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好东西,自然贵(求订阅!)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6号鼠标 6628 2021-03-28 12:08

  艾草文学阅读网321553.xyz,最快更新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最新章节!

   理论培训结束。

   次日。

   一早。

   所有学员被带到了缅亚第一中心医院。

   接下来的一周。

   他们每天早上去、晚上回。虽然距离有点远,但医院的员工宿舍的确安排不下这么多人,而新安市里能住的地方,早就满员了。

   于是。

   没多久。

   各个癌症诊疗室里多了几个拿着本本的白大褂,一个主治医生带三人。其实也不算带,主要还是在一边看着,以自学为主。

   一台诊断舱旁。

   段之槐在一名清秀的女护士后面站着。

   表情认真。

   学习。

   就要有个态度。

   站了十几分钟。

   旁边的操作面板上忽然闪起了红灯,那名年轻的护士一看,冲他微笑道,“段院士,右一次性血液采集管用完了,你来换下。”

   一听。

   段之槐来了精神。

   终于可以上手了。

   “唉,好嘞。”

   他高兴地应了一声。

   接过护士工牌。

   来到身后的一个大箱子前,这是一个银灰色的强塑外壳箱子,长一米五,宽四十厘米,高六十厘米,里面是一排排模块化的条形模块。

   整整十五个。

   每个宽九公分。

   把工牌放到一个标明采血管的模块感应区上。

   “滴!”

   上面闪着的黄灯变绿。

   “喀嚓。”

   那个模块微微弹出了一公分。

   他知道,这里的材料管理非常严格,刚一扫,缅亚医药集团的后勤管理部门就会知道,系统会自动检测诊断舱的状态。

   如果还没有到要更换的时候。

   你拿出来。

   最迟十五秒。

   后勤部的电话就会打过来。

   十分高效。

   所有的原材料在出库的时候,就已经规定了只能在哪个设备上使用,哪个护士的工牌可以打开,其他护士的工牌是打不开这个箱子的。

   而这个箱子的耗材用到别的设备上。

   也是不允许的。

   死板。

   却让段之槐很佩服。

   抓住把手。

   段之槐把一个如电视里装钱的那种手提箱大小的模块拿了起来,不重,只有五六斤的样子,透过表面的玻璃,可以看到里面一个个细管。

   这就是采血管。

   诊断舱有电麻采血装置。

   采血管。

   针头。

   都是一次性的。

   用完了就得更换。别看小小的诊断舱,可它的消耗也是惊人的,因为还牵扯到理化指标检查,各种各样的化学检验液也得经常更换。

   这些耗材。

   不可能人工一个个往里倒。

   全都是制作成标准模块,插进接口处,这也是段之槐比较心疼的缘故,因为耗材短时间内都得进口,国内没有相关设备制造。

   来到诊断舱后面。

   他看到了两个采血管的模块。

   为了留有冗余。

   以及避免其中一个接口故障,所有耗材接口都是两个。

   此时。

   其中一个已经亮起了红灯。

   另一个显示绿灯。

   红灯的表示已经用完,旁边一个年轻学员接过护士的工牌,在上面刷了一下,也是滴的一声,用完的采血模块弹出来了点。

   取下后。

   在一个个使用过的采血管中。

   全是紫色液体。

   这是经过各种理化检查后的血液,里面已经基本上都是化学物质,血细胞全都被破坏,采血管既是采血,又是排除废血的地方。

   如此一来。

   方便。

   也让患者不必担心缅亚医药集团会搜集所谓的基因,段之槐举起新模块,缓缓插进去,当五十公分的模块还有三公分在外面的时候。

   忽然。

   里面传来一阵吸力。

   “咔。”

   卡扣锁紧。

   模块安装完毕。

   接着上面的黄灯猛闪。

   闪了十几下之后,变成了绿灯。段之槐回忆起黄灯闪烁的原因---检查模块是否插错,以及里面的东西数量和质量有没有问题。

   见此。

   段之槐叹了口气。

   科技。

   改变世界观啊。

   接着。

   他把装有废液的采血管放回了原先的箱子,算是入库了,接下来,这些东西会被运送去另一个园区进行无污染销毁。重复利用?

   不。

   因为成本比造新的还贵。

   换完采血管。

   不过十分钟。

   又换上了针头,针头是真的重,一个模块里有五万根短针头,为了便于后勤,诊断舱的针头型号被统一了,长度都是一点五厘米。

   就这样。

   才四小时。

   段之槐换了十几次模块,亲眼看到诊断舱的效率,他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诊断舱,顶一个医院所有医生加整个检验科。

   虽然非常贵。

   可效率是真高。

   “咦,你们都是国内来的?”

   送走了不知多少波人,终于有人注意到段之槐他们。

   问问题的是一个华夏老人。

   “是的,我们都是京城来的。”

   “巧了,我也是京城人,你们这是来干什么?难道。。。很快国内也能治疗癌症了?”那个老人一下子就想到了这地方去。

   段之槐微笑点头。

   “是的,我们正在学习,预计年后可以在京城试点。”培训结束后,差不多就过年了,总结总结,再怎么也得拖到年后去了。

   一听。

   老人高兴不已。

   “太好了,我老早就盼着国内能治,就不用跑这么远,当初也是家里孩子手快,不然现在都轮不到我,不过,来这边感觉还行,人都挺友好的。”

   段之槐笑道:“那就好,祝你早日康复。”

   “好,谢谢。”

   说完。

   老人笑呵呵地进了诊断舱。

   出来后。

   随口问道,“真快,话说,这个东西多少钱一台?”

   段之槐笑了笑。

   “上亿。”

   “这么贵?”

   老人吓了一跳。

   刚自己踩的竟然是一台上亿的设备。

   “好东西,自然贵。”

   “也是。”

   这一天。

   段之槐都在诊断室帮忙。

   到了下午,还上手操作了十几次,临近傍晚,算是结束了诊疗舱的跟带学习。明天开始,将会去治疗室那边看手术设备的操作。

   回去的路上。

   车上聊起了新的话题。

   “听说第三期会被分去其他县市甚至乡镇,作为主治医生坐诊,这下好了,可以领略一下异国风情,不然来一趟啥都没看见。”

   “说起坐诊,我还真有点紧张,靠背表格治病,以前想都没想过,希望不会出什么差错。”

   “差错?开什么玩笑,几百个专家在远程检查方案。”

   “。。。好没成就感。”

   “嗯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