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二卷命运的转折]
第17节“连魂”让我泪如雨下
张雁举行婚礼的第二天,打来了电话。
哥,我们敬酒怎么找不到你?
我赶一篇稿子,就提前走了。
那你连个招呼都不打?钱军还问你呢。
是吧,小伙子不错,好好享受生活吧。
我知道你就会这样说,好了,不打扰你了,钱军说你哪天有时间要请你吃饭呢。
七月份,汽车团政委打电话告诉我,命令到了,宣传股副连职干事,授予中尉军衔。政委打电话告诉我这个消息是顺便说的,主要是他写了两篇政工理论文章,让我给他找人发表。
接到盼望已久的命令,我有些高兴不起来。命令下在汽车团,那我就是汽车团的人了,要想回军区机关非常困难,如果和曹雪在一起,曹雪肯定不愿意调到艰苦的汽车团。
马处长让我和他到边防连队采访,是马处长亲自告诉我的,让我好好准备准备,主要是做好吃苦的准备。咱农民的孩子什么苦没吃过,何况是到边防连队采访。
马处长和我坐火车又换汽车,下了汽车坐了一段毛驴车,山路太陡毛驴车走不上去。我们下了毛驴车,天空飘起毛毛雨,路更加泥泞,一步一滑,走一步退半步。空气虽然湿漉漉的,我的头上还是出了汗。
连队干部看我们吃力的样子,给我们一个人找了一段树枝,作为拐杖,拄着拐杖,走起来比原来速度快了点,十多里的山路,我们走了将近两个多小时,天有些黑了,我们才隐隐约约看见边防连队的营房。
我们简单的洗了洗,到连队食堂和战士一起吃晚饭。我们走进食堂,战士们整整齐齐坐在桌子旁,连队干部喊了一声“起立”,战士们同时站了起来。
今天军区机关报社首长冒雨来看望我们,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首长讲话。连长说完。饭堂里响起如雷的掌声。
我代表军区机关报社的同志来看望大家,带来了来自机关首长对你们的问候和祝福。我们也是来向你们学习的,学习大家不畏艰苦,驻守边疆,建功立业的革命精神。看到同志们驻守在偏僻艰苦的边防连队,精神饱满,斗志昂扬,让我非常感动,希望同志们多给我们讲讲你们守卫祖国边陲的故事,谢谢大家。马处长因为激动,讲话逻辑有些混乱,但还是赢得一阵热烈的掌声。
晚上,我躺在潮湿的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想起了曹雪,她现在在干什么呢?不知何时进入了梦乡。
天亮以后,我沿着营区有些坡度的马路散步,一盘石磨吸引了我的目光。磨盘被高高竖在营区的草坪上,底下用石头砌着一米多的座,周围用石头圈起来。磨盘一般都是磨东西用的,平放在地上,它为什么竖着放呢?
吃过早饭,我问连队指导员磨盘的事,指导员含泪给我讲起磨盘的故事。
炊事班老兵赵宝春节回家休假,看到老家的磨盘,就想连队要有个磨盘,战友们就可以经常吃上豆腐了。休完假,返回部队时,赵宝把家里的磨盘到火车站办理了托运。下了火车,赵宝就搬着磨盘上了长途公共汽车,汽车到站了,他和老百姓讲好了价钱,租老百姓的毛驴车,拉着磨盘往连队走,毛驴车走到山路时,再也不上去了。
当兵的,你想累死我的毛驴啊,我不要你钱,到这就行了。赶毛驴车的大爷对赵宝说。
大爷,求你帮我把磨盘拉到山上去吧,连队还等着用呢。赵宝祈求着说。
我给你钱行吧,到这为止。大爷把磨盘搬到地上,钱也没要,赶着毛驴车就走了。
赵宝看看天快黑了,望着二百多斤重的磨盘,又望望还有十多里的山路,拿出背包带,把一块磨盘捆好往前拖一百米,再回来拖另一块。来回拖了几次,赵宝已经是汗流浃背,他脱掉军衣,来回往前拖磨盘,实在没有劲了,就五十米,二十米往前挪。
直到天亮,赵宝把磨盘拖到了连队门口,看见站岗的战士就晕倒了。站岗的战士赶紧向连队干部报告,连长来了,指导员来了,老兵来了,新兵来了,全连战友都来了,看见赵宝血迹斑斑的肩膀,都哭了。为了改善连队的伙食,赵宝用身躯实现了全连的梦想。为了铭记赵宝为连队这种牺牲奉献精神,经支委会研究决定,将磨盘精神作为连队的连魂,每当新兵入伍老兵退伍,都到这里感受磨盘的精神。
我的泪水在无声的流淌,被赵宝感动着,被磨盘精神感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