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第九十五章 - 海盐工业

  记得后世,飞机经过沿海地区的时候,看到地面上有一片片的方田,曾问邻座的人:“海水也能用来种稻?”招来一阵嘲笑,后来才知道,那是盐田,是用来晒海盐的。海水要这样的盐田里经过长时间的静置,沉降掉杂质,水分蒸发,盐的浓度增加,再析出盐。

  这和我上次用麻布过滤以后再煮,有相通之处。

  海边制盐,大元族人是用海边岩石上的天然浅石坑晒盐,方法是简单了,但没有过滤,也受天气和石坑大小限制,产量有限,质量也差。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得有较大规模的“坑”,也就是后世的盐田。二是像上次一样,用锅煮。

  盐田我没调查过是怎么样做的,但距离海边不远的地方挖一方田还是比较好办的事情,至于效果怎么样,就有待实践检验了。

  煮也是必行的办法之一,盐田工艺没有完善之前,煮是省事的办法。这就要求土土他们得多做几口大一点的锅。

  这样一些工作靠木驼的骑兵们传达是不够的。我得亲自跑一趟大元城了。

  路过贸易城的时候,忍不住回家住了几天,梓桦闹着要带元方到太昊去,我劝梅梅先不着急,要等到太昊城有点规模以后再过去。

  看得出来,梅梅有点不高兴了。

  没法子,那边的条件还是差了一些。

  大元神庙住了一晚,天明祭过祖神以后,60名骑兵们带着我和木恩,还有土土和他的几口比较大的陶锅到了海边。

  这地方我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来过了。还是那个山洞,让我想起了木青,回去之前,一定要到木青坟前祭奠一次——我心里提醒自己。

  “海滨别墅”已经是大元海盐工业的生产基地,不再像当年隔半个月才来制一次海盐,而是有了“常住人口”了。

  洞中的族人看到规模如此之大的骑兵队伍。都吓了一跳,从洞中跑出来看热闹,待看到族长也,忙跪了下去。

  我让族人们立即将几口锅架起来。用洞中的木桶挑来海水倒入锅中。

  这时多数族人都猜到我要煮海盐了。

  但这一次用的工艺要复杂一点,不仅是煮干而已。

  第一锅海水煮到只剩一小半时我就叫人“釜底抽薪”了,第二锅则直接煮干。第三锅是煮到一半又加入海水继续煮,反复多次。

  结果,第一锅冷却后逐渐析出了白色的盐晶粒,但量很少,和上一次我用地方法一样;第二锅很快得到了较多的海盐,但和晒出来的盐一样,杂质较多。不过这也足以让族人一阵欢呼,毕竟比他们晒盐快得多了。

  第三锅里面,盐的数量多,而且比较纯地盐和杂质是相对分开的。盐面上,杂质沉了底,煮干以后可以比较容易地将盐和杂质分开。

  比较了一下,后一种比较可行,这一点其他的族人也看出来了。

  不用我交待,七八口锅都架了起来,所有地族人都忙开了。挑水的挑水,伐木的伐木。

  第二天,一半的骑兵被我带到稍高一点的坡地上,找了一块土质较松软的地方,开始平整出一方“盐田”。

  但这个实验却很快宣告失败。

  海水很快就渗干了,田里只剩下一层薄薄的水渍。

  我不甘心,叫来骑兵,骑马踩了一通,将田底踩实,再人工修平了一下。倒入海水后。我就蹲盐田边,一直到看见水基本不渗了才放心。接下来是照葫芦画瓢,稍低一点的位置也做了一块盐田。

  天色渐晚的时候,已经做出了“梯田”式的四块盐田。除了第一块田里放满了海水,大约有10厘米深,其他几块田都只放了不到一半的容量。

  初秋地太阳还比较火暴,两天过后,高处的那块盐田里,海水的总量已经只剩下不到一半,而下面几块田已经基本上干了,土面上有一层明显的盐霜。

  我没让木恩他们去刮那层薄薄的盐霜,而是把上一层已经澄去多数杂质,浓度大大提高的海水放入下一层的盐田,继续曝晒,上一层地盐田里,又重装入的海水。

  再过两天,低层的那块盐田里,终于看到了“白花花”的盐,口感跟后世的还有很大的区别,不知道是不是后世的盐加了碘还是眼前的这个盐多了什么东西。但盐田里厚厚的一层盐已经可以直接装麻袋了。

  木恩看得乐开了花,这个盐不管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比以前的好多了,杂质比煮出来地少,纯度高,关键是不费柴的情况下,产量大大提高了。

  但土土作为“非专业人士”,还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下雨怎么办?”

  木恩瞪了他一眼:“下雨我会用煮的么?”

  看来大元的海盐工业要腾飞了。

  放下了这个心结,我才能全力的投入到太昊族的秋收中去。

  一路上走过去,没有时间到有穷了,但我还是从贸易城经过以后,抽时间去了一趟建设中的汉土城。

  元昊正忙得不可开交,他的汉土城规模并不大,正方形,边长就800米左右,但精致的程度却超越了我的想像:所有的墙,从城墙到里面的房子,都是采用的砖砌,城墙顶部厚度都达到了近2米,不包括箭垛都达到了3米多高。

  护城河也不是挖的土槽,而是砖石混砌的结构。

  城内到城外的排水通道也全部采用了预埋的陶管,从城墙脚下通入护城河。

  城内的主要通道全用较大的石块铺平,看得出来,每一块石头都经过精心选择,朝上的一面比较均匀而平整。

  就这第浩大的基础建设同时,汉土城外还种了7000多亩粟!

  我看了看一身泥的元昊,他不好意思地用一双泥手挠了挠头。

  这小子,早就知道他不一样,谁知还是给了我一个这么大的惊喜!

  木驼一边直嚷:“哥哥啊!咱俩换一换行不行?要不我把那贸易城交给你重修一遍行不?”

  元昊一阵嘿然,没发一言。

  说得难听一点,咬人的狗不叫——这小子的聪明木驼、马齐这帮家伙之上。

  汉土城甚至为我将要建设的太昊城提供了一条“精品化”的思路。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