩服,长得好看会挣钱会跟人相处这就算了。
竟然还会养鸡
明明是个普通的鸡,被大娘子养几天,就成了一只人性化的战斗机!
这个本事如果学会了,再来上几场斗鸡,大概会瞬间暴富的吧!彩心很想学会这一招。
眼睛就跟有星星一样看着宋时初。
这崇拜的小眼神,宋时初伸手在彩心额头上拍了一下:“甭做梦了,不会交给你的,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你什么都回了,还要我做什么!”
宋时初说完径直往家走去。
回到小院,澜衣跟翠心都在。
此刻两人身上的衣服已经换了,都是棉麻衣服,价格不高,但是也不便宜,穿在身上挺舒服的。
“想好在哪儿发展吗?”宋时初问道。
澜衣跟翠心对视一眼。
澜衣轻咳一声:“我跟翠心是从青.楼出来的,不管做什么,都会被铺子带来另一层色彩,省府这里不大合适,桐城那边比较成熟,我觉得可以去京城试试,这么好吃的蛋糕,没道理京城没有。”
澜衣说完,翠心点头。
她也是这么想的。
在桐城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桐城是宋时初的一亩三分地,做什么都会方便一些,那边的事情找一些安分的人就可以。
澜衣虽然脑袋不大好使,但是她自认为足够圆滑,去京城是个挑战也是机会!只有困境才能将人能力凸显出来,到底是花了三百两才赎身的,如果不做出些什么,怪对不起三百两银子的。
===第250章 初心依旧===
“你们有自己的想法挺好的,不过京城那边比省府这边更复杂,情况更难搞,富贵的人更多,能用出来的昏招也多,你们承受的压力更大。”宋时初将去京城开铺子可能遇见的问题全说了一下。
翠心笑了笑,看向澜衣:“我们最糟糕的都已经经历过了,其他的还畏惧吗?”
澜衣摇摇头。
宋时初笑了笑,眼前的两个女孩子经历确实挺多的。
比那些生活在温室里的曲折一些,但是,生活可以更苦逼吗?更折磨人吗?完全可以的。
只是,步子还没有迈出去,现在说这些有些过早了。
如果真的有了店铺需要操心的多着呢,牛奶糖面粉进货需要考虑,员工的工钱,轮班的安排,虽然有些规则可以套用桐城这边的。
但是么,只要成了小老板,需要想的不仅是自己店面里的生意,还得想着员工的工钱。
想办法让生意好起来。
不然,给员工结算不了工钱,那就不是合格的掌柜了。
“你们加油!”宋时初没有说太多打击的话,没有经历过的人,大概可能不会了解辛苦。
只有面对辛苦能够咬牙坚持的人,才能走出困境,才能成功。
接下来的两天,翠心跟澜衣两人紧跟彩心彩兰身后,学做蛋糕,学经营。幸好,澜衣跟翠心都是认识字的,在算账或者其他方面有了很多辅助帮助记忆作用。
三天后。
卫太傅那边传来了消息,蛋糕铺子可以照看。
收到消息的第二天,那些捣乱的乞丐就消失了,彩心彩兰顺利去上工,还多了两个学徒工,工作的氛围重新变得紧张刺激。
宋时初的生活也轻松下来。
夜色降临,宋时初穿上黑衣潜了出去,刚走到杨知府后院大门处,就看见守在外面的谢鹤。
宋时初停下脚步。
“深夜出来,穿成这个样子,你要做什么?”谢鹤盯着宋时初,眼神多了几分复杂。
宋时初是如何解决眼前的危机,他看在眼里。
曲线救国,是个很出其意料的办法。
只是,大半夜穿成这个样子,怎么看都是有一些不干净算计的。
“你呢,大晚上为何出现在这里?”宋时初深深明白,反问永远是掩饰自己真正目的的办法。
谢鹤瞥了宋时初一眼说道:“有人举报杨知府抢占土地,放印子钱,需要查证!”
