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咪咕公版·读史札记

(四九五)限年入仕

咪咕公版·读史札记 吕思勉 2449 2021-04-09 13:3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咪咕公版·读史札记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四九五)限年入仕

  中兴二年,梁武帝请立选部表云:“且闻中间立格,甲族以二十登仕,后门以过立试吏。是则世禄之家,无意为善,布衣之士,肆心为恶。此实巨蠹,尤宜刊革。”《梁书·本纪》。其言善矣。然《梁书·文学伏挺传》云:“齐末,州举秀才,对策为当时第一。高祖义师至,挺迎谒于新林,高祖见之,甚悦,谓曰颜子,引为征东行参军,时年十八。”是高祖躬道之而躬自蹈之也。此犹可曰倥偬之际,立法未定也。天监四年正月癸卯朔诏曰:“今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不得解褐。若有才同甘颜,勿限年次。”而《陈书·文学·岑之敬传》:“年十六,策《春秋左氏》制旨、《孝经》义,擢为高第。御史奏曰:皇朝多士,例止明经,若颜闵之流,乃应高第。梁武帝省其策曰:何妨我复有颜闵耶?因召入面试,除童子奉车郎。”之敬岂足当甘颜之目邪?《梁书·朱异传》:“旧制,年二十五方得解褐,时异适二十一,特敕擢为扬州议曹从事史。”则解褐之年,较天监四年之诏,又早四年矣。异虽非正人,而实有才能,特敕用之,或转较伏挺、岑之敬等呫哔之士为有当也。

  世胄入仕之早者。《张缅传》:起家秘书郎,出为淮南太守,时年十八。缅第三弟缵,年十一,尚高祖第四女富阳公主,起家秘书郎,时年十七。秘书郎有四员,宋齐以来,为甲族起家之选,待次入补,其居职,例数十百日便迁任。缵固求不徙,欲遍观阁内图籍。数岁方迁太子舍人。又《南史·刘虬传》:虬子之遴,年十五,举茂才明经。虬亦南阳旧族,徙居江陵者也。

  《魏书·高宗纪》:和平三年十月丙辰诏曰:“三代之隆,莫不崇尚年齿。今选举之官,多不以次,令斑白处后,晚进居先,岂所谓彝伦攸叙者也!诸曹选补,宜各先尽劳旧才能。”然《肃宗纪》:熙平二年八月己亥,诏庶族子弟年未十五不听入仕。则其限年,较南朝尤早矣。《周书·裴宽传》:年十三,以选为魏孝明帝挽郎。《吕思礼传》:年十九举秀才,对策高第。又北齐杨愔,年十八,拜通直散骑侍郎,其早达亦不减南朝也。

  后汉黄香,年十二,太守刘护召署门下孝子。此特用以矜式末俗,偶然之事耳。若南北朝之事,则有可异者。《陈书·虞荔传》:“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倕,倕问五经凡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倕甚异之。又尝诣征士何胤,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胤言之于王,王欲见荔,荔辞曰:未有板刺,无容拜谒。王以荔有高尚之志,雅相钦重。还郡,即辟为主簿,荔又辞以年小,不就。”此其见辟,固未必即在九岁之时,然北齐袁聿修,则竟以九岁而州辟为主簿矣。又封孝琬及弟孝琰,皆以年十六州辟主簿。崔瞻子。年十五,刺史高昂召署主簿。皆见《北齐书》本传。隋文年十四,京兆尹薛善辟为功曹,见《隋书·本纪》。《北齐书·白建传》:“诸子幼稚,俱为州郡主簿,新君选补,必先召辟。”则一门又不止一人矣。

  丧乱之际,地方豪右,往往据地自专,朝廷不能远驭,则即以其人治之,于是有世袭守令,此实同封建,不可以选举常格论矣。《周书·泉企传》:“曾祖景言,魏建节将军,假宜阳郡守,世袭本县令,封丹水侯。父安志,复为建节将军,宜阳郡守,领本县令,降爵为伯。企九岁丧父,服阕袭爵。年十二,乡人皇平、陈合等三百余人诣州,请企为县令,州为申上。时吏部尚书郭祚,以企年少,未堪宰民,请别选遣,终此一限,令企代之。魏宣武帝诏曰:企向成立,且为本乡所乐,何为舍此世袭,更求一限?遂依所请。”又企子仲遵,年十三,州辟主簿,十四为本县令。此等措置,盖诚有所不得已者也。隋郑善果,以父死尉迟迥之难,十四而授刺史。武人酬庸,亦非可以常格论也。

  入官虽早,而致仕则迟。《晋书·庾峻传》,峻以风俗趣竞,礼让陵迟,上疏言:“自非元功国老,三司上才,可听七十致仕。其父母八十,可听终养。”然《齐书·明帝纪》:永明中,御史中丞沈渊表百官年登七十,皆令致仕,并穷困私门。建武元年十一月庚子诏曰:“日者百司耆齿,许以自陈,东西二省,犹沾微俸,辞事私庭,荣禄兼谢,兴言爱老,实有矜怀。自缙绅年及,可一遵永明七年铨叙之科。”则七十致仕之法,实有难行者矣。《魏书·肃宗纪》:正光四年七月辛亥诏曰:“今庶僚之中,或年迫悬车,循礼宜退;但少收其力,老弃其身,言念勤旧,眷然未忍。或戴白在朝,未当外任;或停私历纪,甫受考级;如此之徒,虽满七十,听其莅民,以终常限。或新辟郡县,或外佐始停,已满七十,方求更叙者,吏部可依令不奏。其有高名俊德,老成髦士,灼然显达,为时所知者,不拘斯例。若才非秀异,见在朝官,依令合辟者,可给本官半禄,以终其身。”《辛雄传》:雄“为《禄养论》,称仲尼陈五孝,自天子至庶人无致仕之文。《礼记》:八十,一子不从政;九十,家不从政。郑玄《注》云:复除之。然则止复庶民,非公卿士大夫之谓。以为宜听禄养,不约其年。书奏,肃宗纳之”。士大夫以官为家,不易脱屣,固南北皆然也。

  《南史·顾协传》:“张率尝荐之于梁武帝,问协年,率言三十有五。帝曰:北方高凉,四十强仕,南方卑湿,三十已衰,如协便为已老。但其事亲孝,与友信,亦不可遗于草泽,卿便称敕唤出。于是以协为兼太学博士。”三十为老,前世罕闻,岂其时入仕皆习于早,故有斯语邪? 咪咕公版·读史札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