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就任独立旅参谋长不到十天,郑亦雄就得出一个结论,这支部队什么都学会了,就是不会打仗。
不会打也得打。元宵节前夕,詹家店日军联队长河上川启动“水井计划”,到根据地抢粮食。清河支队派人送来情报,呼吁独立旅召集联席作战会议,共同防御,郑亦雄以时间仓促为由拒绝了,这一仗,他想露一手,再说,他压根儿看不起土八路。
直到召开作战会,郑亦雄才搞清楚,部队根本没有做好打仗的准备,大家的意见比较一致,那就是转移,避其锋芒。过去一直是这么做的,鬼子来了,能走就走,把鬼子留给土八路对付,等鬼子走了再回来。
只有二团团长王可范说,可以打一下试试,派一个营到莫宁岗南侧,等鬼子和八路军打响了,从背后偷袭,其余部队采取收缩方针,在卧龙岗和南李庄一带佯动。
王可范知道郑亦雄想打,因为郑亦雄是当年徐州会战中的敢死队长,得过云麾勋章,名气很大。年前何长官把他调到独立旅来当参谋长,实际上就是要控制这支部队,随时对旅长陈奇仁取而代之。王可范寻思,郑亦雄来到独立旅的第一仗就带着部队撤退,情理上说不过去,所以他提出这个方案,用心良苦,可以打又不大打,能打能撤,应该说比较周全。
可是,郑亦雄没有领这个情,郑亦雄不喜欢王可范,不仅讨厌他的前土匪身份,也讨厌他左右逢源的做派,总觉得这个人蔫坏。好在郑亦雄此刻急于打仗,没有像过去那样刻薄,郑亦雄说,打仗重在决心,打,就要拉开架势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置于死地方可后生,不能首鼠两端。
王可范眼皮一耷拉,再也不说话了,心里琢磨郑亦雄否定他的道理,一则莫宁岗是八路军的地盘,他没有必要给八路军助威;二则莫宁岗同卧龙岗距离很近,郑亦雄可能怀疑他有推卸责任的嫌疑。
尽管军官们畏战情绪严重,态度消极,但是挡不住郑亦雄的踌躇满志,其实郑亦雄早就成竹在胸了,不仅要打,而且要打阵地战。郑亦雄当下部署了兵力,以卧龙岗和凤岗为一线阵地,以南李庄为后方依托,拒敌于琅琊山之外。
私下里郑亦雄交代作战科长田齐鲁,跟鬼子打仗,怎么打很有讲究,鬼子并不会落地生根,打完了他还得撤,但是我们可以借此做文章,从鬼子手里夺地盘。
田齐鲁最初没有听懂,直到发生了后来的事情,他才明白郑亦雄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