原本这些是不应该跟宋时初说的。
但是,谢鹤突然觉得此刻的宋时初或许还能帮到他。具体如何帮助,谢鹤心里也没有底气,就是突然间产生的一种想法。
宋时初挑眉:“这个时候杨知府就被举报了,我就说,肯定会有人在暗处护着。”
能有心留意她这里的,除了齐老先生大抵还有一个顾景垣。
想到顾景垣那一张挑不出半点不好的脸,宋时初心下微微浮动。
谢鹤没听懂宋时初的话,也就没有继续询问,想要跟着看看宋时初的举动。
宋时初也没有继续在原地呆着,足尖轻轻掂了一下地,从围墙飞跃,黑色的衣服仿佛跟夜空融合一起若是不仔细看,怕是根本不知道有人闯进去。
谢鹤跟了上去。
宋时初直接往书房走去,夜里的书房已经关上门。
不过,这个难不住宋时初。
宋时初扯下头上的一根小卡子,在锁上鼓捣几下,锁头就开了。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去。
宋时初指了指书房两侧:“一人一半!”
两人都有共同的目的,寻起证据也十分的配合。
然而,书房除了一些古玩字画,还有各种工具社科书,其他的奇怪的东西并没有存在。、
这个时候宋时初想到每个富裕家庭都会准备的密室。想来杨知府这边也有密室,只是不知道密室开口在哪儿。
时间渐渐过去,寻找无果,两人离开!
走出书房的一瞬间,宋时初脚步一顿,回头看向书房摆着的玉观音,玉观音在月光下如同上好的凝脂一般,回头走到玉观音旁。
宋时初发现这个玉观音雕刻的极为精致。
如果她穿越的不是古代王朝背景,换个灵异诡怪世界,都要以为这个玉观音是真人做成的。
脸上的情绪实在是太生动的。
宋时初顺着官银眼睛看去,目光落在墙壁上挂着一幅美人图上,走过去,手指在观音图的眼睛上一戳。
书房里想起密室通道打开的声音。
宋时初跟谢鹤一同看去,只见通道细窄,穿过去可以看见里面放置着大量的金银以及老旧信函。
谢鹤跟宋时初走进去,两人都没有碰触里面的东西。
放在密室里的东西,若是说没有一点儿保证措施,就不用在密室放着了。
避开所有的机关,两人看都不看金银珠宝,视线落在一箱的信函上,谢鹤伸手……
宋时初一巴掌将谢鹤的手打开。
在谢鹤看她的时候,宋时初一手放在自己袖子里,隔着袖子从空间拿出两双手套,递给谢鹤一双。
手套是用蚕丝制成,在手套的内层还夹了油纸布,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防止沾染脏东西。
带上手套就不好一页页的翻看信函,但是有些信函看上几眼就能给杨知府定罪,宋时初随便看了一眼,就把里面的东西推给谢鹤。
作为都察院的人,职责就是这个。
她么,需要做事儿的时候就出来做些事情,不需要她的时候,就回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当一个土地主。
逍遥又自在。
回到小院宋时初舒舒服服的睡了一觉,晌午醒来的时候。就听见外面跑进来的桂婆子说杨知府被撸下来的事情。
一旁的彩心突然心疼起来:“若是这个讨厌的杨知府早些落马,咱们的公鸡就不用送给卫太傅了。”
宋时初笑了笑,哪有什么早知道。
有些事情只有发生了才知道还有捷径。
但是……
即使是她也没有想到杨知府这么容易就被替代了。
官场沉浮,人生坎坷,不能因为一时的人生巅峰就忘记初心。
解决了杨知府,宋时初在省城又呆了三五日,就往桐城返返回。
许是在这个时代生活的久了,宋时初竟然也有落叶归根的思想。
离开村子时间长了,就怪想念的,即使知道牵挂的人并没有在家。
===第251章 亲兄弟,明算账===
离开之时,桂婆子给了澜衣额外一部分钱,让澜衣去了京城,若是有机会,将家里其他人该赎身的赎身,想办法安置的就安置。
桂婆子跟在宋时初身后,带着自家男人,往桐城方向走去。
桂婆子的男人年纪比桂婆子小上三岁,是个憨厚老实的姓魏,回桐城的路上,跟大壮交换赶车,路上绝对不多说一句话。
沉沉闷闷,瞧着就是个踏实听话又勤快的。
跟桂婆子倒也相配,桂婆子脾气虽然不错,但是是个心里成算,很有主见的一个人。
从省府回去的时候天还是大热的,到了桐城,空气里就多了几分凉意。
省府卫太傅府。
卫太傅书房,抱着公鸡就跟伺候祖宗一样的卫太傅将手里的信函团吧团吧放在火盆里烧了。
祁老祭酒让他去桐城养老。
去不去呢?
