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计们,好好休息,去享受你们最后的这两天假期吧!一周之后,你们可就没有休息的时间了!”
大巴车上,刘辰向自己的球员们说到。
还有八天就是第三十八轮联赛了,然后就是欧冠和足总杯的决赛,虽然此时利物浦的赛程安排,已经没有之前那么的密集了,可是,这三场比赛,却是整个赛季,对利物浦来说,最重要的三场比赛。
他们拼搏了整整一个赛季。从2005年的八月份,到2006年的五月份,整整九个月的时间,实际上,为的就是这最后的三场比赛。
在这九个月当中,不仅仅是球员,就连刘辰这个主教练,同样也很累,但是,对刘辰来说,这九个月的日日子,却十分的充实。
二十年了,足足有二十年,刘辰都没有过得,如此的充实过了,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富大贵之后,当刘辰回过头来的那一刻,他才发现,原来,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再多的财富,也买不来刘辰的职业生涯,他苦苦的等了二十年,为的,就是这一刻。
当所有的球员都和他挥手告别,各自回家之后,刘辰独自一人走在利物浦的马路上,他点燃了一根烟,看着那忽明忽暗的路灯,回想起过去的九个月。
还是如此的不真实,就仿佛是在做一场梦,最后的三场比赛,也是三场决赛,三个冠军在向刘辰招手,突然,刘辰感觉到一股幸福涌上了心头。
男人,你敢不追逐胜利?
掐掉手里的烟头,刘辰笑了笑,目光更加的坚定了……
“听着!阿森纳是我们的老对手了,对这支球队,我不想再多说什么了,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对付他们的办法!”
在刘辰的办公室里坐满了人,不仅是他的教练组成员,还有所有的,利物浦一线队的成员,也包括替补球员们,此时此刻,他们都表情严肃的看着站在他们前方的刘辰。
“极致攻守的特点,是短距离传送和频繁跑动,核心理念是保持控球权,以减低后方防守球员的压力。此战术有别于传统的足球布阵理念,倾向于区域组织。”
“极致攻守战术,主要包含传控组织和高位逼抢两大内容,高位逼抢我就不多说了,在之前的比赛当中,我让你们使用的高位压迫战术,就是高位逼抢的一种。”
“因为,高位逼抢本身就是全攻全守理念里的一条战术原则,把全队阵型高度压上,到对方的半场进行丢球之后的就地集体高位反抢。”
“依靠球员的跑动意识和体力,来切割对手传球的线路,完成对球权的反抢,以抢代守,以此来实现对球权、进攻机遇的垄断。”
在刘辰前世的时候,后来的巴塞罗那在克鲁伊夫和范加尔、里杰卡尔德三代荷兰名帅执教下,贯彻了荷兰足球全攻全守理念的全部。
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全攻全守和高位逼抢,是起源于荷兰足球。
但是,这一世由于刘辰的存在,导致所有人都认为范加尔和里杰卡尔德这两位“荷兰三剑客”出身的世界顶级名帅,都是在刘辰的教导下,从而在执教当中,习惯性的使用全攻全守的风格。
同样,他们的执教理念,也都被认为是源自于刘辰,至于约翰·克鲁伊夫这位足球大师,也因为刘辰的出现,所以多次在媒体上表示,自己的执教理念,深受刘辰的影响。
现在的球迷们,可能很少有人听说过约翰·克鲁伊夫,因为他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的球星,而当时的中国还未与国际接轨,使得中国人很少能够知道这位足球大师。
球员时代的约翰·克鲁伊夫代表着“全攻全守”这个不朽的足球名词,而无论贝利还是迭戈·马拉多纳,都未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足球战术体系
约翰·克鲁伊夫拥有出众的平衡、超凡的速度和惊人的控球能力,而更让人惊叹的是他的意识和视野,“全攻全守”要求队员时常换位,只有清楚洞悉每位队友位置的克鲁伊夫,才能成为串连起全队的脊梁。
“约翰·克鲁伊夫转身”是约翰·克鲁伊夫球员时代的招牌过人动作,这是一种集假动作、速度与柔韧性于一体,在实战中容易摆脱侧后方紧逼防守的过人动作。
大概的动作是做出发力踢球的假动作,踢球脚在过程中突然收力,把球从立足脚后拨走,转身加速启动,完成从另一侧的突破,当约翰·克鲁伊夫在1974年世界杯使用这一动作时,令当时全世界的观众叹为观止。
约翰·克鲁伊夫拥有独步世界足坛的球技,他技术全面,能胜任场上任何一个位置,活动范围大,穿插能力强,应变快速灵活,善于窥测时机,能在关键的时候为同伴创造射门机会。
但很多人不了解的是,约翰·克鲁伊夫的射门工夫也非常了得,足球在他的脚下就像杂技大师手中的道具,神秘莫测,变化多端。他的倒勾射门堪称一绝。
除了双手,他的身体大部分部位都可以控、接球。水平再高的后卫也不愿意在球场上与他单挑,因为约翰·克鲁伊夫几乎不可战胜。
