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〇)军与师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咪咕公版·读史札记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一四〇)军与师
《白虎通·三军》篇:“国有三军何?所以戒非常,伐无道,尊宗庙,重社稷,安不忘危也。何以言有三军也?《论语》曰:子行三军,则谁与?《诗》云:周王于迈,六师及之。三军者何?法天地人也。以为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二千五百人为师,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三军三万七千五百人也。五旅为师下旧本误。《汉魏丛书》本据《太平御览》卷二百九十八改正。《传》曰:一人必死,十人不能当;百人必死,千人不能当;千人必死,万人不能当;万人必死,横行天下。虽有万人,犹谦让自以为不足,故复加二千人,因法月数。月者,群阴之长也。十二月足以穷尽阴阳,备物成功,万二千人,亦足以征伐不义,致天下太平也。《谷梁传》曰:天子有六军,诸侯上国三军,次国二军,下国一军。”此文为后人所窜乱。《管子·小匡》篇,述管子作内政寄军令之制曰:“五人为伍,轨长率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率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率之;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率之;五乡一师,故万人一军,五乡之师率之。君有此敎士三万人,以横行于天下。”是古制实以万人为军;复加二千人,乃其特异之制。《白虎通》所谓师,即《管子》所谓旅。其言军制,当与《管子》大同小异。今为妄人以《周官》改之,并其三军法天地人之说,亦不可得闻矣。
《说文》以四千人为军,《一切经音义》引《字林》同,此古说之仅存者也。兵数不论多少,战时皆分为三军,见《诗·常武疏》。如是,万二千人,三分之,军适得四千人也。《公羊》隐公五年《解诂》曰:“二千五百人称师。《礼》:天子六师,方伯二师,诸侯一师。”二千五百人为师,亦妄人所改,原文当云二千人为师。如是,则方伯之国,亦四千人。《谷梁》古文说与《周官》同,故《白虎通》更引之以备异说。今本《谷梁》云:“古者天子六师,诸侯一军。”襄公十一年。说反合也。
《诗》言“六师及之”,《大雅·棫朴》。而《毛传》云“天子六军”,则军、师二字,可以通用。《笺》云“二千五百人为师。今王兴师行者,殷末之制,未有《周礼》。《周礼》五师为军,军万二千五百人”,非也。《疏》云:“郑之此言,未是定说。《郑志》:赵商问此笺,引《常武》整我六师,宣王之时,又出征伐之事,不称六军而称六师,不达其意。答曰:师者众之通名,故人多云焉。欲著其大数,则乃言军耳。此正答《常武》六师,而不申此笺之意,是其自持疑也。又临硕并引《诗》三处六师之文,案谓《棫朴》《常武》,及《瞻彼洛矣》“以作六师”。以难《周礼》。郑释之云:春秋之兵,虽累万之众皆称师。《诗》之六师,谓六军之师。总言三文六师皆云六军,是亦以此为六军之意也。又《易·师卦注》云:多以军为名,次以师为名,少以旅为名。师者,举中之言。然则军之言师,乃是常称,不当于此独设异端。又《甘誓》云:乃召六卿。《注》云:六卿者,六军之将。《公刘笺》云:邰后稷上公之封,大国三军。《大誓注》云:六军之兵东行。皆在《周礼》之前,郑自言有六军、三军之法,何故于此独言殷末?当是所注者广,未及改之耳。”郑之穿凿附会,自语相违,虽《疏》亦不能为之曲讳矣。《鲁颂》“公徒三万”,《閟宫》。与《齐语》“万人为一军”合。《笺》云:“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大国三军,合三万七千五百人,言三万者,举成数也。”与《棫朴笺》同病。
《说文》:“军,圜围也。”《广雅》曰:“军,屯也。”此为军字之本义。《左氏》成公十六年:“郑子罕宵军之,宋、齐、卫皆失军。”言子罕宵围之,宋、齐、卫皆崩溃不复能屯驻也。兴师命将,虽无定法,然战争既烈,征发渐广,则多以命卿为将,故军字渐成卿所将众之专称。《公羊》襄公十一年:“作三军。三军者何?三卿也。作三军何以书?讥。何讥尔?古者上卿下卿,上士下士。”《左氏》所载,晋之军制屡变。庄公十六年,王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闵公元年,作二军。僖公二十七年,作三军。三十一年,作五军。文公六年,舍二军。成公三年,作六军。襄公十四年,舍新军。而文公六年,以赵成子、栾贞子、霍伯、臼季皆卒,舍二军;成公三年,以赏之鞌功,韩厥、赵括、巩朔、韩穿、荀骓、赵旃皆为卿,作六军;襄公十四年,知朔生盈而死,盈生六年而武子卒,彘裘亦幼,皆未可立,新军无帅,则舍之;皆其明证。郑氏谓师者众之通名,欲著其大数则言军;又谓多以军为名,次以师为名,少以旅为名;失其本义矣。古者“君行师从,卿行旅从”,师即《管子》所谓五乡之师,旅则乡良人之所率也。然则《管子》言师旅之名,实较《周官》为古。
《管子》又言五鄙之法曰:“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邑有司;十邑为率,率有长;十率为乡,乡有良人;三乡为属,属有帅;五属一大夫。”案《小匡》之文,略同《齐语》。《齐语》曰:“制鄙。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卒有卒帅;十卒为乡,乡有乡帅;三乡为县,县有县帅;十县为属,属有大夫。五属,故立五大夫,各使治一属焉;立五正,各使听一属焉。”而《管子》下文云:“五属大夫退而修属,属退而修连,连退而修乡,乡退而修卒,卒退而修邑,邑退而修家。”则上文当作十邑为卒,三乡为连,十连为属,今本有夺误也。属之众凡九万人。《庄子·德充符》云:“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疑即此制。《释文》引崔、李云:“天子六军,诸侯三军,通为九军也。”又引简文云:“兵书以攻九天,收九地,故谓之九军。”恐皆非也。《左氏》襄公九年:“二师令四乡正敬享。”此乡正,疑即《齐语》属立一正之正。
《周书·武顺》:“五五二十五曰元卒,一卒居前曰开,一卒居后曰敦,左右一卒曰闾,四卒成卫曰伯,三伯一长曰佐,三佐一长曰右,三右一长曰正,三正一长曰卿,三卿一长曰辟。”其法与《管子》又异。故知古制军之法甚多,《周官》所言,特其一耳。后人遇古书言军制者,辄以《周官》之法释之,宜其龃龉而不可通也。 咪咕公版·读史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