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要用一章来写完,关于巴塞罗那的“梦二王朝”的旧闻,但是,写起来才发现,要说的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接下来的这章的主要内容,还是巴萨的内部矛盾问题。
要是有朋友对这些不感兴趣的话,可以直接跳过,有兴趣想要了解一下的朋友,可以看一看,这些都是本人经过整理之后的内容。
因为是旧闻还原,主要就是收集的媒体资料,里面的信息未必完全属实,只是拿来当小说给大家看看。所以,有不同意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也请各位大神多加斧正。
就在刘辰集中精神,在回忆巴塞罗那在06年的一系列“旧事”的时候,他突然回过神来,看到了卡尔斯·普约尔的这一粒进球,但是,刘辰仅仅是面无表情得摇了摇头,就又陷入了沉思当中。
曾经有人认为,身为西甲巨人、无可置疑的欧陆豪门的巴萨,直到90年代才拿到第一个欧冠冠军,是因为每当这家俱乐部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就无一例外陷入高层的利益分割中,让一段本该达到更高的高度的辉煌毁于内斗。
虽然刘辰不觉得欧冠决赛点球大战踢飞好几个这种事情怨高层,但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刘辰确实无法作出评论,他也并没有打算,也没有能力去研究这家百年豪门的辉煌与内乱。
对刘辰来说,他只会关注拉波尔塔-罗塞尔-巴托梅乌时代,但无法否认的是,这十年是这家俱乐部最辉煌的时代,从黑暗中复兴,达到梦二的璀璨,和,梦三王朝,毋庸置疑的王朝,足以在世界足球历史上竞争最佳的王朝。
虽然以十年为时间单位,但刘辰还是想起了2003年夏天,那大概应该是巴塞罗那这个俱乐部,最黑暗的时候,加斯巴特,这个被认为是“最好的副主席”却无疑是大概已经没有机会洗掉“高层SB”印记的主席。
在自己三年主席任上带领巴萨进入了几乎称得上一地鸡毛的境地,买人-发现是水货-清洗-再买人-再清洗-换教练-清洗,然后买人-成绩不佳,换教练……功臣含恨离队,球队两手空空,俱乐部负债累累。
三年间,球队内乱不断,先后更换费雷尔、雷克萨奇、范加尔、安蒂奇等主教练,门迭塔、科科、西芒、索林、佩蒂特、岑登、克里斯坦瓦尔、里克尔梅、罗申巴克花费巨额资金引进的球员堪称“流星”,高价买入,低价卖出。
不过现在看起来这像是巴塞罗那的传统——却只以联赛第六的成绩结束了2002-2003赛季,惨淡的竞技成绩之外,加斯巴特在经济上也有过无功。
将出售菲戈的进账统统“给”了阿森纳,将巴萨惨淡经营的利润填进了里瓦尔多的户头,以及一批转会中间人的腰包,后来的新闻形容那时巴萨的财政,用的字眼是:“濒临崩溃。”
甚至于在巴萨复苏拿到04-05联赛冠军时,拉波尔塔需要为900万欧元的奖金焦头烂额,有一个很有趣的细节,后来罗塞尔上任后“卖胸”的举动受到了广泛的指责,被认为出卖了俱乐部百年的骄傲。
但事实上,拉波尔塔上任初期,面对俱乐部的经济状况,曾经十分努力地试图卖出巴萨的胸前广告,但是那个时候的巴萨,甚至没能收到一份足以让他们下定决心出卖胸前“净土”的报价。
当时,赞助商们只肯给出给不到死敌皇马胸前广告一半的赞助,不超过800万欧元。据说05年时,拉波尔塔一度十分接近与中国签下一份2000万欧的胸前广告合约。
如果不是因为中国方面的不定和加泰媒体突然开始鼓动的反对,或许我们就可以看到巴萨球衣胸前印着“北京”二字,汉字,这么一提,瞬间觉得卡塔尔航空也不是那么不能接受了。
