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九号当铺

第一百六十九章童谣篇(二十九)

九号当铺 莫尘 3672 2021-04-25 12:26

  杀人案,一老一少,两条人命。

  在那个年代,刚成为直辖市的山城,这简直是惊天巨案。

  涉案当事人全被抓到了公安局,审案子的人,也就是涉及赵敬案落马的局长。

  那时的局长刚从警校毕业不久,一身热血,饮冰难凉,雷厉风行的铁腕之下,仅仅两日时间,便将涉案四人的关系梳理了个清楚。

  前夫纠缠两年,周遭邻居均是可以作证,恶霸更是声名狼藉,冯阿姨现场晕厥,唯一的证人便成了孙立峰。

  那年孙立峰才初三呐,笔录却说得严丝合缝,以前夫进门吵闹开头,到恶霸进门的峰回路转,母亲开口只是说了一个不字,头上便挨了一个花瓶,当场晕倒在地,外公愤怒的推搡,换来恶霸另一个带着泥土的花坛,直接砸穿了脑壳,鲜血流了一地。

  孙立峰亦是年轻人,当即便操了菜刀朝着恶霸砍了去,可恶霸多年的街头斗殴经验,只是还了一脚,便踹断了他四根肋骨。

  而最后,他看见的,却是前夫与恶霸对视之下,对着冯佑的拳打脚踢……

  那年头,这等恶行的案件,年轻的局长义愤填膺,恨不得当即毙了这两个王八蛋,再加上现场的碎片上提取的指纹与鲜血,现场证物确凿,于是他亲自做了公诉人,凭着一张好口才,一审便赏了两个死刑。

  这俩人不服原判,要求上诉,却因证据确凿,直接判了定,隔了个三五日,便拖了法场,打成了筛子。

  那年头还是个小警察的局长也因此平步青云,得到了上头的赏识,步步高升。

  而冯阿姨,吃了这次恶亏,思来想去,将学区房卖了,把孙立峰送到了国外继续教育,自己则独自留在巴城,对抗着恶霸家中的残党。

  几年时间,天资卓然的孙立峰便拿到了学士学位,冯阿姨咬了咬牙,又将另一套房子变卖了,自己租着房,将孙立峰的学业支持到底。

  孙立峰拿到博士归国,第一件事,便是在冯佑的坟头上了一炷香,靠着浩瀚的学识,独到的眼光,在火锅中做出了特色,连锁店一家接着一家,开遍了整个巴城。

  有钱了的孙立峰,联系上了已然任职局长的小警察,推杯换盏之际,钱财到了位,局长将恶霸家的残党全部以涉嫌黑社会运动为由,抓了个遍,送上了山,劳动改造。

  这群残党上山之日,孙立峰带着冯阿姨,再度来到了冯佑坟头,烧着纸钱,默默流着泪,呆了整整一日……

  听到这里,故事算是完了,张莫却陷入了沉思。

  孙立峰是当着他的面,自称过佑儿,一母同源之下,魂魄与肉身的契合能力本身就很强,那这个佑儿是冯佑几乎是可以肯定的。

  若这个假设成立,那当年冯阿姨晕厥之后,肯定有那么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发生,而这个故事,张莫几乎都能脑补出来。

  冯佑是孙立峰打死的。

  只有这个理由,才能解释为何孙立峰回国之后,第一件事是给冯佑上香。

  想了解这个事情的一切,最好找的人,便是那个贪污受贿的局长,而这个局长却因为涉嫌赵敬案,被张莫举报了,他也是倒霉,赶上了组织换届,新上来的领导人专注反腐,连全华夏最有权力的那几个官员之一都被打倒收押,他这种小苍蝇,更是不可能存在丝毫侥幸,最高规格待遇,纪委亲自审,证据确凿连夜带离了巴城,现在在哪儿都不知道。

  “唉,这事儿难办了,”张莫叹了口气,眉头紧锁:“冯阿姨,您再给我些时间吧,这样,三天,三天之后若我没辙,您要干什么,我不拦着您,可以吗?”

  冯阿姨狐疑地看着张莫,半晌方才点了点头道:“你能说出佑儿的名字,我姑且先信你吧……”

  与冯阿姨分别后,张莫站在街头,满脑子念头撞来撞去,想到这头,就忘了那头,半晌之后,他转回了茶楼,要了个清净的包间,坐在桌子前,拿出了小本子。

  冯佑认识自己,从言语来看,自己对他有大恩,这个恩情基本上可以推定,绝对是替他还了魂。

  这个事情,也许是个突破口。

  那么,要弄再去见冯佑,就得弄清楚冯佑死因,以及还魂的原因。

  只有搞清楚了这两点,再次面对占着孙立峰身子的冯佑,才能套出更有用的信息。

  只有获得了更多的信息量,才能知道为什么有人假扮自己,并推算出那人假扮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是,怎么查呢?

  张莫转动着面前的茶杯,另一只手拿起笔轻轻敲打着自己脑袋,口中喃喃道:“恶霸,前夫,冯阿姨,冯佑,外公,孙立峰,局长……”

  重复了几遍之后,张莫猛然醒悟了过来。

  对啊,局长找不到,前夫死了,恶霸也死了,但当年参与此事的,还有几个人啊!

  那几个被局长送了监狱劳动改造的恶霸从犯!

  想到这里,张莫不禁站了起来,将钱丢在桌子上,立刻跑回了公安局内。

  和门卫小哥打了个招呼,张莫马不停蹄径直跑到李剑军办公室,顺手给李剑军打了个电话,简略地讲了讲事态,李剑军那边似乎有事正在交流,也没跟他多聊,立马给了他密码。

  顺着密码登录了公安内部网络,张莫立刻调出了卷宗,搜索了冯佑案,一查便出了结果。

  一共三个从犯,投了三峡监狱,三年时间,改造良好,减了刑,放出来了。

  而放出来到现在,刚好五年。

  坐过牢的人,公安局都有底单,人在哪儿居住,工作,都是清清楚楚,这三人也不例外,其中两个结伴去了广深城,似乎在一个酒楼打工,而另一个,留在了巴城,做了个木匠。

  “嗯,夏汇,”张莫一边看着屏幕,一边在小本子上抄着:“东山家具厂做了一段日子,这段日子没再交过社保……”看着这一大堆履历,他眼睛有些花了,不禁揉了揉发涨的脑袋喃喃道:“哎,这大片大片的文字,真让人头疼。”

  说话间,他又将文档调至家庭住址页,看着屏幕上写着巴城风景小区贷款购入六单元十二楼六号字样,张莫心头有了底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