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军婚时代

32. 新春年俗醉山村

军婚时代 南山菊客 2070 2021-03-28 12:13

  [第1章第一卷初尝爱的甜蜜]

  第32节新春年俗醉山村

  老家过年有许多的习俗,虽然有些封建色彩,但是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如果没有这些习俗,就会感觉春节缺少了许多味道,有了这些年俗,整个山村都醉在新春里。

  按照老辈的传统,三十晚上包饺子,十二点放鞭炮,放完鞭炮,要挨家挨户去拜年。到长辈家里,说声给某某拜年了,还要趴在地上磕头。如果遇到比较随和的人家,长辈就会说,好,好,免了。这时就可以不用磕头,多说几句祝福的话就行了。有的长辈故意要和晚辈开玩笑,等说完拜年了,就只说好好,做晚辈的没办法,只得趴在地上磕头。磕完头,长辈还不忘调侃一句,看看,又长了一岁。让你恼也不是笑也不是。

  我穿着军装和弟弟到左邻右舍去拜年,长辈们看见我来,赶紧从炕上下来,嘘寒问暖。我没有给他们磕头,我总觉得我是一名军人,军人有军人的礼节。我挨个给长辈们敬军礼,敬礼是军人最高的礼节,他们感到既庄严又新奇,都说我到部队出息了。

  过了正月初三,村里的秧歌队就要走村串户拜年。秧歌队有三四十人,都是村子里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他们踩着高跷,穿上戏装,脸上浓妆艳抹,扮成过去戏里的人物。后面跟着锣鼓队,等打头的“散头”唱起来的时候,给伴奏,秧歌队就使劲的扭。一般秧歌队都有联络员,秧歌队要到哪儿去,联络员提前去联络。到了哪家,哪家就准备一张饭桌,上面放着一摞饭碗,烧上一锅茶水,秧歌队来时给每个人倒一碗茶水。桌子上还要准备几斤点心或者几盒烟,据说到最后秧歌队解散时,把点心都发给秧歌队员,烟大家当场就你一支我一支分了。如果哪家没有烟,秧歌队的人就像三天没吃饭似的无精打采地在场子里走,这时主人就会拿出烟发给秧歌队员,要么人家会说你真抠门,连个烟都不给。大过年的让人家说,主人自己脸上会没面子。

  秧歌队到我家时,已经接近中午。爸爸把我从部队带回来的龙井茶倒在锅里,烧了一大锅茶水。院子里两张桌子上摆满了茶碗。弟弟把香烟打开放在盘子里,举在空中,让秧歌队队员自己拿,秧歌队队员们都非常自觉,不管男女都只拿一支,女的不抽烟夹在耳朵上,带回去给家里人抽。

  “散头”唱得非常卖力,把我当兵立功的故事现场变成唱词,唱给大家听。围观的乡亲听到我见义勇为的唱词,情不自禁鼓起了掌。我又从衣袋里拿出一包烟给了“散头”,我不是那种被人拍马屁就容易翘尾巴的人,主要是“散头”真的不容易,现编现唱,还要合辙押韵,要有文学基本功的,我敬佩他的文学功底,才拿烟给他。

  秧歌队从这个村唱到那个村,一直唱到正月初十才解散。到了正月十三,又开始闹花灯。村里很少闹花灯,正月十三、十四、十五晚上县城里闹花灯的规模比较大,有耍龙灯的耍狮子的,不管是男女老少姑娘小伙都挤在一起,你绊了我的腿,我踩了你的脚,谁也顾不上吵架,聚精会神观看表演。

  我在秧歌队里看见了张瑞,他也看到了我,可他没有过来跟我说话。我想跟他打个招呼,但锣鼓喧天的他又踩着高跷听不到。听说他复员回家后,到沈阳打工,在一家保安公司当保安。我没有去他家,怕他家人看见我伤心。

  过了正月十五,我的假期到了,要返回部队了。

  你也老大不小的了,妈给你找个媳妇吧。妈妈拉着我的手说。

  妈,我不着急。我搪塞着说。

  村里跟你年龄一样大,人家孩子都快会打酱油了,你连个对象都没有,你不着急,妈还着急呢,妈早就想抱孙子了。妈妈继续唠叨着。

  如果我不当兵,早就结婚了,妈妈早就抱上孙子了。想起这些我的心里酸酸的,感觉心中愧对妈妈。

  妈妈,我一定给你找个好儿媳妇,给你生个大胖孙子。我在心里说。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