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周书宇的奇特人生

周书宇的奇特人生 第195章

周书宇的奇特人生 江南如梦 5857 2021-04-26 10:47

  当然,仅仅凤雪歌手中的五百多万军队是绝对不可能抵抗得了这一次集舜元帝国、烈楚帝国两国全部兵力的将近七成,总人数在七千万的精锐军队的。自然,就算是加上太子端木祯手中的三千万精锐也是不够的。所以,这其中还要算上原本驻守在西北七省的各地兵将,以及那些服役的老兵。

   结果,这场三国总兵力加起来足足达到了一个庞大的数目的超级超级大的战役,就这样被载入了史册。

   对着三国的各位统兵将军们说,他们现在的战争已经进入了相持阶段,所以后勤最为重要。但是,舜元帝国与烈楚帝国两大帝国的两军的将领们深知,他们两国的国力加起来,根本就远远不及赤唐帝国。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让赤唐帝国的家底这么丰实呢!更加还要加上赤唐帝国出了一代完全将原本分散的地方大权全部收归朝廷的英明之主呢!想想这位皇帝,带领着曾经被他们经常轻视的赤唐帝国大军,将他们一个个都打的落荒而逃,他们就觉得这场他们原本一位必胜的战争,结果打成这个样子,就不难理解呢!

   “姐姐,姐姐,青竹呢?”此刻,在位于河西省与舜元帝国边界交壤处的城关——铁雄关安营扎寨的凤雪歌,看着眼前又跑来问自己的蝶衣。她头疼地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说道:“蝶衣,青竹现在正在商西省的盐亭跟烈楚帝国的大军交战呢!你若是实在想他,那便去看他吧!”

   “不,不,姐姐在这里呢!反正,以后,两军会师呢!我自然会见到他的。”蝶衣连忙说道。

   眼前的凤雪歌,经过这一年的杀伐,整个人变得是英姿飒爽,身着黄金甲、赤红色战袍的她,这一年,也让无数敌人死在她的手中。

   这座铁雄关,乃是一位名为铁雄的大将所铸造的,一直位于圣山东麓,阻挡着舜元帝国大规模铁骑地冲锋。不过,曾经这座边陲雄关,却在赤唐帝国的这位皇帝手中,逐渐将其变成了赤唐帝国的内城,而战线一直在前移。真正阻挡敌军的乃是名为灞上关的关城,这座铁雄关已经成为了西北的一座大城,城内有十万户人家,原本其实仅仅只有一万余户,但是朝廷政策好了,将曾经霸占着铁雄关的一位爵位是男爵的勋贵按罪满门斩杀,结果仅仅这位男爵之人名下田土就达到了三万顷,最终皇帝亲自将这些田土全部划分给百姓,再加上朝廷年年减轻赋税,百姓的日子都好过了,所以不过区区五年时间,铁雄关便已经彻底成为了一座边陲的雄关。

   然而,即便如此,铁雄关依旧在西北占据着重要位置。这座雄关进可攻,退可守,也正因如此,凤雪歌将自己的帅帐设在这里。

   突然,一位容貌非凡、眉心一点痣的凤翔军左军名叫柳玉莲的女将军,前来给凤雪歌报告道:“见过太子妃,我凤翔军左军的一队士兵,刚刚伏击了舜元帝国大都督、东临侯元横麾下大军的一队押粮的军队,结果得到了一份情报,元横麾下的大军的后勤粮草所在的地方乃是古城口。”

   凤雪歌看着眼前的这位将军,她仔细地看了一眼地图,看着古城口的地形,看着这个地方还真是意想不到。这个地方曾经是个人口繁多、富庶繁华的城镇,只可惜,后来因为舜元帝国大军地侵略,大肆屠城,最终这个地方便彻底成为了一片废墟。不过,这个地方还真是个易守难攻之地。凤雪歌是不会放过这个重挫敌军的大好机会的。

