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巨人观(下)
2002年3月18日,植嫁庄。
那是一个硕大的谷仓,里面放的都是农民秋收的成果。谷仓的大门微微半掩着,门上的铁锁早已锈迹斑斑,挂在门把上左摇右晃,好像随时都会掉下来。
一阵风刮过,谷仓的门重重地关上,发出浑厚的撞击声。那个门锁遭遇撞击后终于落在了地面。
一个留着短发的小男孩走了过来,他眨着水灵灵的大眼睛瞅了眼旁边的老房子。老房子总共有五个房间,从左至右依次是辅卧、空房、客厅、柴房以及主卧。
房子的墙壁是用泥土和石头砌成,房顶由木梁和青石板构成,房间的地面是土基,并没有铺设混凝土,经过岁月的洗礼,原本平坦的地面也变得坑坑洼洼。
房子的主人叫陈志伟,留着短发的小男孩叫陈杰。这几间房子陈杰记不清进去玩了多少次。他只依稀记得当初来这里的时候,庭院前还没有搭建这个谷仓。
谷仓呢,大概有普通厨房那么大,是镂空式建造结构。秋收的粮食摆放会距离地面大约二十公分左右的高度,那样就可以避免粮食受到潮气的侵蚀。
“这门怎么还开着?”
陈杰看了眼掉在地上的门锁,又看了眼半遮半掩的谷仓木门,有些疑惑地说:“大爷出去怎么没锁门?”
陈杰捡起地上的铁锁重新将木门锁好,这才拍着手回到了家中。
……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过去了大半年。
2002年11月19日。
这一天,陈志伟的儿子和儿媳妇回到了庄里。他的儿子叫陈文,儿媳妇叫孙玉婷。两个人常年在外打工,几年都没回过家乡。
今天,陈文回来看看,还给二伯陈志刚买了很多营养品。这次回来他们夫妻二人是准备将陈志伟接到城里一起生活。毕竟陈志伟的年龄也偏大,有七十多岁了。让老人独自生活在植嫁庄,且不说日常生活难以自理,万一,生个病或者出什么意外的话,夫妻二人一时间也赶不回来,很难处理妥当。
在我国,提倡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美德。
将陈志伟接到城里一起生活,一来也方便照顾他的起居,二来也不会打扰夫妻二人的正常工作。
站在庭院里,陈文望着眼前的五间土房,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他知道父亲陈志伟的脾气很倔,就跟头犟驴般。
陈文结婚那年,父亲陈志伟就干了件蠢事。这也是很多老一辈人的通病,认为子女成家立业后,就应该自己去打拼事业,不能在依靠父母。
而这一辈老人做的那件事情就是——分家。
陈志伟亦是如此,他认为儿子陈文结了婚,分家也应该理所当然。
所以,在陈文结婚后的第五天。陈志伟就找村里的支书立了份清单,将家里的所有东西登记完。将陈文和孙玉婷叫到一块儿,商量着分家的事情。
这件事不仅村支书觉得不妥,就连庄里的很多村民都觉得不合适。
陈文和孙玉婷这才结婚一星期不到,陈志伟就闹腾着要分家。这家里的所有东西都是陈志伟一手操办下来,能分给陈文的又能有多少?
更何况人家小夫妻处于新婚,就算要分家也得再过一段时间吧。
任凭村支书苦心劝说,陈志伟依旧坚持着分家的观点。
后来,分家了。
陈文得到的家具并不多,只有一张床、一个衣柜,还有几张椅子。并没有其他什么东西,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
夫妻俩也算争气,每天起早贪黑出去上工,一天也能挣十多块。虽然这些钱买不到什么东西,起码还能够管住吃喝。
“你爸也真是的,咱们回来之前就给他打电话,死活都是没人接。”孙玉婷坐在庭院的石墩上,锤着小腿肚子,有些埋怨地说:“这都到了门口,水都没喝上一口。”
这五间土房唯一的入口就是客厅的大门,眼下却关闭着,门上的那把大锁陈文拿在手里看了两眼,无奈地松开。
出去打工后,大门的钥匙他并没有携带,即使是房子里的钥匙他也是交给孙玉婷保管。
“估计是出去了吧,待会儿可能就回来了。”
陈文将手中提着的营养品放在门口,打算待会儿进到房子收拾后,下午再去二伯家。
十多分钟过去,陈志伟依旧没有回家。
孙玉婷有些生气地跺着脚,说:“死老汉,还不回来!”
陈文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对于他来说,陈志伟做的那些事真不像是个父亲所为。从小他就听村里的其他人议论,说陈志伟弓虽女干了村里的寡妇,被判了几年。这些言论他听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小文,你怎么回来了?”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陈文抬起头望过去,在竹林旁的土路上站着陈志刚和一个小男孩。
“二伯!”陈文笑着叫了声,连忙走过去把兜里的好烟拿了出来,递给陈志刚一根,看了眼旁边的小男孩,问:“这是谁家的娃?”
“这是我家老大二的孩子,叫陈杰。”陈志刚接过香烟,摸着陈杰的脑袋,慈祥地说:“叫叔叔。”
“叔叔。”陈杰很是乖巧懂事地喊了声。
“真乖,回来的匆忙也没给孩子带点啥东西,这一百块钱给孩子拿着买糖吃。”
说话间,他从兜里拿出一张百元大钞塞进陈杰的衣服口袋。
陈杰有些胆怯地抬头看了眼陈志刚,看样子是不敢收这张钱。
“没事儿,叔叔给你就拿下吧。”陈志刚笑了笑,都是自家人,也不必太过拘泥那些礼节。
“谢谢叔叔。”陈杰连忙将那张百元大钞塞进口袋里。
“对了,二伯你看到我爸了吗?”陈文想打听下父亲陈志伟的踪迹。
“你们没一起回来?”陈志刚有些疑惑不解。
“没有啊,昨天回来前我还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是没有人接听。”陈文摇了摇头。
“不可能呀,半年前你不是让他跟你出去一起过日子吗?”陈志刚觉得这件事有些蹊跷。
“他为城里没待几天,就吵着要回来。二伯你也知道我爸那脾气,倔的要死,脾气上来谁也劝不住。”陈文说。
“会不会是去了庙湾的那个老太婆家里了?”陈志刚了解陈志伟的脾性,老了还不本分,前些年吵着还要找个老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