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二卷曹家店]
第13节第十三章奢侈的“四菜一汤”
第十三章奢侈的“四菜一汤”
丁峰可是在唐浩明处理完这件事情之后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个党委书记,怎么就一言不发的把所有的事情处理完了,那扭打成一团的五个人怎么就自动的松了手,还有没有询问怎么就知道这些粮食是没有晒好。
唐浩明看着这个眼睛里都快冒星星充满着崇拜目光的办公室主任有些莞尔,他告诉丁峰,老百姓其实是非常善良的,只要不是被逼到了绝境,他们是绝对不可能与所谓的"官"斗的,这早就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心底。
而提留别说是对曹家店这样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乡镇来说了,就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农民也会把提留当成头等大事来处理的,对于他们来说,这和战争时期为百万雄狮送军粮几乎是能够划上等号的。当时的情况大家都很激动,如果他强行把五个人拉开那只能引起他们更为的不满,让他们感觉"官官相护"的不舒坦;如果当时就把计量员或者粮站的工作人员处理了,站在老百姓的这边,那势必会影响今年的提留完成情况甚至严重的会出现质量问题或者更加激烈的冲突,只有当所有人都冷静下来,情绪慢慢的稳定下来,找到矛盾的出发点,才能妥善的使得双方都能够满意的处理意见,因此,一言不发的"冷处理"就是最好的方式了。
丁峰听完唐浩明的解释之后已经两眼精光闪闪的盯着唐浩明,简单的几句话把刚才发生的所有情况解释的非常清楚,可是丁峰却知道,如果不是唐浩明对于基层农村工作的专心与投入,如果不是唐浩明在基层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如果不是唐浩明对于处理事务方面得心应手,他是不可能如此淡定而沉稳的处理好这件事情。
在处理完这起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的"突发事件"之后的第三天就是端午节了,唐浩明和几个赶不及回家过节的村干部们一起在食堂开了饭,看着这些眼巴巴等着吃大餐的村干部,却半开玩笑的和他们说:"别说我不近人情啊,虽然是端午节,但是你们在乡里的食堂算是工作餐,那就没有办法还是按照工作餐的要求吧,四菜一汤。"
这是唐浩明在每一个地方工作的惯例,他不喜欢大吃大喝甚至有些痛恨铺张浪费,所以"工作餐四菜一汤"就几乎成了唐浩明没有明文规定的惯例。曹家店的这帮村会计、村长们可是对于这样的规定早已熟记在心,而且是严格执行,毕竟曹家店的经济状况摆在面前,可没想到端午节唐浩明依旧是严格的遵守自己的规定,朱长青和丁峰只是相视着笑了一下。
青椒绿豆芽、豆腐烧蒜苗、土豆烧肉、西红柿炒鸡蛋还有一份大锅的地衣蛋汤,唐浩明坐在低矮的凳子上正给朱长青刚从家里端来的粽子宽衣解带,一个瘦小的身影却出现在了食堂的门口,然后"咔嚓"一声清脆的声音伴随着刺目的闪光。
举着相机的小伙子名叫朱德君,是县里报社的记者,虽然唐浩明不久之前在现场看似妥善的处理完了上缴提留的突发事件,但是还是有些有心人将这件事情捅到了县里,并且恶意的曲解了事实,一场本无伤大雅的意外却变成了"计量员故意刁难老区人民并用绞包针扎伤贫苦老人",这样的事情让此时一切以上缴提留为工作重心的县里领导们勃然大怒,而朱德君也意识到这样的事情如果是真实发生那么将会通过他的报道引起什么样的反响,感觉到自己抓到了大新闻的记者背着相机在端午节赶到了曹家店,恰好遇到唐浩明等人在吃饭,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抓拍一张"乡政府干部公款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专题照片再说。
放下照相机,带着眼镜的朱德君颇有些得意的看着手里还在剥着粽叶的坐在主位上很显然是政府主要领导的唐浩明,唐浩明也莫名其妙的看着这个脸上洋溢着三月桃花红的陌生人。
把剥好的粽子放在旁边已经准备好的白糖碗里,唐浩明用旁边的抹布擦了擦手,起身站了起来,疑惑的问着朱德君:"你是…有什么事情么?"
朱德君放下了相机,看着桌子上的简简单单用小盘子装的四个菜,脸上的表情却是异常的丰富,就像是打翻了五味俱全的杂货铺,先是红糖随即是陈醋最后是酱油,很浓很浓的酱油。
这帮"财神爷"不会知道自己提前要来,摆出一个清正廉洁的模样给自己看的吧,朱德君腹诽着想着,久和乡村打交道的朱德君知道上缴提留款的时候在政府里边最大的可能就是各个村落的被老百姓们戏称为"财神爷"的村会计和财政所的工作人员了。
"来者都是客",唐浩明看着这个对自己的询问熟视无睹的年轻人主动迎了上去,伸出了自己的双手,所有在场的人也都停下了上下翻飞的筷子,疑惑的看着朱德君。
朱德君却没有买唐浩明的账,一个急转身,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消失在众人的面前,留下了满脸问号的唐浩明,丁峰看了唐浩明一眼,紧跟着朱德君朝着粮站方向小跑着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