毕竟再怎么说也不至于让我们穿着巴萨队服看起来更像是北京国安的球迷。
话题回到2003年,2003年2月,加斯巴特在压力下宣布提前辞职,留下了一支成绩惨淡,毫无斗志的队伍和超过2亿欧元的债务,然而,黑暗即将结束,黎明即将到来。
拉波尔塔,一个律师,带着“将贝克汉姆带来诺坎普——不惜举债”的承诺成为了最大热门,在2003年夏天当选为俱乐部主席;罗塞尔,富豪出身,耐克高管,在巴西拥有相当优秀的人脉,则作为副主席一同就职。
这两个人,甚至可以称为接下来所谓“十年内斗”的主角。
后来的故事似乎足以让巴萨球迷耳熟能详,在拉波尔塔就职主席的当天,贝克汉姆宣布转会皇马,事实上,在整个转会过程中,贝克汉姆一直表示愿意加盟皇马,巴塞罗那也只不过和曼联有过接触。
不过如果现在再看,这有什么所谓呢。很快,罗塞尔开始与身在巴黎的小罗进行接触。
“通过贝克汉姆事件,使我们更看清了自己的地位。在经济上,我们目前和皇马无法对抗,在体育上,我们不能强求贝克汉姆和我们一起打联盟杯或托托杯。贝克汉姆最终去皇马,也许会使我们因祸得福。”
“首先,贝克汉姆不是我们目前急需的球员,明星效应的反效果,只会混浊巴塞罗那的空气。第二,我们可以把这笔钱投资到一个得分手身上。”
“球迷们不必为贝克汉姆而感到失望。从拉波尔塔对贝克汉姆的努力,我们可以看到新主席团的一种雄心。有103年历史的巴塞罗那,可以没有贝克汉姆,但不能没有雄心。”
加泰媒体这时的话似乎有点“酸”,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切看起来的错误都是对的。
认真说起来,拉波尔塔画出的饼并不实际,时任欧冠冠军,经济实力远胜于巴萨的AC米兰,不要联想到现在的米兰,都因为贝克汉姆的身价和工资而退却,除了试图打造一支星光璀璨到震古烁今的皇马的弗洛伦蒂诺。
几乎没有谁会适合引入贝克汉姆这样的球星。说起来很有趣,皇马试图用收集癖般集齐这个时代最伟大巨星的神话般的方式建立王朝,再一次在足球史上留下一个碾压般的皇马时代。
反倒是几年后巴萨用另一种神话般的方式建立了王朝,用11常规主力8青训、名宿主帅、培养出时代最伟大巨星的方式在足球史上留下了一个碾压般的时代。
这种王朝对俱乐部的意义或许不亚于集齐时代所有巨星,刘辰不知道现在老佛爷试图培养齐达内做主帅,开始争夺天才小妖的行为是否是因为梦三的辉煌方式甚至比他曾经的设想更符合一个俱乐部王朝的方式。
想的貌似有些远了,那个时候的巴萨,没有拿到当赛季欧冠入场券的巴萨,却要负债吃进贝克汉姆,诚实的说,如果真的做到了,接下来的事情真的是难以想象了。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当时为拉波尔塔带来无数选票的的贝克汉姆提议据说正是来自于罗塞尔的建议,从后来的内马尔转会事件中巴托梅乌给法院的解释中,这个说法很有可能是对的。
但无论如何,罗塞尔在巴塞罗那的重建中,称得上居功至伟,他的人脉,他的谈判,甚至有说法他在俱乐部捉襟见肘的时候他自掏腰包完成转会。
这个说法,刘辰不知道真假,但罗塞尔当时确实被认为是巴萨的“转会教父”,签下了许多成为巴萨复兴重要功臣的球员——比如巴西帮。
在和曼联的争夺战中,罗塞尔用上了私交,巴萨也掏出了高于曼联的价格,让后来的诺坎普新王小罗来到这家俱乐部,揭开了新的时代。
刘辰也不知道里克尔梅和萨维奥拉在巴萨的郁郁不得志,是否和他们是加斯巴特带来的球员有关,毕竟这样的故事在巴萨数不胜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追随着马拉多纳登陆欧陆的脚步来到诺坎普的阿根廷人都没有取得成功,甚至马拉多纳本人的巴萨生涯也离成功十万八千里。
