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樊登讲论语:套装全2册

乡党第十

樊登讲论语:套装全2册 樊登 28181 2021-04-19 19:1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樊登讲论语:套装全2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乡党第十

  《论语》的第十篇《乡党》很难讲,因为它的体例很特殊,没有对话,完全是叙述。我甚至见过有的《论语》解读会把《乡党》忽略过去,或者简单地翻译一下,不做更多阐发。

  原因是《乡党》记录的只是孔子的日常起居:孔子怎么走路,怎么说话,吃什么,穿什么,如何睡觉……全都记录在此。

  但也有人认为《论语·乡党》最有味道。这意味着对于《乡党》的理解可能有更大的空间,它不需要阐发太多道理,只需把生活中孔子本来的样子呈现出来。就像画白描画,原原本本地勾勒出孔子最真实的模样,并通过一个个细节,给我们展示什么是礼。

  我们不妨通过想象,咂摸一下其中的味道,找到孔子的日常起居和我们当下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对应,理解和分析孔子的行为背后可能存在怎样的心理动机。我们要在自己的脑海中,有画面感地呈现《乡党》里孔子的行为举止。

  孔子于乡党:说话一定要分场合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在今天的陕西方言中,我们还把同乡叫作“乡党”。

  古代是五家为一比;五比为一闾,一闾也就是二十五个家庭;四闾为一族,就是一百个家庭;五族为一党,差不多是五百个家庭,相当于一个很大的村子了;五党为一州;五州为一乡。这是古代的社会结构。

  孔子在家乡人面前“恂恂如也”,就是不善言辞的样子,看起来好像嘴笨笨的。我们此前讲过,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一个人整天眉飞色舞、能说会道,比如劝酒的时候就他最热闹,孔子说这样的人“鲜矣仁”。

  孔子是一个“恂恂如也”的人,老老实实的。我们想想看,乡里乡亲对一个人最是知根知底,都是长辈,有时候大家在一起说点东家长、西家短的话。在他们面前,最合适的做法就是保持恭敬,不用说那么多的话,只需陪大家乐一乐,开开心心的就好了。孔子的“似不能言者”,就是看起来不太会说话的样子。

  “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指的是孔子一旦到了正式的工作场合,就能言善辩了。此处的“便便”,有的解读认为是便便(pián pián),但是也有版本认为同“辩辩”,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辩辩”,即能言善辩之意。

  “唯谨尔”,只不过他说话很谨慎,会尤其注意分寸,不会乱讲话。因为在工作场合中,开口时一定要思考清楚,要能够义正词严地把话讲明白。这是工作的需要,也是一个人对于立场的坚持。

  “侃侃如也”“訚訚如也”“踧踖如也”:孔子的画像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此节与上一节,在不同的版本里处理不同,有的是分开为两节,有的是合为一节。这两节的关联性很强,讲的都是孔子和不同的人在一起时的样子。

  “下大夫”是指比孔子职位低的官员。孔子在上朝的时候,如果和自己的部下,或者其他官位比自己低的人在一起,他会“侃侃如也”,就是侃侃而谈,轻松愉快、慢条斯理地讲话。

  “上大夫”就是比孔子官职高的领导。“訚訚如也”,“訚訚”(yín yín)是一种和气又严肃的态度,孔子与职位高过自己的官员相处,会和和气气、恭恭敬敬的。

  “君在,踧踖如也”,“踧踖”(cù jí)是有点局促的样子。当国君出现在孔子身边时,孔子稍微有点局促,常常弓着点身子。

  “与与如也”是一种谦恭的态度,但又没有到那种让人觉得局促、不舒服的程度,是一种威仪适中、不卑不亢的状态,在恭敬的同时保持着自己独立的身份。

  总结一下:孔子在乡亲、长者面前恭敬,不吹牛;在下属面前不端着,让人如沐春风;在该庄重的时候能够庄重,该谦逊的时候谦逊,但不失去个人的人格。

  这是我们对孔子的画像。

  宾不顾矣:古今都应该遵守的“商务礼仪”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在电影《孔子》中,周润发饰演的孔子上朝的时候有个动作:先将袖子展开,再走过去。我觉得这个场景就是对“襜如也”进行理解而来的,按照胡玫导演和周润发的理解,就是像鸟一样飞过去,这在很多专家看来有点夸张,他们认为孔子不应该是那么爱表演的一个人。“襜如也”,指的是小心翼翼地走。

  关于“襜如也”,有争论很正常,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们在此不做过多的讨论。

  “君召使摈”,“摈”是指接待外国的来宾。

  国君让孔子去接待外宾,孔子“色勃如也”,“色勃”就是容貌振作、表情庄重。

  “足躩如也”,是指脚步很快,“噔噔噔噔”地小步跑过去。

  “揖”是作揖,“所与立”是与他周围的人;“左右手”是左边拱拱手,右边拱拱手;“衣前后”,是衣服前后摆动;“襜如也”是衣服整齐地摆动的样子。

  “趋进”,是快速向前;“翼如也”,是脚步小心翼翼。

  “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意思是完成了这一整套接待的仪式,来宾走了以后,必须回去跟国君复命,说客人已经彻底离开了。

  这种礼仪我们今天在日本还能够感受到。我在日本旅行时,曾经住在富士山下的酒店。每次出门的时候,几个迎宾的老奶奶都会穿着和服站在门口,帮我们把行李整理好,再送我们上车,挥手目送我们离去。

  我们的车往前开,我回头看,她们还在挥手。导游告诉我说:你不用看啦,她们会一直挥手到咱们的车拐弯为止,她看不见你了,才回去。这就叫作“宾不顾矣”,就是说客人已经不回头看了。

  我的妻子开美容院。有一次我对妻子说:你的美容院可以引入这个礼法,送客人时,可以一直等到客人上车之后。

  她采纳了。有时候,客人和服务人员一起在门口等车。车来得晚一些,尤其天气寒冷时,顾客们常常很感动。有的客人说:你们真是懂礼貌,每次等到我上车走了很远,还看到你们在挥手。

