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人民日报中的共和国大事(1949—2019)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全面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人民日报中的共和国大事(1949—2019)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全面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行

  【本报北京7月16日讯】记者温红彦、陈祖甲报道: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两台90万千瓦发电机组,已完成全部工程建设任务,分别于今年2月1日和5月6日投入商业运行,发电量已达到47.2亿千瓦时。

  今天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昝云龙等介绍了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情况,并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建设工程于1979年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1987年8月浇灌第一罐混凝土。通过中外建设者7年多的共同努力,包括92个建筑物和606个机械、电气、控制仪表系统在内的全部工程建设项目,均已竣工。按调试大纲进行的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两台机组各项主要技术性能指标都达到工程设计和供应合同的要求。

  两台机组先后投入商业运行以来,一号机组到6月底累计发电32.2亿千瓦时。二号机组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投入商业运行,至6月底累计发电已超过15亿千瓦时。目前两台机组的发电量,加上调试发电量,其总量已超过63亿千瓦时。运行后,负荷因子比原来可行性研究有所提高,发电量增加,电价相应降低,预料按计划在15年内还清本息不成问题。

  有记者问,机组投入商业运行以来,三废处理情况如何。昝云龙总经理回答说,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十分重视运行中的三废处理工作。机组运行后,三废排放量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1994年1至6月,放射性惰性气体和放射性粒子排放量为国家标准的1/50,放射性废液排放量为国家标准的1/5。废燃料存放10年后,将另有处理厂处理,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这项处理技术。

  7月1日,一号机组因发电机冷却剂(氢气)泄漏超标而停机的事故,是中外记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昝总经理解释说,这是一个普通事故,不是运行造成的问题,更不属核事故。情况发生后,7月2日开始停机检查,动员了国内外专家会诊。事故原因已查明,是发电机定子中有一根导线被击穿,击穿导线的是一颗比米粒还小的铁磁杂质,最终导致氢气泄漏到水中,使发电机产生滴水现象。

  《人民日报》(1994年7月17日第1版) 人民日报中的共和国大事(1949—2019)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