从老马对里克尔梅到梅西的“忠告”就可以看出来老马对巴萨满满的怨念,想一想当年的旧闻,05年有阿迷认为巴萨是阿根廷球员的坟墓。
嗯,放在刘辰穿越之前,把这个观点亮出来一定能把世界逗笑的,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有趣,就像这几年阿根廷人在皇马多么不得志,但哪怕就凭皇马队史第一人是迪斯蒂法诺就不能说什么了。
接下来球队的成绩,但凡是看过一点巴萨历史的人都能倒背如流,03-04赛季,糟糕的上半程之后,一个堪称完美的冬窗,下半程奋起直追。
拿到第二名,清洗,重建,破而后立,04-05赛季,一路领跑,优势巨大,西甲冠军看起来早早就成为囊中之物。
当然了,此时的巴塞罗那也到了内乱的时候了。2005年1月,就有了罗塞尔与拉波尔塔反目的消息。
不知道矛盾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2004-2005赛季的冬窗已经显示了许多,在一线队人手明显不足的时候,在瞎子也知道冬窗必须补人的时候,巴萨高层的引援雷声大雨点小。
嚷嚷了两个月买人却并没有什么建树,看起来,罗塞尔,被克鲁伊夫指出“一手左右巴萨转会决定”的人,似乎对引援变得冷漠无为。
有说法是罗塞尔受到了排挤,又有说法是在引援的问题上,拉波尔塔、罗塞尔和体育主管贝吉里斯坦,三人分歧十分巨大,说来也真的是个有趣的故事,那个时候球队领先第二名10分,看起来未来一片光明。
罗塞尔指责拉波尔塔将亲戚安排进巴萨高层,质疑自己被排挤,宣称自己原有的,在转会上的决定权被限制,认为拉波尔塔“政治上不民主,经济上不透明,竞技上无规划”。
据说他宣布自己将在6月底退出主席团,甚至流出了罗塞尔即将接受弗洛伦蒂诺的邀请叛入皇马的消息。虽然从高层到教练到球员都在粉饰太平,宣称一切只是媒体的借题发挥。
但冬窗发生的事情用“没钱”来解释似乎确实有些苍白,事实上,当时的球迷,至少是天朝球迷并不怎么关心罗塞尔怎么样或者拉波尔塔怎样,但罗塞尔与小罗的关系让球迷不得不关心。
球迷很难想象如果罗塞尔失败让巴萨失去小罗,媒体报道,小罗曾私下表示,如果罗塞尔离开管理层,自己也将离开巴萨。
这种动不动就“私下表示”的新闻是媒体在瞎扯还是确有其事我不打算做任何评价,但谁都知道,小罗和罗塞尔之间关系匪浅。
2月初,罗塞尔与拉波尔塔进行了一场六个小时的密会,宣称解决了矛盾。接下来的说法来自于当时的新闻:会谈地点的选择豪华而又私密,四周封闭的书架最适合倾吐心事。
罗塞尔直言不讳自己在俱乐部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堵塞他与主席之间的沟通渠道,自上赛季下半段以来,他在转会市场的操作上感觉处处掣肘。
拉波尔塔为他开脱思想症结,鼓励他在自己负责的领域放手去做,还举例说明为什么巴萨在冬季引援出人意料,就是贝吉里斯坦和里杰卡尔德公开提供的名单没被通过。
而罗塞尔在确定候选名单的时候还是起决定性的一分子,可见主席并没有故意孤立副主席。拉波尔塔觉得罗塞尔不应该绕过他直接对媒体说不该说的话,结果造成了今天这种局面。
他们之间的分歧仅仅是政见不和,不是私人关系的危机,应该像加泰罗尼亚男人那样来开诚布公地解决,罗塞尔的态度对于挽回影响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罗塞尔则表示要努力弥补由他引起的“小小的危机”。
翌日,主席就召开了管理层人员会议,通报了他与罗塞尔会谈的结果,包括处理好主席和副主席的关系是搞好俱乐部的根本。
两人重新开始展开工作之后,也会充分考虑领导层其他成员的参与。不过,拉波尔塔还是不能确定罗塞尔是否会在6月30日离职,但在此之前他们会通力合作。