  礼节、耐心和诚意,是社会上最稀缺的东西。越稀缺,就越可能引起顾客的重视。

  孔子当年招待宾客,一定要做到“宾不顾矣”。

  商务活动中还有一个细节:送客人到电梯,电梯门一关,主人转身就走了,结果有的电梯门质量没那么好,可能又会打开。电梯门开了之后,客人只看到了主人的背影。所以,有些商务礼仪会要求必须看到电梯的数字发生变化,我们才能够返回。这也是“宾不顾矣”,以示我们对客人足够的重视。

  从这段话中,我们能够看到孔子做事是多么严谨和讲究礼仪。

  入公门,鞠躬如也:孔子上殿时的仪态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

  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这段话与之前《论语》的表述完全不一样,相当拗口。因为其中所描述的,都是我们今天已经非常陌生的礼仪了。

  “入公门”,到皇宫里去办事,基本上有三个大门:库门、雉门、路门。至于公门到底是哪个门,学术上根本争不清。总之,就是孔子去上朝,入公门之时。

  “鞠躬如也,如不容”,想想看故宫的门有多大。孔子的时代,门虽然没那么大,但是也肯定能够容纳一个人进出。但是孔子进公门的时候,一定要弯腰进去。“如不容”,就好像那个门会碰到头一样,这描述的是孔子恭敬的仪态。

  “立不中门”,是说一个人不要站在门中间,不要目中无人,不要挡别人的道。我们想想“闪”这个字,就是“门”字里有一个“人”,表示人要赶紧走开。

  “行不履阈”,如同现在去寺庙,有的导游会讲,不要踩门槛。

  “过位”,这里存在一个争论。有一种说法是“过君王的位”,鲁君端坐,你从他跟前经过的时候,表情要庄重,脚步要轻快。还有一种说法是“过群臣的位”,就是当你进入大殿之时,如果一些大臣聚在一起聊天,你从他们身边走过的时候,要提起劲来,快速地走过去。

  “其言似不足者”,说话的时候好像没有太大力气一样,声音要小,声调要放低。一个人在公众场合能够做到把声音放低,是一种修养。如果有人在公众场合打电话,压根不考虑周围人的感受,底气十足,声音洪亮,其实是目中无人的表现。孔子在公众场合,说话就好像“没气儿”一样,不影响别人。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摄齐”就是把衣服提起来,“升堂”就是走台阶上去。当时的人们身着宽袍大袖,上台阶时把衣服提起来,是礼节。“鞠躬如也”是指低着头。这句话是说,提起衣服,像鞠躬一样往堂上走。

  “屏气似不息者”,憋住气息,好像没有呼吸一样,因为要上朝了,要跟国君见面了。

  “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出”,开完了会,出来的时候;“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每下一个台阶就舒服一点,脸上的表情越来越轻松。“怡怡如也”,是指姿态越来越怡然自得。

  “没阶”,走完台阶以后;“趋进”,走台阶不能走得快,否则容易摔跤,尤其是穿着大袍子时;“翼如也”,有版本翻译成“像长了翅膀一样”。如果孔子每次上完朝之后,一出门,袖子一展,这太浪漫了。但我觉得不太合理。我倾向于把“翼如也”理解为小心翼翼地赶紧走。

  “复其位,踧踖如也”,是指回到自己的位置,表现出恭敬谨慎的样子。

  这是孔子的一套上殿见王的礼仪。怎么进门,怎么说话,怎么行走,怎么提起衣服,如何上台阶,见完君王后如何离开,等等。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孔子在礼仪上万分谨慎、恭敬的态度。

  执圭:朝堂上和外交中要注意的细节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圭”是指官员手里拿的圭板,代表着不同的地位。圭板的主要用途,是在上面“记小抄”,官员通常将需要禀报给国君的诸多事情记在圭板上,作为提醒,防止遗漏。

  “执圭,鞠躬如也”,是指拿起圭板时,就好像在鞠躬一样,因为圭板代表着王权,臣子要对它表示恭敬。

  “如不胜”,就好像拿不动一样,因为这是沉重的责任。

  “上如揖”,向上举的动作好像作揖。

  “下如授”,持在下面的时候,好像要交给别人一样。

  “勃如战色”,脸色凝重,战战兢兢。

  “足蹜蹜如有循”,“如有循”,好像沿着一条道路一样;“蹜蹜”是脚步细碎的样子,有点像京剧上走小台步一样,“噔噔噔噔噔噔”地轻快地走。

  “享礼,有容色”,在朝廷之上经常会有人献礼,比如齐国、郑国来献礼。外宾献礼的时候,作为主宾国的官员,要表现出非常欣赏的样子,不能给人以无动于衷和傲慢的感觉。要“有容色”,表示出“哇,难得”“是件好物”的态度,来烘托美好的气氛。

  “私觌,愉愉如也”,私下去和别人交往的时候,轻松愉快。

  在《论语》中,很多内容是大家能背下来的,但这部分讲的是在朝堂之上,人们需要注意的诸多细节,非常琐碎,很难记忆,也很少被人随口引用。

  君子不以绀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时尚”

  君子不以绀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这一段很有意思,讲的是孔子怎么穿衣服。

  “君子不以绀饰”,“绀”(gàn zōu)是接近紫色的深红色,孔子特别讨厌紫色。孔子有一句话,是“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朱红色是正色,紫色跟它很接近,夺去了正红色的地位;郑国的乐曲破坏了典雅的乐曲。

