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青春之岛 活力之城:人民日报里的青岛

青岛市城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搞好“四服务” 开展“四进城”

  青岛市城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四服务”:郊区为对外开放服务、为外贸出口服务、为旅游服务、为城市人民生活服务。

  “四进城”:农副产品进城、出口商品进城、剩余劳力和剩余资金进城

  本报讯(大众日报记者:王锡光 报道) 山东省青岛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沿海开放优势,着眼点放在搞好“四服务”上,大力开展“四进城”,全市迅速出现了城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去年,胡耀邦同志在青岛调查时提出,青岛郊区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四服务”:郊区为对外开放服务、为外贸出口服务、为旅游服务、为城市人民生活服务。为此,市委、市政府组织群众开展“四进城”,即农副产品进城、出口商品进城、剩余劳力和剩余资金进城。与此同时,研究制定了一些搞好“四进城”的具体规划和措施。如,着眼出口贸易和城市消费,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乡村工业。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拉长林牧渔业短腿,努力增加鲜活产品生产。立足为旅游和城市人民生活服务,积极兴办第三产业。

  为了保证“四进城”活动的顺利发展,青岛市委、市政府及时把城门敞开,先后在市区开辟了三十五处农副产品批发和贸易市场,设立了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服务的办事机构,并从改革流通体制入手,支持农民直接同外商做生意。市里还规定农民进城兴办“四服务”产业,给予同外地发展内联相等的优惠待遇。这样,就为农副产品、出口商品、剩余劳力和剩余资金进城打开了绿灯。在市内常年施工的四万三千多名农民建筑队伍,去年承担了全市90%以上的住宅建设任务;去年,农民直接上市的农产品达一亿四千多万斤,比上一年增长40%。

  青岛市郊区农村围绕“四服务”,大力组织“四进城”,既带动了农村生产结构改革,又开创了城乡互相促进、共同繁荣的新局面。去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二十八点八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6.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四百五十二元,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青春之岛 活力之城:人民日报里的青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