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线索
赵屯村村委会,村长崔浩办公室。
“先喝点水。”崔浩端来一杯茶水放在桌上,说:“慢慢说,到底是什么情况?”
坐在桌子另一边的是位中年妇女,身材略显臃肿,穿着单薄的碎花花袄。她动了动身子,袄下的赘肉囤积在腰部周围,让原本小巧的花袄几乎变形。
“谢谢警察同志。”妇女咧着嘴,连忙道谢。
据了解,中年妇女叫黄凤,在沙门镇石板崖村有一家小卖部。她说昨天夜里11时40分许,犯罪嫌疑人崔旭辉曾来到店里买烟还有一些食物和矿泉水。
“你确定是他?”沈晨拿起一张照片放在桌上。那是崔旭辉的照片,照片中的他蓄着撮小胡须,消瘦的脸颊上高颧骨看起来格外突出。
“就是他!”黄凤一眼便认出了照片上的人。虽然昨天夜里崔旭辉戴着口罩,但她还是认出了那双眼睛,沉思了会儿,说:“这双眼睛我记忆深刻,给人的感觉就是像是一头饿狼样!”
“还有没有其他漏掉的东西?”一旁的吴轩走了过来说。
之前,崇德良分配任务。沈晨和吴轩驻扎在赵屯村,村长崔浩自愿组织村民协助调查,龙武和乔依依则是去了周边的几个重点村落走访。
“对了,他还问去前往莲山镇和安波镇最短的路线,我跟他说从村口的西南山土路过去。”黄凤喝了口茶水,抬起袖口抹了下嘴角,说:“警察同志,还有其他问题吗?”
“暂时没有了。“
黄凤从座位站了起来,把身上的花袄拍平,笑着说:“那个,没啥事我就先回去了,家里的小卖部还没人照看,还有头猪得喂。”
黄凤的丈夫在邻镇一家工厂上班,十四岁的儿子在县城的学校上学,家里就只有她一人。
“谢谢你提供的线索。”
沈晨刚说完,辽文远从外面走了进来,一脸丧气地说,“我们的警员和村民还是没有找到崔旭辉的下落。”
“已经有线索了,麻烦你先送她回去。”沈晨指了指站在门口的黄凤。
黄凤一听连忙摆着手,说:“不用了,警察同志你们忙,我骑的摩托车来的。”
沈晨和吴轩顿时冒出了黑人问号脸,这是个什么情况?记忆中摩托车很重,一个女人怎么驾驭。还有虽然修了有公路,但有些地方还是崎岖的土路。
“我们这儿的女人都会骑这个。”村长崔浩连忙解释。
乡下不比城里,有时候摩托车才是最好的载具,可在城里摩托禁止骑行,上班的白领族几乎都是用电动车来代步,就连很多有车一族,家里也会有辆电动车放在车库。
在黄凤离开后,沈晨找出先前的那张地图,上面有用红色“x”标记的村落以及镇子。他找到石板崖村,用笔圈了起来,说:“这里就是发现崔旭辉的地方,黄凤说他准备去安波镇和莲山镇。”
“这离得有些远啊。”辽文远说:“从石板崖村坐车的话至少都要两三个小时左右,更何况崔旭辉还是靠步行。”
“大概需要多久?”沈晨问。
“步行的话,我算算。”辽文远掰着手指头,大脑飞速的旋转。很快在他心中有了答案,说:“起码也要大半天吧。”
“我向上面汇报情况。”
“我同意。”
沈晨做出的这个决定,吴轩也表示同意。单靠现在的警员力量,很难展开摸查工作。据统计,以黄凤家的商店为中心点,周围辐射9个派出所,交通路线较为复杂,路旁的小饭店、旅社以及商店更是繁多,大约有1000多家。
不禁让人觉得案件调查任重而道远。
……
得此情况后,专案指挥部组织机关警力,各单位抽调警力200余名对附近进行拉网式摸索排查。
从这里看去,有一条六七米宽的石阶直直通向山顶。沿路的一侧,是一排厚重的石墙,据说是明清时候建造,经历了百年的风雨,并没有多少损毁的迹象。
这一片是乌龙山,之前被开发成了旅游景区。古时候是军事要塞,后来这里驻扎过军队,石墙上还有弹孔痕迹残留。现在恰逢旅游淡季,景区内看不到多少人影。
在山脚下的一家旅店里,一个男人上身穿着棉袄,下身穿着棕色的布料裤子,看起来有些奇葩。只见他来到吧台处,朝着里面的吧员说:“201退房。”
“身份证,出示一下。”吧员将电脑屏幕上的游戏窗口切了出去,头也不抬地说。
“没有身份证。”男人愣了几秒。
吧员抬起头看了眼男人,说:”没有身份证,那你之前是怎么住进来的?“
“昨天晚上这里是个姑娘。”男人想了想,又说:“我出来忘记拿了身份证,然后她帮我登记的。”
“哦,原来是这样。”吧员握着鼠标在电脑上敲了几下,问:“什么名字?”
“崔辉。”男人对他的真实姓名有所隐瞒,其实他叫崔旭辉,是公安厅悬赏通缉的杀人犯。
手续办完后,崔旭辉离开了旅社。在十字路口打了辆载人的三轮摩托。
“去大龙湖。”
司机师傅是个中年男人,看起来和崔旭辉年纪差不多。
“好嘞。”
在车上,司机师傅听着广播。像他们这种跑客的司机,长时间都是坐在驾驶位上,在淡季拉不到客人的情况,大都会选择听听广播消遣时间。
“各位广大的听众朋友们,我是主持人小云。现在插播一条紧急新闻。沙门镇赵屯村发生严重命案,崔某一家四口被同村崔旭辉残忍杀害,警方目前尚未抓获。据知情人士,崔旭辉男,今年51岁,身高178cm,体重70-8哦公斤,短发,肤色较黑。外出的朋友请大家留意,注意保护人身安全!“
插播完毕后,那个叫小云的主持人放了曲歌,叫《我的中国心》。
这首歌最早出现在1984年的央视春晚,打动了无数炎黄子孙的心,引起了同胞们的强烈共鸣,直到今日,此歌仍经久不衰。
“这个叫崔旭辉的真不是个好东西,大家都邻里乡亲的,有啥事不能坐下来好好谈谈,非要动手杀人,这下估计也跑不掉了,听说云城警方出动了大批人力逮捕他呢。”司机师傅对这件事愤愤不平,也很惋惜。
“是啊,有什么事情不能坐下来谈谈呢。”崔旭辉坐在后面的座位上,摇了摇头似乎有些后悔。
“我怎么看你觉得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司机师傅盯着后视镜,镜子上面是崔旭辉的人像。
崔旭辉笑了笑,说:“可能我太平庸了吧,并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所有都觉得有些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