  孔子说,“君子不以绀饰”,“饰”是指领子和袖子。孔子认为,君子不可以用紫色布料来做衣服的领子和袖子。

  “红紫不以为亵服”,亵服是在家穿的衣服,如同我们现在宽松舒适的家居服。孔子说,这种宽袍大袖的衣服,也不能用红色和紫色。

  “当暑,袗绤,必表而出之”,“当暑”是夏天的时候,“袗”(zhěn)是夏天穿的单衣,“”(chī)是细的葛布,“绤”(xì)是粗的葛布。“袗绤”是说,夏天的时候要穿凉快的、用葛布做的衣服。“必表而出之”,是指不能直接穿袗衣出门,如果出门,要罩外衣。

  “缁衣,羔裘”,缁衣要配羔裘,黑色的外套里要配黑色的皮袄。

  “素衣,麑裘”,白色的外套要配白色的皮袄。

  “黄衣,狐裘”,狐裘是黄色的,配的大衣也要是黄色的。

  孔子很讲究颜色的搭配,黑配黑,白配白,黄配黄。

  “亵裘长”,凡是用“亵”这个字,就是指在家里随便穿的皮袄,比较长,保暖、舒适。“短右袂”,“袂”是袖子,右边的袖子短一截,做家事方便。

  “必有寝衣”,“寝衣”是一种被子,古代大被叫衾(qīn),小被叫被。程树德在《论语集释》里解释过什么叫寝衣。寝衣是今天在日本还存在的一种被子,特点是像衣服一样。睡在里面时,可以把胳膊伸进袖子,就像特别长的睡袋,大概有一身半的长度。我们现在的被子就是由寝衣演化而来的。

  “狐貉之厚以居”,“居”是坐下来的意思,这句话是说,用狐裘做成一个垫子。

  “去丧,无所不佩”,如果出了服丧期,身上想戴什么就戴什么。中国古代的君子,衣服上有配饰,环佩叮当不仅是显示财富的,还是体现一个人修养的。行走时,玉佩要发出合乎音律的美妙声音,这意味着佩戴者需要步履稳健。如果身上的环佩乱响,则意味着失态。

  环佩叮当的声音,能够让自己矫正步伐,显示出温文尔雅之态,这是一种保持修为的方式。所以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法,君子如果没有特别大的事发生,身上是一定要戴玉的。

  孔子说的“去丧,无所不佩”,对应的就是,到了服丧期,比如家里有老人去世时,不能再戴玉,要简朴。

  “非帷裳,必杀之”,“帷裳”是长礼服。“杀”念shài,是裁短的意思。如果不是一定要穿长的礼服,就需要把其他的衣服裁短一点。

  “羔裘玄冠不以吊”,“羔裘”是黑色的,“玄冠”是黑色的,穿黑色的衣服,戴黑色的帽子,则不能够去吊丧。中国古代跟现代西方正好相反,西方参加葬礼要穿戴黑色,中国古代则是参加庆典穿戴黑色。

  “吉月,必朝服而朝”,关于“吉月”,存在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说,每个月初一叫吉日,每年的正月叫吉月;第二种说法是,“吉”字写错了,应该是“告月”,即行告庙之礼的时候。哪种说法正确,我们无法完全确认,我们能理解的是,有一个特定的时刻,一定要穿朝服上殿。

  以上是孔子关于穿衣服的整套规则。在家穿什么,出门穿什么,夏天穿什么,冬天穿什么,颜色配搭要适宜,在家的衣服可以裁短一截,晚上睡觉的时候小被子要长到一身半,家里要有狐貉做的垫子可以坐。

  其实这也是一套比较简朴的生活方式,孔子推荐的服饰都不奢华。从中也能让我们看到,孔子比其他普通人的生活条件还是要好很多,能配齐以上衣物。

  必有明衣:沐浴、斋戒如何穿衣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有的版本将此节和上一节连在一起,因为都是讲如何穿衣服。

  “齐,必有明衣,布”,去斋戒沐浴的时候,必须有布做的浴衣。古代没有棉布,孔子那时候只有麻布和葛布,都是比较粗糙的。“明衣”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浴衣,日本完美地保持了穿浴衣的习惯。日本的民间澡堂会给客人提供一套像和服一样的浴衣。

  “齐必变食”是讲斋戒的。要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换掉自己的食谱,因为很多东西不能吃了,例如葱、韭菜、姜、酒,都是对鬼神不敬的。

  “居必迁坐”,有人解释说是要换一个住处。这个要求太高了,就连孔子都无法随便换住所,老百姓就更不可能了。“居必迁坐”,是说你坐的位置要改变。

  我记得我小时候参加过村里的葬礼,那时我不能像往常一样回家,而是要在礼堂上待着,要坐在礼堂回礼。“迁坐”就是指换一个规定的地方坐下。

  食不厌精:舌尖上的孔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这一段讲的是“舌尖上的孔子”,细细地描绘了孔子对吃的要求。

  “食不厌精”,“食”是指吃米。孔子认为主食越精越好。

  老人家的胃口越来越差,吃粗粮是消化不了的。我有一天见到阎崇年先生,当时先生八十七岁,依然耳聪目明,身体很好。我请教养生之方,阎崇年先生的夫人告诉我,老爷子只吃细粮,虽说很多养生建议说了吃粗粮的好处,但先生说,粗粮对老人来说咽不下去,也很难消化。所以,老人的饮食以白面、精米为主。

  “脍不厌细”,有个成语叫脍炙人口,“脍”是生肉,“炙”是熟肉,脍炙人口直译过来就是说生肉、熟肉都能吃。在中国古代就有吃生鱼片的情况,“脍不厌细”就是说吃生肉、生鱼片的时候,应该切得细一点,否则不好消化。

  “食而”,“”(yì)是食字边,是形容米饭受潮的样子,大米受潮了以后做出来的饭就变味了;“”(ài)是馊臭,假如这个饭已经馊了,那是不能吃的。

  “鱼馁而肉败”,“馁”指鱼腐烂,“败”指肉腐烂。鱼肉和其他的肉,如果腐败了,就不要吃。

  “色恶,不食”,如果食物的颜色太难看或者颜色太奇怪,也不能吃。比如,我们不吃蓝色的东西,我们想想看,假如一碗面端上来是蓝色的,你会不会有一种难以入口的感觉?