   只是,凤雪歌却明白,自己的对手,也就是这个元横,可是诡计多端。她已经在他手中吃了好几次亏呢!所以,她决心亲自去侦查这个地方。

   当天夜里,她便带着蝶衣,以及一部分亲兵,亲自前往古城口。

   此刻,正在自己的帅帐所在地——营口关驻守的元横,同样也在查看着地图。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败在一位女子的手中。作为舜元帝国的一位沙场老将,他是真觉得万分羞愧。

   “父帅,你老是看着鑫兴城,有何用意?这座城池城墙高大,根本无法轻易攻破。再者,这座鑫兴城可是离我军很远。”一旁的长子元曾问道。

   事实上,元横一共有三位嫡子,他们都对元横的侯爵之位虎视眈眈。所以,而长子元曾更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如今,既然元曾开口了,元横次子元通却开口说道:“父帅,您是不是想要夺下这座城池,这座城池囤积了大批的粮草,夺之,便可补充我军的粮草。”

   只是,一直沉默不言的元横三子元吉一直沉默不语,他看着眼前的两位哥哥,心中则有着自己的盘算,他一直表现的无心于侯位,但实际上,在两位哥哥离开之后,他却一直表现的很是孝顺,他的这种行为,很得元横的喜欢。而两位哥哥,也因为看着他时常在他们面前卖乖,而且表现的一直尊重他们,所以他们也就对这位弟弟表现的并不警惕。

   如今,听着两个儿子的见解,元横很不赞同,虽然他十分垂涎这座粮草丰足之地,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兵力还没有达到这座城池,就会被敌人全歼。

   只是,元横根本就没有想到,凤雪歌已经悄然来到了他的软肋——古城口。

   看着敌军在古城口的守备情况,凤雪歌很是高兴,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如此重要之地,这个元横竟然如此麻痹大意。不过,她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她仔细地侦查了周围敌军的驻兵情况,甚至还特意亲自去抓了俘虏,仔细问询了敌军的情况。

   在一切调查清楚之后,她立刻命令一支精锐军队,立刻来到古城口。而她则亲自守在这个地方。

   此刻,元横依旧并不知道自己的辎重所在地——古城口即将要被赤唐帝国大军一锅端了。他还在思考着如何攻取赤唐帝国的鑫兴城呢?

   端宁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当元横还在沉睡之时。其辎重所在地——古城口的守军,根本就没有想到,因为乌云遮月,导致当天晚上伸手不见五指。

   随着古城口守军的那些巡察的哨兵们,一个个被凤雪歌的部下全部都给摸掉之后,很快随着凤雪歌麾下大军,彻底进入古城口。

   而古城口敌军守将甘绰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便已经彻底成为了凤雪歌部下的俘虏。

   当凤雪歌一方面命令军队运走敌军的粮草,一方面则亲自审问甘绰。这个甘绰看着眼前的赤唐帝国的女将军,他深深地佩服。而且,他乃是舜元帝国所奴役的圣山九部的甘姓部族之人,他们根本就对舜元帝国没有丝毫的忠诚。所以,很快,他便痛痛快快地说出了元横的军事部署,而且这个甘绰的身份很不简单,竟然是甘姓部族的一位贵族。对于他们这些圣山九部之人,他们被舜元帝国所奴役、所欺压,他们过得生不如死。所以,他们希望能够投靠赤唐帝国。

   如今,甘绰给凤雪歌详细地说明了他们圣山九部这些年的残酷命运,他们的愿望不过是一块可以任他们放牧、耕种的土地,他们希望能够不受歧视。当然,他们也会缴纳赋税,也会为这个能够容纳他们的国家而效忠。由于圣山九部之人曾经在舜元帝国还未建立之前,在圣山北麓之地掌握着大片肥沃的土地。可是,后来,舜元帝国崛起,并且将他们当成了奴隶,并且不断地屠杀他们,将他们赶到圣山深处,让他们无法生存,他们的人口逐年锐减,如今他们仅存三千万人口,相当于赤唐帝国的一府之地的人口。而且,每次舜元帝国大军征战,都会严令他们交出各部的青壮年,随同他们出征。实际上,圣山九部人口虽少,但是人人皆骁勇善战,甘绰希望赤唐帝国能够容纳下他们,那么他们愿意为赤唐帝国效忠,并且成为赤唐帝国忠诚的臣民。

