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都是男同惹的祸:谁是凶手(3)]
第11节011去他妈的,周警督(1)
011去他妈的,周警督(1)
下午六点多了,孙刘杨打来了电话,说七点钟在公安局门口等她。宣诗雯的心情此时可是好多了。
电脑房中的人,最终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把警察们挨户调查的笔录输入计算机中,计算机中的“大侦探”软件,根据收录的证据,进行合理地推测,帮助警察调查一些不那么明显的线索,从而解决较为复杂的案件情况。
宣诗雯马不停蹄地往数据库里输入着挨户调查的笔录。她输入的速度很快,希望尽早把这些实地调查得到的纪录输入计算机库中,看看计算机到底能够给出什么样的帮助。
“大侦探”软件的核心是有关死亡情形的“知识库”,其中存储了大量有关不同死亡方式的信息,包括相关的事实和证据,例如证词、医疗分析、死亡现场情景等。软件会努力寻找不同证据间的联系,设想一些可能的情况,计算每种情况的可能性。它有长处也有短处。长处是能够帮助警察更好地分析一些复杂的死亡案例,减少错误判断。短处是必须尽可能完整地把案例所有相关信息都输入电脑,否则案件判断就有可能出现失误。
“要是哪一天电脑能把贮存的信息资料变成有机的思维,那就太好了;破案只需要输入相应的信息就成。”宣诗雯边敲着键盘边想道。
其实警察凭直觉破案,就是建立在事实依据基础上的,再加上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虽然有时候,会出现错误,电脑也是如此。
输入完资料后,宣诗雯迫不及待地按下分析按钮,只见电脑嘀嘀嘀地显示了凶手下列一组信息:
性别:男。
衣服颜色:浅黄色或浅色外套或浅色雨衣。
宣诗雯看完后,忽然来了兴趣,继续按目击者按钮,屏幕闪了几下,过了一小会儿,出现了五个目击者相关信息:其中三位认为目击对象是男性,一位认为是女性,一位不能肯定是男是女。五个人都看见了身穿浅色外套,其中三个人说,目击时间是晚上十点左右,一人说是晚上九点,还有一人认为是晚上十一点左右。
宣诗雯看完电脑分析的结果后,一头雾水。一看时间都七点多了,赶忙收拾东西,关掉电脑下楼去了。
孙刘杨七点整,整时把车停在公安局门口,边听着歌曲边等着宣诗雯。他知道,宣诗雯又在加班了。
宣诗雯拉开车门,孙刘杨正歪斜在车座上呼呼大睡。
“警察,请出示证件!”宣诗雯喊道。
“哦,我睡着了……”孙刘杨慢吞吞地说道,“大侦探来了呀……”
“请问先生你在这儿干吗?”宣诗雯调皮地问道。
“我……我在等我的老婆,警察妹妹。”孙刘杨假装着战战兢兢的样子说道。
“你的老婆叫什么?姓什么?”宣诗雯爬上车在副驾驶上座好,系好安全带,孙刘杨发动了汽车。
“我的老婆,她……她姓李,叫……叫诗雯。”孙刘杨夸张地结巴着。
“好呀,你敢说你的老婆叫诗雯……,哼哼……”宣诗雯用手挠着孙刘杨。
“我投降,我投降……”
车里传出一遍欢愉的笑声。宣诗雯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中说道:“去他妈的,周警督;去他妈的,计算机房……”
“孙刘杨,今晚我们到开发区去吃饭,怎么样?”宣诗雯靠在孙刘杨的肩上,温柔的问道。
“行呀,只要你愿意,去月球都可以。呵呵……”孙刘杨笑道,“我猜我老婆估计是‘名查暗访’了。”
“对,老公聪明猜对了一半,还有是想借机享受下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嘻嘻……”宣诗雯说道。
“是吗?老婆……”孙刘杨有意问道。
“当然是啦。你想呀,每天我们都是从家门走到车门,再从车门走上工作岗位,总在重复着一条单调而一成不变的路线,很少外出。你不觉得累吗?”宣诗雯问道。
“嗯,有点。但是我要是与某个人在一起的时候,那就例外了,呵呵……”孙刘扬说道。
“贫……”宣诗雯说道,“我们都住在市区,还好我还有个小院,你呢?可就只有一个几尺见方的阳台了。郊区就不一样了,广阔的房子,宽宽地院落,新鲜的空气……,哦,多么美好……”宣诗雯说道。
“老婆说得对。”孙刘扬回答道。
“呵,你又赚我便宜……”宣诗雯高高地举起手,超孙刘扬打来,孙刘杨把头一缩,宣诗雯又把手轻轻地放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