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青春之岛 活力之城:人民日报里的青岛

田野上的锋利犁铧——从青岛九联集团的发展看加入WTO后农业的出路

  田野上的锋利犁铧——从青岛九联集团的发展看加入WTO后农业的出路

  本报记者 宋学春

  以前名不见经传的青岛九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出口加工肉鸡制品创汇2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0%;今年前三个月又创汇65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创造了加入WTO后农业的成功范例。

  九联集团发展的奥妙何在?集团董事长、总裁王振江说:“农业的标准化被誉为‘农业的犁铧’,标准化是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的通行证。九联集团的发展靠的就是标准化。”

  从源头抓规范管理

  在九联采访,给记者最深的印象就是“消毒”。从种鸡场、孵化场到养殖场,再到饲料厂、加工厂等,所有进出场地的人员和车辆都得要全方位杀菌消毒,彻底切断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传入。就说种鸡场吧,要想进入场区,得穿上一次性工作服、水鞋,戴上口罩,经过喷雾消毒、脚踏消毒、紫外线消毒等等。

  记者在九联第三养殖场采访时,正赶上全场出完鸡。在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从进鸡的前三天到出鸡大约50天里,养殖场全部封闭,无特殊情况,内部人员一般不允许外出,大门紧闭,小门不开,等50天养完一茬鸡后,方可休假半月。

  为了营造这么一个无污染环境,九联投入巨资引进现代化设备,从供水、供料、通风、换气及温度、湿度等全部实现了电脑自动化控制。为了检测药残,他们购进液相色谱仪。为了检测克球酚等药物,购进气相色谱仪。饲料不合格不要,种蛋不合格剔除,鸡苗不合格处理掉……从饲料到宰杀、分割包装完全封闭操作。去年,我国肉鸡加工企业进行抽检,九联集团的产品以其过硬的质量赢得客户的信赖,被称为“自然鸡”。

  今年3月1日,来自中国农科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的16名博士生导师、博士和研究员在九联调研,对这里按照国际标准体系组织生产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目前,九联集团的生产过程达到了HACCP认证、14000环保认证标准和GMP生产规范的品质管理要求。标准化已牢牢植根于九联的生产和管理中。

  从散养到规模养殖

  九联人认为,经营模式是标准化的基础。

  九联集团的前身是莱西市牛溪埠镇后庄扶村的村办砖瓦厂。13年前,砖瓦厂面临经营难以为继的困境。精明的后庄扶村人及时将砖瓦厂改为蛋鸡场。借着短缺经济的市场形势,蛋鸡场经营蒸蒸日上。1994年,企业资产达到了300万元。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企业经营的视野开阔了。后庄扶村的蛋鸡场收购了市肉联公司、种禽公司、饲料公司等9家企业,组建为九联集团,并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由村办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1998年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从蛋鸡养殖的单一化经营向肉鸡养殖转变,进而由养殖为主向加工为主转变。为了保证农户的收入,将农民能干得了的养殖环节向农户转移,应用了“公司+农户”的模式,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到2000年,九联集团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7个分公司和1个养殖分场、总资产达2.6亿元的集肉鸡、蛋鸡繁育、养殖、宰杀、加工、贸易于一体的农副产品龙头企业,一举跃升为胶东地区规模最大的蛋、肉鸡养殖加工企业。

  但是,“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其致命弱点是极易造成肉鸡疾病传染。一个恶性循环的公式是:发展农户越多——存栏养鸡越多——空气中的病菌越多——潜伏病就越多。要消除疾病隐患,就要改变生产模式,进行产业整合和标准化运作。

  从2000年下半年到现在,九联集团已投资3000多万元,建起了60多个标准化鸡舍,每个鸡舍占地1440平方米,每4个鸡舍为一个养殖基地。鸡舍内完全按照国际化标准实施管理。有人管这种模式叫“公司+农(业工)厂”。

  王振江告诉记者,今年九联集团计划再新建100个现代化无药残鸡舍,力争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税收2000万元,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

  重视技术和人才

  九联人认为,人才是标准化的关键。

  1998年以来,九联共引进大学本科生70多人,大专、中专毕业生300多人。他们高薪聘请日本专家和莱阳农业大学教授到企业任兽医总监和研究总监,长期指导开发和生产,负责肉鸡产品药残检验和疫病防治。目前,九联已能够自主研制开发用于有效防治肉鸡传染病的各种新药。他们研制的“微生态制剂”,在调节鸡肠道菌群结构方面起到独到作用。由九联研制的包括高效科学孵化、微生态制剂培育饲料、鸡食品后加工等综合技术被称为“无公害肉鸡高效综合养殖技术”。

  王振江如数家珍般地向记者介绍说,在引进的大学生中,已有2人进了董事会,9个公司中有3个公司的总经理是引进的人才,30多人担任了部门经理、分厂(场)长和企业的管理人员。本科生李忠平成了集团公司副总裁、董事会成员,大专生房坤成了董事会成员、肉鸡公司总经理,本科生肖烨当上了肉联公司的总经理,硕士研究生李振生走上了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岗位……

  2001年毕业到九联工作的本科生李春玲、卞凤华、孙淑礼,分别当上了养殖一、二、五场的场长,各自管理着18个现代化鸡舍,年出栏肉仔鸡达200万只。

  为了留住人才,九联把按劳分配与按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探索试行年薪制和期权奖励,使企业经营层和骨干的利益,与企业长远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1998年以来,他们每年都对企业的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出售配送一部分股份,目前已出售配送600万股,占集团股本总数的1/4多。

  国际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标准化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九联人在这“三化”上闯出了新路子。

  土地是工厂,农户是工人。用非农业的方法解决农业问题,九联人的犁铧在田野上犁出一片新天地。 青春之岛 活力之城:人民日报里的青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