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最强霸主

第三百一十四章 欣欣向荣

三国之最强霸主 江山美人 2688 2021-04-24 12:40

  其实,太学学生的堕落,也证明了一点,那就是扬州的欣欣向荣。

  娱乐产业开始疯狂地发展。

  听听,里面普普通通的曲子,就仿佛仙音一样,被无数人追捧。

  “太学学生的音乐水平,有待提高啊。”诸葛亮道。

  顾雍深以为然,回头就去给他们加课程。

  求求你们,别再出来丢人现眼了!

  刘可的画舫,非常靠近大船,不仅能够听到乐曲声,连拍马屁的声音都一清二楚。

  许褚掌船一段时间后,已经越来越娴熟。

  连诸葛亮一个少年人都听出来乐曲普通,太学学生竟然还在一个劲地拍马屁。

  “醉翁之意不在酒。”刘可意味深长地道。

  诸葛亮秒懂,顾雍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不好意思,太学学生又丢人了。

  竟然为了讨好花魁,脸面都不要了。

  “先生,那几个人学生认识。”诸葛亮突然要使坏心眼。

  顾雍连忙打断,道:“今天,太学学生,我谁也不认识。”

  诸葛亮听后,连忙致歉道:“先生高义!”

  玩笑不能开过头,诸葛亮倒是表现得品学兼优。

  而太学有了顾雍这样的接班人,才能屹立不倒。

  刘可没有记错的话,带着顾雍来的那几个学生,似乎都是穷苦出身。不管是为了在顾雍面前表现,还是恶心富家子弟,他们都已经偏离了方向。

  任重而道远,对于顾雍来说,是这样,刘可亦然。

  河道上,除了画舫,还有来来往往的运货船只。

  不远处就是一个卸货码头。

  货船一靠岸,就有无数人员一拥而上,而管事则是和他们商量好价钱。

  谈好价钱后,壮汉们开始了忙碌。

  “农忙之后,庄稼汉也有了一份额外的收入。”刘可道。

  “是啊,如今东阳城大小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店家忙不过来,只能雇佣小工。”诸葛亮道,对于这些情况,他似乎比较了解。

  这些人只能称为半工人,还有以打工为生的人,比如说作坊中的正式工。

  “正式工大多是外地人,没有土地。不过收入尚可,能够养活全家。”诸葛亮道。

  当然,家庭成员不能超过一掌之数。

  “现在,粮食的价格非常便宜。娃儿进入启蒙书院,还能包三餐,世道已经很好了。”顾雍道。

  现在就有一种争论,随着读书人的普遍,只认字,能算是读书人吗?

  这个问题,顾雍回答不出来。

  “一点也不像乱世。”诸葛亮忍不住感慨道,当初,他的叔父诸葛玄被赶出豫章,曾经恶狠狠地预言,扬州会没落。

  结果呢,扬州比以前繁荣了十倍不止。

  即使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也不能阻止扬州的发展。扬州已经非常顽强了,不是其他诸侯能够随便拿捏的。

  突然,一队巡逻的士兵匆匆从岸边跑过,喊着整齐一致的口号,就连步伐也都一样。

  每过一处,都引来百姓惊羡的目光。

  这也是刘可的要求,守军就无所事事了吗?

  必须展现扬州军人的精神面貌。

  看看,巡逻队伍所过之处,百姓是不是更加安心了。

  甚至有孩童道:“以后长大了,我也要参军!”

  在扬州,从军是一种荣耀。

  “扬州是最后一片净土了,你们可不能搞得乌烟瘴气。”刘可道。

  而军队又是扬州的绝对核心。

  “东阳侯言重了,乌烟瘴气还算不上吧?”诸葛亮道。

  刘可也笑了一下,现在只是有这么一点浮躁的苗头,顾雍都亲自出马收拾太学学生了,以后他也要更加努力才行。

  “来,干一杯!”刘可邀请道。

  三人共饮一杯。

  典韦在一旁,已经默默地喝了一壶了,至于为什么没有喝第二壶,是因为今日有守卫任务在身。为了醒酒,他主动要求帮许褚掌船。

  众人在河面悠哉悠哉,高谈阔论,好不快活。

  谁能想到,当初的扬州是多么地穷困,能够有现在的生活,非常不容易。

  这些年,刘可在外遮风挡雨,总算没有白费心思。

  聊到尽兴处,诸葛亮还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才艺,拿出笛子吹了起来。

  渐渐地,声响竟然压过了大船。

  一曲终了。

  “献丑了。”诸葛亮笑道。

  此刻,大船的甲板上,款款走出来一位蒙着面纱的女子,道:“不知是哪位公子吹的笛子,可否登船相见?”

  诸葛亮笑容一怔。

  “孔明,她该不会就是花魁吧?你的桃花运来了。”刘可打趣道。

  咳咳……

  赵雨忍不住咳嗽几声,诸葛亮还只是一个孩子啊!

  而且,这孩子不是周不疑那样的顽童。

  此刻,诸葛亮非常尴尬,道:“东阳侯,你说我们要不要上去?”

  没等刘可回答,另一艘画舫有了动静,只见一名穿着长衫的学生,迅捷地登上了甲板,谦逊地道:“不好意思,打搅了姑娘。”

  刘可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这个人脸皮真厚,也不说是不是他吹的笛子,反正是别人的“误会”。

  那名学生众星捧月一般,进入了大船楼阁之中。

  原本脾气一直很好的顾雍此刻也忍不住了,道:“那人是谁?”

  “看样子,是太学的学生。”诸葛亮嬉笑道,一副看好戏的姿态。

  “如此丢人现眼之事,竟然也做得出来!”顾雍大发雷霆道。

  “现在的太学,真才实学没有,就会耍小聪明。”诸葛亮添油加醋道。

  顾雍也非常尴尬。

  不过,刘可灵机一动,道:

  “你们两所学校关系似乎很好,一直以来都有交换学生的习俗。”

  顾雍是聪明人,很快就明白了,不禁仔细打量了一下诸葛亮,越看越喜欢。

  嗯,喜欢调教。

  诸葛亮被看得头皮发麻,忍不住道:“东阳侯此言差矣,那是先生书院还在荆州的时候,两地相距甚远,才有交换生一说。”

  解释有用,还要老夫子干嘛?

  刘可笑而不语。

  进入太学?一个月出来一次的太学?

  诸葛亮打死不去。

  “孔明,你不觉得自己最近太闲了吗?”顾雍一针见血地道。

  诸葛亮猛然惊醒,是啊,自己也是有目标的人啊,怎么能如此颓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