  “臭恶,不食”,闻起来是臭的食物,是不能吃的。按孔子的说法,榴梿和臭豆腐这类食物不适宜吃。

  “失饪,不食”,孔子不吃烹饪不当的食物,比如该煮熟的肉没煮熟,就不能吃。

  “不时,不食”,“不时”有两种解释,第一个解释是,孔子只吃时令蔬菜。我完全不认同这个解释,因为在孔子的年代,只有应季蔬菜,当时并没有塑料大棚来种植反季蔬菜。我认同第二种解释:吃饭要按点,没到饭点就不要吃饭。

  “割不正,不食”,“割不正”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古时候的烹饪手法比较单一,不像当下有肉片、肉丝多种做法,古时候吃肉就是像樊哙那样,一大块切下来,方方正正的,再炖熟。所以孔子要求把肉割得方方正正的,如果切得太斜,或者是散落的肉就不要吃了。第二种解释:位置不对的肉不吃。

  “不得其酱,不食”,这是关于卫生的要求。吃肉、吃饭要有酱料,酱料也许是葱姜蒜做的,有杀毒、消菌的作用。如果酱配得不合适,孔子不吃。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食气”可以理解为主食,意思是肉虽然可以吃多,但是不要比主食还吃得多,要合理搭配。比如我小时候,大人对我的要求是一口饭配一口菜,我一直到三十多岁,还不习惯先吃菜,我那时甚至觉得只吃菜是不对的。这是我从小养成的饮食习惯。

  “唯酒无量,不及乱”,孔子特别得意自己的酒量大,曾说“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孔子身形高大,有可能酒量惊人,但他从来不喝醉。

  “沽酒市脯不食”,古代买东西,用商贾的“贾”。而“沽”专指买酒,固定的词叫沽酒。“脯”是干肉。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集市上打的酒,孔子不喝;在集市上买的干肉,孔子不吃。他的酒要自己酿,干肉也是要自己晒出来的。

  “不撤姜食,不多食”,比如今天的日式餐厅就是“不撤姜食”,无限量供应红姜,但是吃姜也不能过度,稍微调下味,不能把它当饭吃。如果觉得姜好吃,便拿姜拌饭,那就不合乎礼。日本流传了很多孔子当时的规矩,如不撤姜食,睡觉用寝衣,洗澡后穿浴衣。

  孔子对吃饭非常讲究,这体现的是对生命的爱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损”,爱惜自己,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人要对社会负责任,对自己负责任,对父母负责任。

  更何况,古时候食物中毒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佛陀就是因为一个新来弟子给他做饭的时候,肉没做熟,导致佛陀吃完以后肚子痛,去世了。

  祭于公,不宿肉:祭祀之肉怎么吃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古时候祭祀都要用到肉,有时要用整头牛或者猪来作为祭品,有时用整块肉来祭。祭祀完了以后,要把肉切下来跟大家分。

  诸侯一般都是用整头的牲畜来祭祀,祭祀之后,再切成一块一块的分给官员,这也代表这是一个被相互认可的圈子,这种被分割的肉叫作胙肉。孔子后来周游列国,很关键的原因就是胙肉不至。鲁君祭祀完了以后竟然不给孔子分胙肉,孔子在家里等了好几天,才决心出国。到了鲁国的边界,他又待了三天,想着万一鲁君再命人把胙肉送来,自己就不走了。结果还是没有等到,孔子心灰意冷,开始周游列国。

  分享胙肉是当时很重要的礼仪和习俗。

  “祭于公,不宿肉”,参加国家祭典所分得的祭肉,拿回家以后不要过夜,要在当天吃掉。

  “祭肉不出三日”,家里有祭肉,存放不能超过三天。

  “出三日,不食之矣”,过了三天就不要再吃了,这也是卫生文明的需要。

  食不语:安安静静地吃饭,是最简单的美好

  食不语,寝不言。

  我们现在更流行的说法是“食不言,寝不语”,意思很简单:睡觉和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

  在当下的生活中,我们往往是和人约在吃饭的时候聊事情,边吃边聊,常常是吃完了饭,却根本享受不到食物的美好。

  其实我们真的可以去尝试一下“食不语,寝不言”。

  我参加过一次“食不语,寝不言”的训练营。我被带到一个餐厅,这里的就餐要求是不许说话,每口饭必须嚼至少三十六下才能咽下去。大家可以试一下,这样做非常有利于身体健康。一般人差不多吃到三四口的时候,就不想再吃了,吃到第五口的时候,也许已经饱了,这符合道家的养生吃法。

  “食不语”的作用是,它有助于你消化食物,对于你保持正念、品味食物的美好都有好处。但在今天,我们可能很难做到了,商务用餐经常是觥筹交错、交流不断。

  即便如此,我还是建议大家在需要说话的商务饭局上,也能投入地享受其中的一两口美味,这是一种修炼。当你全身心地去享受美食的那一刻,你就能更懂得享受人生。

  关于“食不语”,我们虽然不能够做到整顿饭都不说话,但至少可以做到嘴里有食物、在咀嚼的时候别说话。当别人问你话时,其实你可以示意一下,等嘴里没有食物的时候再开口,这代表着礼貌。

  关于“寝不言”,我们最容易卧谈的就是大学宿舍,大家聊着聊着,越来越兴奋,就忘了时间了,直到半夜两三点钟。这太影响休息了。所以,入睡之前,最好保持安静,避免过度兴奋。

