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南古道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永平卷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传说·风物与习俗传说
◎博南古道
相传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对汉武帝说:“臣在大夏(今阿富汗)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这些物资是怎样贩运出去的呢?原来早在先秦时期,蜀商就赶着马帮,驮着丝绸或蜀布、邛竹杖等物,穿过川西平原,攀援崎岖的山道,经过邛都(今西昌)渡过金沙江进人越裔(今四川越西)到昆明(今姚安、大理),越博南(今永平)渡兰津到达滇越(今腾冲),就在这里和缅甸、印度商人进行交易。有的还到缅甸越过清敦江和那江山脉,过江萨姆沿布拉马河谷到印度。或由伊洛瓦底江航行出海到印度,再进行交换,换得域外光珠、水晶、玻璃、珠贝、宝石等。
汉武帝采纳了张骞以西南通印度以挟制匈奴的建议,开始从事开发西南夷的工作。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修了蜀身毒道,其中古道的一段经过滇西的博南山,跨过澜沧江,所以把这段称为“博南古道”,把澜沧江的渡口称为“兰津渡”。当时流传一首歌谣:“汉德广,开不宾,渡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
如果当时你要到保山、缅甸和其他国家,那就必须经过曲硐、杉阳,过霁虹桥和博南古道,不然,就无法前往。1936年,漬缅公路通车后,又筑功果桥、永保桥,古道才逐渐冷落。
流传地区:永平
搜集地点:永平花桥
搜集时间:1985年
记录:杨桢、马克伟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永平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