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明奸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百二十七章 四党巡城
张承荫沉住眼眸。
证据?
他根本就没有保留任何证据。
毕竟,那群满人贡商,都被杀光了,就是刀,也早已清掉了,别说证据,就是血迹都已经冲洗掉了。
见张承荫不答话,齐罕大声怒问道,“也就是说,张总兵你方没有证据,既然如此,你又为何要伏杀满人贡商?这岂不是在滥杀无辜,将我们满人的性命视为粪土,想杀就杀吗!”
齐罕身后,几百名满人,纷纷举起刀剑大声抗议。
张承荫默不能答。
齐罕趁此机会,大声宣示道:“我们女真族,正式向大明提出谴责交涉,为死去的几百名贡商,给我们一个交代!”
身后满人,纷纷大声附和。
“对!给我们交代!”
“否则我们将取消附属地位!”
“你们是引起战乱的千古罪人!”
……
听到的都是呵斥的声音,张承荫整张脸都阴沉了下来,并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便在这时,林时恭爬上了城楼,开口说道,“真相是什么,我们会查清,你们要证据,也并非没有,我想请问你们,勾桐村是我们的地盘,为何你们要攻占勾桐村?这难道不是侵略边境吗?”
呐喊附和的满人,纷纷闭上了嘴。
良久过后,齐罕这才缓缓开口,“没想到你也在这里,林大人。”
“我也很意外。”林时恭勾唇一笑,“齐副将,两年前,你杀害蓬莱百姓,现在还想要将刀锋指向抚顺吗?我告诉你,只要我林时恭在这里,就绝对不会让你再踏进抚顺城一步!”
“那我倒想知道,你能有什么办法。”齐罕眯住眼睛说道,“勾桐村被土寇所占,我们出兵攻占勾桐村,是为了平息寇情,本就是你们误解了我们出战的目的,反倒是你们,杀害贡商,这要怎么解释?”
“这还用解释吗?”林时恭唇角一勾,自信地笑道,“你们不是以七大恨告天吗?把七大恨拿出来对比一下,我们杀害贡商,就有理由了。”
一听这话,齐罕顿时一怔,满脸惊疑,随后他皱着眉头疑惑道,“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七大恨。”
“哈哈……别装了!既然你不知道的话……”林时恭似有深意地笑着,看向了齐罕身边的努尔哈赤,“这位大叔,你应该知道吗?毕竟七大恨,就是出自你手的呢。”
努尔哈赤皱眉,“你是怎么知道七大恨的?”
“这一点你无需知道。”林时恭微笑,“不过,我倒是挺好奇,爱新觉罗大叔,你敢以七大恨告天,难道就不敢当众,把七大恨坦白出来吗?你这也太胆怯了吧?”
努尔哈赤一脸镇定。
“呵呵……”林时恭摇了摇头苦笑道,“看来是我小看你了,爱新觉罗大叔,果然,你只是一个敢坐不敢当的懦夫。”
“放屁!”努尔哈赤被林时恭这话激怒了,顿时大声怒斥道,“我才不是什么懦夫!七大恨就是我写的又如何?我被你们大明欺压了如此之久,七大恨怎能概括你们所有罪愆?我,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发誓,七大恨,是我反明的开始,你们明国,必将倒在我金军的铁骑之下!”
齐罕想要阻止努尔哈赤说这话的时候,努尔哈赤的话音已经落下了。
努尔哈赤的目的与野心,彻底在刚才那句话里,充分暴露了出来。
城楼之上,张承荫面色逐渐变得严肃。
不只是他,守城的士兵,皆都个个正经了起来。
毕竟,努尔哈赤刚才的话,已经坦明了,他本就有反明的决心。
接下来的每一秒,位于辽东重地的抚顺城,绝对会面对金军铁骑的冲击。
“不过……”
就在这个紧张的氛围之下,努尔哈赤补充了一句话。
“七大恨已经不够了,现在我将以天为号,宣布我要以八大恨反明,新的一恨,就是你们杀了我们女真贡商这件事!”
林时恭严肃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欲拔之戈,何患无由,爱新觉罗大叔,我期待你接下来,会有什么表现,毕竟,这是你最后暴露的野心。”
这一场对话,俨然就是纯粹的宣战。
至这以后,大明与女真一族的敌对关系,已经确定了。
但在即将到来的几个朝廷官员看来,这场战争,并不紧张。
在宣战过后,努尔哈赤与齐罕回到了勾桐村整编军队士兵。
这一边林时恭和张承荫也没闲着,将这番对话的内容,传递给其他镇守城门的军官。
辽东巡抚李维翰一收到消息,便是震惊无比,本想将此事通报朝廷,可就在这天下午,由朝廷派来视察辽东局势的官员,已经抵达了抚顺城。
前来视察的官员有四名,分别是兵部主事孙鼎相、礼科给事中周永春、南直隶参政使过庭训以及兵科给事中吴亮嗣。
官员一到,一场会议必不可少。
会议的举办地点在抚顺县县衙,正好在林时恭管辖的地盘。
故此,林时恭也参与了这场会议。
除了他之外,参与会议的还有辽东巡抚李维翰、游击李永芳、总兵张承荫、副将颇廷相以及兵科给事中熊明遇。
林时恭在这些人面前,也只能当个旁听的官员,但好在不少官员青睐他,故此也让林时恭有个位置可坐。
除此之外,参政使过庭训也与林时恭有过交情,在山洞闹饥荒的时候,两人也曾是同事。
如今相见,必然少不了一番问候。
听闻过庭训是为了视察辽东局势而来,林时恭便对过庭训多了几分尊敬。
毕竟上次相见的时候,过庭训还不过只是一个遭人派遣的御史,如今就已经得到了亲赴辽东战区的责任与权力。
但与此同时,林时恭也意识到了一个十分严重的事情。
与过庭训一齐抵达抚顺的,还有孙鼎相、周永春、吴亮嗣,这恰好是四个人,而这四个人,又隶属于不同的党派。
孙鼎相,东林党;周永春,齐党;过庭训,浙党;吴亮嗣则是楚党。
这已经是不能用偶然来形容的巧合了。
至此,林时恭冥冥中意识到,这场会议,必然会被这四个人的关系,推到一个更高的党争…… 大明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