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过了秋天就是冬天,一个晨雾弥漫的早晨,命令终于下达了,三支队拔营启程,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墨镇和南李庄。
起先,部队并不知道目的地是哪里。可是走着走着,觉得不对劲了。殷福塘问金广友,连长,从莫宁岗出发的时候,你跟大伙儿说,是去墨镇,可是到了墨镇,你又跟大伙儿说,是去南李庄,可是到了南李庄,咱们还在向北走,已经走出百十里地了。
金广友早就疑心重重了,就去找马大海。马大海找了一张地图,趴到上面看了半天,抬起头来,愁眉苦脸地对金广友说,到河北了。
金广友一拍脑门说,明白了,上级骗了俺们,往下就是闯关东了,家里连个信都不知道。
马大海不吭气。
这天晚上,金广友和殷福塘查哨,走到一个偏僻处,金广友跟殷福塘说,杨司令要拉着咱们闯关东。
殷福塘顿时傻眼了,苦着脸说,那怎么办?俺上有老下有小,在清河还能帮衬家里,要是闯关东,俺爹还不如不要俺这个儿子呢。
金广友说,你不要着急。我摸了马副营长的态度,他也不想闯关东,他家里只剩下爷爷,都八十多岁了,就靠他养活了。
殷福塘说,你是说,俺们几个开小差?
金广友说,不叫开小差。我算了一笔账,俺几个人,每个人消灭鬼子都在三个以上,还不算“皇协军”,俺们给国家做的贡献够了。杨司令说,打了鬼子就让俺们安居乐业,眼看鬼子要投降了,俺们不能背井离乡。
半夜里,金广友把马大海和殷福塘召集在一起,几个人一商量,做出一个决定,把枪留下,一人换了一身老百姓的衣服,趁查哨的机会,离开了宿营地。
最初一段路,几个人还很心虚,一会儿你反悔,一会儿他担忧,可是走出三里地,心就硬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大路不走走小路。
这天快到山东地界了,在黄庄附近,迎面碰上一支队伍,几个人赶紧躲开,钻进林子里观察,一看,原来都是乡亲,三支队的民工团上来了。
金广友看着看着眼睛就直了,那里面有傅菊珍。马大海说,赶快绕开,千万不能被他们发现。金广友说,俺的识字班来了,俺还回去干啥啊?马大海也觉得是个问题,问金广友,那你打算咋办?金广友说,俺得找个机会把俺的识字班带回家去。
当天晚上,民工团在黄庄西边露天晒场上埋锅造饭,傅菊珍和蔡秀英刚刚把稀饭抬上去,坐在锅前歇脚,远远看见一个人扛着一捆大葱,戴着破草帽,左顾右盼地溜进院子,趁人不备,把傅菊珍拉到了一边。
傅菊珍一看是自家男人,吃了一惊,更觉得奇怪。民工团北上这两天,遇到过好几起开小差的,莫非自己男人也是……傅菊珍问,当家的,你怎么在这里?
金广友有点心虚,硬着头皮说,俺们要执行重要任务,顺道来看看你。
傅菊珍问,啥重要任务?
金广友支吾道,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俺们还有几个同志,在下面那个村庄里。你赶快把东西收拾收拾,跟俺到庄里一起吃饭。
傅菊珍疑惑地看着金广友,金广友的目光躲闪着说,有啥好看的?俺这身装扮,是为了进城侦察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