   凤雪歌听着他们的诉求,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他可是知道,赤唐帝国的西北边疆之地可是拥有着众多荒芜的土地和草原,而那位英明的皇帝更是不断地鼓励内地百姓们去这些地方开垦。如果能够让这足足三千多万的圣山九部族人迁徙到这些地区,不仅仅能够成为赤唐帝国西北的重要赋税来援,而且还能够为西北提供大批的兵源。

   但是,这件事情必须让皇帝陛下同意。然而,凤雪歌却不知道,圣山九部已经被皇帝派遣了众多的专门宣扬赤唐帝国政策的人渗透了,就像甘绰这样已经心向赤唐帝国的圣山九部之人,更是数不胜数。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253章 凤雪歌抢敌粮草大忠臣亲自出使

   上回说道,当在古城口,凤雪歌已经率领军队夺取了元横麾下军队所有的辎重,同时,她还得到了一位名叫甘绰的来自于圣山九部的将军。在得知了圣山九部在舜元帝国饱受压迫,希望能够归服赤唐帝国这一情况之后。凤雪歌立刻派人带着甘绰的亲笔手书,前往圣山东麓之地,去拜访圣山九部。

   而当凤雪歌连夜将古城口之地敌军的粮草辎重全部都搬到自己的大营之后,她还特意问询了甘绰更多的关于他们九部的情报。

   自然,甘绰本就已经决心效忠于赤唐帝国,他也就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情况详详细细地告知了眼前的这位女元帅。

   凤雪歌按照他的供述,立刻开始在沙盘上布置着敌军的防御,对于这个舜元帝国的大都督、东临侯元横很是有些佩服,只可惜,这一次,这位舜元帝国的敌人,却依旧难逃他失败的宿命呢!

   此刻,这位舜元帝国的名将元横,已经得知了对方劫了他的粮草之事呢。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己方麾下军队重中之重的地方,竟然依旧被敌人探查到。

   看着眼前的这个报告战报的兵士,元横第一次发现这场战争,终究是他败了。

   他的三个儿子,就连最沉默寡言的三子元吉的眼神也呆滞了。要知道,古城口可是距离敌方大营足足八百里,沿途更是防守着无数的军队,怎么会让敌军劫了粮草?如今,足可供应全军三年的粮草,就如此被劫了。即便是被劫了粮草,沿途的军队竟然不知道敌军是如何劫夺的。现如今,只能够决战了。

   在元横立刻下令大军集结,迅速对赤唐帝国大军展开最终决战之时,凤雪歌派出的信使,已经迅速地到达了圣山东麓的九姓部族之地。

   九姓部族,舜元帝国建国之前,就一直存在,他们那个时候的人口可是十分稠密的,但是后来,被舜元帝国大肆屠杀,如今人口凋零,只剩下不到三千万。而九姓部族,早就已经对这个舜元帝国的残酷压迫义愤填膺,他们向往赤唐帝国,所以一向与赤唐帝国亲近,这一次,赤唐帝国的这位信使竟然送来了将敌人给直接斩首的,这让九姓部族的九位族长,全部都兴奋不已。

   这九姓部族,分为赵、孙、吴、宋、崔、董、康、耿、庾等九大部族,而他们各族的族长赵熙、孙诚、吴廷忠、宋怀中、崔珽、董琎、康国钧、耿廷正和庾信等九大族长,已经一同接见了这位信使。