  这就是孔子的日常起居。

  虽疏食菜羹,必祭:认真对待每一顿饭

  虽疏食菜羹,必祭,必齐如也。

  “疏食”就是粗茶淡饭,一些菜羹,没有什么肉。

  “虽疏食菜羹,必祭”,尽管吃的是粗茶淡饭,吃之前,也要祭一祭。

  “必齐如也”,就像斋戒一样严肃。

  关于“必祭”,有的版本为“瓜祭”。如果是瓜祭,就是古代的“以瓜蒂祭”,把瓜拎起来祭一祭。为什么要祭瓜,再吃瓜?因为瓜是不易得的东西。

  中国古代没有西瓜,西瓜是从海外传过来的。中国古代的瓜主要是香瓜,拎起香瓜的瓜蒂,代表了一种诚敬、感恩的态度。

  我们联想到基督徒吃饭之前,要做祷告,感谢主赐食物。无论这餐饭是丰盛还是简单,都需要感谢,要心怀诚意。

  孔子并不是一个追求奢侈生活的人,他也是常吃疏食菜羹,在好好地享受这一顿饭之前,要祭祀和表达感谢。

  我们不要以饭菜的丰盛程度来决定我们是否认真对待一顿饭。《活好》的作者日野原重明是一百多岁的老人家,他说,家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吃饭。如果来了一位客人,可以和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那他就是家人。无论桌子上的饭菜好不好,都需要感恩,都需要认真对待。

  席不正,不坐:入席就座的礼仪

  席不正,不坐。

  座席要正,因为当时没有椅子,都是在地上铺狐貉,再在狐貉上铺一个厚厚的垫子。

  “席不正”有几种理解。第一种理解是大家一起吃饭,绝没有一个人是大大咧咧地进门就座,那是不知礼。一定是大家互相谦让,互相请对方上座。然后把座位安排得非常妥帖,这就叫“席正”。我们现在去山东,在孔子故里也能感受到这样的氛围。

  “席不正,不坐”,就是大家的座位没有调整好,就不坐。

  第二种理解没有第一种那么复杂。如果座席摆得不整齐,孔子就不坐,这体现了他的威仪和讲究。

  第三种理解:不是自己的位子不要坐,不能坐别人的位子。这是古代的礼仪,尤其孔子在官场生活,行为举止都是有特定礼节和规矩的。

  杖者出,斯出矣:尊重老者,从未老时开始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杖者”是指手里拿拐杖的人,这里指的是老人家。

  “乡人饮酒”,说的是十里八乡的邻里亲戚们坐在一起聚餐。当下中国很少有这样的情况了,尤其在城市里,大家都是以小家庭为单位,关起门来自己吃饭。

  在我小时候,经常会看到村里举办各种活动。遇到婚丧嫁娶,一大群人聚在一起吃饭,异常热闹,即便平时不常见面,但是一办起活动,大家就都赶来了,这是农村非常重要的社交活动。

  “杖者出,斯出矣”,乡人饮酒吃完了,只有当拿着拐杖的老人家离开以后,其他人才能够离开。

  我们小时候过年吃饭时,因为家里空间普遍狭窄,小孩经常被人塞到某个角落去吃饭。小孩吃饭特别快,因为总是惦记着出去玩,去放鞭炮,但是大人们哪怕早就吃完了,也都不动,开始滔滔不绝地聊天。如果有老人在场,要等到老人离席,其他人才能够跟着出去,这是聚餐的礼仪。

  中国过去是宗法社会,整个社会的稳定性是通过宗族来实现的,宗族内部的管理要比法律还严。《白鹿原》中,一个人就算不犯法,但犯了宗族的族规,都是要命的事。

  宗法社会有它大量的弊端,后来逐渐消失,我们进入了现在的法治社会。但过去的很多礼仪,在今天还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比如,中国古代的学生都是通过洒扫应对开始入门学习。日常的洒扫应对活动,其实就是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通道。

  说起“乡人饮酒”,我想起叶曼先生讲过“常常登上座,渐渐入祠堂”。人们聚会的时候,习惯谦让说“您请上座”,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真的就开始“上座”。再等到活到七八十岁,总是被请上座,时间再久一些,就进到祠堂了,变成一个牌位。人生就是这样不断地更替。

  此节讲的是对老人家要保持足够的尊敬。

  乡人傩:古时候的驱鬼仪式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傩”是一种驱鬼仪式,现在在湖南的湘西,还有傩戏,人们戴着面具,跳着奇异的步子,进行一种很神秘的活动。因为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傩”作为一种表演保留下来了。

  但是在古代,它可不仅仅是一个表演,它真的是精神上的寄托。

  “乡人傩”就是本地人在进行驱鬼仪式的时候。“朝服”指孔子要端正地穿上朝服。

  “立于阼阶”,“阼阶”是指东边的台阶。东边的台阶一般是主人站立的位置,孔子站在阼阶,远远地看着大家,这代表着他对大家的恭敬。

  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意思是说自己连人的事情都还没搞清楚,又怎么能够知道鬼的事情呢。我们能看出孔子对于鬼神这件事其实是存有怀疑态度的,是“六合之外,存而不论”的态度。

  但是孔子很愿意配合乡人们的习惯和礼仪,他不会站出来否定乡人,反而会配合大家,认认真真地穿着朝服站着,直到仪式结束。

  再拜而送之:最情深义重的送别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问人”就是派人外出。这句话没有主语,可以是孔子派人去别的地方、别的国家,也可以是国君派人出使。在这个时候,要“再拜而送之”,意思是一定要拜两次。比如,第一次说您一路平安,过一会儿,等对方走远一些,再拜一次,问候一声。

  这是很大的事,因为去别的地方,或者出使他国,一走就很远。“再拜而送之”表达了情意深重。

  此时的感情、托付、祝福都在“再拜”当中体现出来了。

  丘未达,不敢尝:药岂是混吃的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季康子赠送了药给孔子,孔子行礼,把药接受了。如果是对方赐酒或是赐食物,“拜而受之”以后,要尝一下,才是礼仪。但因为季康子送的是药,就不能随便吃。所以孔子说:“丘未达,不敢尝。”

  “未达”就是不了解。孔子说,自己对药性还不了解,他要咨询一下大夫,所以现在不敢尝,并且还跟对方把这件事情解释清楚了。

  当然你也可以这样理解:万一送的是毒药怎么办?孔子跟贵族的关系本来就很微妙,孔子借自己对药性不了解为托词,而拒绝服药。如果这样理解,这段话里就藏着刀光剑影了——季康子来送药,说:“吃了它。”孔子说:“丘未达,不敢尝。”子路在旁拔剑。

  如果我们不把脑洞开这么大,可以理解为,这段话说的就是孔子拒绝当面吃药。药又不是酒或者食物,哪能随便尝呢?