促成这次密室会谈的和平信号是罗塞尔首先发出的,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事情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有点过分了,我们都扮演了一个负面的角色,我觉得必须做出姿态来改变一下,这才符合巴萨人的精神。”
弗兰克·里杰卡尔德也在一旁“吹风”:“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的分歧有这么大,甚至连萨基也给我出过主意。我希望拉波尔塔和罗塞尔能坐下来谈,做到像以前那样富有团队精神。”
而从拉波尔塔的角度看来,罗纳尔迪尼奥将与罗塞尔共进退是他最害怕的,而现在小罗又可以向巴萨效忠了,他也不用再为得罪哪一方而头疼了。
闹剧最后以短暂的和解告终,但几乎也注定了,罗塞尔将会离开,对于当时的拉波尔塔来说,他不得不努力留下小罗,毕竟对于当时,小罗这个筹码于巴萨实在太重太重。
即使心中或许真的已经有不满,拉波尔塔也必须做出不惜一切留下小罗的态度。
在那场“和解”的第二天,拉波尔塔宣布小罗将留在诺坎普,直到退役,在刘辰这个穿越者的眼中看来,这个宣言无异于讽刺。
几天后,拉波尔塔在家中与小罗的哥哥商谈直到34岁的“终身合同”,已经“和解”的罗塞尔并不在场,而教练组和克鲁伊夫并不支持拉波尔塔这一行为,媒体表示这只是拉波尔塔个人的决定,甚至没有与高层达成统一。
一个多月之后,传罗塞尔提议招入斯科拉里的另一位巴西朋友,取代弗兰克·里杰卡尔德,重组巴萨内部除了小罗以外统统落选国家队大名单的巴西帮,进一步清洗俱乐部的荷兰元素。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巴萨一输球,罗塞尔就会表示斯科拉里才是最适合巴萨的主帅,他似乎一直在试图将这支烙印了深深的荷兰元素的球队谱写出桑巴足球的味道。
而此时再次重提斯科拉里这一举动,被解读为罗塞尔试图增加手中对抗拉波尔塔的筹码,他并不满足于手中重量级的“私人势力”仅仅有一个小罗。
不过,不管怎么说,看起来一切正常了起来,虽然在冠军杯中兵败切尔西,但至少俱乐部成功取得了04-05赛季的冠军,时隔六年再次站上西甲之巅,走出了世纪初的不堪回首,并且向着辉煌走去。
赛季结束后,罗塞尔说自己“从冬天开始就不再具有对球队的影响力”“事情不像我最初想的和他们对我解释的那样”“我会认真考虑这两年与拉波尔塔的合作,做出最后的决定。”
“克鲁伊夫一直扮演着拥护或者反对主席的角色”,2005年夏天,罗塞尔宣布辞去自己的职务,并带走了亲信巴托梅乌(当时新闻说的叫巴尔托莫,我百度了一下,应该就是现在那位巴托梅乌没错)。
罗塞尔承认自己与主席间存在分歧,表态“主席已经走上了,与之前不同的目标,当初竞选时的目标,已经被偏离了”,还说“我输了,如果我走的话,主席会感到更轻松。我不想逼着他开除我。”
对于弗兰克·里杰卡尔德对他的批评,罗塞尔没有做出明确的回应,却提出“克鲁伊夫最好不要再对巴萨有什么影响”。不过,他宣称自己不会参加07年的主席大选,但“为什么不选择支持那些很有希望的别的竞选者呢”。
巴托梅乌无疑是罗塞尔的亲密“战友”,他的表态和罗塞尔如出一辙,他认为高层“缺乏透明”,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拉波尔塔的支持。
无疑,围绕着拉波尔塔、罗塞尔,包括克鲁伊夫的权力之争并没有真正平息,彼时的大土豪切尔西似乎很希望借巴萨内乱之势得到巴萨的球员,小罗、德科或者埃托奥?