   这位信使其实是皇帝亲自派到凤雪歌军中的一位太监,这位太监名叫马诚,他曾经是皇宫内部的一位扫地的太监,他还记得清清楚楚,当时他昏迷在地上,是善良的太子请了太医,让他活过来的。他便一直跟着太子,到东宫一直伺候着太子。而且,他还能够托太子殿下的洪福,能够读书。这些年来,马诚在皇后娘娘以及各位太子师傅地教导下,早已成为了一名精通兵法、心地正直的将军,虽然身体残缺,但是心志不移,所以他便被派到军中。而由于他屡立战功,所以他麾下的将士们,尽皆尊重他,军中也早就已经没有了对他的流言蜚语。他因为出身贫苦,再加上这些年所受到的罪,他深知这些跟着自己血战的兄弟们,是因为对于朝廷的信任,对陛下和娘娘的信任,是因为他们相信陛下和娘娘在他们战死之后,他们的孩子终究会得到国家的抚恤和照顾。而他,难道也不是么?他的弟弟马信若不是陛下派人寻找,并且解救,恐怕马信早就已经死了。如今,弟弟位极人臣,深受陛下信任,亲自给他指婚,他这个当哥哥的能够喝上弟弟的一杯喜酒,真的已是心满意足。只是,皇帝和娘娘真的对他极为信任,还让他担任将军,他是真的觉得自己万死都难以报答陛下和娘娘的恩情。

   自然,对于太子妃,他是真的很敬佩,所以这一次出使圣山九部,就是为了能够报答陛下、娘娘和太子殿下的恩情。所以,无论遇到何种艰难,他都会竭心尽力地完成此次大事。

   而他也早就写好了书信,在出发之前,送到了自己弟弟的手中,毕竟他知道自己的弟弟在挂念着自己。

   的确,此时的皇帝端木罡,已经召见了兵部左侍郎马信,这位年纪轻轻,但却清廉无比、胸怀百姓和将士的能臣,已经收到了哥哥的来信。不过,他对哥哥如此为国为民之举,深感敬佩。在他心中,不曾有过半点因为哥哥是残缺之身而轻视的心思,甚至他还准备将自己刚刚出生的孩子过继给哥哥的意思。不过,哥哥却拒绝了。

   此次,在自己哥哥的书信交到他手中之日,陛下便已经知道了。因为,来自军中太监的书信,是必须首先呈递到后宫之中的。所以,想必陛下已经知道了。

   果然,当他这位兵部左侍郎走入陛下所在的宫殿,迎面便看到了一副巨大的西北战场的沙盘。他看着眼前的陛下,陛下因为斩杀了造反作乱的天下楼楼主及其党羽,而深受重伤,这些天,作为被陛下和娘娘自小收养、教导大的孩子,他们经常会去看望陛下和娘娘,尤其是自己的妻子黎雪则直接去了后宫,作为被娘娘自小养到大的妻子,而且还得了一个静湘郡主的封号,他们一家人都十分感激不尽。如今,陛下又给他加了一个德庆伯的封号,这不,他是来谢恩的。

   “微臣马信,见过陛下,谢谢陛下加封我为德庆伯,微臣特地来感谢陛下的厚恩。”马信先是客套了几句。当然,他知道陛下、娘娘和太子对待他们,本来就不喜欢他们如此客套。不过,这是礼节,他们对于陛下、娘娘和太子越是敬重,越是亲近,便越是如此讲求礼节。而这番礼节过后,便是与陛下的正常交流。

   果然,端木罡看着他,轻轻走到他面前,说道:“怎么?娶了朕的郡主,就忘了娘家呢!起来吧!朕知道你不喜欢朝着人跪着。”

   马信却说道:“陛下,您是君父,微臣这辈子,除了兄长和妻子,至亲之人便是陛下、娘娘和太子,所以微臣不喜欢跪着,但是所谓:天、地、君、亲、师。陛下既是君,又是亲,更是师,微臣如何不能跪?”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