  伤人乎:孔子的人道主义精神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马厩着火了。孔子退朝回来,得知消息之后问了一句话:“伤人乎?”

  据此我们基本上可以判断是孔子家的马厩着火了。经考证,以孔子的官位,家里是可以养马的,而且还能养几十匹马。马在古代是非常珍贵的财产,代表着财富,甚至比奴隶要贵。无论是美国蓄奴时期,还是中国古代春秋有奴隶的时期,奴隶的地位都是相当低的。如果一个奴隶害了一匹马,对于贵族来讲,是不能接受的事。在贵族看来,马的地位比奴隶高。

  孔子家的马厩着火了以后,孔子一回家,马上问:“伤人了吗?”不问马,只关心人。

  我曾经很有感情地引用过这句话,是在1996年我代表西安交通大学在上海同济大学参加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的时候。我讲到孔子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引用的就是这一段,当时获得了评委的好评,那场比赛我们也赢了。通过读《论语》,在《论语》的帮助下,我得了辩论赛冠军。

  有人认为,“不问马”中的“不”应该念“否”,意思是后问马。因为有的学者说,孔子不可能不问马,马厩着火了,回家不问马,也太清高了。所以,孔子应该是先问人,后问马。我个人觉得这就太较真了。

  还有一种解释是,“不”字后面加一个逗号,就变成对话体了:“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整体意思是,马厩着火了,孔子退朝,问:“伤人乎?”有人回答说:“没有。”孔子问:“那马呢?”

  我觉得其中存在着合理性,因为如果孔子特意问马,那就不应该作为一个重点被记录在《论语》中了。

  我认为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不”字后边没有逗号。所描述的场景就是,马厩着火了,孔子退朝,立刻问人是否安好,而不是问马。孔子更重视人的安危,他更关心人。我依然认为这代表孔子是一个人道主义者。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陪领导吃饭的原则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这一段是讲跟国君在一起的交往礼仪。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国君赐食物的时候,要摆正座席先尝一尝。

  “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国君赐了一大块生猪肉,就必须得把它先煮熟,供奉祖先。也就是告慰祖先,国君给咱们家赐肉了。

  “君赐生,必畜之”,如果国君赐的是一个活物,一头羊、一头猪或者一头牛,就回家养起来。至于将来杀不杀,这段话里没有解释。

  “侍食于君,君祭,先饭”,陪同君主吃饭的时候,要先祭发明食物的神。当君主在感谢发明食物之神的时候,要先替君主尝他的饭,这看起来不卫生,但是代表着对君主的保护。我们在电视剧中也经常看到,古代的皇帝吃饭,都是要找人先尝的,有人先挨样试菜,以防饭菜里有毒。

  疾,君视之:生病也要注意形象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孔子说的是,生病的时候,国君来探望他,他应该怎么躺。

  当然不能随便躺,要东首。有人解释“东首”是面朝东,有人说是头朝东,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位。面朝东的话,头肯定在西面的;头朝东,是指脚在西,头在东。

  一般我们认为是头朝东,脚在西。

  “加朝服”,就是别让国君看到你盖着家里的被子,要在被子上面盖上朝服。虽然自己现在生着重病不能穿朝服,但是国君来了,得把朝服铺在身上,这是对国君的尊敬。

  “拖绅”,“绅”是朝服上的大带子,拖着大带子,代表的是庄重。

  以上描述的是国君探病时会看到的场景。

  不俟驾:一举一动,都能表达对他人的重视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这句话特别生动。君主要召见,一听到这个消息,孔子不等马车准备好,就立即先步行赶过去。这代表着对国君的重视程度。

  古代要让马车动起来,不像今天开车,一点火就走了。古代得先套马车,把马拉过来,配上鞍子,要等半天。

  国君召见,不能拖延。孔子会先朝着国君的方向步行,等马车套好了追上来以后,孔子再坐车,进殿。

  实际上,哪怕孔子先步行出发,到达大殿的时间也不会更快,因为马车最后一定能追上孔子。孔子为什么会多此一举呢?因为心态不一样,必须得让国君感受到他的召唤是能让人马上执行的,不能够以一种随意敷衍的态度,慢悠悠地等待一切准备就绪了再出发。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国君命人来召唤,孔子一边立即喊“备马”,一边起身出发,等着马追上自己再上车。这特别能够体现他对国君的尊重。

  这种“不俟驾”的态度让我想起了曹操。在官渡之战时,曹操的营帐外有一个谋士来投靠,曹操穿着一只鞋就跑出去了,这也是一种“不俟驾”。这代表着高兴、兴奋,也代表着对来者的重视。

  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最能反映出我们不同的心情。

  每事问:不懂就问,是一种礼节

  入太庙,每事问。

  《八佾》的第十五节——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进入太庙,遇到不懂的事,就会问。

  我不建议把“每事问”理解成“每件事都问”,那确实太啰唆了。我把它理解为,孔子入太庙以后,凡是不懂的事,就赶紧问。比如要做一个动作的时候,先问一下,是否合适,是否可以,孔子认为这本身就是礼。

  于我殡:替朋友办好身后事,是最真挚的情谊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不知道为什么,我很喜欢这一句。

  “朋友死,无所归”,是说孔子的朋友去世了,没有人替他收殓。

  人这一辈子,最凄凉的事,往往就是无人来管身后事。孔子所处的时代不像当下中国有这么完备的城市管理制度,在那个年代,“无所归”有可能就是逝者的亲人都不在世了,导致他死后只能被扔弃在路边,无人来管。这是非常凄惨的状况。