约翰·克鲁伊夫作为一个身材瘦长结实且反应敏捷的前锋,可以说,他就是全攻全守战术的化身,在球场上,约翰·克鲁伊夫经常突然启动来策划进攻,或者转身后撤来组织防守。
不论何时,约翰·克鲁伊夫总是做好了传出一脚威胁球的准备,也总能在得分良机浮现时出最好的进攻位置。
而教练时期的约翰·克鲁伊夫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年代,在10年的执教生涯中,约翰·克鲁伊夫留下了无数的辉煌事迹,这其中又以在创造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梦之队”的神话最具传奇性。
在诺坎普球场,约翰·克鲁伊夫打破了旧的足球模式,给巴塞罗那植入了一种追求漂亮与艺术性的风格,约翰·克鲁伊夫的进攻足球已经成为一种载入史册的模式。
“进攻由门将发起,而防守由前锋开始”。这句话诠释了约翰·克鲁伊夫全攻全守体系的灵魂。而在巴塞罗那执教期间,拉玛西亚青训可以说是约翰·克鲁伊夫整个足球生涯的精髓部分的集中体现。
约翰·克鲁伊夫将“延续性”三个字注入了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的灵魂中,让一批又一批的拉玛西亚青训球员走上绿茵场,而他们的骨子里都拥有着“Tiki-Taka”的基因。
可以说,教练时代的约翰·克鲁伊夫奠定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的风骨和理念,他改造了拉玛西亚青训,是巴塞罗那三代梦之队的奠基人。
全攻全守、Tiki-taka这两大举世闻名的足球风格,都出自约翰·克鲁伊夫之手。
在刚执教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时,他就改变了俱乐部所有青年梯队的训练风格,采用4-3-3阵型,建立“控球、传递、技术”的足球理念。
在选材方面,彻底摒弃过去“看速度、看身体、看体能”的传统模式,只有一个原则:让情绪系统里面的孩子们的人球结合能力、踢球时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约翰·克鲁伊夫一手创建拉玛西亚足球学校和训练基地,这是颠覆巴塞罗那观念的转变。“青训至上”的理念,完全植入到巴塞罗那人的灵魂里。
而刘辰在给球员们讲解的“极致攻守”战术,就是在后世,举世闻名的“Tiki-taka”。
只不过,这一世,由于刘辰的存在,他在执教塔拉戈纳时期的时候,就已经在不经意间,在执教的时候,将Tiki-taka融入到了战术当中。
约翰·克鲁伊夫和刘辰,又是同时期开始执教生涯的,当时的约翰·克鲁伊夫的足球理念,和全攻全守的体系还没有彻底的成型,所以,在这一世,约翰·克鲁伊夫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在执教生涯当中,受到刘辰的影响很深。
造成这种结果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Tiki-Taka的传控组织部分则不是起源于荷兰足球,而是起源于西班牙本土的斗牛士传控风格。
西班牙这个国家的足球风格历来强调球员的脚下传控技术细腻程度,很多球队喜欢靠细腻的脚下传控技术基本功来引逗对方的球员被动的进行扑抢。
就像斗牛士带着一块儿红布挑逗一头愤怒的公牛一样,不断的秀着自己的技艺来使得对手像公牛一样疲于奔命,最终在对手体力下滑之际,突然一剑封喉,致对手于死地。
这就是西班牙足球的传统风格——细腻华丽扎实的传控技术。这在早期的皇马、巴萨以及世纪初的超级拉科、2006年的比利亚雷亚尔这两支杀到过欧冠四强的西甲球队当中都可以发现这种西班牙传统的足球风格雏形。
再加上刘辰这一世,自幼就在西班牙长大,执教生涯的起步点,又是西班牙的塔拉戈纳,所以,约翰·克鲁伊夫对刘辰的执教风格和足球理念,有很深的认同感。
甚至于,他本人还多次奉刘辰为,现代全攻全守足球的创始人,不过,说实话,在这一世,刘辰在欧洲足坛的地位的确是非同一般。
因为他将领先世界三十多年得足球理念,带到了西班牙,带到了欧洲足坛,如果刘辰不是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的话,说不定,他现在已经被欧洲足坛捧上神坛了。
只可惜,肤色限制了他的前途,可这并不妨碍刘辰对整个欧洲足坛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刘辰在阔别欧洲足坛十八年之后,当欧洲推选上个世纪最伟大的二十位足球教练的时候,刘辰依旧能够上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