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青春之岛 活力之城:人民日报里的青岛

板凳不加长 干部咋分流

  调整行政区划,人事安排最难。青岛市北区在合区过程中,克服了僧多粥少的矛盾

  板凳不加长 干部咋分流

  本报记者 潘俊强

  阅读提示:在调整行政区划的过程中,干部配备最为棘手,特别是合区后领导职位的调整,让谁上让谁下,极容易产生矛盾。多余干部如何消化?分流有何标准?怎样防止回流?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青岛市北区展开了调研。

  一把手咋精简

  通过民主测评和实绩考核的方式互相投票,并现场公示结果

  “凭啥让我退居二线?这么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吧?这么干我不服!”合区之前,一位政府部门一把手气呼呼地找到了山东青岛市北区区委书记惠新安。将心里的不满竹筒倒豆子般说了出来。

  “全区投票垫底,民主测评分值低,还有近3年区里对你的考核、市里的垂直部门对全市各个县区局的考核中,你也中等偏下。”惠新安与这位一把手谈话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最终打开了他的心结。之前,他还以为闹腾闹腾就能继续干,但是这些考核的硬指标让他自己都“脸红”。

  2012年底,青岛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原来的四方区和市北区合并,成立新市北区。合区简政,最难安排的就是合区前各区的部门一把手。据介绍,两套班子合并成一套,青岛市只给新市北区65个部门一把手职位,比原先两区合并之前的120多个部门一把手职位数,减少了近一半。

  合区之后各个部门的一把手谁来当?“之前的合区经验是各部门分设党政一把手,这样大家都有理想的位置,也不会得罪人。”惠新安说,但是这样设置是有教训的。

  据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原市北区就有一次合区,采取的办法是:原来两区的局长分别担任合区之后该部门的书记和局长。由于两人都想掌握实权,于是矛盾在所难免。一位老干部坦言,上一次因为区划调整,书记和局长打仗打了10多年,现在见面还形同路人。“多头管理也效率低下。”一位干部说。

  “除了管理单位较多的教育局、党外干部任局长的服务业局、危旧房改造任务重的开发局等几个局外,其他党政部门放弃党政领导分设,精简一把手。”惠新安说,为了避免以往的弊端,对一把手的选拔采取了民主测评和实绩考核的方式。

  新市北区组织部部长徐光说,合区之前,组织全区的一把手互相投票进行现场公示,并参考最近3年对各个部门的综合考核,还有到市里对各个县区局考核的位次。最大限度地通过民主和实绩来选人。

  据介绍,也有一些考核结果不太好的一把手找上级领导来说情,但是知悉投票结果现场公示之后,就无语了。惠新安说:“尽量做到公平、公正、透明,就能顶住压力。”

  多余人咋消化

  通过加强内部分流和区外分流的方式,坚决减少领导班子人数

  除了安排好一把手,班子搭配也很重要。“以往的做法是加长板凳,将合并前两区部门班子副职悉数纳入新班子。”惠新安说,在合区时,这种方式避免谁留谁走的矛盾,却会导致干部队伍臃肿,干部成长链条断裂,对工作开展和个人提升造成不利影响。

  对于两个相似的老城区来讲,合区有利于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但是由于领导职位以及行政编制的减少,一些干部不愿意合区简政。“僧多粥少。本来还盼望着往上升,这下没指望了。”一位原市北区的骨干有苦难言,原市北区因为上一次的合区,致使同级别干部的平均年龄比四方区大10岁。据介绍,合并之前,原市北区和四方区在职处级干部共有963人;区划调整后,共核定编制数664个,富余299人。

  不加长板凳,干部如何分流?据新市北区组织部副部长、人社局局长袁丽新介绍,一方面加强内部分流,允许年龄偏大的同志提高职级或工资待遇退居二线,不再担任领导职务;另一方面加强区外分流,处级干部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区外分流,兄弟区按照现任职务对应安排,确保身份不变、职级不降、待遇不减。另外,还通过公开遴选、考录等方式,向市直机关输送业务骨干。

  “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为年轻的干部腾出上升的空间,而不至于走原市北区之前合并的老路。”惠新安说。通过处级干部分流安置,空出编制146个,提拔处级干部140多位。

  班子如何配备?据徐光介绍,在班子搭配上,充分听取了干部个人意见和部门正职的个人安排意向,并尽量做到两个区的平衡,共配备部门主要负责人84人,副处级干部227人。有些一把手还调离原部门到别的部门担任一把手,如果在原部门,另外一个区的可能会闹情绪。

  徐光说,从配备后干部的反映看,无论是留任原职的,还是岗位发生变化的,都能够接受任职安排。

  基层弱咋补血

  将一线作为锻炼、培养干部的平台,将挂职作为年轻干部的“必修课”

  在处级干部配备结束后,科级干部安置采取征求意见与民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各单位综合考虑干部专业特长、任职经历、工作需要安排岗位,实现人岗相适,保持工作连续性。而在科级干部选拔任用方面,调整则采取民主推荐和竞争性选拔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了片面的以票取人、以分取人。

  经统计,合区之后整个区的干部,66%集中在区直单位,34%集中在街道。“机关的干部配备已经饱和,而街道办事处等一线单位又面临着工作力量不足,科级职位空缺的实际困难。”袁丽新说,合区并没有合街道,在科级干部调整中,突出基层导向,配强一线干部队伍。据介绍,合区以来,街道和一线单位共提拔重用154名科级干部,占提拔重用科级干部总数的38.7%。

  据袁丽新介绍,借着干部调整的机会,新市北区还建立了群众工作队制度,将基层一线作为锻炼干部、培养干部的平台,将挂职锻炼作为年轻干部的“必修课”。从机关部门分期分批抽调年轻干部到街道一线开展维护稳定、房屋征收、民生保障等群众工作,每批派驻时间1年,连续选派3年。今年,从新提拔重用的科级干部中先后选派两批共127人到一线单位工作。

  在2014年年初合区一年时,整个区机关运行顺畅,全区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区生产总值550多亿元,增长10.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8.4亿元,增长18%。截至目前,各单位各级职位基本控制在核定的职数范围内,部分单位的各级职位还略有空缺。 青春之岛 活力之城:人民日报里的青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