  孔子提倡慎终追远,特别在意生死之事,所以当他的朋友去世无人管的时候,孔子说:“我来办,殡葬的事情交给我来处理。”

  给一个人处理后事,是很大的缘分,因为孔子既不是逝者的家人,也不是他的亲戚。孔子作为朋友,挺身而出,帮助操办后事。

  这很温暖,代表着孔子能关心他人,仗义轻财。

  朋友之馈:当有人送孔子豪车时,他会怎么办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孔子对国君赐予的东西都要拜,上朝的时候也很谨慎,有各种讲究。

  但如果是朋友赠送礼物,就算送来车马这样贵重的东西,孔子也不会拜。除非是给孔子祭肉,他才会拜,因为祭肉是跟祖先相关的,百姓祭完了以后,要分给乡党、邻里,这代表的是尊敬,是礼仪。

  如果给孔子车、马等贵重礼物,孔子都不拜,他不是一个物质至上的人,不会将这些值钱的东西特别当一回事。

  我觉得这句话所体现出来的是,虽然孔子并不一定不收贵重礼物,但他并不是很重视礼物的价值。孔子收礼我们其实可以理解,因为孔子毕竟后来不当官了,他收礼物跟是否清廉没有关系。他是老师、学问家,朋友愿意送他东西,他也不一定会拒绝。孔子是社会名流,自然也会有富有的朋友,有人送他豪车也很正常。

  相传爱因斯坦在过五十岁生日的时候,欧洲的很多贵妇一起出资给他买礼物,她们还为爱因斯坦买了第谷的手稿。第谷是丹麦天文学家,他观察宇宙精准、清晰,他的手稿是无价之宝。贵妇们为了取悦爱因斯坦,虽然不懂物理学,但还是用大量金钱购买了第谷的手稿送给爱因斯坦。

  孔子在当时那么受人尊敬,也许当时也有“追星族”,有人送他一些贵重的礼物,也都在情理之中。

  居不客:家是摘下面具的地方

  寝不尸,居不客。

  这是一个短句。

  “寝不尸”的意思是睡觉的时候别直挺挺地躺着,会令别人一进屋就吓一跳。这其实是有道理的,现在医学倡导侧睡,而不要仰睡,因为仰睡容易造成呼吸的骤停,造成过强的外在的压迫。很多科学家提倡睡觉时要卧如弓,就是侧面躺着,身体弯成弓形。

  “居不客”就是在家坐着的时候,不要像客人一样,不把家当家。意思是,在家里就不要局促,毕竟人在朝廷上、在外社交时,行为已经中规中矩了,回到家就要舒服一点,不要像在正式场合一样严肃。

  有的版本是“居不容”。其实,有可能是古人抄书的时候抄错了,把“客”抄成“容”,就变成一种衍文,“居不容”实际上就是“居不客”。

  这句话可以和“食不语,寝不言”连在一起理解。

  必变色而作:让自己拥有对生活的感受力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孔子见到身上穿着丧服的人,即使对方与自己很熟悉,平时是勾肩搭背,甚至是在一块儿喝酒的关系,但一旦看到对方穿上了葬礼时的礼服,他会立刻警醒,改变神色,端庄严肃起来。

  “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孔子见到戴着礼帽、穿着官服的人和盲人,虽然平常可以很亲密,但一定要表现出礼貌的样子。

  “凶服者式之”,“式之”是在车上站着的时候。当看到穿着葬礼的衣服的人送殡路过时,就要用手扶着车前的横木,身体往前倾。这就代表着关切、关心。

  如果看到治丧的人经过,依然舒服地坐着,无动于衷,就无法显示出内心的关怀之情。

  “式负版者”,有种解释是,“负版者”是背着版图到处跑的人,我觉得这个解释不太讲得通。“负版者”比较自然的解释是背负重物的人。比如,登五岳的时候,遇到背着重物的挑山工,每个人会是什么反应?人们不会面无表情,正常表现一般是慨叹“了不起”,或者是“辛苦了”。

  有一次在峨眉山游玩,我看到很多人背着水泥上山,其中还有女性,我既心痛,又觉得敬佩。

  我们的肢体语言可以反映出我们的心理状态,孔夫子面对送殡的人,反应就是“式之”,身体要往前倾,需要重视。

  “有盛馔,必变色而作”,当你被邀请参加盛大宴席的时候,你看到主人准备的饭菜异常丰盛,你必须让主人感受到你的欣喜之情,这是礼貌。

  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想想人情中的微妙细节吧。当我们自己作为主人点菜的时候,需要拿捏度,花钱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对方知道自己是认真和好客的。好比你在请客时,为了表示对朋友的重视,点了一些日常很少吃的,像龙虾、鲍鱼一类的名贵食材。当客人就餐时,如果表现出完全无所谓的态度,对于大餐并不提及,还是继续聊家长里短,一脸平静,你作为主人会是什么感受?

  主人为了招待好客人,尽自己的能力点了“硬菜”,结果对方一点反应都没有,那主人一定会很失落。所以,就算客人在家天天吃龙虾,在被款待时,也该表示一下“今天的菜好丰盛,我想多吃点”,主人一定很高兴地说“喜欢就好,多吃点”,这就是“有盛馔,必变色而作”。

  “迅雷风烈必变”,遇到打雷、刮大风时,你的面色要变。你要认真地观察,这在古代说明了人对外在世界的关怀,对他人的同理心。

  在生活中多一点感受力,我们就是活泼的、敏感的、有温度的。但如果相反,什么都刺激不了一个人——在迅雷烈风下无动于衷,吃到龙虾、鲍鱼也毫无反应,看到别人身负重物,想的是“这算什么,我自己活得也很累”,就会越活越麻木。