但无论如何,随着罗塞尔的离开,高层内部的分裂暂时告一段落——只是暂时。拉波尔塔认为俱乐部实现了复兴,在多个运动项目中取得了值得骄傲的成绩,在经济上也走向了正轨,塑造了良好的俱乐部形象。
“对于离开的那些人,我感谢他们做出的贡献。我们原来以为可以消除分歧,但是最终没有做到,但我感谢他们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坚持到了赛季结束。我们之间只是存在分歧,而非什么所谓的‘自我主义’或是‘不忠诚’。”
当年拉波尔塔和罗塞尔的冲突谁对谁错,刘辰无法判断,不过事后诸葛亮地说,理念的不合早已注定他们的完美组合只能昙花一现。
拉波尔塔疯狂地推崇克鲁伊夫,极端加泰罗尼亚主义,对拉玛西亚颇有好感,他请来了里杰卡尔德和后来的瓜迪奥拉做主帅,他会坚定的成为当初主席的反对派很大原因是不满当时高层对待克鲁伊夫的方式。
而罗塞尔似乎对那些印着克鲁伊夫标记的东西并没有兴趣,在对球队的建议上,他经常给出和克鲁伊夫完全不同的观点,而且,他所不感兴趣的,甚至或许包括拉玛西亚在内。
高层的成见很难不对球队产生影响,即使当时没有发生什么,一切也早已埋下伏笔。比如在那场内乱中爆出的一些消息,看起来有些荒诞不经,但如果和后来发生的事情联系在一起的话,竟也好像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那时,爆出拉波尔塔对小罗的世界足球先生并不热情,看起来拉波尔塔在和罗塞尔决裂后,甚至其实从头到尾都并不那么喜欢小罗。
在那个时候这样的新闻不可想象,我们只能看见彼时的小罗是所有人的宠儿,拉波尔塔为了不让小罗随着罗塞尔离去煞费苦心,甚至拿出来了终身合同。
而罗塞尔,传说罗塞尔早在副主席时代就打算清洗哈维、普约尔、巴尔德斯等拉玛西亚出身的球员,而且那时的罗塞尔对里杰卡尔德没有多大好感,一直不断地鼓吹斯科拉里继任里杰卡尔德。
后来,2010年,盛传罗塞尔当选后要引进法布雷加斯取代哈维,而那时哈维的经纪人得到了“你可以和别的俱乐部接触”的提议——这个以后再提。
在共同度过巴萨最为艰苦的重建时代后,在即将迎来属于巴萨的时代的时候,拉波尔塔与罗塞尔正式分道扬镳。而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远远没有停止,在接下来的十年中,这两个集团的斗争都会缠绕着这家正在实现着伟大的俱乐部。
就算是刘辰穿越之前的2018年,当时也没有人能确定这场斗争会持续到什么时候,结局会如何,罗纳尔迪尼奥、里杰卡尔德、瓜迪奥拉、蒂托比拉诺瓦、苏比萨雷塔、普约尔……
这个或多或少被无聊的高层纠纷牵连而离开的名单不知道会被写多长,甚至,刘辰都不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天,他们不得不在这个名单上加上梅西。
这个在大概26岁时就已经坐稳巴萨队史第一人甚至被越来越多地与历史最佳相比较的伟大球员,甚至是内马尔,这个其实从转会第一年就陷入高层纠纷,莫名肩负了太多的年轻人,从刘辰的角度来说,他希望永远不会,只是希望。
总结了罗塞尔在第一次离开巴萨前的作为,不得不说,这家俱乐部需要感谢他,没有他的人脉,没有他参与转会,没有他申请到的贷款。
以当时的状况,即使有“会员制”这一免死金牌,也不能保证巴萨不会在竞技上变成今天的AC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