都快死了的人了,也折腾不动了,去看看也好,每天有人一起下棋一起斗嘴,玩的不开心了就回来。
若是觉得赶路辛苦,就慢慢的来回。
反正不能让自己吃苦。
伸手摸了一下公鸡的羽毛:“行了行了,别闹脾气了,带你去见你那个老母亲可以吗?”
卫太傅抱着公鸡,眼里带着宠溺。
这个鸡啊!不仅聪明还认识人,甚至还认识路,已经单独一只鸡偷偷往桐城方向跑了好几次了。
若不是卫家家大业大,养着一批闲着的人,估计公鸡跑了都找不回来。
鸡想离开省府,卫太傅自然就动了心思,虽然儿子孙子重孙子都不想他离开,但是他是老人家,他有了决定,不是外人能够随便改变的。
宋时初回到桐城。
奔波劳累一番,休息三天才缓过来。
至于桂婆子的男人魏老头,这会儿跟着桂婆子来到县城,见识了桐城的风景,走在平坦的路上,眼神越来越亮。
“这路可真平。”魏老头搓搓手,蹲在地上,手掌心对着地面,稀罕的不得了,大有一种将地板搬起来好好研究一番的心思。
这么平坦的路,用来赶车方便又平稳,如果大胤整个国家都是这样的路,那该多好了。
当然,魏老头就是想想,为国为民的思想他还没有,身为局限的想法,限制的自由,他只是很喜欢这个地面,很想每天赶车在路上来来回回。
瞧着男人都快趴在地面上了,桂婆子无端端的吃起醋来。
她这个一年多了没有见面的老妻站在眼前,但是,眼前的憨货竟然对地面的兴趣比她还浓郁。
哼!
心里不爽!
桂婆子背过身不理会魏老头。
魏老头稀罕一阵,发现桂婆子生气了,连忙从地上摘了几朵鲜艳的,开的好看的野花,插在桂婆子头上:“莫生气了,不看了以后只看你。”
桂婆子嘴角露出笑来。
魏老头也笑了起来,想出了近乎三十多年,对方随便露出一个表情,他都能看懂是什么意思。
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人开心,他也极为明了。
女人呀,不管多大年纪都是需要哄的。并不是需要花费多少钱,而是那颗心,有没有用!
用了心的,女人就会柔软,若是男人不用心,生活就会两难,什么地板不地板,水泥路不水泥路的,没有人继续关心了。
两人走到县城,桂婆子带着魏老头去吃了街边上的麻辣烫,红油麻辣烫,浇上蒜汁,吃的满口留香。
魏老头没敢多吃,差不多饱了就把手里的筷子放下了。
干力气活的,若是吃多了,劲儿就上不来,容易手软,一辈子下来,早就把这个记住了。
“好吃吗?”桂婆子笑着看魏老头。
魏老头点点头,放下手里的筷子,狐疑问道:“这也是主子家弄出来的?”
“可不是么,咱们这个主子,虽然生活在农家,但是见识根本事可是一般人比不了的,你可别不当回事,该敬重的敬重,该听话的听话。”桂婆子赶紧将自己的态度表明出来。
魏老头将桂婆子的话记在心里。
两人在县城转悠了一圈,桂婆子不厌其烦的将桐城为什么有变化,最开始的桐城是什么样子的,宋时初在里面起了什么作用。
审视还有顾景垣的奇怪,祁老先生夫子的海量涵养等等,全都说了。
魏老头年纪大了,一天消化不了这么多东西,桂婆子说他就听。
如果记不住,那就记不住了。反正,做好手里的事情,对主子恭敬就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了。
桂婆子回到家里,发现宋时初拿着篮子把菜畦里的红色西红柿摘了下来。
一篮子红通通的西红柿,瞧着就好看。
看着也好吃。
宋时初将西红柿洗干净,准备做个牛腩汤,从学堂回来的祁老先生脚步顿了一下,看向宋时初说道:“学堂孩子越来越多,周遭村子有条件的也把孩子给送过来了,老朽年纪大了精力有限,一个人带不了这么多孩子,打算叫同僚老友过来教书育人,宋娘子觉得如何……”
“自然可以,村学的教室也有些不够用,这样明日我去找村长,让村长带人把村学扩建一下,祁先生您若是有人脉,可以叫过来的都叫过来,学堂教导蒙学可以有,也可以教导一些准备去考童生秀才的学生。”
生活在靠山村,宋时初自然是希望靠山村可以发展的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