  以孔子崇高的地位和人生的阅历,他什么场面没见过?什么好吃的没吃过?但他见到背负重物的人,见到出殡的人,见到别人上了美好的酒菜,遇到刮风、打雷,他都要有反应,这就是对生活的敏感,也是对生命的敬畏。

  希望我们都能以最柔软、最真诚的姿态,来对待我们的世界。

  车中不亲指:好乘客的自我修养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这是极其有实用价值的一段,讲的是孔子坐车时的礼仪和姿态。

  孔子上车时必站正,“执绥”就是上车时的扶手,如同我们今天上车先系安全带,安全是第一位的。古代没有安全带,但必须扶好扶手。

  “内顾”是扭头看。“不疾言”是不大声说话。如果在车里吵架,氛围会变得很紧张。我有一次在高速公路上遇到一对夫妻开着车吵架,吵着吵着停了车,其中一个直接打开门就沿着高速公路走。古时候坐马车更不能大声喊了,否则马受惊了怎么办?所以孔子在车上不大声说话。

  “不亲指”的意思是不指挥驾车的人。孔子是驾车的高手,如果孔子要指挥别人驾车,他可以给出很多意见。我们今天开车的时候,有的人就很喜欢在旁边指手画脚,告诉司机什么时候该变道,什么时候该加速,什么时候该超车,司机会感觉烦不胜烦。

  在这段话中,孔子示范了一个好乘客的基本行为规范。在现代生活中,很多家庭就是因为坐在副驾驶座上的人习惯“亲指”而导致争吵。吵架模式一般是这样的:

  坐在副驾驶座上的人说:“注意,有人,有人,左边,左边……”

  开车的人说:“要不你来开。”

  “副驾驶”说:“我又不会开车。”

  你看,就算不会开车的人,也喜欢瞎指挥一番。孔子虽然会驾车,但什么都不说。

  当我们作为乘客时,要信任开车的人,系上安全带就可以了,这是修养的体现,我也经常提醒自己这一点。因为我自己会开车,现在司机开车的时候,我也忍不住总想问“你为啥选这条路,不选那条路”“导航准吗,几点能到”。这种总忍不住想问的态度,对开车的人就是情绪上的干扰。

  德国的男人就接受不了这样的态度,坐德国男人开的车千万别在旁边指挥,万一对方确实开错了路,也要忍耐,这是坐车的礼貌。并且,千万不要让德国男人去问路,如果一个女人对一个德国男人说“你去问路吧”,对方就认为“你质疑我的方向感”。哪怕在没有GPS的时代,他们也都这么自信。

  有一个笑话:一位丈夫陪妻子做菜,他站在妻子旁边,说:“放盐,放盐,多放点……注意胡椒,快放胡椒……起锅,起锅,别等了……”妻子特别纳闷,说:“你干吗呢?你会做饭吗,就敢这么起劲儿地指挥?”

  丈夫淡定地回妻子:“你会开车吗?”

  此节提到的礼仪要做到并不难,做到了,个人修养也就提高了。

  时哉时哉:时运的重要性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这一段像哑谜一样,给我们展现了一个非常有诗意的景象,没有说任何道理,也没有讲孔子的行为,而且其中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

  这一段在中国古人口中就叫“山梁雌雉”。一提山梁雌雉,大家就知道指的是这一段场景。

  有一天,可能是孔子跟子路两个人,在山路上散步。走着走着,见到山梁上有一只雌性的野鸡,很漂亮。

  “色斯举矣”,“色”一般代表表情,这里并没有描述清楚是谁的表情。有一个解释我觉得说得通:“色”其实是错字,应该是“鸟”,是“鸟斯举矣”。如果这样解释,就是散步的时候,看到雌性的野鸡飞翔起来了。

  “翔而后集”,“翔”是飞起来,“集”是停下来。野鸡飞起来了以后又落下来,停在那儿。

  此时,孔子突然发了一个感慨,说:“山梁雌雉,时哉时哉!”意思是,山梁上的野鸡呀,真是会把握时机啊,时运真好!

  “子路共之”,子路向雌雉拱拱手。子路为什么要向野鸡拱手?因为孔子夸它“时哉时哉”,子路就说:我向它学习。

  “三嗅而作”,是指野鸡发出了三声长叫,飞走了。

  这段话令人很难理解。我觉得比较讲得通的是,孔子见到山梁上的雌雉,翔而后集,孔子说“时哉时哉”,这是一种内在的感慨,他知道时机、时运是多么重要。

  孔子一直时运不济,他那么能干,但始终找不到一个发挥的舞台。当他看到这只野鸡能够在山梁上自由地飞来飞去时说:你看它飞的位置多好。假如野鸡飞到了市集上,或者飞到了屠夫家,只要在任何一个错误的时间,飞到了任何一个错误的地点,它的命就没了。

  但是今天,野鸡遇到的是孔子和子路,而不是猎人,没有被一箭射下来。它起飞,它落下,掌握的时机恰到好处。

  另外,关于“子路共之”,有人解释是子路拿粮食来引诱它,雌雉过来闻了三下,飞走了,没有上子路的当。

  这一段放在《乡党》的最后,我感受到的是一个很美的意境:孔子和子路两人在山中悠闲地散步,孔子见到山梁上的雌雉,有感而发,在我们的文化史上留下了一幅美好的画卷。子路无论是作揖,还是拿粮食来引诱野鸡,总之野鸡最后还是飞走了。

  就是这样一只自由而来、自由而去的野鸡,让孔子有了这样的体悟,认为我们对于时运、时机、时间、空间的掌控,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人生如此复杂,一只活泼的、命好的野鸡也能够被记录在文化中,而像孔子这样伟大的人物,在当时的时代,想要找到一个能践行理想、安身立命的位子,竟然是那样艰难,不由得让人感慨人生的无常。

  关于这一段,大家怎样理解都行。我觉得大家只要知道这段话里山梁雌雉的典故有关时运,就很不错了。 樊登讲论语:套装全2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